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09 物质的分类、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09 物质的分类、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97.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8-07-17 17:10:34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分类训练九 物质的分类、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卷版)
一、【知识梳理】
一、物质分类
(一)基本概念
1、混合物:宏观,由 组成的;微观,由 构成的。举例:空气、溶液和合金等。
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 ,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 。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或混合物。
2、纯净物:宏观,由 组成的;微观,由一 构成的。举例:蒸馏水、氧气和冰水混合物。
3、单质:由 组成的纯净物。举例:金、金刚石、氢气和氧气等。
注意:(1)分为: 单质; 单质; 单质。
(2)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有可能是混合物,有可能是单质。
4、化合物:由 组成的纯净物。举例:过氧化氢、二氧化碳等。
5、有机物:含有 的化合物叫做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举例:甲烷(最简单的有机物)、乙醇和醋酸等。
注意:但是 、CO2、 和碳酸盐具有无机物的特点,通常把它们看做 。
6、无机物:除有机物以外的其他化合物统称为 ,简称无机物。举例:碳酸钠、硝酸银和硫酸钡等。
7、氧化物:由 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 。举例:二氧化碳、过氧化氢等。
注意:含氧化合物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包含氧化物。
8、酸:电离时形成的 全部是 的化合物。举例:盐酸、硫酸和碳酸等。
注意:酸溶液的pH值小于7,通常化学式的第一种元素是“H”,酸由氢和酸根离子组成,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9、碱:电离时形成的 全部是是 的化合物。举例: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钡等。
10、盐:由 或铵根离子和 构成的化合物。举例:硝酸铵、碳酸钙和硫酸钡等。
(二)、物质分类
金属单质
混合物 根据所含
( ) 元素种类 非金属单质
根据所含 稀有气体单质
物质 物质种类 根据所含 ( )
元素种类 根据 ( )
有无C 酸
无机物 ( )

二、原子
(一)原子发现史
1、道尔顿:原子 ,是最小的实心球体。
2、汤姆森:英国科学家汤姆森发现了 ,认为原子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分的。并设计了一个原子模型,认为原子像葡萄干布丁,其中葡萄干是带 的电子,布丁是带正电的物质。
3、卢瑟福: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
(1)现象: ① 大部分α粒子穿过金箔, 方向;
②部分α粒子 原来前进的方向;
③甚至有极少数α粒子被反 。
(2)现象分析: ①大多数α粒子能顺利穿过金箔,说明原子内部有 。
②带正电的α粒子与带正电的原子核产生 ,方向偏转。
③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过来说原子核的 比α粒子大很多。
(3)结论:原子是由 和 构成。
(二)原子结构
原子核(带 ) (带正电)
1、原子( ) 中子( )
核外电子(带 )
2、核电荷数:原子核所带 。
3、原子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 上,但原子核体积很小,原子的体积由核外电子决定。
4、在原子中,质子数= =
(三)原子或分子的基本性质
1、质量和体积都 ; 1、能用性质解释生活现象。
2、粒子之间都有 ; 2、分子、 、 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物质的化学性质由直接构成它的微粒保持。
3、粒子总在 ;
4、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决定于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什么,如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就是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就是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保持铁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同种分子化学性质 ,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 。
(四)相对原子质量
1、定义:一个原子质量与一个 的质量的 的比值就是相对原子质量。
2、公式:相对原子质量= 数+ 数
3、理解 (1)相对原子质量不是个质量是个 ;
(2)有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
(3)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等于原子实际质量之比;
(4)引入相对原子质量是为了书写、记忆和运算 。
(五)电子的排布
1、在多电子的原子中,核外电子的能量不同,能量高的离核 ,能量低的离核 。通常把电子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运动称为电子的 。
2、排布规律:(1)第一层最多 个电子;
(2)第二层最多 个电子;
(3)最外层最多 个电子。
3、结构示意图含义:圆圈( );圆圈内数字( 数);弧线( );
弧线上数字(该电子层上 )
4、原子分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化学性质)
种类 最外层电子数 化学性质 形成离子
金属原子 (H、He除外) 易 电子 离子
非金属原子 易 电子 离子
稀有气体原子 (He2个和离子除外) 性质 ,不得失电子
5、在结构示意图中,原子图、阴离子图、阳离子图的判断依据:
在原子中:质子数 电子数;
在阳离子中:质子数 电子数;
在阴离子中:质子数 电子数,
三、离子
定义:带电的 或 。
分类:阳离子:(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带 的离子。
阴离子:(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带 的离子。
书写: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 先写数字再写 , 数值为 时省略不写。
4、原子、离子、分子的关系。
四、物质的构成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 、 、 ,它们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
、 单质,例如:金、铁;
、 单质,例如:碳、红磷、硫磺、硅
、 单质,例如:氦气、氖气、氩气
二、【典例分析】
1、【2018山东青岛市】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石油 B. 海水 C. 水银 D. 空气
【答案】C
【解析】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水银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石油、海水、空气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选C。
【方法技巧】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要熟记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
2、【2018山东省滨州市】事物的宏观表象是由其微观性质决定的。下列事实及对这些事实的解释中,二者不相符的是(  )
