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物质的酸碱性 同步练习(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节 物质的酸碱性 同步练习(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7-18 10:10:30

文档简介

1.2 物质的酸碱性(1)
1.下列各组离子中,均是由酸电离产生的是(A)
A. H+、Cl-  B. H+、K+、SO42-
C. Cu2+、SO42-  D. Na+、OH-
2.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A)
A. H2CO3  B. NaHCO3
C. SO2  D. Ba(OH)2
3.下列有关现象可以确定某种物质是碱的是(C)
A. 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B. 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C. 电离生成的阴离子只有氢氧根离子
D. 水溶液呈碱性
4.紫甘蓝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花青素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在凉拌紫甘蓝丝时,观察到菜丝变成红色,可能是加入了(C)
A. 食盐  B. 味精 C. 食醋  D. 香油
5.三瓶无色液体分别是水、白醋、澄清石灰水(碱性),只用一种指示剂就能简单区分它们,这种指示剂是(D)
A. 蓝色石蕊试纸 B. 红色石蕊试纸
C. 无色酚酞试液 D. 紫色石蕊试液
6.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后不显色的溶液,若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 一定显红色 B. 一定显紫色
C. 可能仍显紫色 D. 一定显无色
7.用酒精浸泡木槿花可得到紫色溶液,该溶液遇酸溶液显红色,遇碱溶液显绿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 木槿花的溶液与酸作用显红色是化学变化
B. 能使木槿花的溶液显绿色的一定是碱
C. 将氯化钠溶液滴入木槿花的溶液后,溶液仍为紫色
D. 木槿花的溶液可用作酸碱指示剂
8.如图所示,在白色点滴板1~6号的孔穴中,分别滴加2滴紫色石蕊试液。
,(第8题))
(1)孔穴6中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碳酸钾溶液呈__碱性__(填“酸性”或“碱性”)。
(2)溶液变为红色的孔穴有__2、5__(填序号)。
(3)作为空白对照实验的孔穴是__3__(填序号)。
9.元旦联欢会上,雯雯拿出一幅画,表演了一个魔术:她向画中的衣服上喷了一种无色溶液,衣服由紫色变成红色,若衣服上预先涂过石蕊试液,则喷的无色溶液可能是盐酸(无色的酸性溶液均可);她向画中的灯笼上喷了另一种无色溶液,灯笼由白色变成红色,则灯笼上预先涂过的试剂是无色酚酞试液。
10.某同学在晚会上为大家现场作了一幅《镜湖灯影》的风景画:他在白纸上先用干净的毛笔蘸取甲溶液画上一串灯影,再用另一支毛笔蘸取乙溶液在灯影周围画上一片湖水,将白纸挂在墙上,待晾干后,用装有丙溶液的喷雾器向白纸上喷洒。结果出现了“蓝色的湖面上倒映着红色的灯影”的画面。该甲、乙、丙三种溶液可能是(A)
A. 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石蕊试液
B. 氢氧化钾溶液、稀盐酸、石蕊试液
C. 氯化钠溶液、硫酸钾溶液、硫酸钠溶液
D. 石灰水、稀硫酸、氯化钠溶液
【解析】 酸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故甲、乙、丙溶液分别为酸性溶液、碱性溶液和石蕊试液,A选项符合。
11.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物质的性质进行相关探究。
【提出问题】 氯化氢(HCl)气体显酸性吗?
【进行实验】 该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探究方法,用三朵用紫甘蓝的汁液染成蓝紫色的纸质干燥小花进行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
【实验现象】 Ⅰ和Ⅱ中小花不变色,Ⅲ中小花变红色。
【查阅资料】 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后电离成H+和Cl-。
【实验结论】 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
【交流反思】 (1)从微观角度分析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的原因是氯化氢气体由氯化氢分子构成,没有电离出H+,所以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
(2)紫甘蓝的汁液在酸性溶液中显红色。
【解析】 一种物质呈酸性,是由于电离出氢离子。在Ⅱ实验中,将用紫甘蓝的汁液染成蓝紫色的纸质干燥小花放入氯化氢气体中,发现小花不变色,由此可以推测氯化氢气体没有电离出氢离子,不显酸性。
12.KOH溶液中含有H2O、K+和OH-,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某科学兴趣小组想探究KOH溶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的原因。
【提出问题】 KOH溶液中的什么成分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猜想】 猜想1:KOH溶液中的H2O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猜想2:KOH溶液中的K+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猜想3:KOH溶液中的OH-(填化学式)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实验探究】 如表所示: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1)
用试管取少量蒸馏水,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
试管内溶液不变色
猜想1不成立
(2)
用试管取少量KCl溶液,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
试管内溶液不变色
猜想2不成立
(3)
用试管取少量KOH溶液,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
试管内溶液变红
猜想3成立
【讨论反思】 有同学认为猜想1可以排除,你认为该同学的理由是酚酞试液本身含有水。
