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成语故事
教学
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楚 固”等10个生字,会写“矛 盾”等8个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结合生活实际领悟其中道理,明白不能说话前后不一致,自相矛盾,更不能不懂装懂,欺世盗名,蒙混过关,要有真才实学。
重点
难点
1.了解课文内容,领悟寓意,学习其中的道理。
2.分析重点句。
教学
课时
两课时。
自 相 矛 盾? 古时候,有个楚国人卖矛①又卖盾②。[①开头交代了什么?]他拿起自己的盾夸口说:“我的盾坚固得很,随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句导读:这个楚国人在夸自己的盾。][②从这个楚国人的话中,你觉得他的盾怎么样?]又举起自己的矛夸口说:“我的矛锐利得很,随你什么盾它都能戳③穿。”[句导读:这个楚国人在夸自己的矛。][③你觉得楚国人卖的矛怎么样?]有个围观的人问他:“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会怎么样呢?”[句导读:围观的人给楚国人出了个难题。][④如果真的用他的矛戳他的盾你觉得怎么样?]那个楚国人张口结舌④,回答不出来了。[⑤他为什么张口结舌,回答不出来了?]
段导读:楚国人卖矛又卖盾,夸矛又夸盾,自相矛盾,前后不一致。
知识讲解:
①矛:长柄尖刀。古代一种用来进攻刺杀的武器。?
②盾:盾牌,古代兵器,是一种防护身体,挡住敌人刀剑的牌。
①开头交代了楚国人卖矛又卖盾。
②从楚国人的话中,我们感到他的盾是全天下最坚固的。
③ 戳:用硬物尖端触击,刺。
③从他对矛的夸口中,又感到他的矛是天下最锋利的矛。
④如果用他的矛戳他的盾,按说矛什么盾都能戳穿,该是能戳穿盾;但是他的盾又是“什么矛都戳不穿的”,结果就好办了。
④ 张口结舌:张着嘴说不出话,形容害怕或吃惊而惊呆了,也表示羞愧的说不出话来。
⑤因为他说的话相互抵触,前后不一致。
滥 ①竽 ②充 数③?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起吹给他听。[句导读:写齐宣王喜欢排场,叫人一起吹竽给他听。][①开头交代了什么?]有个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也混了进来。[句导读:讲南郭先生是怎么混进来的。]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会吹的样子,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④。[句导读:讲南郭先生装模作样,滥竽充数。][②找出描写南郭先生吹竽动作的词语,想一下,南郭先生这样装模作样,怎么没有人发现呢?]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王也喜欢听吹竽。[句导读:讲齐湣王也喜欢听吹竽。]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句导读:讲齐湣王不喜欢排场,喜欢听人一个一个单独吹。]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句导读:南郭先生害怕露馅,逃跑了。][③南郭先生为什么要逃走?]
知识讲解:
①滥:读“làn”,意思是“假的,失实的”。
②竽:读“yú”,一种簧管乐器。
③滥竽充数:意为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借以比喻没有真正的才干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次货冒充好货。
①开头交代了时间:战国时期,人物:齐宣王 事情:齐宣王喜欢许多人一起吹竽给他听。
④俸禄:古代皇朝政府按规定给予各级官吏的报酬。
②南郭先生吹竽动作的词语:鼓着腮帮、按着竽眼、装。南郭先生这样装,没有人发现,是因为大家在一起吹的原因。
③因为齐湣王喜欢一个一个地听人吹竽,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马上就要露馅了,所以逃跑了。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成语自相矛盾的意思,明白不能说话前后不一致,自相矛盾。??
插图,幻灯片。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中华民族有灿烂悠久的文化,成语又是其中一朵奇葩,我们要多多学习成语,积累成语,今天我们就再学几个成语。板书课题:10成语故事。??
??2.引入《自相矛盾》。?
二 自学生字
交流预习情况。
1.着重提示字音、字形。
(1)读准字音
要读准平舌音“怎”,翘舌音“楚、锐”,前鼻音“盾”。
识记生字
形近字比较:值一盾 买一卖 亏一夸
(3)注意字形
矛:与“予”区别开来,一撇之差。别漏掉上面的点。
卖:注意下面是“买”,不是实。
2.查词典,解释词语。
自相矛盾: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意为说话前后抵触,不一致。
锐利:多用来形容器物尖利、有锋芒。
坚固:结合紧密,不容易破坏,牢固,结实。
围观:很多人围着观看。
三、精读《自相矛盾》?
1.课件出示《自相矛盾》课文内容。
? 出示图片。矛与盾是什么样子的?(板书:矛盾)谁来介绍下??盾:盾牌,古代兵器,是一种防护身体,挡住敌人刀剑的牌。矛:长柄尖刀。古代一种用来进攻刺杀的武器。?
两种兵器是相互抵触,相互对立的,因此,便有了自相矛盾。(板书)?
? 2.你想知道这个故事讲了些什么吗?那谁愿意来读读课文。能不能告诉大家,这个故事讲了些什么??
3.卖矛与盾的人事怎样说的?(课件出示:“我的盾坚固的很,随你什么矛都能戳不穿它。”“我的矛锐利的很,随你什么盾它都能戳穿。”)他是用什么语气说的?
4.竟有如此锐利的矛,如此坚固的盾!如果你是围观的人,你会怎样想?怎样说??
5.文中的围观者又是怎么说的?(课件出示:“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会怎么样呢?”)?
