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的教学反思
我从西北地区的位置入手,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分析归纳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和农牧业生产特点。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我分别采用了多媒体课件、读图分析法、启发式教学法、分组讨论法等多种方法指导学生学习,使学生通过读图、分析、探讨、合作完成知识的网络构建,进而提高各种能力,达到学习的目标。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我一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进行问题的探讨,积极举手发言,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学会自主学习,学生的自主性增强了,学会了小组合作学习,同时发挥了师友合作中师傅的作用,让师傅引导师友自主学习,课堂效果不错。不足之处在于课堂时间把握不足,出现前松后紧的现象。同时对学生回答问题有鼓励,但是鼓励的有点频繁,体现不出鼓励的对学生的积极性,应该点到为止即可。
第八章 西北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西北地区干旱自然特征及其成因。
2干旱的气候特征对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影响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利用地图,分析西北地区干旱特征的原因及其各自然要素间的相互联系。
2让学生自主探究自然地理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
2关注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协调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1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2.自然地理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和分析对比法、合作探究法、问题法、启发式讲述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西北地区自然风光,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西北的环境以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教师讲授:在西北地区我们不仅能看到雄浑的沙漠,还能看到一望无际的草原,这时你是否又想起了一首诗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 今天就让我带大家到西北地区一游!
课件展示:学习目标。
找学生起来读一下。
教师:出发前我们先来了解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
教师问:学习一个新的区域的第一步是要学习什么?
学生:可以从一个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和河流等方面来学习。
板书:一、草原和荒漠(干旱)
教师投影:西北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图。
1.位置范围
并提问:怎么描述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呢?西北地区包括哪些省级行政区域?
学生指图回答:西北地区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长城以北。主要包括新疆和内蒙古两大自治区、还有甘肃大部和宁夏北部。
师生小结。
2.地形
教师出示课件:西北地区的地形图
教师提问:西北地区以都有哪些地形,这个地区的地形有什么主要特征呢?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一起来讨论。
学生指图回答:本区的地形特点:本区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是内蒙古高原,西部高山和盆地相间分布。
教师转承:
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那本区的气候又会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领略一下吧!
3、气候
教师提问:西北地区主要是什么气候类型呢?
学生回答:温带大陆性气候。
教师投影:全国降水量分布图及全国干湿地区分布图。
教师提问:西北地区降水量的分布有何特点?从干湿地区来看呢?说明西北地区的突出特征什么?
学生读图回答:西北地区的突出特征是干旱。
大显身手:
讨论: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
师:课件展示有关图片。提示从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来分析。
小组讨论后回答:
生: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高大的山脉阻挡海洋水汽进入。
合作探究: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环境对河流和植被有什么影响?
4.河流
教师:投影西北地区河流图。
提问:西北地区有哪些主要的河流?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找出西北地区的河流并分享小组成果。
师生小结:西北地区多内流河和季节性河流,水量小。
5、植被
教师:投影“西北地区自然景观图”。
提问:西北地区为什么主要是草原和荒漠草原?
活动:展示植被图片及降水量分布图。由学生自东向西排列植被类型。
并讨论:植被如此排列的原因。
小组讨论后回答:西北地区的降水自东向西逐渐减少。
教师投影:试一试:你能行。
教师:我们来到西北地区,发现当地的饮食和我们的饮食不同。
投影:西北地区的有关食物。
学生阅读图片具体感受当地的饮食。
想一想:西北地区干旱的气候下农业有何特点?
学生:归纳本地主要以牧业为主。
二、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1.牧业
师:展示牧区分布图。
请同学们自行阅读教材74—75文字以及观察教材图8.5,找出图中内蒙古牧区和新疆牧区。
讨论:以贺兰山为界,东西两侧的牧场有什么不同?
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略。
教师总结:西北地区大致以贺兰山为界,贺兰山东西两侧的牧区呈现不同的特点:以东地区年降水量一般在200毫米以上,降水量比较丰富,有多个大型的优质草场,草场草质较好;以西地区年降水量一般在200毫米以下,降水量比较少,草原产草减少,畜牧业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牧场主要集中在天山、阿尔泰山、祁连山等山脉的山麓和山地带,为高山草场。
教师投影:新疆山地牧场,内蒙古牧场及优良牲畜品种的图片。
读一读:可移动的房子。请同学们阅读教材75页“阅读材料”,认识蒙古包。
了解牧民的生活。
转承: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是不是除了牧业,就没有种植业了呢?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图8.8和图8.9,通过图片来认识西北地区的农业特点。
2.种植业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①西北地区发展种植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有哪些?