A.成熟的菠萝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水沸腾时能掀开壶盖,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D.湿衣服晾在太阳晒着的地方干得快,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答案】B
【解析】A、成熟的菠萝蜜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是因为香味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菠萝蜜的香味,故选项解释正确。
B、水沸腾时能掀起壶盖,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温度变化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C、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的缘故,故选项解释正确。
D、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运动的速率加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B。
【方法技巧】本题不难,熟记分子的基本性质(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并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3、【2017广西来宾市】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的质量一定比原子大
B.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C.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离子
D.分子、原子能构成物质,离子不能
【答案】C
【解析】A、分子和原子不能笼统的比较大小,有的原子的质量比有的分子的质量大,有的分子的质量比有的原子的质量大,故A错;
B、原子可以再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故B错;
C、原子得失电子后变为离子,故C正确;
D、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是分子、原子和离子,离子可以构成物质,故D错。
故选C。
【方法技巧】解答本题关键是知道微粒的性质和特点,并能灵活运用。
4、【2016广东省广州市】如图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属于金属元素原子 B.最外层电子数为7
C.容易得到电子 D.有3个电子层
【答案】A
【解析】A、由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其核内质子数为17,为氯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则最外层电子数为7,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是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有个电子层,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方法技巧】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5、【2018江苏省扬州市】下列物质由分子组成的是
A. 铁 B. 氯化钠 C. 水 D. 硝酸钾
【答案】C
【解析】A、铁是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不符合题意;B、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符合题意;D、硝酸钾是由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C。
【方法技巧】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2017天津市】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A、B、C、D所示粒子共表示   种元素(填数字)。
(2)D所示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3)若E中x=10 时,则该粒子属于   (填“原子”或“离子”)。
【答案】(1)3;(2)得到;(3)原子。
【解析】(1)由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A、B、C、D所示粒子共含有3种质子数,共表示3种元素;
(2)D所示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是7,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3)若E中x=10 时,则该粒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属于原子。
故答为:(1)3;(2)得到;(3)原子。
【方法技巧】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三、【3年真题训练】
1、【2018湖南省邵阳市】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A. H2 B. Fe C. CO2 D. KCl
2、【2018山东泰安】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空气 B.煤 C.蒸馏水 D.赤铁矿石
3、【2018河北省】归类整理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
A.氯、碘、汞都是非金属元素 B.醋酸,硝酸钾,二氧化硅都是化合物
C.铁、木头、玻璃都是热的良导体 D.太阳能,风能、核能是可再生能源
4、【2018云南】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原子的是(  )
A. B. C. D.
5、【2018重庆B卷】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葡萄糖-有机物 B.氯酸钾-氧化物 C.纯碱-碱 D.液氧-混合物
6、【2018山东德州市】下列各图中“O”、“●”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7、【2018河南省】硅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如图为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硅属于稀有气体元素 B.图中n的值为8
C.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 D.硅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8、【2018四川省泸州市】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对应的类别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物质 H2O2 O3 CH3COOH Cu(OH)2
类别 氧化物 化合物 酸 碱
A.A B.B C.C D.D
9、【2018海南省】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KMnO4 B.KOH C.O3 D.CO
10、【2018山东省济宁市】下列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一组是(  )
A.H2O、MgO、H2CO3 都属于氧化物
B.H2S、H2SO3、H2SO4 都属于酸
C.NaOH、Ca(OH)2、Fe(OH)2 都属于碱
D.NaCl、Na2CO3、NaHCO3 都属于盐
11、【2018湖北省咸宁】下列各选项中,物质的分类全部正确的是( )
选项 单质 氧化物 化合物 混合物
A 铝合金 五氧化二磷 盐酸 空气
B 水银 水 硝酸铵 冰水混合物
C 金刚石 干冰 氧化铜 生理盐水
D 钢 生石灰 火碱 煤
A.A B.B C.C D.D
12、【2017广西贺州市】下列粒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  )
原子 B.分子 C.电子 D.离子
13、【2018山东泰安】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二氧化碳 B.氯化钾 C.铜 D.氧气
14、【2018江苏省南京市】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A. B. C. D.
