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北京市物理会考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2009北京市物理会考试题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4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09-11-19 15:3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09年北京市普通高中会考
物 理 试 卷
考生须知
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本试卷共7页,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包括两道大题,18个小题(共54分);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包括两道大题,8个小题(共46分)。
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考试结束后,考生应将试卷和答题卡按要求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54分)
一、本题共15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标量的是
A.速度 B.加速度 C.力 D.路程
2.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某位科学家开创了以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并用这种方法研究了落体运动的规律,这位科学家是
A.焦耳 B.安培 C.库仑 D.伽利略
3.图1所示的四个图象中,描述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是
4.同学们通过实验探究,得到了在发生弹性形变时,弹簧的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下列说法中能反映正确的探究结果的是
A.弹簧的弹力跟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
B.弹簧的弹力跟弹簧的伸长量成反比
C.弹簧的弹力跟弹簧的伸长量的平方成正比
D.弹簧的弹力跟弹簧的伸长量无关
5.一个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取g = 10 m/s2,则2 s末物体的速度为
A.20 m/s B.30 m/s C.50 m/s D.70 m/s
6.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有惯性 B.只有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
C.质量较小的物体惯性较大 D.质量较大的物体惯性较大
7.有两个共点力,大小分别是30 N和40 N. 如果它们之间的夹角是90°,那么这两个力合力的大小是
A.0 B.50 N C.80 N D.110 N
8.如图2所示,一个物块在与水平方向成α角的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运动一段距离x. 在此过程中,拉力F对物块所做的功为
A.Fxsinα B. C.Fxcosα D.

9.如图3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小球在细线的拉力作用下,以速度v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 小球所受向心力F的大小为
A. B. C.mvr D.mvr2
10.真空中有两个静止的点电荷,若保持它们之间的距离不变,而把它们的电荷量都变为原来的3倍,则两电荷间的库仑力将变为原来的
A.7倍 B.8倍 C.9倍 D.10倍
11.面积是S的矩形导线框,放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当线框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时,穿过导线框所围面积的磁通量为
A.0 B.BS C. D.
12.如图4所示,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 0.2 T,通电直导线与磁场方向垂直,导线长度L= 0.2 m,导线中电流I = 1 A. 该导线所受安培力F的大小为
A.0.01 N B.0.02 N C.0.03 N D.0.04 N
13.下表为某电热水壶铭牌上的一部分内容. 根据表中的信息,可计算出电热水壶在额定电压下以额定功率工作时的电流约为
型 号
DF-938
额定功率
900 W
额定电压
220 V
额定容量
1.2 L


A.6.8 A B.4.1 A C. 1.2 A D.0.24 A
请考生注意:在下面14、15两题中,每题有①、②两道小题。其中第①小题供选学物理1-1的考生做;第②小题供选学物理3-1的考生做。每位考生在每题的①、②小题中只做一道小题。
14.①(供选学物理1-1的考生做)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家庭电路中洗衣机和电冰箱是串联的
B.节能灯比白炽灯的发光效率高
C.变压器是用于改变直流电压的装置
D.交流电的周期越长,频率也越高
②(供选学物理3-1的考生做)
在图5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E = 3 V,内阻r=1 Ω,外电路电阻R=5 Ω. 闭合开关S后,电路中的电流I等于
A.0.25 A B.0.5 A C.1 A D.1.5 A
15.①(供选学物理1-1的考生做)
在图6所示的实验中,能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情况是
A.磁铁静止在线圈上方
B.磁铁静止在线圈右侧
C.磁铁静止在线圈里面
D.磁铁插入或抽出线圈的过程
②(供选学物理3-1的考生做)
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阻的电路如图7所示,其中Rx为待测电阻. 由于电表内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流表的示数小于通过Rx的电流
B.电流表的示数大于通过Rx的电流
C.电压表的示数小于Rx两端的电压
D.电压表的示数大于Rx两端的电压
二、本题共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3分,共9分。每小题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只要有选错的该小题不得分)
16.下列电器在工作时,主要利用电流热效应的是
A.电暖器 B.录音机 C.电话机 D.电饭锅
17.在下列过程中,若不计空气阻力,机械能守恒的是
A.石块自由下落的过程 B.铅球被抛出后在空中运动的过程
C.电梯加速上升的过程 D.木箱沿粗糙斜面匀速下滑的过程
18.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作用力大于反作用力 B.作用力小于反作用力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相反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6分)
一、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一个物体做平抛运动,它在水平方向上的分运动是______________(选填“匀速直线运动”或“匀变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上的分运动是______________(选填“匀速直线运动”或“自由落体运动”).
