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钟表》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观察与对比中会认、读、写整时。
2.在经历制表、认表、记录时间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简洁美,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与表达的能力。
3.沟通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引导学生感受时间的宝贵,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按时作息。
教学重点:认识整时、记录整时。
教学难点:特殊时刻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在解构钟表的活动中认钟面
教师:同学们,咱们已经认识了一些数朋友,这些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应用着。(出示下图。)
教师:今天我们请1~12各数去做客,猜猜去谁的家?
教师:钟表家有这样一块表(出示没有数、没有表针的表盘),你看完整吗?缺什么?
教师: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很快就能给每个数宝宝找到家?
结合学生的活动,突出3、6、9、12的位置。
教师:看来这几个数的位置太重要了,知道了它们的位置,就可以帮助其他的数朋友找到家。
教师(把其他数贴上):这块表完整了吗?
教师出示粗细和长短都不同的两根表针,引导学生为表选择时针和分针,并说说时针和分针有什么区别。
教师(播放表针运动的画面):动一动,还发现有什么不同?(让学生感受快慢与运动方向。)
教师:时针和分针是一对好朋友,它们形影不离的告诉我们时间。
(二)结合生活认整时
1.初步认识整时
教师:你知道小明做事的时间吗?(分别出示以下图与钟面请学生认。)
(1)对比。
教师:我们把7时、9时、10时叫做整时。(板书:整时。)
教师:观察一下整时的钟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学生讨论后交流: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7,就是7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9就是9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10就是10时。
(2)引导归纳。
教师: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讨论后指出: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2.认识特殊时刻
(1)认识12时。
教师出示下图。
教师:小明家的表真的坏了吗?
教师:这是什么时间?
学生讨论后指出:时针和分针都指向12,看起来像一根针,这是12时。
(2)认识6时。
教师呈现下图。
教师:这是什么时间?小明在做什么?
学生讨论后指出:时针指向6,分针指向12,是6时。
教师:时针和分针的位置有什么特点?(在一条线上。)
(三)尝试中学习记录时间
教师出示下图。
教师:小明睡觉是在什么时刻?
教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记录这个时刻?
学生展示交流。
教师:看了大家的方法,你最喜欢哪种?为什么?
教师结合调研中学生记录时间的方法,展示学生作品并引导。
(1)展示1——自画表盘表示9时。
教师:非常好!确实记录下了这个时刻,为什么很多同学不愿意选择这种方法?
(2)展示2——910或90。
教师:想利用数朋友来帮忙,但这样一来就和我们将来要认的数910长得一样了。看不出这是时间了。老师这有个好办法,用汉字来帮忙。
教师引导学生,并板书如下。
(3)展示3——9:00
教师:为什么喜欢这种记录方法?(突出简单。)
教师:一般我们记录时间就可以像这样用汉字帮忙,也可以用电子表的形式。
教师:你能正确记录时间吗?请你拿出老师为你准备好的材料根据所画钟表记录时间。
(四)区分中拓展认识
教师出示下图。
教师:小明9时在看书,他睡觉在什么时间?
教师:同样是9时,为什么小明做的事情不同?
(五)在游戏中辨析整时
1. 完成教科书第86页第1题。
2.教学教科书第87页第6题
教师(呈现下图):下图中谁说得对?为什么?
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用实物钟表亲自拨一拨,感受“快到”与“刚过”。
教师:快8时了,小朋友在做什么?(打开书第87页,处理第6题。)
(六)运用中深化认识
教师出示下面的龟兔赛跑图。
教师:龟兔赛跑,请大家做小裁判。谁赢了?你是怎么想的?
(七)全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