15、【2017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中国科研团队首次证实了天然铀单质的存在。用于核电工业的一种铀原子中含有92个质子和143个中子。有关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属于金属元素 B.原子序数为92
C.核外电子数为92 D.相对原子质量为143
16、【2017江苏省常州市】道尔顿、汤姆生和卢瑟福等科学家对原子结构进行了不断探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③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体积极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17、【2017山东省临沂市】核电荷数多于核外电子数的粒子一定是(  )
A.分子 B.原子 C.阴离子 D.阳离子
18、【2018山东省临沂市】如图为某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横行
C.该粒子核外电子数是17
D.在化学反应中,该元素原子易得电子形成Cl﹣
19、【2018浙江省湖州市】通常情况下,不列能实现“1+1=2”这一结果的是(  )(多选)
A.1毫升酒精加1毫升水得到2毫升酒精的水溶液
B.1克酒精加1克水得到2克酒精的水溶液
C.1克食盐加1克水得到2克食盐的水溶液
D.1克食盐溶液加1克硝酸银溶液得到2克混合溶液
20、【2018四川省雅安市】如图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 B.n=8
C.钠原子在反应中容易失电子 D.钠元素位于第二周期
21、【2018湖南省邵阳市】某原子得到两个电子后的结构示意图为,则x的值是( )
A. 14 B. 16 C. 18 D. 20
22、【2017山东省济宁市】某同学为验证“分子是运动的”,设计了甲、乙、丙、丁四个实验.其中,能达到目的是(  )
A.甲、乙、丙 B.甲、乙、丁 C.甲、丙、丁 D.乙、丙、丁
23、【2018湖南衡阳】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它们的叙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
A.②表示的是阴离子
B.①②③④表示的是四种不同元素
C.③属于金属元素
D.①③所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
24、【2018湖南省长沙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墙内开花墙外可以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 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组成的
C.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D. 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元素不会改变
25、【2018河南省】室温时将少量干冰放入塑料袋中并密封,塑料袋会快速鼓起,其原因是(  )
A.分子的体积变大 B.分子分解变成了原子
C.分子的间隔变大 D.分子由静止变为运动
26、【2018山东泰安】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属于同种元素 B.③⑤化学性质相似
C.②③④均表示离子 D.②④形成的化合物是MgCl
27、【2018山东省烟台市】下列对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够再分
B.只有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D.离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分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
28、【2018湖北省武汉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不能再分
B. 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 原子核由电子和中子构成
D. 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29、【2018江苏省盐城市】下列客现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把液化气压缩进钢瓶——分子体积变小
B.公园里闻到花的香味——分子不断运动
C.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水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碳原子结构不同
30、【2018山东省聊城市】下列物质归类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归类
A 甲醛、霉菌毒素、可卡因 有毒物质
B 煤、酒精、天然气 化石燃料
C 甲烷、二氧化碳、醋酸 有机物
D 钢、不锈钢、玻璃钢 复合材料
A. A B. B C. C D. D
31、【2018四川省自贡市】已知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以上原子的核外都有三个电子层 B.Na+和Mg2+的核外电子数不相同
C.Na与S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S D.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得到电子
32、【2017江苏省南通市】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是认识物质结构的有效方法之一。
(1)已知:X、Y、Z、W四种粒子的核电荷数及核外各电子层电子排布情况如下表。
X Y Z W
对应元素名称 氧 镁 铝 氯
核电荷数 8 12 13 17
电子层 第一层 2 2 2 2
第二层 a 8 8 8
第三层 3 8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X表示原子,a=   。单质X2与单质Z的反应中,X原子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②Y、W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33、【2018广州市】从微观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 C70表示一个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2) 一定条件下,6000L氧气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从微观角度分析,原因是:条件改变时, 。
34、【2018浙江省温州市】我国用新技术提纯了稀有金属铼(Re),为航空航天发动机核心部件的制造提供了重要原料。
(1)铼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6,原子核内有75个质子,则其核外电子数为   。
(2)高铼酸钠(NaReO4)是铼的重要来源之一,高铼酸钠中铼元素的化合价为   。
35、【2018山东威海市】征服原子——揭开原子的神秘面纱
伟大的科学家费曼说:“假如只允许把人类的科学史压缩成一句话,它就会是——一切东西都是由原子构成”。人类在探索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历史长河中,充满了智慧。
(1) 1803年,近代化学之父,英国科学家道尔顿(Dalton J)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道尔顿原子论”:一切物质都由原子构成,原子很小、呈圆球状、不可再分……但由于受当时实验条件限制,道尔顿无法用事实证明自己的观点。
1811年,意大利化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有些物质也是由分子构成,原子的基本工作形式是分子。
1897年,汤姆森通过实验发现了___________,进一步发展了原子、分子论。汤姆森主要是纠正了“道尔顿原子论” _________中的观点。
1911年,卢瑟福又通过实验,推测原子是由_________构成,并提出了沿用至今的现代原子结构理论。
(2)道尔顿的原子论,不是事实的归纳,而是思维的产物,体现了直觉和想象在科学创造中的作用。在科学研究中,像汤姆森和卢瑟福这样.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的过程叫做____。
原子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微粒,为了帮助人们理解原子的结构,这三位科学家都运用了 _________来表达他们的理论成果。
36、【2018天津市】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科学。
(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________。
(2)下图为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②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亚硫酸钠(Na2SO3)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③硒元素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山药等食物中富含硒元素。硒(Se)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硒。回答下列问题:
A.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_。
B.硒元素与氧、硫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它们的原子________相同。
C.写出硒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7、【2018湖北省荆州市】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粒子共表示   种元素。
(2)A、B、C、D中的阳离子与阴离子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3)晶体硅是制造半导体芯片的原料,如图是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 x的值是 