②西北地区有哪些灌溉农业区?水源是什么?
③为什么西北地区瓜果特别甜?
④为什么新疆盛产长绒棉?
找学生回答。
找水源。
教师展示图片。
让学生在图中找出四个灌溉农业区,并分析得出灌溉水源。
师:展示灌溉农业区图。
师总结归纳
教师问:来到本地同学们吃到了哪些特产?口感如何?
学生回答:葡萄、哈密瓜等,特别甜。
教师问:特别甜的原因?
学生回答:夏季气温高,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糖分的积累。
教师展示棉花图片。问:为什么新疆盛产长绒棉?
学生回答:夏季气温高,晴天多,日照充足。
教师小结:西北地区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为辅,在干旱的西北地区,夏季气温高,但天然降水不能满足种植业发展的需要,水成为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因此,西北地区只能发展灌溉农业,利用河水、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进行灌溉。
保水源。
教师问:在干旱的西北,蒸发特别旺盛,人们是怎样保护珍贵的水资源的?
教师展示:坎儿井的图片。
活动:认识坎儿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师:讲解坎儿井的构造原理。
小结:人类的生活离不开自然环境,人类对环境的利用和改造要顺应环境特征,做到人地和谐相处。
课堂小结:根据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请分享你今天的课堂收获。
学生:分享收获。
达标检测题:多媒体展示:
一、单项选择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述以下区域最合适的( )
A .南方地区 B .比方地区 C .青藏地区 D .西北地区
2.西北地区的地面植被,由东向西,大体为:( ?)
A.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B.荒漠→草原→荒漠
C.草原→荒漠→草原 D.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3.西北地区许多地方不能种植农作物,其主要原因是:( )
A.当地气温太低 B.当地人口稀少,劳力不足 C.当地年降水量太少 D.当地土壤肥力不足
4.关于西北地区地形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B.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
C.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D.地形以平原和盆地为主
5.新疆瓜果特别甜的主要原因是( )
A .气温高,降水丰富
B.云量少,日照强,温差大
C .积温低,风力强
D .沙性土壤肥沃
6.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最直接的灌溉水源是:( )
A.河水? B.湖水 C? .地下水 D.雨水
二、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是_________(山脉),大致是我国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2)图中②是_________(山脉),是我国地势第___级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3)图中从A→B→C,降水量逐渐_______,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
(4)西北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____,主要原因 _________。
答案:D D C C B A
板书设计: 第一节 西北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草原和荒漠
距离海洋近
高山阻挡
(高原、盆地地形为主)
温带大陆性气候
二、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畜牧业为主
种植业为辅
评测练习
单项选择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述以下区域最合适的( )
A .南方地区 B .比方地区 C .青藏地区 D .西北地区
2.西北地区的地面植被,由东向西,大体为:( ?)
A.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B.荒漠→草原→荒漠
C.草原→荒漠→草原
D.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3.西北地区许多地方不能种植农作物,其主要原因是:( )
A.当地气温太低
B.当地人口稀少,劳力不足
C.当地年降水量太少
D.当地土壤肥力不足
4.关于西北地区地形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B.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
C.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D.地形以平原和盆地为主
5.新疆瓜果特别甜的主要原因是( )
A .气温高,降水丰富
B.云量少,日照强,温差大
C .积温低,风力强
D .沙性土壤肥沃
6.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最直接的灌溉水源是:( )
A.河水? B.湖水 C? .地下水 D.雨水
二、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是_________(山脉),大致是我国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2)图中②是_________(山脉),是我国地势第___级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3)图中从A→B→C,降水量逐渐_______,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
( 4 )西北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____,主要原因 _________。
课件43张PPT。第八章 西北地区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学习目标1.掌握我国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环境特征。
2.了解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掌握畜牧业和灌溉农业的分布,优良畜种及主要农作物。昆 仑 山 阿尔金山祁 连 山 长 城大 兴 安 岭位置和范围:西北地区大体位于 以西, 以北 。大兴安岭长城、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位置、
范围读出本区主要包括的省区行政范围:涉及 三个自治区及甘肃省、陕西等省。新疆、内蒙古和宁夏新甘 宁内 蒙 古 陕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位于 级阶梯,海拔高,
以 和 为主。地形:第二高原盆地新疆地形有什么特点?三山夹两盆西北地区降水特征:大部分地区降水在400mm以下,降水自东向西逐渐减少。
气候分析我国西北地区主要气候特征?干 旱大显身手讨论: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海陆位置: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地形:山脉阻隔湿润气流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来自海洋的湿润
气流难以到达降水稀少
气候干旱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环境,对河流和植被有什么影响?合作探究塔里木河黄 河额尔齐斯河河流:多为内流河和季节性河流,水量少河流塔里木河(中国最长的内流河)草原和荒漠思考:西北地区为什么主要是草原和荒漠景观呢?西北地区的三种景观自东向西应如何排列?说出理由。认识西北地区的景观变规律及原因。73-74页活动。原因:西北地区的降水是从东向西逐渐减少.草原荒漠草原荒漠ABC小明在本地区旅游过程中,拍摄了三幅图片忘记
了在甲、乙、丙的哪个地方拍的,你能帮他找出
来吗?试一试:你能行想一想:西北地区干旱气候下的农业有什么特点?
