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反射学案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光的反射学案设计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09-11-25 14:2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光的反射》教学设计
叶春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光的反射现象2、 掌握光的反射规律3、 知道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4、知道什么是镜面反射、漫反射  
达标方式:以学生前置认知为基础,采用探究、合作学习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经历“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能力。2、 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探究意识。  
达标方式:学生观察、探究、合作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  
 
学情分析 学生已具备的前置认知基础:生活常识使学生对光的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加上学生掌握了光的直线传播的知识,他们对光的知识容易产生兴趣。这样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光的反射的知识。  
学习重点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学习难点 区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教学仪器 脸盆、手电筒、平面镜、激光笔,白纸板、光学演示器、牙签、泡沫板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辅助教学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入新课 1、天花板上为什么会出现闪动的光斑?2、同学们为什么能看到桌面上的物理课本? 实物 小黑板 用手电筒斜照射到装满水的脸盆上面。 观察并回答  
新课学习 反射光线的位置如何变化 用激光笔照射到平面镜上,改变入射光线的位置(喷撒粉笔灰增强效果)并引导学生大胆猜想。 观察、猜想,并用牙签插在泡沫板上呈现自己的猜想并作说明。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辅助教学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学习 1、认识法线、入射角、反射角2、光的反射规律3、光路的可逆性 光学演示器 归纳学生的意见,画出反射光路图并作解释。 用光学演示器做光的反射的探究实验,并讨论及发表自己的意见。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在黑板上分别画出一组平行光线射到平面镜和凹凸不平的面上,2、根据学生的所画的光路图作讲解。 学生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分别画出它们的反射光线  
课堂练习 1、探究问题雨后的夜晚你背着月光走在泥泞的小路上,你看到前面发亮处是水洼还是暗处是水洼?为什么?若迎着月光走呢?2、活动“找同学” 图画 小黑板 1、教师通过本练习进一步了解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掌握情况。 2、通过活动加深学生对光路可逆的认识。 1、思考并回答2、几个学生拿着镜子找讲台后面的一个同学  
课堂小结 1、光的反射规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镜面反射、漫反射3、探究活动的主要程序:提出问题 猜想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得出结论 板书小黑板 教师引导提问 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并进行归纳总结  
作业 课本41页第1题,42页第2题  
教学思路设计说明:1、本节课是针对我省大部分农村中学的教学设备相对落后而设计。实际上是用光学演示器来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利用这个知识做载体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从中学到探究的一般方法。了解探究过程的几个环节。2、在新课的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双向互动为原则,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教学反思:
我的课堂实录中有教学预设,目的是让我的思维跟随学生的节奏,和学生在同一平台进行探究活动。通过实验导入 猜想的方法很多,同一个探究课题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导入猜想方法。选择不同的方法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同时,当不可预见的情况出现,应该具体 问题具体分析。
  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想过程应是对头脑中已存信息分析处理和加工的过程。绝不是凭空瞎想,所以在猜想之前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如果学 生的头脑中根本没有类似的现象,则他们是难以猜想出来的。学生“主动探究性”表现为发现一种现象后,立即想深入研究。实验创设情景就是利用这一特点加以引 导,这样就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想要去研究它,学生无形中就成了学习的主动参与者。教师怎样才能设计好一个实验,便于学生提出猜想,我认为教师在平时 多收集素材,“不积硅步,无以致千里”,好的点子,就如好的文章,“妙手偶得之”;设计时尽量选择趣味性强的实验,巧妙设计实验教学程序,使实验和引入猜 想有机结合,要打破常规,首先要在学生体验,在体验的基础上“诱疑”,使学生“生疑”然后要“导向”,使学生的思维沿着正确地方向发展,最终让实验为猜想 服务。
   猜想是物理智慧中最活跃的成分,对学生猜想能力的培养,是物理探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的猜想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切实重视这一能力的培养,时时注意挖掘更合理的猜想,以达到素质教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