6.拓展:同学们想一想:如果真用楚国人的矛去戳他的盾会发生什么?
? 7.在大家的追问中,那个楚国人只能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了。他为什么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了?(课件出示)?
(因为他说的话相互抵触,前后不一致。)
8.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分角色把课文读一读,在读的时候要注意说话者的语气。(指名读)?
9.通过学习课文,看了同学们的表演,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说话、做事不能相互抵触,要实事求是,言行一致,前后一致)?
四、初识古文,激发兴趣?
? 1.我们知道有些成语故事是出自古代的寓言和历史书籍。今天,我们学习的这则成语就出自古代思想家韩非子写的一本书里。
? 2.让我们来看看原文是怎么写的:(课件出示)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1.师范读。?
2.自己小声读读课文,说说古文的意思。
??? 自相矛盾? ?
??戳不穿————盾坚固??矛不锋利?? 相互抵触
前后不一致?????????
??戳得穿————矛锋利??盾不坚固
1.节课我为了充分尊重学生这一个学习的主体,在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上有所尝试。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正确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是每个老师都在研究探讨的问题。
2.学习语文是为了运用语言,所以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积累好词、好句,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圈画出关键词语,让学生体会文中用词的准确。
1.看拼音,写词语。
zì xiānɡ máo dùn kuā kǒu zěn me mǎi mɑi
(自 相 矛 盾 ) (夸 口) ( 怎 么) (买 卖)
2.抄写词语。
夸口 围观 张口结舌 自相矛盾
3.形近字组词。
值(值日 ) 卖(买卖 ) 夸 (夸口 )
盾(矛盾 ) 买(买家 ) 亏(吃亏 )
1.了解课文内容,领悟其中的道理。
2.朗读课文,学习成语故事,明白不能不懂装懂,欺世盗名,蒙混过关,要有真才实学。
教学课件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一定很喜欢成语吧,说说你学过哪些成语故事?
2.今天我们在来学习一则成语。
板书:滥竽充数。
3.字典理解“滥”“竽”的意思及注意读音和写法。
二 自学生字
交流预习情况。
1.着重提示字音、字形。
(1)读准字音
注意读准平舌音“腮”,翘舌音“数”,前鼻音“宣、演”,后鼻音“俸”,边音“滥、禄”。
(2)识记生字
形近字:夸一亏 桃一逃
组词扩展:“宣布 演出”
(3)注意字形
矛:与“予”区别开来,一撇之差。别漏掉上面的点。
卖:注意下面是“买”,不是实。
逃:注意书写笔顺,先写“兆”,最后写“辶”。
2.自读课文。
要求:读正确,做到不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3.范读课文。
要求:认真听,然后再练习读一读。
4.默读课文。
思考:这则寓言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5.学生质疑,小组讨论,教师引导筛选确定:
(1)南郭先生是怎样混在乐队里吹竽的?
(2)后来他为什么偷偷地逃走了?
三、重点感悟,揭示寓意
1.学习1——3句
(1) 轻声读课文,划出重点句和重点词。
(2) 投影片出示: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会吹的样子,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
a 指名读句子
b 你怎么理解“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
(3) 指导朗读,体会南郭先生是怎么“混”的。
(4) 思考讨论:南郭先生这样混,为什么没被发现过呢?
结合上文理解“讲排场”
(5) 说说这两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
2.学习4——6句
(1)轻声读4——6句,划出重点词语并理解。
(2)指名读4——6句。
a 南郭先生为什么偷偷地逃走了?
b 小组讨论交流,全班汇报。
3.创设情境表演:南郭先生要逃走,遇到了吹竽的同行,这时两个人会怎么说?(学生表演后评议)
4.假设同学们碰到了南郭先生,会怎么对他说呢?(让学生畅所欲言,说出心里话)
四、拓展延伸,总结全文。
1.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滥竽充数”的事或人?说一说。
2.总结全文。
滥竽充数 宣王 许多人一起吹 混 缗王 单独吹 逃
1.我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落在了“通过学习寓言,懂得揭示的道理”上。层层递进,先引领着学生走进文本中去,品味人物的性格、内心活动,再跳出文本之外,揭示道理,最后,以表演寓言、续写故事的形式,再一次回到文本中去。
2.注重了书写的示范和指导,学生朗读互评的引导,注重了培养学生的读、思、议、说、演的培养。
一、给下列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滥(làn nàn) 竽(yǘ yú)充数 齐湣(mǐn mǐng)王
二、多音字:
混 hún(混蛋) 数 shù (充数)
hùn(混乱) shǔ (数一数)
三、形近字组词:
滥(泛滥 )竽(吹竽 )腮(腮帮 )腔(口腔 )
监(监视 )竿(竹竿 )思(思考 )控(控制 )
1.《自相矛盾》古文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2.滥竽充数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悦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min)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译文: 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根本不会吹竽的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宣王很高兴。官府给他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样。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湣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喜欢听吹竽,但他喜欢听一个一个独奏,南郭处士就只好灰溜溜地逃走了。
3.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经过时间的打磨,千万人的口口相传,每一句成语又是那么深刻隽永、言简意赅。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学习知识、积累优美的语言素材。所以,学习成语是青少年学习中国文化的必经之路。成语故事以深刻形象的故事典故讲述一些道理。成语就是有道理的词语,它奠基着我国的文化之熙。后来被编译成《成语故事》系列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