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学案及答案
一、知识目标
1.了解透镜的焦点和焦距,知道利用太阳光粗测凸透镜焦距的方法。
2.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3.知道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及在生活中应用
4.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并学会用其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题目。
5.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清物体的;近视眼和远视眼的形成和矫正。
二、知识回顾
1.凸透镜:中间厚度大于边缘厚度,对光线有 会聚 作用。
凹透镜:中间厚度小于边缘厚度,对光线有 发散 作用。
名词: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2.如图,根据透镜前后的光路,填上适当类型的透镜。
答案:(1)凹透镜(2)凸透镜(3)凹透镜(4)凸透镜
3.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 像的性质 像距 应用
倒、正 放、缩 虚、实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fU=2f 倒立 等大 实像 ff2f 幻灯机
uu 放大镜
(3)、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
①u=f是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②u=2f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
③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④成实像时:
4、近视及远视的矫正:近视眼产生的原因是晶状体 变厚,折光能力 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 过长 ,使像成在视网膜的 前 ,要戴凹透镜,
远视眼产生的原因是晶状体 薄 ,折光能力 弱 ,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 过短 ,使像成在视网膜的 后 远视眼要戴凸透镜.
5.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 凸透镜 ,物镜相当于 投影仪 的镜头,物体通过物镜成一个 倒立放大实像 ,像成在目镜的位置 焦点以内 。目镜相当于一个 放大镜 ,通过目镜观察时,目镜再把这个像 放大 。
三、教学过程
(1)、典型例题
例1.一束光在空气中经凸透镜折射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一定是平行光束 B.一定是会聚光束
C.折射光束比原来的光束会聚一些 D.一定是发散光束
例2、王刚身边有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现在他想用它产生一个放大的像,则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应 f2f。
例3.如图所示,由位于凸透镜主光轴上的点光源S射向凸透镜的一条一般光线,
经凸透镜折射后,图中给出的a,b,c,d四条特殊光线中,正确的是( C )
A、a B、b
C、c D、d
例4、如图所示,一根粗细均匀的木棒AB放在主光轴的一倍焦距到两倍焦距之间,,它经凸透镜所成的像为A’B’,则( C )
A、A’在B’的右端,A’端较粗
B、A’在B’的右端,A’端较细
C、A’在B’的左端,B’端较粗
D、A’在B’的左端,B’端较细
例5.有四种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如果要使离凸透镜15cm处的物体在光屏上得到缩小的像,那么应选凸透镜的焦距为( A )
A、5cm B、 10cm C、20cm D、30cm
(2)、当堂测验
1、人的眼球好像一架 照相机 , 晶状体和角膜 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 视网膜上 。
2、清晨,草地或树木上的露珠下面的叶脉看起来比较大,这是露珠相当于 放大镜 ,叶脉通过露珠形成一个放大的 正立 、 虚 的像。
3、有一种望远镜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 在焦点 附近成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放大镜 。
4、小明把写着F字样的胶片放在教学投影仪上。此时屏幕上刚好形成一个清晰的像,如果他要想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使投影仪 远离 (“远离”或“靠近” )屏幕,并把透镜向 下 (“上”或“下” )移动。
5、关于实像和虚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
A、实像和虚像都能在光屏上显示
B、实像只能显示在光屏上,不能用眼睛看到
C、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实像有可能是正立的
D、虚像能用眼睛看到,但不能显示在光屏上
6、在放映幻灯时,想在屏幕上得到一个与图甲完全相似的放大的钥匙的像,则幻灯片应与图乙中哪种插法一致( C )
7.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物体沿凸透镜的主轴从焦点外逐渐远离凸透镜时,像的位置和大小将( B )
A 像逐渐靠近凸透镜并变大 B 像逐渐靠近凸透镜并变小
C 像逐渐远离凸透镜并变大 D 像逐渐远离凸透镜并变小
8.(多选)在使用照相机时,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BC )。
A.拍摄远景时,应当将镜头向前伸 B.拍摄近景时,应当将镜头向前伸
C.阴天拍摄景物时,应当开大光圈 D.阴天拍摄景物时,应当缩小光圈
9、如下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放好仪器,点燃蜡烛,调整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 烛焰 中心大致在 同一直线上 。这样做的目的是 能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 。
①如果将蜡烛放在A点时,移动光屏会在屏上出现一个 、 的实像。它的应用是 照相机 。
②如果将蜡烛放在B点,移动光屏,会在屏上
出现一个 倒立 、 放大的实像。
应用是 投影仪 。
③如果将蜡烛放在C点,可以得到一个 正立、 放大 的虚像,应用是 放大镜。
④实验时,如果用纸将凸透镜的上半部遮掉,光屏还能成完整的像吗?
答: 能 。
⑤在实验中,若将蜡烛放在某一位置后,无论怎样移动,都无法在光屏上的得到清晰的像,请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
a; 蜡烛在焦点以内 。
b: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
老师温馨提示:
将透镜规律一定要熟记;争取更大的成功
物距减小
(增大)
像距增大
(减小)
像变大
(变小)
·
F
F
·
·
·
·
·
S
a
b
c
d
·
F
F
·
·
·
·
A
B
A B C D
甲
乙
2F
F
A
F`
2F`
B
C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