 。
(4)硅元素的化学性质与A、B、C、D中   (填字母序号)对应的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中子
核外电子
物质
原子
分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分类训练九 物质的分类、构成物质的微粒(解析版)
一、【知识梳理】
一、物质分类
(一)基本概念
1、混合物:宏观,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微观,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分子构成的。举例:空气、溶液和合金等。
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或混合物。
2、纯净物:宏观,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微观,由一种分子构成的。举例:蒸馏水、氧气和冰水混合物。
3、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举例:金、金刚石、氢气和氧气等。
注意:(1)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固体单质;稀有气体单质。
(2)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有可能是混合物,有可能是单质。
4、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举例:过氧化氢、二氧化碳等。
5、有机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举例:甲烷(最简单的有机物)、乙醇和醋酸等。
注意:但是CO、CO2、H2CO3和碳酸盐具有无机物的特点,通常把它们看做无机物。
6、无机物:除有机物以外的其他化合物统称为无机化合物,简称无机物。举例:碳酸钠、硝酸银和硫酸钡等。
7、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举例:二氧化碳、过氧化氢等。
注意:含氧化合物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包含氧化物。
8、酸:电离时形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举例:盐酸、硫酸和碳酸等。
注意:酸溶液的pH值小于7,通常化学式的第一种元素是“H”,酸由氢和酸根离子组成,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9、碱:电离时形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举例: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钡等。
10、盐: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举例:硝酸铵、碳酸钙和硫酸钡等。
(二)、物质分类
金属单质
混合物 根据所含
单质 元素种类 非金属单质
根据所含 稀有气体单质
物质 物质种类 根据所含 有机物
纯净物 元素种类 根据 氧化物
化合物 有无C 酸
无机物 碱

二、原子
(一)原子发现史
1、道尔顿:原子不可再分,是最小的实心球体。
2、汤姆森:英国科学家汤姆森发现了电子,认为原子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分的。并设计了一个原子模型,认为原子像葡萄干布丁,其中葡萄干是带负电的电子,布丁是带正电的物质。
3、卢瑟福: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
(1)现象: ① 大部分α粒子穿过金箔,不改变原来方向;
②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前进的方向;
③甚至有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回来。
(2)现象分析: ①大多数α粒子能顺利穿过金箔,说明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
②带正电的α粒子与带正电的原子核产生斥力,方向偏转。
③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过来说原子核的质量比α粒子大很多。
(3)结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二)原子结构
原子核(带正电) 质子(带正电)
1、原子(不显电性) 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带负电)
2、核电荷数:原子核所带电荷数。
3、原子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上,但原子核体积很小,原子的体积由核外电子决定。
4、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
(三)原子或分子的基本性质
1、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1、能用性质解释生活现象。
2、粒子之间都有间隔; 2、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物质的化学性质
3、粒子总在不断的运动; 由直接构成它的微粒保持。
4、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决定于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什么,如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就是分子,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就是原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水分子;保持铁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铁原子。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四)相对原子质量
1、定义:一个原子质量与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的1/12的比值就是相对原子质量。
2、公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3、理解 (1)相对原子质量不是个质量是个比值;
(2)有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
(3)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等于原子实际质量之比;
(4)引入相对原子质量是为了书写、记忆和运算方便。
(五)电子的排布
1、在多电子的原子中,核外电子的能量不同,能量高的离核远,能量低的离核近。通常把电子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运动称为电子的分层排布。
2、排布规律:(1)第1层最多2个电子;(2)第2层最多8个电子;(3)最外层最多8个。
3、结构示意图含义:圆圈(原子核);圆圈内数字(核内质子数);弧线(电子层);
弧线上数字(该电子层上电子数)
4、原子分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化学性质)
种类 最外层电子数 化学性质 形成离子
金属原子 1-3(H、He除外) 易失去电子 阳离子
非金属原子 4-7 易得到电子 阴离子
稀有气体原子 8(He2个和离子除外) 性质稳定,不得失电子
5、在结构示意图中,原子、阴离子、阳离子的判断依据:
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在阳离子中:质子数大于电子数; 在阴离子中:质子数小于电子数,
三、离子
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分类:阳离子:(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带正电的离子。
阴离子:(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带负电的离子。
书写: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先写数字再写正负号, 数值为1时省略不写。
4、原子、离子、分子的关系。
四、物质的构成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它们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
、金属单质,例如:金、铁;
、非金属固体单质,例如:碳、红磷、硫磺、硅
、稀有气体单质,例如:氦气、氖气、氩气
二、【典例分析】
1、【2018山东青岛市】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石油 B. 海水 C. 水银 D. 空气
【答案】C
【解析】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水银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石油、海水、空气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选C。
【方法技巧】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要熟记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
2、【2018山东省滨州市】事物的宏观表象是由其微观性质决定的。下列事实及对这些事实的解释中,二者不相符的是(  )
A.成熟的菠萝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水沸腾时能掀开壶盖,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D.湿衣服晾在太阳晒着的地方干得快,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答案】B
【解析】A、成熟的菠萝蜜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是因为香味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菠萝蜜的香味,故选项解释正确。
