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机械能
第1课时 动能和势能
01 知识管理)
1.动能
概 念:物体由于__运动__而具有的能量。
决定大小因素: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__大__。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也越__大__。
2.势能
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__举高__而具有的能量。物体的__质量__越大,被举得越__高__,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__大__。
注 意:判断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时,必须同时考虑到物体的高度和质量两个因素,不能说物体越高, 它的重力势能越大;或物体质量越大,它的重力势能越大。
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__弹性形变__而具有的能量。弹性势能的大小跟物体__弹性形变__的大小有关,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就越__大__。
02 基础题)
1.(海南中考)下列物体具有动能的是(D)
A.静止不动的课桌 B.挂在树上的椰子
C.拉长了的橡皮筋 D.正在行驶的汽车
2.下列物体不具有弹性势能的是(C)
A.被压紧的弹簧
B.被撑竿跳运动员压弯的撑竿
C.从拉弯的弓中射出的箭
D.发生形变的蹦床
3.关于物体的动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质量大的物体动能一定大
B.速度大的物体动能一定大
C.质量相等的物体,举得越高的动能越大
D.质量相等的物体,速度大的动能大
4.在下列情况中,物体既具有动能又具有势能的是(B)
A.海面上航行的轮船
B.空中飞行的子弹
C.吊在天花板上的电灯
D.拉长的橡皮条
5.汽车超速行驶会造成严重交通事故,快速行驶的汽车能将行人撞飞,这是因为(D)
A.汽车具有较大的势能
B.汽车受到重力
C.汽车具有较大的质量
D.汽车具有较大的动能
6.(扬州中考)扬州城区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但高空抛物却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因为高处的物体具有较大的(B)
A.弹性势能 B.重力势能
C.体积 D.阻力
7.(聊城中考)如图所示,在“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同一钢球A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撞到同一木块B上。实验中,通过观察__木块B被撞后移动的距离__来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本实验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是__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__(说出一种即可)。
8.如图,弹弓是一种常见的玩具,它能把“子弹”弹出去。小明同学用弹弓研究弹性势能的大小与物体形变的关系。通过实验他观察的记录是:弹弓的橡皮筋被拉得越长,“子弹”射得越远。
(1)弹弓弹性势能的大小是通过__子弹射出的远近__来比较的;
(2)当弹弓橡皮筋形变相同时,所用的“子弹”质量不同,射出去的距离也不同,质量较大的子弹,射出的距离__小__(填“大”或“小”),所以实验中所选用“子弹”的__质量__应是相同的;
(3)实验结论是__当质量一定时,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__。
03 中档题)
9.(温州中考)如图为自动垂直升降式车库的停车过程示意图。下列关于汽车匀速上升时的说法,正确的是(D)
A.动能增加,重力势能不变
B.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
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
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
10.上紧发条的玩具车在水平桌面上由静止开始运动所需的能量来源于(D)
A.动能 B.电能
C.重力势能 D.弹性势能
11.质量较大的鸽子与质量较小的燕子在空中飞行,如果它们的动能相等,那么(A)
A.燕子比鸽子飞得快
B.鸽子比燕子飞得快
C.燕子与鸽子飞得一样快
D.两者速度大小无法比较
12.(温州中考)将一支内有弹簧的圆珠笔向下按压(如图),放手后笔会向上弹起一定高度。下列关于该过程中能量变化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C)
A.向下按笔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小
B.向下按笔的过程中,笔的重力势能增大
C.笔向上弹起的过程中,笔的重力势能增大
D.笔向上弹起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大
13.(邵阳中考)邵阳市在创建文明卫生城市期间,每天用洒水车清洁街道。匀速行驶的洒水车在洒水的过程中,洒水车的动能__减小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4.(台州中考)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实验。用两根细绳将小球悬挂起来,拉起小球,当细绳与竖直方向成θ角后松手,小球撞击水平木板上的木块,记下木块移动的距离s。改变角度θ的大小,重复实验。
(1)利用如图两根细绳悬挂小球,而不用一根细绳,其好处是__便于控制小球的撞击方向(或便于撞准木块等)__。
(2)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物体的动能大小与__速度__的关系。
(3)利用上述实验装置,同时还可以探究的问题是__物体重力势能大小与高度有什么关系(或重力势能大小与高度的关系)__。
04 拓展题)
15.在研究物体的重力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三个相同的木桩被从空中静止释放的铁块撞击,陷入沙坑中的情况如图所示。
(1)在此实验中,研究对象是__铁块__(填“铁块”或“木桩”),我们是通过观察__木桩陷入沙坑中的深度__来比较各铁块重力势能的大小。
(2)若A、B两铁块质量相等,则两铁块下落高度的关系是hA__<__hB。
(3)若A、C两铁块下落的高度相同,则两铁块的质量关系是mA__<__mC。
