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6张PPT。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导学目标首页末页课前预习课堂探究课后练习生物随堂检测导学目标【学习目标】1.说出消化系统的消化道和消化腺各由哪些器官组成。
2.说出消化系统的消化道和消化腺各部分的作用。
3.阐述食物的消化的过程。【学习重、难点】 1.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分析小肠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首页末页生物课前预习首页末页生物知识点一 食物的消化(阅读教材P26~29)
1.消化的概念:食物在 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
2.消化系统的组成:由 和消化腺组成。
(1)消化道:食物消化过程中经过的通道及各种营养成分消化吸收的场所。
(2)消化道的组成及其功能消化道消化道课前预习首页末页生物口腔胃液消化课前预习首页末页生物(3)消化腺: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 肝脏脂肪课前预习首页末页生物3.大分子营养物质消化的过程:麦芽糖 葡萄糖 脂肪微粒 甘油 脂肪酸氨基酸课前预习首页末页生物知识点二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阅读教材P27~28)
1.实验原理: 遇碘变蓝,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2.实验步骤及现象 淀粉不变蓝 变蓝课前预习首页末页生物3.注意事项:
(1)将馒头小块用刀细细地切碎,模拟的是牙齿咀嚼的作用。
(2)搅拌模拟的是舌搅拌的作用。
4.现象分析:对比A、B可知,淀粉消化需要 ;对比A、C可知,淀粉的消化与
、 有关。
5.结论:馒头变甜与 、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都有关系。
6.结论分析:通过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馒头中的淀粉才能与唾液充分混合,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才能充分发挥作用,使淀粉分解为 。唾液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唾液的分泌麦芽糖课前预习首页末页生物知识点三 营养物质的吸收(阅读教材P30~31)
1.小肠: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1)小肠与其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5~6 小肠绒毛表面积课前预习首页末页生物(2)吸收的营养物质:葡萄糖、 量的水和 等。
2.大肠:能吸收一部分水、无机盐和 。氨基酸 维生素无机盐 课堂探究探究一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1.如图是人体消化道某部位的结构图,请你阅读课本P30~31的内容,据图回答。首页末页生物课堂探究 (1)你能说出这是消化道的哪个部位吗?在这个部位有哪些消化液?分别是由哪些消化腺分泌的?
(2)小肠中丰富的皱襞和绒毛有什么作用?
首页末页生物 海产品小肠。小肠含有胆汁、肠液、胰液,分别由肝脏、肠腺、胰腺分泌。小肠皱襞和绒毛能增大消化和吸收的表面积。课堂探究(3)除上述(2)描述的特点外,小肠还有哪些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首页末页生物 小肠绒毛的壁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这些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课堂探究 2.如图是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为A、B、C、D、E)被消化程度,请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首页末页生物图中B是咽和食道,C是胃,D是小肠。(1)图中B、C、D分别表示什么消化器官?课堂探究 (2)图中曲线X、Y分别表示什么物质在消化道内的消化过程?
?
(3)淀粉是在[ ] 部位开始被消化,脂肪是在[ ] 部位开始被消化,蛋白质是在[ ] 部位开始被消化。首页末页生物 曲线X、Y分别表示淀粉和脂肪在消化道内的消化过程。A口腔 D小肠 C胃课堂探究探究二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3.已知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遇碘会变成蓝色。某同学要设计实验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请你帮助其完成实验方案。
(1)实验前,根据已有的知识,你的假设是什么?首页末页生物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课堂探究 (2)实验时,取A、B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馒头屑,再向A试管加入2mL唾液,向B试管加入1mL清水,分别搅拌后放入37℃温水中保温5分钟.此步骤有一处明显错误,请你指出并改正。首页末页生物 向A试管中加入的唾液量和向B试管中加入的清水量不同,应均为2 mL。课堂探究 (3)两支试管中分别加2滴碘液,预计会变蓝的是哪支试管?另一支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什么?首页末页生物 变蓝的是B试管;A试管不变蓝是因为馒头中的淀粉已被唾液淀粉酶分解。随堂检测首页末页生物知识点一: 食物的消化
1.如图,人体消化道组成不包括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 )
A.胃液 B.胆汁 C.胰液 D.肠液AB随堂检测首页末页生物3.三大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消化的顺序是
( )
A.淀粉、脂肪、蛋白质
B.淀粉、蛋白质、脂肪
C.蛋白质、脂肪、淀粉
D.蛋白质、淀粉、脂肪B随堂检测首页末页生物知识点二: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4.如表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的相关条件。请判断加入碘液后试管中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 )
