数学三年级上人教版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单元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三年级上人教版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单元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8-07-17 11:25: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
课时
1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利用旧知,学会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2.能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的计算题。
过程与方法
1.在具体探索过程中,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并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结合所学知识对学生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的算理。




导入新课
算一算。
3 8 0
+ 5 5 0
9 3 0
师: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怎样笔算?
生: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师:为什么百位上不是8?
生:十位相加满十向百位进1,百位上3+5+进位1=9。
2.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
看看你认识这些湿地野生动物吗?
把你了解的情况给大家说一说。
课件出示第36页主题图。
学生自由回答。
师:湿地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湿地野生动物。
下面是关于中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的统计表,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湿地动物主要可以分为三类,有鸟类、爬行类和哺乳类。
生2:我知道了其中鸟类最多有271种;哺乳类最少,只有31种。
生3:我知道了爬行类有122种。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从表格中获得了有价值的数学信息。
今天我们研究的问题就与这些湿地野生动物的种类有关,有信心学好吗?
新课学习
1、教学例1.
师:现在根据表格中的信息,谁能告诉老师我国湿地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该怎样计算呢?
生:就是把鸟类和爬行类动物的种数相加,算式是271+122.
师:这两个数有点大,且不是整十整百的数,不容易口算,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生:用竖式笔算。
师:想一想,竖式应该怎样写呢?自己试一试。
学生尝试独立列竖式笔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展示交流竖式计算的方法及结果:
2 7 1
+1 2 2
3 9 3
师: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与之前我们学习过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吗?
生:跟我们以前学习过的笔算方法一样,都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2、教学例2.
师:你能自己算一算我国湿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吗?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交流展示竖式计算方法,重点说清十位上3+7=10。
只要在十位下面写0,同时向百位进1.
2 7 1
+ 1 3 1
3 0 2
师:想一想,271+903,该怎样计算呢?自己试一试。
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师:你在计算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学生可能会说:当百位上相加满十,我不知该怎么办了。
想起“十位上满十,向百位进一”,我觉得应该是百位上满十,向千位进一。
2 7 1
+1 9 0 3
1 1 7 4
师:说的很有道理,同学们根据我们学过的知识,能解决未知的问题,很了不起!
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讨论交流“计算万以内的加法要注意什么”。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相同数位对齐。
要从个位加起。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对于学生的回答,只要合理就要给予肯定并鼓励。
结论总结
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感受?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交流各自的收获、感受。
课堂练习
1.夺红旗
啄木鸟治病
3.在商店,明明要买这样的一套运动服
和一双运动鞋,一共需要多少钱?
作业布置
第39页练习八,第1~3题。




