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 1.5物质的溶解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 1.5物质的溶解 同步练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7-19 11:14: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同步练习之 1.5 物质的溶解
一、单选题
1.将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不同溶质的溶液同时蒸发掉10g水,并冷却到T℃时,分别析出2g甲和3g乙物质(均不带结晶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
B.T℃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
C.T℃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小于乙
D.将析出晶体后的甲、乙两种饱和溶液混合后(甲、乙不反应),溶液仍饱和
2.某同学做“比较蔗糖和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实验,他对实验提出的下列要求中,多余的是(  )
A.取质量相同的蔗糖和食盐 B.取质量相同的两杯水
C.蔗糖和食盐放入水中后都不能进行搅拌 D.两杯水的温度应当相同
3.下表是固体甲和乙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0℃时物质的溶解能力大小关系:甲大于乙
B.20℃时100克乙物质加入100克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是200克
C.100℃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冷却到室温会析出晶体后,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D.20℃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会变为不饱和溶液
4.某物质(仅含一种溶质)的溶液在t℃时,恒温蒸发掉10 g水,析出了2g晶体,再恒温蒸发掉10 g水,又析出了3g晶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溶液在t℃时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原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C.最后剩余的溶液一定比原溶液稀
D.最后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原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
5.关于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体
B.t℃时,100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该溶质18克,则该物质在t℃时溶解度是18克
C.饱和溶液指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中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D.不饱和溶液加溶剂可以变为饱和溶液
6.如图为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30℃时,氯化铵、硫酸钠的溶解度相等
B.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将60℃的硫酸钠饱和溶液降温至40℃,有晶体析出
D.在30℃~70℃范围内,硫酸钠饱和溶液在40℃时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
7.在温度不变时,某固态物质的溶液X经如下变化:蒸发5g水,无晶体析出,得到Y溶液;把Y溶液蒸发5g水,析出2g晶体,过滤,得到Z溶液。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Y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B.Z溶液一定是饱和溶
C.Y和Z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D.将Z溶液再蒸发5g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是2g
8.已知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g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A.20℃时,饱和硝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1.6%
B.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
C.30℃时,145.8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45.8g溶质
D.将40℃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20℃,不一定有晶体析出
9.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
B.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以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
C.把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倒入刚用蒸馏水润洗过的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
D.量取水时,用规格为50mL的量筒量取42.5mL蒸馏水
10.20℃时,NaCl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②中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B.20℃时10g水最多能溶解4g NaCl
C.③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11.如图所示为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下列有关操作与目的分析均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 目的
A 用剩的食盐放回原试剂瓶 避免浪费
B 天平调平后在左、右托盘各垫一张相同的纸 保证称取的食盐质量更准确
C 用50mL量筒替代天平量取所需的水 更加简便
D 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 增加食盐的溶解能力
A. A B. B C. C D. D
12.某同学要配制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将天平调到平衡后,该同学将氯化钠晶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当天平重新平衡后,左盘砝码为 3 克,游码在 0.5 克处。该同学将称得的氯化钠晶体溶解于水配成 10 克溶液,则该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
A.35% B.30% C.25% D.20%
13.饱和食盐水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有少量晶体析出。在此变化过程中(  )
A.溶液的质量会减少 B.食盐的溶解度会减小
C.食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减小 D.溶液的体积会增大
14.在较高温度下,某溶液所含硝酸钾和氯化钠都已经接近饱和,当其冷却至室温时,析出的晶体经检验几乎不含氯化钠,这是因为 (  )
A.氯化钠的溶解度比硝酸钾小 B.氯化钠的溶解度比硝酸钾大
C.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小 D.氯化钠的溶解度在室温时更大
15.室温时,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作如图操作,最终甲、乙两烧杯中溶液( )
A.溶质质量相同 B.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C.均为不饱和溶液 D.溶剂质量相同
二、填空题(共5题;共16分)
16.如图装置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片刻后,U型管左侧液面将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若加入________固体,现象则相反。
第16题图 第17题图
17.化学中有许多概念是相对的,又是统一的.如图反映了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浓溶液以及稀溶液的关系.
(1)0.9%的医用生理盐水可归于图中________区域(填“I”“II”“III”或“IV”);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NaCl溶液,若要使它变为饱和溶液,一般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或________.