A.试管①不变蓝,试管②变蓝
B.试管①变蓝,试管②不变蓝
C.都变蓝
D.都不变蓝A随堂检测首页末页生物5.以下有关“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可证明,唾液能消化淀粉
B.要想让唾液发挥作用,温度应保持在37℃左右
C.试管内的混合液,如加碘变蓝,则证明管内淀粉已被唾液消化
D.该实验必须要设置一个对照组C随堂检测首页末页生物知识点三:营养物质的吸收
6.不经过消化就能直接吸收的物质是( )
A.纤维素 B.淀粉 C.麦芽糖 D.葡萄糖D课后练习首页末页生物夯实基础7.某人因胃痛需要到医院看病,首选的就诊科室是( )
A.呼吸科 B.消化道 C.泌尿科 D.皮肤科
8.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是( )
A.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B.肝脏、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
C.肠液、胰液、唾液、胆汁
D.消化道和消化腺BD课后练习首页末页生物9.在下列器官中,基本没有消化功能的是( )
A.口腔 B.胃 C.小肠 D.食道
10.一位同学吃西瓜时,将一粒西瓜籽咽了下去,下列哪项是西瓜籽在体内的旅行路线( )
A.口腔→咽→食道→胃→大肠→小肠→肛门
B.口腔→咽→胃→食道→小肠→大肠→肛门
C.口腔→咽→大肠→胃→食道→小肠→肛门
D.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DD课后练习首页末页生物11.既有消化功能又有吸收功能的器官是( )
A.肝脏 B.大肠 C.食道 D.小肠
12.下列叙述中,哪一项与小肠的吸收功能无关( )
A.小肠内表面有环形皱襞
B.小肠长约5~6米
C.小肠内有多种消化酶
D.小肠内表面有小肠绒毛
13.人体有5种消化液,能使糖类、蛋白质、脂肪彻底被消化的是( )
A.胰液和肠液 B.胃液和胆汁 C.唾液 D.胃液DCA课后练习首页末页生物14.探究实验“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要求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这是由于唾液淀粉酶在高于或低于37℃条件下催化作用都会逐渐降低,下图能正确表示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与温度关系的是( )C课后练习首页末页生物15.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试管中都加入少许等量淀粉糊,试管1、3 中各加入2ml清水,试管2、4中各加入2ml唾液,如图处理5﹣10分钟,然后分别滴加2滴碘液.关于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
A.试管1和试管4可作为对照
B.试管3在该实验中是必不可少
C.滴碘液后,不变蓝色的是试管2
D.温度不影响唾液对淀粉的消化C课后练习首页末页生物16.图中A、B、C、D依次表示消化道相邻的器官,曲线X、Y、Z表示三大类有机物质在上述器官中被消化的程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为蛋白质,消化器官是A和D
B.Y为脂肪,消化器官是C
C.Z为淀粉,消化器官是
D. D.X、Y、Z都能在D内进行消化D课后练习首页末页生物17.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消化系统由口腔、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B.胃只有贮存食物和磨碎食物的功能
C.小肠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
D.肝脏分泌的胆汁中含有多种消化酶C课后练习首页末页生物18.下列关于人体消化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胃分泌的胆汁虽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有乳化作用?
B.食物中的蛋白质要被消化成氨基酸,才能被吸收?
C.大肠能吸收少量的水分、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D.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A课后练习首页末页生物肝脏 19.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 ① ] ,它分泌的消化液是 ,该消化液不含有消化酶,但能促进 的乳化。
(2)能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的器官是
[⑥] .胆汁脂肪胃课后练习首页末页生物小肠肠液 葡萄糖 大肠(3)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是[ ] ,该场所内含有多种消化液,如胰液、 和①分泌的消化液,在这里,淀粉最终被消化成 ,蛋白质最终被消化成 ,脂肪最终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
(4)有吸收功能、无消化功能的器官是 。8氨基酸 课后练习首页末页生物唾液20.针对“唾液对淀粉具有化学性消化作用吗?”这一问题,“阳光”生物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将下列探究活动的有关内容填写完整。
(1)取两支相同的洁净试管,分别标记为1号、2号,各加入2毫升淀粉糊。
(2)在1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清水,在2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 ,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设置
实验.对照课后练习首页末页生物D(3)将两支试管充分振荡,使试管内的物质混合均匀,这相当于口腔中 的搅拌作用。
(A.舌; B.牙齿)
(4)把两支试管同时放入37℃的温水中,5分钟后取出两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观察到的现象 号试管不变蓝,因为淀粉已经被分解。
(5)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口腔中的
对淀粉有化学性消化作用。2唾液(或唾液淀粉酶)课后练习首页末页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