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
2 7 1
+1 2 2
3 9 3
2 7 1
+ 1 3 1
3 0 2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课题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课时
1课时
教学内容
连续进位加法
教学
目标
1、1.进一步理解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会笔算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3、2.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增强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3、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养成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是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教学难点
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复习检查
同学们,小精灵聪聪得知你们学习了很多知识,他想考考同学们,大家有信心吗?请拿出练习本做一做这几道题:计算。(全班做,请学生板演,说一说计算方法,在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看来同学们对前面所学的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进位一次的加法掌握得非常好!
二、讲授新课
1、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进位的加法,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部分内容,接着完成动物协会教给我们的任务。
2、师:请同学们看一看,我们来看“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 (出示统计图)
根据图表中所给的信息,小精灵说了什么?
爬行类
376
两栖类
284
生:爬行类和两栖类一共有多少种?
师:根据问题,应该怎样列式?(引导学生分析:要求“爬行类和两栖类一共有多少种?”就是把爬行类376与两栖类284合成一个数,用加法计算。)
生:列式算式:376+284。
3、师:我们上学期已经学过估算,现在请同学们先估算一下376+284的和大约是多少?
师:刚才老师看到每个小组都交流的很好,那现在谁愿意说一下你是怎样估算的?学生汇报:
生1:376接近380,284接近280,380+280=660,所以376+284的和大约是660。
师:师:课本上男孩子的估算方法和生2的估算方法是一样的,看来同学们的估算能力非常好,知道这么多的估算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生:把376看成3个百7个十6个一,284看成2个百8个十4个一,3个百加2个百是5个百,7个十加8个十是15个十,6个一加4个一是十,总的就是660。
师:你们真是善于观察的好孩子,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进位加法。
(板书课题: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4、笔算376+284=
师:刚才我们估算了376+284的和,那你们想知道376+284的精确答案吗?那就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用竖式计算,然后看一看哪种估算方法最接近准确的计算结果。(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在汇报计算结果,并说说计算的过程,同时教师边板书边讲解)
376+284=660(种)
3 7 6
+ 2 8 4
6 6 0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6+4=10,满十了,个位写0,向十位进1
十位:7+8=15,再加上个位进上来的1,15+1=16,满十了,十位写6,向百位进1,
百位:3+2+5,再加上十位进上来的1,5+1=6,百位就写6.
5、教师小结:通过笔算三位数加三位数,我们看到了在计算中,在加法计算中,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小精灵最后提醒我们:千万不要忘记加上进上来的1,要认真计算。
6、突破难点:
师:376+284同学们都会计算了,那现在老师把376换成876,算式换成876+284你
们还会算吗?
让老师看看咱们班哪个同学是计算小能手。
笔算: 8 7 6
+ 2 8 4
_____________
师:先让学生笔算并说876+284和376+284的得数有什么不同?
生:例题和练习题都是三位数和三位数的加法,例题的结果是三位数,而练习的结果是四位数。
师:为什么会不同?
生: 367+284的得数百位上是3+2+1得6,不满十,就在百位上写6,而876+284的得数百位上是 8+2+1=11,所以就在百位上写1;向千位上进1,就是四位数。
师:看来同学们都思考得很认真,我们在计算时,不管哪一位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它的前一位进1。
三、巩固练习,内化提高。
1 6 5????????????? ? 4 0 9?????????????? 2 3 7????????? ? ?? 5 4 9 ??? +?? 7 8??????????? ? +? 3 9 4??????????? + 5 6 5??????? ??? +? 8 6 7?????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 2、练习五第二题.把得数写在课本上。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说各自的收获)
预设:我知道了用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我学到了笔算加法时,,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我还学到了在计算时,别忘记加上进位的1。
作业布置
1.先估算,再笔算,看谁计算的最准确.(练习五第一题)
638+93= 697+235= 475+126= 534+407= 169+450= 986+25
2. 练习五第4题。认真读题先估计结果再列式计算。
3.沙发698元.床936元.王阿姨要买一个沙发和一张床,她带了1300元钱,够不够买这两样东西?
4.果园里有苹果树530棵,梨树比苹果树多123棵,这个果园里一共有多少棵果树?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哪一位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课题
三位数减三位数的减法
课时
课时
教学内容
三位数减两、三位数(一)
教学
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减两、三位数(退位和不退位)的笔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笔算三位数减两、三位数,并掌握笔算减法的算理。
过程与方法
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计算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
3、培养积极思考及与同学合作交流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能正确笔算三位数减两、三位数。
教学难点
理解三位数减两、三位数(退位和不退位)的算理。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减两位数及几百几十减去几百几十的减法,我们先来复习一下。(课件出示问题) 1,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87-43= 44 80-26=54 55-38=17
840-560=280 750-540=210
学生独立思考指名汇报计算结果,并说一说计算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减法,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的减法大家学的不错,那三位数的减法又该如何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位数的减法。(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师:在学习新课之前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问大家,同学们喜不喜欢看动画片?喜欢看什么动画片?现在国产的动画片越来越多,大家都非常愿意看,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国产动画片生产情况的统计表,大家来看看。
年份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总数/部
29
86
124
186
249
322
385
435
优秀/部

