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教学设计 看读演画+文本感悟.doc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季》教学设计 看读演画+文本感悟.doc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7-18 12:55:31

文档简介

《四季》教学设计(看读演画)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一年有四季及每个季节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一年有四季及每个季节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看,初识美。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着你们去认识一位漂亮的妈妈,她的名字叫大自然。大自然妈妈有四个非常漂亮的女儿,想不想去看?
大自然妈妈四位漂亮的女儿各有各的本领,她们可以让草儿变绿、花儿变红;可以让太阳变成大火球,晒得我们成天想泡在水里;可以让黄澄澄的橘子挂在枝头;还可以呀,让世界一夜之间变成一片雪白。想和这四位漂亮的姐姐交朋友吗?
2、大家猜猜大自然妈妈这四位漂亮的姐姐叫什么名字?
3、(板书)四季。
二、读,感悟美。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圈画出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小组内读课文和生字,互读互听。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学生认读。
(4)全班齐读课文。
2、精读课文,了解四季特征。
(1)学生探究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师:大自然妈妈说呀,她的这四位女儿各有各的特点,就藏在作家爷爷的儿歌里,她想请大家帮助找一找。那么,老师有个问题想请教大家:我们该怎么去找呢?
(学生谈学法。)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精读课文。
(3)学生分小组谈自己的收获。(教师在此环节中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谦让的好品质。)
师:大自然妈妈夸同学们读书真认真,她想听听同学们读了课文都有什么收获。
(4)集体汇报交流。
(5)质疑。(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来解决。)
3、美读最喜欢的季节。
(1)生选择选择喜欢的部分在小组内读一读,并推荐一名代表。
(2)开展擂台赛,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演,再现美。
师:大自然妈妈家可真热闹,来了这么多的小客人,她们准备举行一次赞美春夏秋冬四位小姐姐的联欢会,她想请同学们前去参加。
1、谈谈在大自然妈妈举行的联欢会上都可以做些什么?
师:噢,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节读一读,背一背,可以做动作演一演,还可以呀,
学作家爷爷说一说你自己心中的四季。
2、生自主准备节目。
3、学生展示自己的节目。
四、画,创造美。
小朋友们可真了不起,春夏秋冬四位小姐姐也向大家竖起了拇指,大自然妈妈请老师告诉同学们,我们不仅要喜欢她,更要学会好好保护她,让她越来越美。
下课后,请同学们画一画你最喜欢的季节,好吗?
《秋天》教学设计(文本感悟)
教学目标:
1.认识“秋、气”等10个生字和木字旁、口字旁、人字头3个偏旁;会写“了、子”等4个字和横撇1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背诵课文。
3.结合插图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读好“一”的不同读音;认识首次出现的偏旁。
教学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
2.多媒体课件展示秋天的典型场景;独体字变偏旁的变化;几个独体字组成生字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1.请学生朗读课题,圈出课题中的生字“秋”,识记“秋”:教师一边出示卡片“禾”和“火”,一边描述:“禾姑娘遇上了火姑娘,头碰头脚挨脚,变成了秋姑娘。”请学生自由说一说,试着给“秋”组词,如“秋天、秋风、秋千”。
2.教师范读课文,请学生说说课文写了秋天的什么。请学生尝试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正确。
设计意图:初读环节,不求表达形式的多样和内容的全面,旨在从课文学习起始阶段,培养学生整体感知的意识。
3.出示需重点关注的词语,齐读:
一(yí)片片 一(yì)群 一(yí)会儿 排成个“一”(yī)字
凉了(le) 黄了(le) 叶子(zi)
知识考查:“一”的不同读音是朗读的难点,范读和读前提示给予正强化。连词读是朗读的基础,也是增强语感的前提。
4.指名朗读课文,发现学生朗读的突出问题,教师及时予以正确的范读指导,纠正错误。
(1)出示词组“一片片叶子、落下来、一群大雁、往南飞”,请朗读较好的学生带领大家齐读,注意词组连读。
(2)教师出示词组所在的句子,男女生轮流齐读。
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二、对比说话,积累应用
1.出示第一自然段,引导:秋天来了,什么发生了变化?
(1)请学生圈出相关内容:天气、树叶。(随机板书:天气、树叶)
(2)认读生字“气”,给它找找朋友,组一组词。
(3)引导学生对比说话。
①夏天,天气炎热,人们最喜欢做些什么?
(吃西瓜、吃棒冰、游泳、吹电扇、待在空调房间里……)
②秋天来了,天气(凉了),人们是怎么做的?
(不用吃西瓜、棒冰消暑;不敢下水游泳;不需要吹电扇……)
(4)多媒体展示夏天和秋天不同的树,让学生说说树木的变化。
(5)随机学习生字“片”:请学生组词,积累应用,说说“一片( )”。
(6)引导学生学习生字“树、叶”。
设计意图:通过和夏日情景的对比,能够充分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深入感受“天气凉了”“树叶黄了”的自然变化。
教师播放课件,呈现“木”变成木字旁的过程,引导学生发现木字旁将“捺”改成了点。引导学生理解“树”和“木”有关,初步知道偏旁和字义的关系。
出示“叶”,让学生说说发现这个字里有几个以前学过的字,引导学生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叶”。动画呈现“口”和“十”两个字慢慢靠近组合成了“叶”。
2.引导学生想象落叶的数量,理解“一片片”。
(1)范读句子,引导学生想象有多少叶子从树上飘落。
(2)分别出示一片树叶和一片片树叶,比较不同,体会“一片片”表示落叶很多(随机板书:一片片)。
(3)出示补充改编的谜语诗,请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落叶的多和飘落的情景。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落到地面成一片。
(4)指名请学生朗读句子,抓住重点词“一片片”体会飘落的树叶很多。
3.师生配合读: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4.请学生模仿表达,说说“秋天来了,什么怎么了”。如“秋天来了,小草黄了。秋天来了,菊花开了。秋天来了,小虫躲起来了……”
设计意图:发挥语言描述的魅力,引导孩子展开合理想象。利用有趣的谜语诗,引导学生在朗朗上口的诗韵中,感受“一片片”的意象。
5.引导学生看板书,试着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1)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板书引领,指导学生背诵。
(3)同桌互相背诵,请个别学生班级展示。
三、字词盘点,指导书写
1.出示本课生字:“秋、了、气、片”,请学生开火车轮读,给生字组词。
2.请学生找出生字中的两兄弟——“了、子”,比较发现同异:“子”比“了”多一横。
3.指导学生书写“了”。
(1)田字格板书范写,请学生说说有几笔,学生集体书空。
(2)学生整体观察字形,教师提示书写要点。
(3)反馈评价:展示优秀书写;出示问题范例,纠正;学生再练写一个字。4.“子”字的书写指导步骤同上,注意横略长,写在横中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