2.图8是某同学在研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 图中A、B、C、D、E是按打点先后顺序依次选取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 = 0.1 s. 由图中的数据可知,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____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打D点时小车的速度;计数点B、D对应的时间内小车平均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____ .
3.如图9所示,一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对路面的压力 ____________(选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汽车所受的重力;通过拱形路面最高处时对路面的压力____________(选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汽车所受的重力.
4.京津城际铁路是我国最早建成并运营的高标准铁路客运专线(如图10所示).北京至天津段铁路全线长120 km,列车正常行驶时间为0.5 h,则列车在京津间正常行驶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______ km/h. 列车在正式运营前要进行测试. 某次测试中列车由静止开始到最大速度360 km/h所用时间为550 s,已知列车的总质量为440 t,设列车所受牵引力的总功率恒为8800 kW,列车在运动中所受的阻力大小不变,则在这550 s内列车通过的路程为 ____________ km.
二、论述、计算题(共30分)
解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演算步骤和答案。有数值计算的题,重力加速度取g=10m/s2,答案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5.(7分)如图11所示,一个质量m=10 kg的物体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 对物体施加一个F = 50 N的水平拉力,使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求:
(1)物体加速度a的大小;
(2)物体在t = 2.0 s时速度v的大小.
6.(7分)如图12所示,电场中A点的电场强度E = 2.0×104 N/C. 将电荷量q = +2.0×10-8 C的点电荷放在电场中的A点.
(1)求该点电荷在A点所受静电力F的大小;
(2)在图中画出该点电荷在A点所受静电力F的方向.
7.请考生注意:本题有①、②两道小题。其中第①小题供选学物理1-1的考生做;第②小题供选学物理3-1的考生做。每位考生只做其中一道小题。
①(供选学物理1-1的考生做)(8分)
2008年9月27日,“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首次实现了中国航天员在太空的舱外活动(图13),这是我国航天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
已知引力常量为G,地球质量为M,地球半径为R. 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过程中,距地面的高度为h,求:
(1)飞船加速度a的大小;
(2)飞船速度v的大小.
②(供选学物理3-1的考生做)(8分)
如图14所示,两平行金属板P1和P2之间的距离为d、电压为U,板间存在磁感应强度为B1的匀强磁场. 一个带正电的粒子在两板间沿虚线所示路径做匀速直线运动. 粒子通过两平行板后从O点进入另一磁感应强度为B2的匀强磁场中,在洛伦兹力的作用下,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经过半个圆周后打在挡板MN上的A点. 已知粒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q. 不计粒子重力. 求:
(1)粒子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
(2)O、A两点间的距离x.
8.(8分)如图15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块木板,质量M = 1.0 kg,长度L = 1.0 m.在木板的最左端有一个小滑块(可视为质点),质量m = 1.0 kg.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0.30.开始时它们都处于静止状态.某时刻起对小滑块施加一个F = 8.0 N水平向右的恒力,此后小滑块将相对木板滑动.
(1)求小滑块离开木板时的速度;
(2)假设只改变M、m、μ、F中一个物理量的大小,使得小滑块速度总是木板速度的2倍,请你通过计算确定改变后的那个物理量的数值(只要提出一种方案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为草稿纸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