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物质的比热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节 物质的比热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7-20 20:55: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节 物质的比热
01  知识管理
1.热量
热传递的条件:物体间有________。
热传递的方向:热从________物体传给________物体。
热传递的结果:高温物体________,温度________;低温物体________,温度________。最终两者等温,热传递停止。
热  量: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吸收或放出________,用符号________表示。
热量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J。更大的热量单位是千焦(kJ)。1千焦=1 000焦耳。
影响热量大小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的种类(比热)。
注  意:“热量”是个过程量,只有在热传递的过程中,才有“热量”这个概念。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与温度变化的多少有关,而与物体本身温度的高低无关。
2.比热
定  义: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并不相同;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也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在科学上叫做________,简称比热。
实  质:(1)反映了物质吸热、放热的本领;比热容越________,吸热或放热本领越强;(2)反映物质对冷热反应的灵敏程度;比热容越________,对冷热反应越灵敏。
水的比热容的应用:在常见的物质中,水的比热容较大。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变化较________。如汽车发动机用水作为冷却剂。
注  意:不同物质的比热是不同的。所以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质量、升高的温度、吸放热多少无关。不同状态的同一种物质的比热不同,说明比热与物质状态有关。比热容反映了物质吸热(或放热)能力的大小,比热容大的物质吸热能力强,不能说明吸热多。
02  基础题
1.(杭州中考)关于比热的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 ℃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B.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1 ℃所放出的热量,也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C.某种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越多,比热也越大,比热与热量有关
D.各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它是物质的特性之一
2.水的比热较大,人们往往利用它的这一特性为生活、生产服务,下列事例中与它的这一特性无关的是
(  )
A.让流动的热水流过散热器取暖
B.在较大的河流上建水电站,用水发电
C.汽车发动机用循环水冷却
D.冬季,晚上向稻田里放水,以防冻坏秧苗
3.(曲靖中考)在比较两种不同液体吸收相同热量后温度升高快慢的实验中,需要控制一些变量,下列各控制内容,有必要的是(  )
A.加热时所用酒精灯里装有的酒精量必须相等
B.盛放液体的容器要相同,两种液体的质量要相等
C.两种液体的体积要完全相等
D.两种液体的初温一定要相同
4.根据比热容的概念,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0 ℃的水比80 ℃的水的比热容大
B.一杯水的比热容比半杯水的比热容大
C.一杯煤油用去一半,它的比热容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
D.玻璃被打成碎片后比热容不变
5.汽车发动机通常都用水来冷却,是利用水比其他液体的________大,同样的条件下在发动机周围循环所能带走的热量比较________。
6.在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温度变化小,这是因为水与干沙土相比______的_______较大。
03  中档题
7.一瓶酒精,倒出一半后,则剩余的酒精 (  )
A.质量变为原来的1/2,密度变为原来的1/2,比热变为原来的1/2
B.质量变为原来的1/2,密度不变,比热变为原来的2倍
C.质量,密度,比热都不变化
D.质量变为原来的1/2,密度、比热都不变
8.(雅安中考)铁的比热容大于铜的比热容,质量相等的铁块和铜块放出了相等的热量,则(  )
A.铜块的末温高 B.铁块的末温高
C.铜块的温度降低得多 D.铁块的温度降低得多
9.甲、乙两物体,质量和初温都相同。把甲放在一杯冷水中,搅拌后,水的温度升高了5 ℃,将甲取出,再把乙放进去(假设没有热损失)搅拌后,水的温度又升高了5 ℃。由此可知(  )
A.甲的比热大 B.乙的比热大
C.两者的比热一样大 D.无法比较两者的比热
10.现有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铝块、铜块,其中铝的比热容大于铜的比热容,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再相互接触,热量从________传给________。
11.把质量相同、材料不同的两个金属球甲和乙,加热到相同的温度,然后分别投入两杯初温相同、质量也相同的冷水中,最后发现投入乙球的杯内水温较高,那么可以断定金属甲的比热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金属乙的比热。
12.把质量和底面积相同的钛块、铬块和锡块放到沸水中煮足够长的时间,使它们具有相同的________,然后把它们从左至右放置于同一冰块上,它们放出热量使冰块熔化,最终三个金属块在冰块上陷入的深度依次减小,如图所示,则这三个金属块中比热容最大的是________。
13.(巴中中考)如图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将质量相等的煤油和水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并测出煤油和水的初温,然后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
加热时间/分钟
0
2
4
6
8
温度/℃
煤油
20
25
29
34
38

20
22
24
26
28

(1)实验中选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可以认为相同时间内水和煤油____________相同。
(2)由记录表可知,对于质量相等的煤油和水:吸收相等热量,升温较快的是________;若使两者升高相同的温度,则________吸收的热量较多。由此得出物质的吸热能力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14.(长春中考)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加热时间/分钟
0
1
2
3
4
甲的温度/℃
30
34
38
42
46
乙的温度/℃
10
18
26
34
42
(1)实验中应量取质量________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当它们吸收相同热量时,通过比较____________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
(2)通过实验,记录数据如表格所示。从开始加热到42 ℃,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关系为Q甲________Q乙。
(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________物质的吸热能力强。
04  拓展题
15.(苏州中考)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情况”的实验中:
(1)小丽和小明用一套器材做加热水和煤油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在组装器材时应先调节________(填“A”或“B”)的高度,调节它的高度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组装好器材,他们先后在同一个烧杯中称出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分别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水和煤油____________,得出结论。要完成该实验,除图甲所示器材外,还需要的一个测量工具是________。
(3)在对实验进行反思时,他们认为原方案有需要两次加热耗时长等缺点,因此改进方案并设计了图乙所示的装置。与原方案相比,该方案除克服了上述缺点外还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个即可)
参考答案
第4节 物质的比热
知识管理
1.温度差 高温 低温 放热 下降 吸热 上升 热的多少 Q 温度的变化值 物质的质量 2.比热容 大 小 小
基础题
1.C 2.B 3.B 4.D 5.比热容 多 6.水 比热
中档题
7.D 8.C 9.B 10.铜块 铝块 11.小于 12.初温 钛块 13.(1)吸收的热量 (2)煤油 水 14.(1)相等 升高的温度 (2)小于 (3)甲
拓展题
15.(1)A 确保使用外焰加热 (2)升高的温度 天平(或秒表) (3)用同一热源加热确保在相等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