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1 存在能源危机吗
教学目标:
(1) 通过阅读、讨论,了解能源对人类社会的重要影响。
(2) 知道什么是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3) 通过活动,体会“能源危机”的存在。
重 点:什么是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难 点:什么是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教 法:阅读、交流与讨论
教 具:
教学过程:
一、新课教学:
1、通过人类利用能源的历史(从柴薪到煤炭再到石油等),说明能源对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
2、通过“算一笔能源账”的活动,让学生认识到石油、天然气可维持我们生产、生活的年限越来越短暂,形成对常规能源紧缺的危机感,也为下—节学习新能源作了铺垫。
3、活动:
(1)通过对教科书提供的石油、天然气的数据计算,以及通过查找煤的可开采储量、年消耗量和维持年限,知道石油、天然气、煤等这些不可再生能源的维持年限有限,激发学生的“危机感”,增强他们节能的自觉性,同时为下节开发新能源的学习作情感上的铺垫。
(2)对学生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的训练和检验,让他们根据已知“估计储藏量”和“年消耗量”推算“可维持年限”(用关系式:可维持年限=估计储藏量/年消耗量进行计算)。根据教科书上的数据,算得结果如下:
石油可维持年限为1.511×1011t/3.0×109~3.2×109t=47~50(年);
天然气可维持年限为1.45×1014m3/2.3×1012m3=63 (年);
我国人均煤的拥有量为1.5×1012t/1.3×109=1.154×103t;
我国人均天然气的拥有量为4.0×1012m3/1.3×109=3.08×103m3;
我国人均石油的拥有量为7.0×109~3.0×1010t/1.3×109=5.385~23.08t
二、小结:
1、通过人类利用能源的历史(从柴薪到煤炭再到石油等),说明能源对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
2、通过“算一笔能源账”的活动,让学生认识到石油、天然气可维持我们生产、生活的年限越来越短暂,形成对常规能源紧缺的危机感。
三、练习:评价与作业
四、布置作业:训练题
教学问题改进意见: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