B、水沸腾时能掀起壶盖,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温度变化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C、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的缘故,故选项解释正确。
D、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运动的速率加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B。
【方法技巧】本题不难,熟记分子的基本性质(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并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3、【2017广西来宾市】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的质量一定比原子大
B.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C.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离子
D.分子、原子能构成物质,离子不能
【答案】C
【解析】A、分子和原子不能笼统的比较大小,有的原子的质量比有的分子的质量大,有的分子的质量比有的原子的质量大,故A错;
B、原子可以再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故B错;
C、原子得失电子后变为离子,故C正确;
D、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是分子、原子和离子,离子可以构成物质,故D错。
故选C。
【方法技巧】解答本题关键是知道微粒的性质和特点,并能灵活运用。
4、【2016广东省广州市】如图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属于金属元素原子 B.最外层电子数为7
C.容易得到电子 D.有3个电子层
【答案】A
【解析】A、由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其核内质子数为17,为氯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则最外层电子数为7,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是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有个电子层,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方法技巧】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5、【2018江苏省扬州市】下列物质由分子组成的是
A. 铁 B. 氯化钠 C. 水 D. 硝酸钾
【答案】C
【解析】A、铁是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不符合题意;B、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符合题意;D、硝酸钾是由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C。
【方法技巧】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2017天津市】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A、B、C、D所示粒子共表示   种元素(填数字)。
(2)D所示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3)若E中x=10 时,则该粒子属于   (填“原子”或“离子”)。
【答案】(1)3;(2)得到;(3)原子。
【解析】(1)由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A、B、C、D所示粒子共含有3种质子数,共表示3种元素;
(2)D所示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是7,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3)若E中x=10 时,则该粒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属于原子。
故答为:(1)3;(2)得到;(3)原子。
【方法技巧】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三、【3年真题训练】
1、【2018湖南省邵阳市】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A. H2 B. Fe C. CO2 D. KCl
【答案】B
【解析】A、氢气是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氢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B、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符合题意;C、CO2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D、KCl是由钾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
2、【2018山东泰安】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空气 B.煤 C.蒸馏水 D.赤铁矿石
【答案】C
【解析】A、空气中有氧气、氮气等,属于混合物,A错误;
B、煤中有碳和杂质等,属于混合物,B错误;
C、蒸馏水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C正确;
D、赤铁矿石有氧化铁和杂质等,属于混合物,D错误。
3、【2018河北省】归类整理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
A.氯、碘、汞都是非金属元素 B.醋酸,硝酸钾,二氧化硅都是化合物
C.铁、木头、玻璃都是热的良导体 D.太阳能,风能、核能是可再生能源
【答案】B
【解析】氯、碘都是非金属元素,汞是金属元素;醋酸,硝酸钾,二氧化硅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铁是热的良导体, 木头不是热的良导体;太阳能,风能是可再生能源,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故选B。
4、【2018云南】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原子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A、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错误。
B、质子数=9,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错误。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为原子,故选项正确。D、质子数=16,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错误。故选:C。
5、【2018重庆B卷】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葡萄糖-有机物 B.氯酸钾-氧化物 C.纯碱-碱 D.液氧-混合物
【答案】A
【解析】葡萄糖含碳氢元素,属于有机物;氯酸钾含有钾、氯、氧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 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其溶液显碱性,俗称纯碱;液氧是单质属于纯净物。故选A。
6、【2018山东德州市】下列各图中“O”、“●”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答案】C
【解析】A图表示由一种原子构成的一种分子,属于单质;B图表示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两种分子,属于混合物;C图表示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一种分子,属于化合物;D图表示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三种分子,属于混合物。故选C。
7、【2018河南省】硅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如图为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硅属于稀有气体元素 B.图中n的值为8
C.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 D.硅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答案】D
【解析】A、硅不属于稀有气体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图中n的值为:14﹣2﹣8=4,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不是14,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硅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是3,位于第三周期,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8、【2018四川省泸州市】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对应的类别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物质 H2O2 O3 CH3COOH Cu(OH)2
类别 氧化物 化合物 酸 碱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A、H2O2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说法正确;
B、O3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说法错误。
C、CH3COOH是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酸,故说法正确;
