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常见的动物
第1课时 动物分类
01 知识管理
1.动物分类
分 类:一种把某些________的事物归类到一起的科学方法。
举 例:将鸡、蚕、鲤鱼、蝙蝠进行分类:若按生活环境来分,________为水生动物,________________为陆生动物;若按有无羽毛来分,________为有羽毛动物,____________为无羽毛动物。
注 意:对生物进行分类时,首先要找出不同生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之处,根据其中某一处的不同,把生物分成两类,具有相同特征的生物组成一类;然后,在某一大类中,再根据生物的另一性状的不同,把生物分成两类。依此类推,逐级分类,直至将生物全部分开。
2.科学的分类方法
依 据:生物的________、生活习性以及生物之间的________等。
分类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________、门、________、目、________、属、________。
举 例:人属于________界、________门、________纲、________目、________科、________属、________种。
注 意:分类单位越小,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反之,分类单位越大,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少,亲缘关系越远,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
02 基础题
1.对动物进行分类的依据是( )
A.身体结构特征 B.生活方式特征
C.生殖方式特征 D.以上特征都是
2.采用双名法统一动植物命名的科学家是( )
A.李时珍 B.亚里士多德 C.林奈 D.虎克
3.(菏泽中考)生物分类等级中,最大的分类单位和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分别是( )
A.门、科 B.门、种 C.界、种 D.界、纲
4.我们校园里各种植物的标牌就是采用双名法来表示该种植物的国际通用名称,正确的表示方法是( )
A.种加词+属名 B.属名+种加词 C.种加词+科名 D.科名+种加词
5.下列关于动物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动物分类只有一种方法
B.动物分类都是根据不同的特征进行的
C.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动物分类可得到不同的结果,可有多种分类方法
D.动物分类一定是根据相同的特征进行的
6.在对动物进行分类时,最重要的是先确定分类的依据。如果有人将猫头鹰、蝙蝠、啄木鸟归为一类,将蛇、鲨鱼、海豚归为另一类。你认为他的分类所依据的特征是( )
A.陆生或水生 B.食草或食肉
C.有鳞片或无鳞片 D.会飞或不会飞
7.根据动物生活环境的不同,可以对鲤鱼、大黄鱼、鸡、蚯蚓进行分类。请根据标准填入相应的动物名字。
(1)水生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陆生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淡水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海水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3 中档题
8.如图表示四种动物的足印,请根据足印来判断哪种动物与狗的亲缘关系最近( )
A.狐 B.猫 C.鹿 D.无法判断
9.小球藻和柳树同属植物界,两者差别很大,共同点很少;玉米和月季同属种子植物门,共同点较多。这一事实说明( )
A.分类等级越高,所包含的生物间的共同点越多
B.分类等级越高,所包含的生物间的差别越少
C.分类等级越低,所包含的生物间的共同点越多
D.分类等级越低,所包含的生物间的差别越多
10.(泰安中考)在分类单位中,马与犀牛同目不同科,与羊同纲不同目,与驴同科不同属,与斑马同属不同种,四种动物中与马亲缘关系最远的是( )
A.犀牛 B.驴 C.羊 D.斑马
11.(淄博中考)下列关于生物分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分类主要根据是生物间的相似程度 B.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
C.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生物种类越少 D.品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12.如图表示狗、猫、虎、豹四种动物的分类等级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猫与狗的亲缘关系最近 B.目是生物分类的最基本单位
C.猫与豹的亲缘关系比猫与狗远 D.虎与豹的共同点比虎与猫的共同点多
13.现有甲、乙、丙、丁、戊五种动物。甲与乙属于同一科,甲与丙属于同一纲,甲与丁属于同一目,甲与戊属于同一属。上述物种中,与甲共同特征最多的是( )
A.乙 B.丙 C.丁 D.戊
14.了解以下生物的形态、生活习性及它们的经济价值、生物学价值,并回答相应的问题。
大熊猫、东北虎、猪、小麦、海带、扬子鳄、银杉、鲤鱼
(1)根据生活环境划分,和大熊猫、银杉同为陆生的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
(2)与猪和小麦经济价值相同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生物学价值的角度来看和大熊猫能划分为一类的有__________________。
(4)从生物的进化和亲缘关系考虑,和大熊猫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动物。
04 拓展题
15.观察下面的分类系统图解,回答问题:
(1)虎和豹的不同点多,还是虎和猫的不同点多?为什么?
(2)在上述生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哪一种?
(3)猫和狗共有的分类单位有哪些?
(4)请写出豹隶属的分类单位?