【拓展】 向Ba(OH)2溶液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变红。
【解析】 猜想2不成立,说明溶液没有变色,故实验(2)的现象为溶液不变色。根据(1)、(2)两个实验可知水分子和钾离子都不能使酚酞变红,所以实验(3)中可直接加入氢氧化钾溶液,观察到溶液变为红色,从而可以判断猜想3成立。氢氧化钡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也可使酚酞变红。
课件10张PPT。1.2 物质的酸碱性(1)1.2 物质的酸碱性(2)
1.下列数据是一些物质的pH,其中呈碱性的是(A)
A. 液体肥皂(9~11)  B. 西瓜汁(5~6)
C. 酱油(4~5)  D. 柠檬汁(2~3)
2.在鸡蛋清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显红色,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蓝色,由此可知,鸡蛋清的pH在pH试纸标准比色卡的区域可能是(D)
3.为了维持人体的健康生命活动,人体不同器官内的体液保持不同的酸碱性:
体液
尿液
胃液
血液
pH
4.7~8.4
0.9~1.5
7.35~7.45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在正常情况下(B)
A. 人体的尿液一定呈酸性
B. 人体的血液一定呈碱性
C. 人体的胃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D. pH试纸可精确测得以上体液的pH
4.某植物的花瓣汁液呈紫色,将该花瓣的汁液分别滴加到不同溶液中的颜色变化如表。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溶液
白醋
NaCl溶液
稀盐酸
蒸馏水
KOH溶液
NH4Cl溶液
花瓣汁液颜色
红色
紫色
红色
紫色
绿色
红色
A. 该花瓣汁液不能作为酸碱指示剂
B. NH4Cl溶液的pH大于7
C. 将该花瓣汁液滴入肥皂水中,溶液呈绿色,说明肥皂水呈碱性
D. 将KOH溶液和蒸馏水混合后,再滴加该花瓣汁液,溶液会变成红色
5.人体口腔内唾液的pH通常约为7,在进食过程的最初10分钟,酸性逐渐增强,之后酸性逐渐减弱,至40分钟时趋于正常。下列与描述情况最接近的图像是(B)
6.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与生活密切相关。
(1)健康人的体液pH必须维持在一定范围内。如果体液pH超越正常范围,就会导致某些疾病的产生。胃液的pH__小于__(填“小于”“小于”或“等于”)7。人体内二氧化碳排出不畅时,会导致血液pH__降低__(填“升高”或“降低”)。
(2)下表是一些作物适宜生长的pH范围:
作物
茶树
柑橘
西瓜
甘草
最适宜的土壤pH范围
5.0~5.5
5.0~7.0
6.0~7.0
7.2~8.5
江西素有“红土壤”之称,红土壤偏酸性。上述作物不适宜在红土壤中种植的是甘草。
7.有一瓶稀盐酸的pH为3.3,若要使该溶液的pH升高而又不改变其中的溶质,你可以采用的方法有:①加pH>3.3的稀盐酸;②加水稀释。
8.如图所示,横坐标表示加入的物质的质量,纵坐标表示溶液的pH变化。请将符合下列实验事实的图像字母填在横线上。
,(第8题))
(1)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水稀释:__D__。
(2)向水中不断通二氧化碳:__A__。
(3)向水中加熟石灰:__B__。
9.向微型实验仪器井穴板的4个井穴(已编号)中分别滴加盐酸、醋酸、硫酸铝和氯化铵四种溶液各3滴,再各加1滴紫色石蕊试液(所有试剂用量共约0.8毫升),观察到四种溶液均变红。由本实验得出的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硫酸铝和氯化铵属于盐)(A)
①pH<7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 ②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 ③用微型实验仪器做实验可节约药品 ④微型实验可减少污染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解析】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由题可得,盐酸、醋酸、硫酸铝和氯化铵四种溶液均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四种溶液均显酸性,pH均小于7。
10.小明在实验室做实验时,不小心将酚酞试液滴入了盛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发现溶液的颜色变红了。她觉得很奇怪,又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重新取一洁净的试管和纯净的碳酸钠溶液,滴加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变红:用pH试纸测试,溶液的pH为11。
实验二:分别测碳酸钾、氯化钠、硫酸铜、硫酸钠、氯化铁、硝酸钾溶液的pH,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K2CO3
NaCl
CuSO4
Na2SO4
FeCl3
KNO3
pH
10
7
4
7
3
7
她还查阅了有关资料,得到了如下信息:
①酸和碱都有强弱之分,盐酸、硫酸、硝酸是强酸,碳酸、醋酸等是弱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是强碱,氢氧化铁、氢氧化铜是弱碱。
②盐是酸碱中和的产物,强酸跟弱碱反应生成的盐叫强酸弱碱盐,强碱跟弱酸反应生成的盐叫强碱弱酸盐,强酸跟强碱反应生成的盐叫强酸强碱盐。
③2KOH+H2CO3===K2CO3+H2O
NaOH+HCl===NaCl+H2O
Cu(OH)2+H2SO4===CuSO4+2H2O
2NaOH+H2SO4===Na2SO4+2H2O
Fe(OH)3+3HCl===FeCl3+3H2O
KOH+HNO3===KNO3+H2O
(1)小明由实验一得出的结论是碳酸钠溶液显碱性。
(2)由实验二得出的结论是并不是所有的盐都显中性,有的盐显酸性,有的盐显碱性。
(3)根据实验二和相关资料进行分析,你还能得出什么结论?强酸弱碱生成的盐显酸性,强碱弱酸生成的盐显碱性,强酸强碱盐呈中性,呈碱性的不一定是碱,呈酸性的不一定是酸等。
【解析】 (1)碳酸钠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用pH试纸测试,溶液的pH为11,大于7,说明碳酸钠溶液一定呈碱性。(2)由实验二得出的结论是:有些盐溶液呈中性,有些盐溶液呈碱性,有些盐溶液呈酸性。(3)由实验二和查得的资料进行分析,还能得出几点结论:强酸弱碱盐呈酸性;强碱弱酸盐呈碱性;强酸强碱盐呈中性;呈碱性的不一定是碱,呈酸性的不一定是酸。
课件10张PPT。1.2 物质的酸碱性(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