D、Cu(OH)2是氢氧根离子和金属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故说法正确。
故选B。
9、【2018海南省】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KMnO4 B.KOH C.O3 D.CO
【答案】D
【解析】KMnO4、KOH属于含氧化物,不属于氧化物;O3属于单质;CO属于氧化物。故选 D。
10、【2018山东省济宁市】下列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一组是(  )
A.H2O、MgO、H2CO3 都属于氧化物
B.H2S、H2SO3、H2SO4 都属于酸
C.NaOH、Ca(OH)2、Fe(OH)2 都属于碱
D.NaCl、Na2CO3、NaHCO3 都属于盐
【答案】A
【解析】A、H2CO3 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
B、H2S、H2SO3、H2SO4 都是电离时电离出来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都属于酸,故正确;
C、NaOH、Ca(OH)2、Fe(OH)2都是电离时电离出来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都属于碱,故正确;
D、NaCl、Na2CO3、NaHCO3 都是由金属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都属于盐,故正确。
故选A。
11、【2018湖北省咸宁】下列各选项中,物质的分类全部正确的是( )
选项 单质 氧化物 化合物 混合物
A 铝合金 五氧化二磷 盐酸 空气
B 水银 水 硝酸铵 冰水混合物
C 金刚石 干冰 氧化铜 生理盐水
D 钢 生石灰 火碱 煤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A、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铝合金、盐酸、空气都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分子,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
C、金刚石属于单质,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属于氧化物,氧化铜属于化合物,生理盐水属于混合物;故选项正确;
D、钢属于混合物,不是单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2、【2017广西贺州市】下列粒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  )
原子 B.分子 C.电子 D.离子
【答案】C
【解析】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电子是原子中的结构,不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故选C。
13、【2018山东泰安】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二氧化碳 B.氯化钾 C.铜 D.氧气
【答案】B
【解析】A、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A错误;
B、氯化钾是由钾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B正确;
C、铜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C错误;
D、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D错误。
14、【2018江苏省南京市】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A、质子数=1,核外电子数=2,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错误。
B、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为原子,故选项错误。
C、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正确。
D、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5、【2017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中国科研团队首次证实了天然铀单质的存在。用于核电工业的一种铀原子中含有92个质子和143个中子。有关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属于金属元素 B.原子序数为92
C.核外电子数为92 D.相对原子质量为143
【答案】D
【解析】A、由于铀的元素名称铀中含有偏旁“钅”故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说法正确;
B、原子中质子数等于原子序数,质子数是92,则原子序数为92,故说法正确;
C、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故铀核外含有92个电子,故说法正确;
D、由于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143是中子数,不是相对原子质量,故说法错误;
故选D。
16、【2017江苏省常州市】道尔顿、汤姆生和卢瑟福等科学家对原子结构进行了不断探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③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体积极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答案】D
【解析】道尔顿、汤姆生和卢瑟福等科学家对原子结构进行了不断探索,得出以下结论:
①原子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周围的核外电子构成;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③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体积极小。
故选D。
17、【2017山东省临沂市】核电荷数多于核外电子数的粒子一定是(  )
A.分子 B.原子 C.阴离子 D.阳离子
【答案】D
【解析】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不显电性,则分子不显电性,故选项错误;
B、原子不显电性,故选项错误;
C、阴离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选项错误;
D、阳离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8、【2018山东省临沂市】如图为某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横行
C.该粒子核外电子数是17
D.在化学反应中,该元素原子易得电子形成Cl﹣
【答案】C
【解析】A、该元素的核内质子数为17,为氯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该粒子是原子得到1个电子得到的,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则在元素周期表中,该元素位于第3周期,故选项说法正确。
C、该粒子核外电子数是2+8+8=18,故选项说法错误。
D、该粒子是原子得到1个电子得到的,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阴离子,其离子符号为Cl﹣,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9、【2018浙江省湖州市】通常情况下,不列能实现“1+1=2”这一结果的是(  )(多选)
A.1毫升酒精加1毫升水得到2毫升酒精的水溶液
B.1克酒精加1克水得到2克酒精的水溶液
C.1克食盐加1克水得到2克食盐的水溶液
D.1克食盐溶液加1克硝酸银溶液得到2克混合溶液
【答案】AD
【解析】A.分子间存在着间隔,1毫升酒精加1毫升水得到的酒精的水溶液体积小于2毫升,故错误;
B.酒精与水混合,溶质是酒精,溶剂是水,溶液的名称是酒精的水溶液,溶液的质量可以相加,故正确;
C.食盐与水混合,溶质是食盐,溶剂是水,溶液的名称是食盐的水溶液,溶液的质量可以相加,故正确;
D.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会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钠,所以所得混合溶液的质量小于2g,故错误。
故选AD。
20、【2018四川省雅安市】如图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 B.n=8
C.钠原子在反应中容易失电子 D.钠元素位于第二周期
【答案】D
【解析】
A、由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圆圈内的数字是11,该元素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B、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图中 n的值为11﹣2﹣1=8,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是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电子层数决定周期数,钠元素位于第三周期,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21、【2018湖南省邵阳市】某原子得到两个电子后的结构示意图为,则x的值是( )
A. 14 B. 16 C. 18 D. 20
【答案】B
【解析】该图示是某原子得到两个电子后状况,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6,依据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其核内质子数x为16。故选B。
22、【2017山东省济宁市】某同学为验证“分子是运动的”,设计了甲、乙、丙、丁四个实验.其中,能达到目的是(  )
A.甲、乙、丙 B.甲、乙、丁 C.甲、丙、丁 D.乙、丙、丁
【答案】C
【解析】甲中氨水具有挥发性,一段时间后,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红色,说明氨分子运动到了酚酞溶液中;
