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天气与气候
第1节 大气层
01 知识管理)
1.大气的存在
概念理解:包围地球的空气层就叫__大气层__,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臭氧、水蒸气以及悬浮在其中的固体杂质等组成,主要集中在地表以上__1__000__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大气作用:(1)保护地球;(2)保温作用;(3)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4)大气中的水蒸气是形成云的重要条件;(5)为飞机的飞行、鸟类的飞翔等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条件。
2.大气的温度: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__变化__;大气温度的变化范围约在__-84~2__500__℃__之间。在85千米以上,大气的温度呈逐渐__上升__趋势;在0~12千米、55~85千米之间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__降低__;在12~55千米之间,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而__升高__。
3.大气的分层
分层依据:大气温度在__垂直__方向上的变化。
大气分层: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把大气层分为五层,即__对流层__、__平流层__、__中间层__、__暖层__和__外层__,各层的温度随高度上升的变化分别是__下降__、__升高__、__下降__、__升高__、__升高__。
4.对流层
对流层的厚度:对流层在两极地区的厚度约为__8__千米,到赤道则增大到__17~18__千米。
对流层的特点:最显著的是有强烈的__对流__运动。
对流运动规律:热空气__上升__,冷空气__下沉__。
拓 展:(1)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为0.6 ℃/100米。
(2)平流层是__臭氧__集中层,能大量吸收太阳__紫外线__,使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__上升__。
(3)暖层里的气温高达__1__000__ ℃以上。
(4)外层的空气稀薄,在1 000千米以上的高度,大气密度已变得非常小,到距地表5 000千米处接近真空。
02 基础题)
1.在大气成分中既有保温作用,又是植物光合作用重要原料的是(C)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臭氧
2.一架飞机从杭州起飞后,始终保持在万米高度向北飞行,则飞机(D)
A.始终在平流层
B.先在平流层后在对流层
C.始终在对流层
D.先在对流层后在平流层
3.火山喷发会影响到航空运输业,这主要是因为火山灰能够进入到大气层中的(A)
A.对流层和平流层 B.平流层和中间层
C.中间层和暖层 D.暖层和对流层
4.对流层的主要特点(C)
A.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B.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C.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D.适于高空飞行
5.平流层顶部温度较底部高的原因是(D)
A.云层反射
B.水汽、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
C.空气散射
D.臭氧吸收紫外线
6.下列有关大气层的叙述,正确的是(B)
A.臭氧不吸收太阳辐射
B.水汽和尘埃是成云致雨的必备条件
C.对流层上暖下冷,有利于空气对流
D.中间层由于上冷下暖,因而对流强烈,雨雪等天气变化复杂
7.读气温垂直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大气垂直分层的主要依据是__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__;对流层厚度由__赤道__向__两极__逐渐变薄。
(2)有大气对流运动的是__A__。(填序号)
(3)有利于高空飞行的是__B__,有电闪雷鸣现象的是__A__。(填序号)
(4)D层气温分布的特点是__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__。
03 中档题)
8.大气垂直分层中,云、雨、雪和雷电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D)
A.高层大气 B.电离层
C.平流层 D.对流层
9.有关对流层特点的叙述有:①有强烈的对流运动;②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③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层;④对流层中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⑤对流层占据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其中正确的是(C)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0.下列关于大气作用的说法,不合理的是(D)
A.阻碍太阳的热辐射
B.阻碍夜间地球热量散失
C.抵挡来自天体的侵袭
D.不断提供氧气,满足生物生命所需
11.2016年1月23日受最强寒潮侵袭,杭州气温低至-9 ℃。为应对极端低温天气,若采用集中供暖气的方法为居民供暖,住房中都设计安装暖气片。为了通过对流加热空气,暖气片应该安装在(B)
A.房间的中央 B.靠近地面的墙上
C.任何地方都可以 D.靠近天花板的墙上
12.如图是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示意图,有利于飞机平稳飞行,又能对地球上的生物起保护作用的层是(B)
A.甲 B.乙 C.丙 D.丁
13.如图为竖直放置的“口”字形管子,管内装有酒精,若是使管中的酒精发生对流且沿顺时针方向流动,最好将冰块放在(B)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04 拓展题)
14.对流层高度随纬度增加而降低,这是因为(B)
A.近地面:高纬度气压高,低纬度气压低
B.近地面:高纬度气温低,低纬度气温高
C.水汽含量:低纬度多,高纬度少
D.高空气温:低纬度低,高纬度高
15.关于大气层的气温变化特点,下列各图中表示不正确的是(C)
16.晴朗无风的夜晚,地面因辐射而失去热量,近地面大气层冷却较快,较高大气层冷却较慢,气温从地面开始向上递增,称为辐射逆温。图中a表示辐射逆温形成前的气温垂直分布,一般出现在午后;b表示辐射逆温形成后,一般出现在黎明以前。则c出现的时间最可能是(A)
A.上午 B.正午 C.傍晚 D.凌晨
17.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受对流运动的影响,热的地方的空气__向上__(填“向上”或“向下”,下同)垂直运动,冷的地方的空气__向下__垂直运动。
(2)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各线段的气流运动方向。
解:
(3)大气各层中,对对流运动形成有利的气温垂直分布状态是__上冷下暖__。由此可知,若想较快地冷却一盒牛奶,应将冰块放在牛奶的__上方__(填“上方”“下方”“左方”或“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