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民族的内迁课件(22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民族的内迁课件(22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7-18 00:42: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
和北方各民族的内迁【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西晋建立和统一,及八王之乱,使学生能正确评价著名历史人物等,提高历史地看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历史上著名的成语“司马昭之心”,提高辩证地看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总结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史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了解西晋的建立与灭亡,及“八王之乱”.一、西晋的建立三国鼎立形势图220年 曹丕魏吴魏263年266年280年完成统一266年,司马炎篡夺了皇位,建立了西晋,定都洛阳。1、背景:
263年,魏灭蜀。司马懿两个儿子相继专权。
2、建立:
266年,司马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以洛阳为都,史称西晋。司马炎就是晋武帝。
3、统一:
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4、措施:
制定了一系列优待大地主、大贵族的政策,以保护他们的利益。
材料研读:
西晋人鲁褒作《钱神论》讥讽道:钱被奉为神物,“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紫闼。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凡今之人,惟钱而已!”还说钱“为世神宝。亲之如兄,字曰‘孔方’”。文章问世后,广为传诵,“孔方兄”一词,也成了“钱”的同义词。
这则材料说明了当时什么样的社会风气?
这则材料说明,在大地主、大贵族当权的背景下,社会上下道德沦丧,唯利是图,享乐之风盛行。材料:晋武帝为巩固统治,大封皇族为王,并让他们到各地掌握实权。晋惠帝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十几年,史称“八王之乱”。二、八王之乱1、原因:
宗室诸王,既手握重兵,又掌管民事,势力日益强大。
2、过程:
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3、交战地点:
洛阳一带
4、影响:
(1)西晋从此衰落。
(2)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西晋持刀陶俑5、西晋灭亡:
316年,匈奴人灭掉了西晋动脑筋 西晋为什么会短命而亡?(1)统治集团奢侈腐化,晋惠帝智力低下(2)八王之乱,耗竭了西晋的国力。(3)内迁的少数民族起兵反晋。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敕勒川狩猎图甘肃嘉峪关魏晋墓砖画北方少数民族内迁1、时间:
东汉、魏、晋时期
2、民族、地点:
氐族和羌族:迁入陕西关中
匈奴族和羯族:迁到山西一带
鲜卑族:迁到辽宁、陕西及河
套地区。问题:想一想,这一时期民族迁徙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3、十六国:
西晋灭亡后,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 十六国”。4、前秦统治:
(1)4世纪后期,氐族建立的前秦统一了黄河流域。
(2)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锐意改革。
西晋的行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西晋的建立统治阶级腐朽:石崇和王恺斗富八王之乱西晋从此衰落
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知识结构图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时间:东汉、魏、晋时期氐族和羌族:陕西关中
匈奴族和羯族:山西一带
鲜卑族:辽宁、陕西及河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