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中学八年级物理自学参考提纲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课型:新授 执笔:陈剑峰 合作: 组长: (09年10月24日)
【学习内容】:(第一章第3节) 汽化和液化(3课时)
【学习目标】:
①通过列举生活实例知道汽化和液化的概念。
②通过列举生活实例知道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
③通过列举生活实例知道蒸发快慢与表面积、温度、气流有关,蒸发过程中吸热。
④通过探究理解沸点的概念,知道沸腾过程中吸热和沸腾的特征。
⑤查沸点表。
⑥过观察实验知道液化过程放热。
【学习重难点】:探究沸腾的特征、理解沸点的概念
【学习过程】:
一.知识储备
1、酒精灯和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2、图像法:
分析物理图像时,要注意图线上的“点”所代表的物理意义。通常侧重分析的“点”:一是图像与纵轴、横轴的交点;二是图线与图线相交的点;三是图像上的极值点;四是图像上的拐点。拐点通常反映出物理量的变化规律或物理过程在该点发生突变。
二、自主学习
任务一:认真观察小演示,阅读课本P13页第一段完面下列填空 。
汽化:物质由 态变成 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液化:物质由 态变成 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知识展开】下列属于汽现象的是( )
A.冬天水结冰 B.夏天,洒在地上的水变干
C.秋天,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雾 D.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
【能力提升】例举汽化、液化的例子:
小组针对以上各组提出的这些例子,讨论这些例子中水分的丢失的现象是否一样?
阅读P13页完成下面填空: 汽化的两种方式: 和 。
任务二: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问题:老师不小心弄湿了衣服,但有急事必须要穿这件衣服,老师该采取什么办法呢?
2、猜想假设(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自己的猜想,并与同学交流一下)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器材:胡萝卜若干个、电风扇、塑料袋、烘干器、小刀
探究蒸发与温度的关系:
实验设计:
结论:
生活中的应用:
探究蒸发与液体的表面积的关系:
实验设计:
结论:
生活中的应用:
探究蒸发与液面上方的空气流动的关系:
实验设计:
结论:
生活中的应用:
结论:液体 越大, 越高,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 ,蒸发越快。
【知识展开】
1、下列措施中能加快蒸发的是( )
A.有电风吹吹头发 B.给墨水瓶加盖 C.用地膜盖农田 D.把新鲜的苹果装入塑料袋
【能力提升】
2、在室内,将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抽出来,它的示数将( )
A.一直升高 B.一直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3、有些饭店在洗手间外安装了热风干手器,打开它就有热风吹到手上,使张开的手上的水很快蒸发掉,使水快速蒸发的原因是:
①
②
③
任务三:探究水的沸腾
一、探究目的
1、 通过实验,知道水的沸点,了解水沸腾的条件和特点。
2、 学习用图像法探究物理量变化规律的过程。
3、 学会观察,在观察中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现象、过程等):
2、猜想假设(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自己的猜想,并与同学交流一下)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阅读P14实验探究和下面和探究流程完成〕
⑴器材:酒精灯、盛有水的烧杯、 、 、铁架台、石棉网等。
⑵观察教材图1-19所示的实验装置,思考并回答如下问题:
①仪器安装顺序如何?烧杯水量多少合适?②怎么保证实验过程中的安全?
③要记录什么数据?怎么样记录?
⑶设计表格
4、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依据实验方案开始实验,实验中要注意观察,操作要规范,要实事求是,积极参与,注意安全。将数据记录自己所设计的表格中(合作)。
5、分析与论证
⑴以横坐标表示加热时间,纵坐标表示温度,将
表中的数据在右图的坐标中描点,连成平滑的
曲线,作出水沸腾的温度--时间图像。
⑵分析与认证
分析:结合实验记录与图像进行分析。
①水沸腾现象出现在液体 部位;水在
沸腾过程中温度 ;对应图像上的 段。
②水的沸点是 ℃。
③水在沸腾的过程中,酒精灯一直在加热,停止加热,则不能保持沸腾,这说明沸腾过程需要 。
结论:液体沸腾的条件:⑴ ;⑵ 。
6、评估与交流
思考:你的猜想与探究结果一致吗?探究过程中,发现新问题了吗?此实验装置有什么缺陷吗?你有更好的实验方案吗?
测出水的沸点是否一定是100℃?如果不是找出原因。
【知识展开】
1、液体开始 时的温度叫沸点。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 ℃
2、液体的沸点与 有关。液体表面上方的气压越大,液体的沸点越 。
【能力提升】
3、在制药时,可从溶液中提取抗菌素,要作加热的方法使水沸腾而除去水分但抗菌素不能在超过80℃的条件下提取,应采用的办法是()
A.缩短加热沸腾的时间 B.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C.增加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D.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
4、生活中常用炖食物(碗不与锅底接触,如图1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后,碗中的汤( )
A.同时沸腾了 B.稍后也沸腾了
C.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 D.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
5、将一装有水的烧瓶加热至水沸腾后,把烧瓶移离火焰,水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后倒置,再向瓶底浇冷水(如图2所示),烧瓶中会立刻产生大量气泡,原因是( )
A.瓶中的水发生了分解反应,产生了气体
B.瓶中气压不变,水的沸点降低,水沸腾了
C.瓶中气压增大,水的沸点降低,水沸腾了
D.瓶中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水沸腾了
任务三:液化
认真观察P15页的演示实验的现象,结合P16页第一段完成下列各题:
1.液化:物质由 态变成 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过程 热量。
2.液化的方式: 和 。
【知识展开】
1.通常皮肤被水蒸气烫伤比被沸水烫伤程度要严重些,这是因为( )
A.水蒸气的温度比沸水温度高 B.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大量的热
C.水蒸气含有的热量比沸水多 D.水蒸气跟皮肤的接触面积大
2.我国民间有句谚语“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其中“水缸穿裙子”是指在盛水的水缸外表面出现一层密密麻麻的小水珠。关于水珠的形成,以下解释中正确的是( )
A、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是水缸中的水蒸发形成的
C、是水缸中的水分子扩散形成的 D、水缸可能有裂缝,水缸中的水渗到缸外形成的
【能力提升】
3.用一块棉布手帕浸没在盛有质量分数约为70%的酒精溶液中,待均匀湿透后取出.将浸透的手帕舒展开,用镊子夹住两角,用火点燃.当手帕上的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对于这一现象,下面解释正确的是( )
A 这是魔术,你所看到的是一种假象 B酒精燃烧后使棉布的着火点升高
C 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棉布着火点 D 火焰的温度低于棉布着火点
汽化 蒸 发 沸 腾
共同点 汽化现象,吸热
区 别 仅在液体表面
缓和
在任意温度下都可发生
影响因素:温度、表面积、空气流动
夏天,游泳的人从水中上岸会感到冷,如果有风吹过,甚至会冷得打颤;而坐在案边未下水的人却觉得很热,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制造金属工具时,为增加工件的硬度,将烧红的工作放入水中进行淬火,此时会发出“吱吱”声,并在水面上冒出“白气”,这其中经历了哪些物态变化呢?在生活中类似的现象还有许许多多,就让我们去认识它们吧!
第三节 汽化和液化 第2页 共4页
第三节 汽化和液化 第3页 共4页
第三节 汽化和液化 第1页 共4页
第三节 汽化和液化 第4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