(2)生产上要配制5000g%的盐酸来清洗钢材,需38%的盐酸(密度为1.19g/cm3)________mL(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18.在 20℃时,向 100g 水中加入 40g 氯化钾,充分搅拌,形成 134g 氯化钾溶液。则该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20℃时氯化钾的溶解 度是________g。
19.在一定温度下,向 100g 水中依次加入一定质量的 KCl 固体,充分溶解。加入 KCl 的质量与得到相应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1)实验③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3 次实验所得溶液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关系 是________。
(2)实验②的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________(填“是”“不是”或者“无法判断”)。
20.下列为氯化钠和氯化铵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氯化铵溶解度/g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氯化钠溶解度/g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1)由表中数据可知,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是________。
(2)20 ℃时100 g水最多只能溶解氯化钠________g,氯化钠与氯化铵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________℃之间。
(3)向烧杯中加入100 g水和50.0 g氯化铵配成50 ℃的溶液,再冷却到20 ℃,烧杯中析出固体为________g。
三、解答题
21.溶液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溶液的配制是日常生活和化学实验中的常见操作。
(1)在农业上,常需要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现要配制200kg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多少kg。
(2)化学实验室现有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但在实验中常用到较稀的硫酸,要把50g上述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密度为1.14g/cm3)的硫酸,稀释后20%硫酸溶液体积为多少ml(计算结果保留至0.1)。
22.根据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表,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氯化钠溶解度(克) 35.8 36.0 36.3 36.4 37.0 37.3 37.8
硝酸钾溶解度(克)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写出硝酸钾和氯化钠具相同溶解度时的温度范围(限表中相邻两个温度之间)________;
(2)50℃,向100克水中加入90克硝酸钾,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质量为________;
(3)计算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四、实验探究题
23. 请你参与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硝酸钾溶液的实验,并进行实验过程的探究:
(1)计算: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所需硝酸钾质量为________g,所需蒸馏水的体积为________mL(水的密度约为1g/mL).
(2)称量:分别在天平左右两盘放上纸片,调节平衡后,应________(填标号).
A.先在托盘上放置所需的砝码,再添加硝酸钾直至天平平衡.
B.先添加所需的硝酸钾,再添加砝码到所在的托盘直至天平平衡.
(3)【探究一】:在称量过程中,某同学的称量操作如图所示,你认为该操作对本次实验的数据处理的正确性 ________ (填“有”或“没有”)影响,理由是________   .
(3)量取:准确量取所需蒸馏水要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选填图中的标号).
(4)溶解:将称量好的硝酸钾和蒸馏水混合溶解.
【探究二】:20℃时,将20mL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4%的硝酸钾溶液.从表中找出计算所需的数据为:________g/mL.
温度℃质量分数% 20 40 60
4 1.023g/mL 1.016g/mL 1.007g/mL
10 1.063g/mL 1.054g/mL 1.044g/mL
24.为了探究影响固体溶解性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三组实验:
因素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实验温度 20℃ 20℃ 20℃ 20℃ 80℃
加入溶剂种类 水 酒精 水 水 水
加入溶剂质量 20g 20g 10g 10g 10g
加入固体种类 硝酸钾 硝酸钾 硝酸钾 食盐 硝酸钾
加入固体质量 10g 10g 10g 10g 10g
溶解固体质量 6.2g 0g 3.1g 3.6g 10g
(1)分析上表,第一组实验研究的因素是________;
(2)由上述实验可知,影响固体溶解性的因素是________(填序号)
①温度 ②加入溶剂种类 ③加入溶剂质量 ④加入固体种类 ⑤加入固体质量
(3)在第二组实验中,该同学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实验(假设溶液损失不计)
①用电子天平称取 10.0g 硝酸钾,放入烧杯中;
②量取 10.0mL 水,倒入上述烧杯中,称量烧杯、硝酸钾和水的总质量为 m1g;
③搅拌至硝酸钾不再溶解为止;
④过滤,称量所得硝酸钾溶液和烧杯的总质量为 m2g;
⑤计算:m1-m2=________g(结合第二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将溶质改为食盐,重复上述步骤进行实验。
由实验可知,20℃时食盐的溶解性________(填“>”“﹦”“<”)硝酸钾的溶解性。
(4)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论正确的是 。
A.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36g/100g 水
B. 2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1%
C. 第三组实验中的硝酸钾溶液为 80℃时的饱和溶液
D. 20℃的任意一杯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一定相等
25. 实验室需要配制15%的氯化钠溶液50g.
(1)计算: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_.
(2)某同学按下图所示步骤依次操作:其中操作错误的步骤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B中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E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3)若图A中砝码的质量为5g,游码为2.5g,则小明称得的氯化钠质量实际为________.
(4)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称固体时,发现指针偏右,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
(5)反思:若称取的氯化钠中含有水分,则所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___;若量水时仰视读数,则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A C C A C C D A
9 10 11 12 13 14 15
C C C C A C A
二、填空题
16.下降;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使瓶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硝酸铵
17.(1)Ⅲ;加入NaCl;蒸发溶剂 (2)1105.7
18. 25.4%;34
19.(1)28.6%;①<②=③ (2)是
20.(1)NH4Cl(或氯化铵)(2)36.0;10~20(3)12.8
三、解答题
21.(1)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200kg×16%=32kg
(2)设稀释后20%硫酸溶液体积为x,
50×98%=1.14x×20%
x≈214.9cm3=214.9mL
22.(1)20℃-30℃ (2)185.5g
(3)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36g/(100g+36g)×100%=26.5%
四、实验探究题
23.(1)5;45 (2)A (3)没有;称量过程中没有使用游码;BC (4)1.063
24.(1)溶剂种类 (2)①②④ (3)6.9;> (4)A,D
25.(1)7.5g (2)AB;量筒;搅拌加速固体溶解 (3)2.5g (4)继续添加固体 (5)偏小;偏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