41
32
33
50
52
81
82
三、探究新知
观察统计表,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你能提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师:我也来提个问题,看大家能不能解决,出示例题1
2011年比2009年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板书)
怎么列算式?竖式会列吗?从哪一位算起?请你自己算一算。
指名板演:435-322=113(部)(板书)
435
-322
113
答:2011年比2009年多生产113部动画片。
注意:(列竖式计算时要将相同数位对齐,计算时要从最低位算起
即从个位算起。个位数5-2=3,个位上写3,十位上3-2=1,十位上写1,百位上4-3=1,百位上写1.所以答案是113
2、这个问题大家很容易解决了,再出个问题,看大家还能不能解决,出示例题2
2005年比2011年少生产多少部动画片?(板书)
引导学生读题列出算式435-86=349(部)
这个算式能不能像刚才那样直接减?个位不够减怎么办?
注意:借位要在对应的十位数上打退位点做记号,表示借一当十和个位上的5相加得15再来减6得9,现在十位上因为借了一个十,还剩下2又不够减,怎么办?再像刚才一样,找更高位百位在4上打上退位点,借一当十,并和十位上的2相加得12再来减8得4,此时百位上剩3,3减0还是3。所以结果是349
4 3 5
- 8 6
3 4 9
答:2005年比2011年少生产349部动画片。
3、以上两题做完了,请同学们想想笔算万以内减法要注意什么?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减起
(3) 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当十来用,同时一定不要忘记打上退位点。
4、练习:
请学生上黑板板演,集体订正。
三、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作业
布置




三位数减的减法(一)
(1)2011年比2009年 (2)2005年比2011年
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 少生产多少部动画片?
435-322=113(部) 435-86=349(部)
4 3 5 4 3 5
- 3 2 2 - 8 6
1 1 3 3 4 9
答:2011年比2009年 答: 2005年比2011年
多生产113部动画片。 少生产349部动画片。








课题
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与验算
课时
1课时
教学内容
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与验算
教学
目标
1、掌握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掌握减法验算的基本方法。
2、激励在具体情境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养成认真计算和检查的好习惯,激发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




一、复习旧知(导)
1、计算(列竖式)
378-256= 122 413-158=255
3 7 8 4 1 3
- 2 5 6 - 1 5 8
1 2 2 2 5 5
自学要求(学)
自学课本42页例题3
1、仔细观察题目,从中你能获取哪些数学信息?
2、问题是什么?独立解决问题。
3、求“比谁多,比谁少多少”用减法计算。
三、探索新知(教)
例3、2004年计划生产158部国产电视动画片,2005年计划生产403部国产电视动画片。2005年比2004年计划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
数学信息: 2004年计划生产158部国产电视动画片
2005年计划生产403部国产电视动画片
2、问题是: 2005年比2004年计划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
3、解决问题: 403-158
尝试计算、汇报交流
4 0 3
-2 4 5
1 5 8
提问:
计算的结果对不对呢?前一段时间我们研究了加法的验算,那你们能想一想减法可以怎样验算吗?
验算
1、再算一遍、
2、用差加减数,看结果是不是等于被减数。
3、用被减数减去差,看结果是不是等于减数。
请大家选择一种方法验算,小组内交流
2 4 5
+1 5 8
4 0 3
小结:
在笔算被减数中间或中间和末尾都有0的三位数退位减法时,我们都要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不够减就要向前一位借一当十:
被减数=差+减数
四、练习(练)
1、计算并验算
1000-599= 502-229=
1 0 0 0 5 0 2
- 5 9 9 -2 2 9
4 0 1 2 7 3
验算:
4 0 1 2 7 3
+ 5 9 9 +2 2 9
1 0 0 0 5 0 2
作业布置
1、课本42页“做一做”;
2、课本44页“练习九”第6题












课题
解决问题与估算
课时
1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
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连加运算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在探索学习简便计算的过程中,体验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
3.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估算,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和运算顺序,能够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能结合实际情况确定解决问题的策略。




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去商场逛一逛,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看谁掌握的最好,能灵活运用。
新课学习
师:瞧,我们遇见朋友了,小红的爸爸、妈妈在买什么?
出示第43页例4销售清单.