参考答案
第4节 常见的动物
第1课时 动物分类
知识管理
1.特征相似 鲤鱼 鸡、蚕、蝙蝠 鸡 蚕、鲤鱼、蝙蝠 2.形态结构 亲缘关系 界 纲 科 种 动物 脊索动物 哺乳 灵长 人 人 智人
基础题
1.D 2.C 3.C 4.B 5.C 6.D 7.(1)鲤鱼、大黄鱼 (2)鸡、蚯蚓 (3)鲤鱼 (4)大黄鱼
中档题
8.A 9.C 10.C 11.D 12.D 13.D 14.(1)东北虎、猪、小麦、扬子鳄 (2)海带、鲤鱼 (3)东北虎、扬子鳄、银杉 (4)东北虎 猪
拓展题
15.(1)虎和猫的不同点多。因为虎和猫属于不同的属,而虎和豹属于同一个属,不同属的生物之间的不同点多于同属生物之间的不同点 (2)类人猿 (3)界、门、纲、目 (4)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食肉目,猫科,豹属
第4节 常见的动物
第2课时 常见的脊椎动物 检索表
01 知识管理
1.动物分类
分 类: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椎骨,动物分为________动物和________动物。
2.脊椎动物的分类
(1)鱼 类:生活在________,用________呼吸,靠________运动,身体表面常覆有________。
代表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两栖类:幼体生活在________,有尾无四肢,用________呼吸;成体生活在____________,无尾有四肢,主要用________呼吸。
代表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爬行类:用________呼吸,体表覆盖着________或甲。毒蛇和无毒蛇的区别在于有没有________和________。
代表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鸟 类:身体呈________形,前肢特化为________,体表有________,体温________,胸肌________,骨骼愈合、________、中空,脑比较________。
代表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哺乳类:目前动物界中分布最广、功能最完善的动物。全身________,体温________,________、哺乳。
代表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注 意:①体温恒定的动物包括鸟类和哺乳类;
②羽毛和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鸟类体表被覆羽毛,哺乳动物体表被毛。
3.检索表
概 述:目前,常用的是二歧分类检索表。这种检索表把同一类别的生物,根据一对或几对相对性状的区别,分成相应的________个分支。
02 基础题
1.(台州中考)下列四种动物中,不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
2.(温州中考)今年我市渔民从海洋中捕获一体型庞大的脊椎动物,该动物具有用鰓呼吸、用鳍游泳和卵生等特点。在生物分类上它属于( )
A.哺乳类 B.爬行类 C.两栖类 D.鱼类
3.鸟类和哺乳类共同的特征是( )
A.都是恒温动物 B.都有毛 C.都是卵生 D.都有尾
4.(威海中考)下列关于扬子鳄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水中产卵 B.卵表面有坚硬的卵壳
C.体表有角质鳞片 D.用肺呼吸
5.有同学将鲫鱼、黄鳝、带鱼归为一类,把甲鱼、鳄鱼、蛇归为一类,他分类的依据是( )
A.有无脊椎骨 B.体表有无鳞片 C.体温是否恒定 D.用鳃或肺呼吸
6.(1)(温州中考)地球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它们构成了多姿多彩的生物界。生物种类具有多样性。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椎骨,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金鱼、蚯蚓、蝴蝶三种动物中,属于脊椎动物的是________。
(2)(丽水中考)五一期间,小科在动物园观察到下列动物(如图),请回答:
①鲤鱼用________呼吸、用鳍运动,身体呈流线形,适应水生生活;
②在分类上,它们都属于脊椎动物,因为在它们体内都有________。在胚胎发育上,图中动物属于胎生的是________。
03 中档题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凡是生活在水中的,用鳍游动的脊椎动物都是鱼类
B.凡是能够飞翔的脊椎动物都是鸟类
C.凡是能爬行的脊椎动物都是爬行动物
D.凡是胎生、哺乳的脊椎动物都是哺乳动物
8.(云南中考)下列关于脊椎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鱼、青蛙和蛇都属于脊椎动物 B.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C.脊椎动物都用肺呼吸 D.脊椎动物中的鸟类和哺乳类体温恒定
9.(威海中考)儒艮之所以被称为“美人鱼”,是因为母兽给幼崽喂奶时常浮出水面,如同人类哺乳时的情形。由此可知,“美人鱼”属于下列脊椎动物类群中的( )
A.鱼类 B.两栖类 C.爬行类 D.哺乳类
10.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其幼体首先摆脱水的限制,成为真正的陆生动物的是( )
A.两栖类 B.爬行类 C.鸟类 D.哺乳类