第2课时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01 知识管理)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机 械 能:动能和势能之和称为__机械能__,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可以相互__转化__。
注 意: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可分以下几步进行:(1)明确研究对象和所要研究的过程。(2)物体在起始位置所具有的动能、势能。(3)在运动的过程中,物体的位置、形状、速度是否发生变化?如何变化?物体的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动能是否变化?(4)得出结论:减少的一种形式的能转化为增大的另一种形式的能。
机械能守恒:如果只有__动能__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机械能的总量就保持__不变__。
02 基础题)
1.(钦州中考)如图所示的情景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是(D)
2.如图所示,一个小球从光滑斜面的顶端自由下滑经过A点到达斜面底端,如果小球经过A点时具有的重力势能为50焦,若不计空气阻力,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C)
A.小球到达底端时动能大于50焦
B.小球从顶端到达底端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小球到达底端时的机械能大于经过A点时的机械能
D.小球到达底端时的机械能等于经过A点时的机械能
3.滚摆实验:通过实验可以发现:滚摆在上升过程中,__动__能转化成了__重力势能__;下降时,将__重力势__能转化成了__动能__。结论:滚摆实验证明:__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__。
4.(天水中考)电梯厢在匀速上升过程中,动能__不变__,机械能__增大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六·一”儿童节期间,小朋友在锦江山公园里荡秋千,当秋千从高处落下时,重力势能__变小__(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在此过程中__重力势__能转化为__动__能。
6.如图所示,当过山车上升时,速度减小,动能转化为__重力势能__。
03 中档题)
7.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小车从斜面的某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撞击静止于水平木板上的木块(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小车在斜面上下滑的过程中,小车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小车在斜面上下滑的过程中,小车的机械能增大
C.小车最终会停下来,说明机械能不守恒
D.若木板的表面光滑且足够长,则被撞击后的木块所获得的动能将保持不变
8.(淄博中考)跳远运动的几个阶段如图所示,则运动员(D)
A.在助跑阶段,动能保持不变
B.在起跳时,机械能最小
C.在最高点时,动能最大
D.从起跳到最高点的过程中,部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9.(衡阳中考)下列四幅图中,动能和势能之间没有发生相互转化的是(C)
A.用弓将箭射出 B.上升的滚摆
10.(杭州中考)如图所示是蹦床运动员表演的情景。运动员从最低点到达最高点的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变化情况分别是(C)
A.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B.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C.动能先增大后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D.动能先减小后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11.(杭州中考)如图所示,一个静止小球从A点沿粗糙程度相同的轨道下滑,经B点到达C点,从A点到达C点的过程中,小球的动能__③__,小球的重力势能__⑤__,小球的机械能__②__。(选填序号)①保持不变;②一直减小;③先增大后减小;④一直增大;⑤先减小后增大
12.(乐山中考)如图甲所示,小球从竖直放置的弹簧上方一定高度处由静止开始下落,从a处开始接触弹簧,压缩至c处时弹簧最短。从a至c处的过程中,小球在b处速度最大。小球的速度v和弹簧被压缩的长度△L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则从a至c处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小球所受重力始终大于弹簧的弹力
B.小球的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C.小球减少的机械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
D.小球的动能一直减小
13.(昆明中考)用细线悬挂的小球从图所示位置静止释放,若忽略空气阻力,那么小球在最高点的势能__等于__下降至最低点的动能;实际上,小球在摆动过程中,会与空气摩擦产生热,摆幅逐渐减小,最终停下来,那么在摆动过程中由于摩擦而转化的内能__等于__小球在最高点所具有的势能。(填“大于”“等大”或“小于”)
14.(徐州中考)如图是自动回转的“魔罐”,橡皮筋两头分别固定在罐子的顶部和底部,中间系一个钩码,当你将“魔罐”在水平地面上滚出后,它能自动滚回来的原因是__弹性势__能转化为__动__能。
拓展题)
15.“蹦极”是一种富有刺激性的勇敢者的运动项目,如图所示:一根弹性橡皮绳,一端系住人的腰部,另一端系于跳台,当人下落至图中A点时,橡皮绳刚好伸直,C点是游戏者所能达到的最低点,当人下落至图中B点时,橡皮绳对人的拉力与人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对于游戏者整个运动过程中(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游戏者的动能一直在增加
B.游戏者到达B点时,游戏者的动能增加到最大值
C.游戏者到达C点时,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D.游戏者从C点向B点运动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弹性势能
课件19张PPT。课件18张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