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21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七下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21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7-19 12:06: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北宋西夏辽(契丹)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一、契丹族与党项族契丹族党项族 契丹族兴起和逐渐强大的原因是什么?隋唐时期较为宽松的民族政策躲避战乱的中原人带去先进的技术契丹人接受汉文化,学会农耕 隋唐时期,游牧在北方的契丹族与汉族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唐朝末年,北方汉人纷纷避乱,北出长城,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到9世纪后期,契丹已有了农耕、冶铁和纺织等生产事业,并开始建筑房屋、城邑。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考察第一站1.契丹的兴起(一)契丹的兴起
1、国名:契丹(辽)
2、建立者:耶律阿保机(辽太祖)
3、时间:10世纪初
4、定都:上京一、契丹族与党项族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考察第二站2.党项族的兴起(二)西夏的建立
1、建立者:元昊
2、定都:兴庆
3、时间:十一世纪前期 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党项族,原属羌族的一支。唐朝时,党项族集中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与中原文化的接触渐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一、契丹族与党项族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一、契丹族与党项族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读教材33—34页,辽和西夏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政权?契丹(辽):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西夏: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创制西夏文字。一、契丹族与党项族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占领燕云十六州,与中原王朝冲突加剧保持友好和平从进攻到防御澶州之战与澶渊之盟二、辽与北宋的和战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1.辽宋冲突辽太宗时占领燕云十六州,辽与中原王朝冲突加剧
宋太祖晚期,北宋与辽保持友好关系,双方互通使节
宋太宗即位后,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
二、辽与北宋的和战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澶 州寇准宋真宗东 京 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威胁都城开封,北宋朝廷一片恐慌。二、辽与北宋的和战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材料: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城下射杀辽将萧挞览(一作凛)。辽由于自身原因,很早就通过降辽旧将王继忠与北宋朝廷暗通关节。什么是澶渊之盟?澶渊之盟签订的背景和影响各是什么? 二、辽与北宋的和战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2.澶渊之战与澶渊之盟澶渊之盟:辽与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
背景:辽军攻宋,在宰相寇准力劝下皇帝亲征,宋真宗勉强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
影响:澶渊之盟之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即为岁币二、辽与北宋的和战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如何正确评价澶渊之盟?
(提示:1、对北宋来说
2、对辽来说
3、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来看 )二、辽与北宋的和战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1)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
(2)对辽来说:“澶渊之盟”不仅使辽兵安然脱险,还得到了岁币。
(3)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来看:“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宋辽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宋辽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战争连年的战争使西夏受到很大损失,人民处于困苦之中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阅读课文36页第一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元昊称帝以后,西夏与北宋关系怎样?2.后来西夏为什么与北宋议和?3.订立宋夏和约内容是什么?4.宋夏和议有什么作用?三、西夏与北宋的关系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材料:直至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北宋与西夏达成和平协议,史称“庆历和议”。这次平等和议换得了宋夏将近半个世纪的和平。根据课本知识回答宋夏和议的结果和影响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三、西夏与北宋的关系结果:西夏与北宋进行和谈,订立宋夏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影响:宋夏议和促进了双方边界地区的生产和贸易发展,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比一比:“澶渊之盟”与宋夏和约的异同点有哪些? 异:宋与辽结为兄弟之国;
西夏向宋称臣。
同:宋辽、宋夏议和都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
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三、西夏与北宋的关系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堂小结西夏
(11世纪前期,党项族,元昊,兴庆府)辽(契丹)
(10世纪初,契丹族,耶律阿保机,上京临潢府)北宋
(960,汉族,赵匡胤,开封)共同开发西北、北方战→和战------------->和
(澶渊之盟)课堂小结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辽、夏对宋发动的战争史只是兄弟之战,不是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但属于非正义战争(以劫掠为目的)1.下面这道连线题搭配正确的是( )
①辽﹣契丹族 ②西夏﹣元昊 ③秦﹣鲜卑族 ④北宋﹣赵匡胤 ⑤隋﹣李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2.“澶渊之盟”的盟约双方是(  )
A.北宋与辽  B.南宋与辽 
C.北宋与西夏   D.北宋与金BA课后练习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3.以下选项不属于北宋与西夏和谈后带来的结果是( )
A.西夏皇帝向北宋称臣
B.北宋定期给西夏岁币
C.西夏、北宋双方商业互不往来
D.宋夏边境安宁,生产贸易兴旺C课后练习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