11.(温州中考)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曾对动物进行分类。下列是他分类的部分动物类型及其主要特征,其中相当于现代动物分类中爬行类的是( )
选项
类型
主要特征
A
胎生四肢动物
有毛
B
卵生四肢动物
皮上有鳞
C
卵生二肢动物
有羽毛,能飞
D
卵生无肢动物
有鳞,水栖,用鳃呼吸
12.(金华中考)生物检索表常用来鉴定生物的种类。请利用这张简单的“脊椎动物检索表”,鉴定出下列动物中属于S类动物的是( )
04 拓展题
13.(益阳改编)下图是有关脊椎动物类群的代表动物,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B类动物呼吸时气体交换的部位是________中的毛细血管。
(2)上图中须在水中完成受精作用的有________(填字母)类动物。
(3)A类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________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具有坚韧的卵壳。
(4)D类动物适于飞翔,请列举它适于飞翔的两个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外形上看,E类动物不同于其他几类动物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一位渔民在长江口打鱼时捞到一头“大死鱼”。它身体呈鱼形,身上有鳍,体长3米,背呈浅蓝色,上下颌有牙齿30颗,眼不发达,头顶有一呼吸孔、解剖体内有一脊柱,有肺、心脏、胃、肝、肠等器官,与人相似,还怀有已死亡的幼体。围观村民们议论纷纷,对这“动物”的类别进行探究。
(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建立假设:Ⅰ:村民甲认为此“动物”是鱼类;Ⅱ:村民乙认为此“动物”是哺乳类。
(3)获取证据:
村民甲的证据:Ⅰ____________;Ⅱ____________。
村民乙的证据:Ⅰ____________;Ⅱ____________。
(4)结论:根据上述动物的特征和你学过的知识,你认为________(填“村民甲”或“村民乙”)的假设是正确的。
参考答案
第4节 常见的动物
第2课时 常见的脊椎动物 检索表
知识管理
1.脊椎 无脊椎 2.(1)水中 鳃 鳍 鳞片 青鱼 草鱼 鲢鱼 鳙鱼 黄鱼 带鱼 (2)水中 鳃 陆地上或水中 肺 青蛙 蟾蜍 大鲵 蝾螈 (3)肺 鳞片 毒牙 毒腺 乌龟 蜥蜴 蛇 (4)纺锤 翼 羽毛 恒定 发达 薄 发达 鸡 鸭 鸽 鹅 鹦鹉 猫头鹰 (5)被毛 恒定 胎生 白鳍豚 金丝猴 大熊猫 鲸 蝙蝠 斑马 3.两
基础题
1.A 2.D 3.A 4.A 5.D 6.(1)金鱼 (2)①鳃 ②脊椎骨(或脊柱) 大象
中档题
7.D 8.C 9.D 10.B 11.B 12.C
拓展题
13.(1)鳃丝 (2)B、C (3)肺 (4)前肢变成翼;胸肌发达(合理即可) (5)体表被毛 14.(1)此动物是鱼类还是哺乳类 (3)Ⅰ身体呈鱼形 Ⅱ身体上有鳍 Ⅰ有肺 Ⅱ怀有幼体 (4)村民乙
第4节 常见的动物
第3课时 常见的无脊椎动物
01 知识管理
1.无脊椎动物的类群及其主要特征
(1)原生动物:身体是________细胞的。代表动物:________。
(2)腔肠动物:身体________对称,摄食和排泄________开口。代表动物:________、________等。
(3)扁形动物:身体背腹________,摄食和排泄________开口。代表动物:________、________等。
(4)线形动物:身体呈________,不分节,摄食和排泄________开口。代表动物:________、________等。
(5)环节动物:身体有许多________。代表动物:________。
(6)软体动物:身体________,大多数有________。代表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7)节肢动物:身体、足________,体表有________。代表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注 意: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身体都分节,但环节动物的体节彼此相似,节肢动物的体节之间则不同。
(8)棘皮动物:体具________。代表动物:________。
2.昆虫
分 类:属于________动物,大约有100多万种,是动物中成员最多的大家族。与人类关系密切,有些有利,有些有害。
身体结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________对触角。________对足,________对翅。
代表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02 基础题
1.下列动物中,摄食和排泄是同一个开口的是( )
A.草履虫 B.水螅 C.蚯蚓 D.海星
2.文蛤身体柔软,身体外有贝壳,它属于( )
A.软体动物 B.环节动物 C.节肢动物 D.线形动物
3.(衢州中考)2014年我市重新发现白蚁家族中的“大熊猫”——浙江亮白蚁,它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在生物分类上它属于( )
A.昆虫类 B.两栖类 C.爬行类 D.鸟类
4.下列不属于线形动物特征的是( )
A.身体细长如线 B.身体不分节
C.摄食和排泄2个开口 D.身体有棘皮
5.(襄阳中考)襄阳的夏夜,伴着蝉儿鸣唱,吹着悠悠的汉江风,人们喜欢吃着小龙虾,喝着啤酒消暑,蝉和小龙虾均属于节肢动物的理由是( )
