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一年级上人教版8《5、4、3、2加几》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一年级上人教版8《5、4、3、2加几》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8-07-20 15:46: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课时 5、4、3、2加几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95页。本节课是学生在掌握了9、8、7、6加几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二)核心能力
学生通过规律的发现,类比迁移,自主探究5、4、3、2加几的计算的一般方法,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学习目标
1.掌握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能准确地进行计算;在计算过程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将5、4、3、2加几的问题转化成9、8、7、6加几的进位计算。
2.在解决5、4、3、2加几的问题中,让学生感受到可以将新问题转化成已学过的问题,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在学生比较熟练计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从计算的角度发现加法交换律的现象。
3.初步学会运用迁移的方法进行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
(四)学习重点
掌握5、4、3、2加几的计算的一般方法。
(五)学习难点
理解用交换加数位置的方法计算5、4、3、2加几的算理。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5、4、3、2加几》教学课件。
二、教学设计
(一)课前设计
预习任务
任务1:口算,并说出口算方法。
9+2= 8+5= 8+3=
6+4= 9+5= 7+5=
任务2:看谁算得快。
(二)课堂设计
1.导入
(1)出示任务2,在观察比较中发现规律。
看一看:观察每组题中的两个加数与计算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每组题中的两个加数是相同的,只是位置不同,结果也是相同的。
(2)指导学生总结规律。
学生自主总结规律。
教师帮助学生整理语言: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3)揭示课题。
带着你的发现,我们今天继续研究5、4、3、2加几。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题组计算,让学生在计算中观察,在观察中比较,在比较中发现。教师引导学生将发现的规律进行总结提升,为新知的构建搭建了桥梁。】
2.类比迁移,重方法
(1)出示例题。(教材第95页例4)
5+7= 5+8=
4+8= 3+9=
(2)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加数的特点。
(3)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每道题中的两个加数均是小数在前,大数在后。
(4)学生尝试独立完成例题4的学习。
(5)小组讨论交流方法。
①小组内交流,说说各自的计算方法。
预设一:用“凑十法”解决5、4、3、2加几的计算问题。
预设二:借助发现,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从而计算出结果。如计算5+7时想7+5;计算4+8时想8+4;计算5+8时想8+5;计算3+9时想9+3。
②全班内交流,总结归纳不同的计算方法。
(6)体验比较方法。
比较不同的计算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你更喜欢?为什么?
学生发现: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就可以很快说出得数。
(7)总结提升。
在计算5、4、3、2加几的进位加法时,可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把小数加大数变成大数加小数,这样就可以用我们学过的9、8、7、6加几的方法解决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5、4、3、2加几中两个加数的特点,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组织学生在尝试、交流、比较、体验中自主探究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在类比迁移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3.实践应用,促提升
(1)巩固练习。
①看图列式并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95页“做一做”第1题,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②快速抢答巩固方法。
9+5= 9+4= 8+3= 9+2=
5+9= 4+9= 3+8= 2+9=
以学生抢答的形式完成教材第95页“做一做”第2题。学生说答案,巩固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
③比较发现感受联系。

Ⅰ你能快速算出它们的得数吗?
Ⅱ每组算式中加数是怎样变化的?得数又是怎样变化的呢?
小结: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多几或少几,和也随着多几或少几。
(2)游戏提升。
请学生用连一连的方式将每封信准确地送进信箱。
做完之后,让学生说一说哪一封信没有送出去,并思考它该送到什么样的信箱?
【设计意图:练习分为两个层次,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巩固、应用、理解求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感受加数与和的关系,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
4.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师:经过今天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
师:今天学习的是5、4、3、2加几,同学们想到了许多的方法,一种是“凑十法”,另一种是交换加数的方法,希望同学们能熟练运用这两种算法计算这类题。
(三)课时作业
1. 3+8=( )
A.10 B.11 C.12
【答案】B。
【解析】考查目标1。学生会用“凑十法”计算3加几的进位加法,会将3+8转化为8+3进行计算。
2. 7+5○3+9
A.> B.< C.=
【答案】C。
【解析】考查目标1。学生能正确计算,再比较大小。
3. 从小熊家到小猪家最少需要( )分钟。

A.12 B.14 C.16
【答案】B。
【解析】考查目标1、2。考查学生准确理解题意的能力,并熟练运用“凑十法”和交换加数的方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