生:他们买了空调扇、学习机和护眼灯。
师:从这张单子上你还知道了什么?
生:知道了这三种商品的单价.
空调扇的价格是558元;
学习机的价格是225元;
护眼灯的价格是166元。
师:你能帮收银员算一算应收多少钱吗?
自己试一试。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算法。
可以先把空调扇和学习机的价格相加558+225=783(元)。
谈后再加护眼灯的价钱783+166=949(元),竖式是:
5 5 8 7 8 3
+2 215 + 11 6 6
7 8 3 9 4 9
我们也可以直接把这三种商品的价格加在一起558+225+166=949(元),列竖式的时候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三个加数摞在一起相加即可:
5 5 8
2 2 5
+1 616
9 4 9
只要算法合理就要给予肯定,不强求一致。
师:那么小红的爸爸应准备多少钱呢?对此你有什么想法?
生:要准备多少钱,不需要像收银员那样精确的计算,估一估就可以了。
师:那该怎样估算呢?说说你的想法。
生:我们可以把558元看作560元;
把225元看作230元;
把166元看作170元,这样一共需要准备560+230+170=960元。
也就是说小红的爸爸准备960元够用了。
师:好好想一想,同样是买东西需要的钱数,为什么选择的方法不一样呢?
跟小组同学一起讨论、交流。
学生进行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明确解决实际问题时,要认真分析具体情况,在灵活选择解决的策略。
结论总结
经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呢?
学生自由交流。
请你在生活中发现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选择合适的计算策略解决它们。
课堂练习
1.看图解决问题。
从昆明到丽江有517千米,汽车从昆明到大理已经走了348千米,到丽江还要走多少千米?
2.京某公园对外售票情况统计
3.用竖式计算:
162+234+123
718+120+89
456+307+247
4.购物满300元可以获得奖品:
一个笔记本28元;
裙子149元;
一个平底锅156元;
一个闹钟22元。
买一个笔记本、一条裙子和一个闹钟能获奖吗?
买一条裙子、一个平底锅能获奖吗?
你还想买些什么?大约需要多少钱
作业布置
第46页练习九,第12题、第14题。