乙中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一段时间后,无明显变化,不能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丙中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一段时间后,烧杯中的石蕊溶液变红色,说明氯化氢分子运动到了石蕊溶液中;
丁中浓硝酸具有挥发性,一段时间后,烧杯中的石蕊溶液变红色,说明硝酸分子运动到了石蕊溶液中;
故甲、丙、丁能达到目的,故选C。
23、【2018湖南衡阳】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它们的叙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
A.②表示的是阴离子
B.①②③④表示的是四种不同元素
C.③属于金属元素
D.①③所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
【答案】D
【解析】A、②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B、①②③④的核内质子数分别为:8、11、16、11,②④属于同种元素,①②③④表示的是三种不同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③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核内的质子数是16,属于硫元素,元素的名称带有“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D、①③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6,化学性质相似,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24、【2018湖南省长沙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墙内开花墙外可以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 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组成的
C.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D. 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元素不会改变
【答案】B
【解析】A、墙内开花墙外可以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正确;B、1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水分子中不含有氢分子,错误;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正确;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元素不会改变,正确。故选B。
25、【2018河南省】室温时将少量干冰放入塑料袋中并密封,塑料袋会快速鼓起,其原因是(  )
A.分子的体积变大 B.分子分解变成了原子
C.分子的间隔变大 D.分子由静止变为运动
【答案】C
【解析】室温时将少量干冰放入塑料袋中并密封,塑料袋会鼓起,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分子间的间隔变大,分子的体积不变,分子的种类不变,分子运动加快。
故选C。
26、【2018山东泰安】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属于同种元素 B.③⑤化学性质相似
C.②③④均表示离子 D.②④形成的化合物是MgCl
【答案】B
【解析】A、①②的核内质子数不同,不属于同种元素,A错误;
B、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③⑤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B正确;C、③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3,为原子,②④的质子数不等于核外电子数,表示离子,C错误;D、②④分别是镁元素、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镁,镁元素显+2价,氯元素显-1价,其化学式为MgCl2,D错误。
27、【2018山东省烟台市】下列对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够再分
B.只有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D.离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分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
【答案】C
【解析】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错误;
B、分子、原子、离子都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错误;
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正确;
D、离子、分子、原子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作用,错误;
故选C。
28、【2018湖北省武汉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不能再分
B. 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 原子核由电子和中子构成
D. 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答案】B
【解析】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错误;B、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墙内花中含有香气的分子运动到了墙外的原因,说明了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正确;C、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错误;D、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错误。故选B。
29、【2018江苏省盐城市】下列客现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 把液化气压缩进钢瓶——分子体积变小
B. 公园里闻到花的香味——分子不断运动
C. 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水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D.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碳原子结构不同
【答案】B
【解析】A. 把液化气压缩进钢瓶,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小,分子的体积不变,故错误;
B. 公园里闻到花的香味是由于分子不断运动,正确;
C. 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只能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故错误;
D.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是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错误。故选B。
30、【2018山东省聊城市】下列物质归类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归类
A 甲醛、霉菌毒素、可卡因 有毒物质
B 煤、酒精、天然气 化石燃料
C 甲烷、二氧化碳、醋酸 有机物
D 钢、不锈钢、玻璃钢 复合材料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A、甲醛、霉菌毒素、可卡因都有毒物质,正确;B、煤、天然气是化石燃料,酒精不是化石燃料,错误;C、甲烷、醋酸是有机物,二氧化碳虽含有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归为无机物,错误;D、玻璃钢是由塑料和玻璃纤维复合而成,属于复合材料,钢、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错误。故选A。
31、【2018四川省自贡市】已知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以上原子的核外都有三个电子层 B.Na+和Mg2+的核外电子数不相同
C.Na与S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S D.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得到电子
【答案】B 
【解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以上原子的核外都有三个电子层;Na+和Mg2+的核外电子数相同均为10;Na与S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S;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得到1个电子。故选B。
32、【2017江苏省南通市】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是认识物质结构的有效方法之一。
(1)已知:X、Y、Z、W四种粒子的核电荷数及核外各电子层电子排布情况如下表。
X Y Z W
对应元素名称 氧 镁 铝 氯
核电荷数 8 12 13 17
电子层 第一层 2 2 2 2
第二层 a 8 8 8
第三层 3 8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X表示原子,a=   。单质X2与单质Z的反应中,X原子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②Y、W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答案】①6;得到。②MgCl2。
【解答】解:(1)①若X表示原子时,a=6;
氧气和铝反应时,铝原子失去电子,氧原子得到电子.