A.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B.都有三对足,两对翅
C.身体都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D.都有相同的生活环境
6.仔细阅读下列检索表,回答问题:
(1)从检索表中可以看出,蜈蚣和蜘蛛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
(2)表中与蚯蚓共同特征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表中可以归纳出蜘蛛的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3 中档题
7.(云南中考)下列动物及其所属类群,错误的是( )
A.水螅属于腔肠动物 B.涡虫属于扁形动物
C.蛔虫属于线形动物 D.家蚕属于软体动物
8.在观察蚯蚓运动的实验中,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其体表保持湿润,这是做的目的是( )
A.有利于蚯蚓的运动 B.有利于蚯蚓的正常呼吸
C.便于蚯蚓留下运动痕迹 D.保持蚯蚓身体的柔软性
9.下列关于原生动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最低等、最原始,结构最简单的动物类群 B.整个身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
C.和腔肠动物一样,摄食和排泄只用一个口 D.能完成新陈代谢、繁殖等生命活动
10.涡虫和水螅这两种动物都具有摄食和排泄只用一个口的共同特征,但却把它们分类成不同的无脊椎动物。其分类依据是( )
A.身体是背腹扁平还是辐射对称 B.是单细胞还是多细胞
C.身体有无分节 D.体外有无触手
11.如果某种动物和蛔虫属于同一类群,则该动物应该具有的特征是( )
A.有口无肛门 B.有口有肛门
C.体表有外骨骼 D.身体由两层细胞构成
12.(广东中考)蝗虫和蚯蚓的共同特征是( )
A.身体分节 B.体表具有外骨骼
C.具有刚毛 D.体内有脊柱
13.(1)(绍兴中考)肝吸虫的成虫主要寄生在人或哺乳动物肝脏里,受精卵随胆汁进入消化道混于粪便内排出,在水中被淡水螺吞食,孵化、发育后进入淡水鱼体内,幼虫最终与不煮熟的鱼一起被吃进人体,进入肝脏发育为成虫。回答下列问题:螺、鱼可按________分成两类。
(2)(嘉兴中考)某种海鸥主要以各种贝类为食,包括螺旋贝、蛤蜊等。当海鸥捕捉到贝类后,就飞到高处,然后摔下猎物,使其外壳破碎。如果外壳没有破碎,海鸥将重复上述行为。在分类上,螺旋贝、蛤蜊与我们观察过的蜗牛都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________动物。
04 拓展题
14.某小组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的问题,讨论并制订了如下计划:(背景知识: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它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湿润并且有许多粗糙的刚毛,蚯蚓依靠肌肉和刚毛运动)
请你将小组计划的探究内容补全:
(1)提出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出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准备一定数量的蚯蚓,薄木板一块,玻璃板一块。
实验A:让蚯蚓在________上爬3分钟,记录下爬行距离。
实验B:让蚯蚓在________上爬3分钟,记录下爬行距离。
(4)实验数据:
平均爬行距离(厘米)
玻璃板
12
薄木板
30
(5)实验结论: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判断,可得出如下结论:蚯蚓在________的物体表面上爬得快。
(6)本实验中:实验A与实验B的变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做完实验后,应对蚯蚓如何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第4节 常见的动物
第3课时 常见的无脊椎动物
知识管理
1.(1)单 草履虫 (2)辐射 同一个 水螅 水母 (3)扁平 同一个 涡虫 血吸虫 (4)线形 两个 蛔虫 蛲虫 (5)体节 蚯蚓 (6)柔软 贝壳 蜗牛 螺 乌贼 (7)分节 外骨骼 蚱蜢 虾 蜘蛛 (8)棘皮 海星 2.节肢 1 3 2 螳螂 苍蝇 蜻蜓
基础题
1.B 2.A 3.A 4.D 5.A 6.(1)有足 (2)海星 (3)身体分成两部分,没有翅膀,有四对足
中档题
7.D 8.B 9.C 10.A 11.B 12.A 13.(1)有无脊椎骨(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软体
拓展题
14.(1)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2)蚯蚓在光滑(或粗糙)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3)玻璃板 薄木板 (5)较粗糙 (6)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 (7)把蚯蚓放回适合它们生长的自然环境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