解决问题与估算








课题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整理与复习
课时
1课时
教学内容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整理与复习
教学
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对整数加、减法笔算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
理清本单元所学知识间的关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养学生简单的整理、归纳的能力,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学习的乐趣。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与实际的联系,增强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和验算。
教学难点
运用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一、谈话引课
师:同学们,在过去的一周我们再一次学习了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到现在为止,你对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所学的那些知识都还记得吗?光说不练可不行,今天咱们所要进行的数学活动就要用到这些知识,你们有信心吗?
二、以“买玩具”整理复习加法知识点。
(一)创设情境,抛出问题
师:(出示图片)小明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上学期被评为全市的“十佳学生”。今年十一他要去北京参加夏令营活动,一家人都很高兴。妈妈带了120元钱和小明一起去了卡通玩具店。玩具的品种太多了,小明眼睛都看花了,他挑选了其中的三种。但是,最后他只能买其中的两个作为奖励,你能做做小明的小参谋,帮他推荐一下吗?
电脑出示
66元 79元 36元
(学生发言,说出方案。)
师:这样的两个,需要多少元?谁会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大屏出示几种可能性及算式。)
哆啦a梦+加菲猫 66+79
加菲猫+喜羊羊 36+79
哆啦a梦+喜羊羊 66+36
(二)抛出疑问,估算、加法算法及验算的练习
师:这三种选择都合适吗?为什么呢?
(给学生观察与思考的时间。最终学生发现“哆啦a梦+加菲猫”价钱超过了120元。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即估算方法。)
师:那你来估一估剩下的两种组合大约需要多少钱?
(学生估算练习,指名回答。)
师:你喜欢那个组合呢?动手算一算,需要花多少钱呢?
(投影展示学生练习作业。学生说明算法。)
师:如何知道他们算的对不对呢?
生:验算。
师:加法验算的方法有哪些?
生: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和—另一个加数=一个加数
(三)梳理知识点
师:感谢你们帮小明解决了他的问题,现在回过头来看看,我们都用到了这个单元的哪些知识帮助了小明呢?
生:用到了估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加法的验算。(板书)
师:在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题时,你想给同学们提醒点儿什么呢?
生:相同数位要对齐;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
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三、以“数字黑洞”整理复习减法知识点
(一)提出问题:旅行箱设什么密码好?
师:(出示图片)得知小明将要参加夏令营活动,他爸爸给他买了一个带密码的旅行箱。他很高兴,但过后他又想:万一我把密码忘了,可怎么办哪?我设什么密码好呢?这时他爸爸说:“儿子,我们一起玩个游戏,做完游戏,你就知道密码设什么最好了,即使忘了,也能很快找到它。”同学们,你们想一起玩这个游戏吗?
(生回答)
师:小明的爸爸对他说:你看看这个密码箱上的密码是由几位数字组成的?
师:(师板书:三个不同数字)也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三个不同的数字。
师:你来说说写的是什么数字。
生:我写的是xxx。
师:(面向全班)可以吗?为什么?
生:可以,他用了三个不同的数字。
师:如果有同学写的是3、6、12,这样写行不行?
生:12是由两个数字组成的,这样就有四个不同的数字了。
师:小明写的是这样三个数字:4、7、5。小明的爸爸说:你用这三个数字,组成一个最大的数。(课件出示:最大数)大家一起说小明举出的这几个数字组成的最大数是——
生:(齐)754。(课件出示)
师:再组一个最小数。(课件出示:最小数)
生:(齐)457。(课件出示)
师:组完以后,用最大数减去最小数,这道题就是754-457,我们一起来计算。
(师教师带着学生说计算的过程并课件出示;说的过程当中教师应及时鼓励。)
师:计算的结果是297,这样又得到了三个不同的数字。接着再用这三个数字——2、9、7,再组成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分别是多少?
生:最大数是972,最小的数是279。
师:在用这两个数相减,又得到三个数字,然后呢?
生:再接着做。
师:我们按照这样的规则,把你所写的那三个数字组成的数,一步一步地计算下去,咱们来比一比,看谁在规定的时间内写的算式又对又多。建议大家只写竖式,不用写横式。
(二)练习三位数减三位数
(学生们计算。当出现重复的算式时,也许有的学生停笔不再计算了,有的同学会出现疑问。)
(三)发现问题
师:(疑惑地)你们怎么了?遇到什么问题了吗?
生:(可能的回答)
重复,不停的重复。
怎么算都是954-459=495。
……
师:大家都是这样的吗?
生:对,都是这样的。
师:有这样疑问的同学请举手。
(会有学生举手,但可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师:(由衷地感叹)佩服,佩服我们班的孩子们,你们可真棒!老师刚才在看大家计算,算得都很快,也很准确。刚才,算出重复的算式就不算了的同学,请举手。
师:如果不是这样,而是不管不顾地一直算下去——会怎样?
生:算出好多一样的算式。
师:所以说,你们好像又掉进了老师的陷阱里了,老师说在规定的时间内看谁写得多,其实就是想看大家是不是动脑子。
(四)发现规律
师:我们要是一边做一边回头看看,你就知道后面不用再写了,因为接着往后的算式还是——
生:954-459=495。
师: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虽然我们选的数字不同,但最后一个算式的结果是495。我们再次证明,我们做事要回头看一看,要不然就得不到新的发现了。
(五)查找错误的原因
师:所有的同学都得到这个结果了吗?哪位同学没有得到这个结果?
(选取典型错例,在实物投影上投出。)
师:那我们行动起来,帮这位同学验算每一个算式,看看到底是哪个算式出了问题。
(学生在下面验算,教师巡视。)
(找出错因之后,指一名学生说错因。)
师:这也正是我们在做多位数减法时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忘掉退位点了。来,没有算到495的同学快动手验算,查一查哪儿有问题了。
(学生独立检查,没有错的主动帮忙。)
(六)介绍“数字黑洞”
师:同学们真棒,有不懂的就问,善于提出问题。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三个不同的数字,组成最大数,再组成最小数,它们相减,按照这样的规则,一直算下去,得出的结果都是495。现在你知道小明的密码箱设什么密码好了吗?
师:这个495有一个特别的词语来称呼它,叫“数字黑洞”。(课件出示:数字黑洞资料卡。)
什么是“数字黑洞”
数字黑洞是指自然数经过某种数学运算之后陷入了一种循环的情况。例如,任意选三个不同的数字,组成一个最大的数和一个最小的数,用最大数减去最小数。用所得结果的三位数重复上述过程,最终必得495。即:954-459=495。仿佛掉进了黑洞,永远出不来。
(七)交流多位数减法注意点
师:我们在解决“数字黑洞”问题时又用到了本单元的哪些知识点呢?
生: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减法的验算。
师:下面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在计算多位数减法时,特别要注意什么?
生:相同数位要对齐。
从个位算起。
退位减时不要忘了退位点。
师:怎样知道我们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呢?
生:验算。
四、全课小结
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