分析西北地区农业特点的形成有哪些条件?
(气候、水源)因地制宜 谋求发展贺兰山牧区和灌溉农业区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想一想:以贺兰山为界东西两侧的牧场有什么不同?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天山、阿尔泰山、祁连山的山麓和山坡贺兰山以西位 置:
代表牧场:新疆牧区(山地牧场)以贺兰山为界天山、阿尔泰山、祁连山的山麓和山坡贺兰山以西内蒙古:温带草原牧场新 疆: 山地牧场三河牛三河马可移动的房子——蒙古包1、西北地区发展种植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有哪些?
2、西北地区有哪些灌溉农业区?水源是什么?
3、为什么西北地区的瓜果特别甜?
4、为什么新疆盛产长绒棉?牧区和灌溉农业区自主学习灌溉农业区1.西北地区发展种植业有哪些有利和不利条件?不利条件:气候干旱,天然降水较少。
有利条件: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C2.西北地区有哪些灌溉农业区?灌溉水源是什么?A.河套平原B.宁夏平原C.河西走廊D.天山山麓黄河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D找水源夏季气温高,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和糖料作物养分的积累。3.为什么西北地区的瓜果特别甜?夏季气温高,晴天多,日照充足,有利于棉花的生长和采摘,新疆的长绒棉享誉全国。4.为什么新疆盛产长绒棉?保水源 在干旱的西北,蒸发特别强烈,人们是怎样保护珍贵的水资源的? 坎儿井新疆绿洲居民古老的引水工程——坎儿井1.坎儿井的开凿为什么不修明渠而修暗渠?
避免水分大量蒸发。
2.坎儿井的开凿利用了当地哪些有利条件?
利用山麓地带丰富的地下水为水源;利用山坡的坡度自然引水。挖凿暗渠,水在地下流,可以减少水在输送过程中的蒸发。适应了当地气候干旱、水分蒸发大的自然环境。
竖井 认识坎儿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活动梳理归纳距海遥远高山阻挡干 旱 西 北畜牧业为主温带草原牧场山地牧场种植业为辅新疆高山山麓河西走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达标检测题一、单项选择2.西北地区的地面植被,由东向西,大体为:( ?)
A.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B.荒漠→草原→荒漠
C.草原→荒漠→草原
D.草原→荒漠草原→荒漠3.西北地区许多地方不能种植农作物,其主要原因是:( )
A.当地气温太低
B.当地人口稀少,劳力不足
C.当地年降水量太少
D.当地土壤肥力不足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述以下区域最合适的( )
A .南方地区 B .比方地区 C .青藏地区 D .西北地区D D C4.关于西北地区地形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B.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
C.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D.地形以平原和盆地为主5.新疆瓜果特别甜的主要原因是( )
A .气温高,降水丰富
B.云量少,日照强,温差大
C .积温低,风力强
D .沙性土壤肥沃6.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最直接的灌溉水源是:( )
A.河水? B.湖水 C? .地下水 D.雨水CBA二、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是_________(山脉),大致是我国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2)图中②是_________(山脉),是我国地势第___级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3)图中从A→B→C,降水量逐渐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西北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____,主要原因
大兴安岭400昆仑山一减少距海洋越来越远干旱距海较远,山岭阻隔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