故填:6;得到。
②镁元素和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镁元素化合价是+2,氯元素化合价是﹣1,形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镁,化学式可以表示为MgCl2。
故填:MgCl2。
33、【2018广州市】从微观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 C70表示一个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2) 一定条件下,6000L氧气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从微观角度分析,原因是:条件改变时, 。
【答案】(1)分子;
(2)氧气分子间间隙减小。
【解析】(1)C70表示由70个C原子构成的一个分子;
(2)氧气体积可以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隙,间隙减小。
34、【2018浙江省温州市】我国用新技术提纯了稀有金属铼(Re),为航空航天发动机核心部件的制造提供了重要原料。
(1)铼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6,原子核内有75个质子,则其核外电子数为   。
(2)高铼酸钠(NaReO4)是铼的重要来源之一,高铼酸钠中铼元素的化合价为   。
【答案】1)75;(2)+7。
【解析】(1)根据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其核外电子数为75;
(2)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铼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4=0,则x=+7价。
35、【2018山东威海市】征服原子——揭开原子的神秘面纱
伟大的科学家费曼说:“假如只允许把人类的科学史压缩成一句话,它就会是——一切东西都是由原子构成”。人类在探索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历史长河中,充满了智慧。
(1) 1803年,近代化学之父,英国科学家道尔顿(Dalton J)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道尔顿原子论”:一切物质都由原子构成,原子很小、呈圆球状、不可再分……但由于受当时实验条件限制,道尔顿无法用事实证明自己的观点。
1811年,意大利化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有些物质也是由分子构成,原子的基本工作形式是分子。
1897年,汤姆森通过实验发现了___________,进一步发展了原子、分子论。汤姆森主要是纠正了“道尔顿原子论” _________中的观点。
1911年,卢瑟福又通过实验,推测原子是由_________构成,并提出了沿用至今的现代原子结构理论。
(2)道尔顿的原子论,不是事实的归纳,而是思维的产物,体现了直觉和想象在科学创造中的作用。在科学研究中,像汤姆森和卢瑟福这样.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的过程叫做____。
原子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微粒,为了帮助人们理解原子的结构,这三位科学家都运用了 _________来表达他们的理论成果。
【答案】(1). 电子;原子不可再分;原子核和核外电子;(2).推理;模型。
【解析】(1)汤姆森通过实验发现了电子。汤姆森主要是纠正了“道尔顿原子论” 中原子不可再分的观点。卢瑟福通过实验,推测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2)在科学研究中,像汤姆森和卢瑟福这样.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的过程叫做推理。原子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微粒,为了帮助人们理解原子的结构,这三位科学家都运用了模型来表达他们的理论成果。
36、【2018天津市】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科学。
(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________。
(2)下图为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②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亚硫酸钠(Na2SO3)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③硒元素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山药等食物中富含硒元素。硒(Se)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硒。回答下列问题:
A.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_。
B.硒元素与氧、硫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它们的原子________相同。
C.写出硒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答案】(1)离子 (2)①得到;②2NaOH+SO2=Na2SO3+H2O ③ A.34 B.最外层电子数C.Se+O2SeO2
【解析】(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2)①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变成氧离子O2-;②二氧化硫气体SO2类似于CO2,通入氢氧化钠溶波中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SO2=Na2SO3+H2O;③A.硒原子的核电荷数=质子数=34;B.硒元素与氧、硫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均为6,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C.硒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e+O2SeO2
37、【2018湖北省荆州市】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粒子共表示   种元素。
(2)A、B、C、D中的阳离子与阴离子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3)晶体硅是制造半导体芯片的原料,如图是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 x的值是 
 。
(4)硅元素的化学性质与A、B、C、D中   (填字母序号)对应的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答案】(1)三;
(2)MgCl2;
(3)14;
(4)B。
【解析】(1)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图中A、B、C、D粒子的核内质子数分别是12、6、17、12,共表示三种元素。
(2)A、B、C、D中的阳离子与阴离子分别是A和C,表示的分别是镁离子和氯离子,所形成的化合物为氯化镁,其化学式为:MgCl2。
(3)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则x=2+8+4=14。
(4)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硅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则与其化学性质相似的粒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也应为4,B符合要求。
质子
中子
原子核
核外电子
原子
物质
原子
分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