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8.3 撒哈拉以南非洲(课件+教案+练习+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8.3 撒哈拉以南非洲(课件+教案+练习+反思)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8-07-24 13:23:48

文档简介

教学反思
教学达到目标。通过读图,学生能找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位置、范围,分析总结出该地区的地形特点、气候特征,培养运用读图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收集、运用资料描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富有特色的文化过程中,学会尊重不同地区的文化和传统。通过对非洲黑人的了解,进行种族平等、维护世界和平繁荣的教育。利用各方面的资料,经过小组讨论、分析,理解本区以出口初级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为主的经济以及面临的人口、粮食、和环境问题。通过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具体表现和内在成因的分析,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全球意识。
经过学生的课前预习和搜集资料,及课堂中的共同讨论,探讨,分享,学生能较好的把握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经济与存在的问题,培养了有目的查找资料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这次教学,我感受到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既调动了积极性,又掌握了知识。
注重分层次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能力,对于需要帮助的学生,应适当降低了难度,并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反馈,使学生的兴趣增加,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并充分使用小组教学,小组内部帮扶,共同成长。
以多媒体技术为支撑,建立学生为主题的地理教学模式的探索过程是转变教学观念,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过程,目标是优化教与学,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以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利用多媒体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信息技术和地理教学融为一体,提高学习效率。
撒哈拉以南非洲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国家。
本区是黑色人种的故乡,了解非洲黑人的原始居住地分布与自然地理环境。
知道本区主要的地形、气候分布特征,掌握分析某地气候特征的方法,理解本区以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为主的单一商品经济及面临的人口、粮食、环境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读图,找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位置、范围,分析总结该地区的地理位置的特点。
利用各方面的资料经过小组讨论、分析,综合评价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对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的情况以及对本国经济的影响。
分析非洲人口增长过快与粮食的增长不相适应,而导致人们的乱砍乱垦,造成环境恶化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非洲黑人的了解,进行种族平等,维护世界和平繁荣的教育。
通过本地区单一的商品经济的分析,对学生进行平等互利、相互合作、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教育。
通过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具体表现和内在成因的分析,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主要的地形、气候分布及特征与农业的关系。
以出口初级产品的主的单一商品经济。
本区面临的人口、粮食、环境问题。
教学难点?
非洲黑人的原始居住地分布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单一商品经济对本区经济的制约作用。
通过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具体表现和内在成因的分析,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出示黑种小朋友的图片。
师:同学们,大家看一下这幅图片,仔细观察她的体貌特征与我们有什么不同呢?
生:皮肤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体毛很少。
师: 她是什么人种?那她的故乡在哪里呢?
生:黑色人种,他们的故乡在非洲。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内容《撒哈拉以南非洲》板书:黑种人的故乡。
学习新课
黑种人的故乡
结合导学案学习主题一,小组讨论1——5题。
利用课件重点讲解:
纬度位置:赤道穿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中部,北回归线穿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北部,南回归线穿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南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绝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
海陆位置:请在图中找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一个半岛(索马里半岛)、一个大岛(马达加斯加岛)、一个海湾(几内亚湾)和周围所临的海洋(红海、印度洋、大西洋)和好望角,说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海岸线有什么样的特点(与前面学习日本的比较)?(该区三面邻海,海岸线比较平直。)
地形特点:请在图中找出撒哈拉沙漠、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刚果盆地、尼罗河和乞力马扎罗山(非洲的最高峰),说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特点。教师引导分析特征,得出结论:非洲是一个典型的高原大陆,并分析出非洲地势从东南向西北倾斜。 4. 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热带沙漠气候,以热带气候类型为主)课件展示“非洲的气候图”分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气候分布有什么特点?(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半球对称分布。) 并出示三种景观图和气温、降水量柱状图,分析气候的特征(主要从降水来区分)
5.文化与习俗: 世界上有5.5亿多的黑人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中部和南部,占整个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的90%以上。所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又称“黑非洲”。本区的黑人分属于几百个不同的部族,他们有各自的语言、风俗习惯和原始宗教。黑人能歌善舞,具有音乐、绘画、雕刻及体育等方面的艺术才华。师展示鼓声。不同鼓声代表不同的意义。
活动题: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传统分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1.出示撒哈拉以南非洲乍得首都恩贾梅纳年内各月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分析热带草原的气候有什么特点?(恩贾梅纳各月气温都在20度以上,可以说是终年高温。降水,7月、8月、9月相对较多,1-4月和11、12月相对较少。确实是分为明显的干湿两季。)
2. 出示非洲民居茅草屋,分析当地民居与气候的关系(就地取材,房屋阴凉通风,遮风避雨)。
教师过渡:从非洲传统民居可以看出,非洲经济落后还是先进?
二、快速发展的经济
生结合导学案学习主题二,小组讨论完成1——3题,生代表发言,师总结。
利用课件重点讲解
1、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发展的优势。
展示图8.30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矿产资源和经济作物的分布 导出此处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的宝库,不仅种类多,而且储量大。金刚石、黄金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铜、铀、铁、石油等矿产资源的储量也很大。生物资源丰富:咖啡、椰枣和油棕的原产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丰富的自然资源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有哪些?
思考:为什么资源丰富,经济却落后呢?图片导入长期的殖民主义的占领和掠夺,抢占资源,劳动力,还有就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出口初级产品价格低,进口工业制成品价格高,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3、 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出路。
那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也就是经济发展的出路在哪里。 (1)改变单一产品的局面,,发展本区的民族工业,减少对工业品的进口。 (2)联合、团结、协作,发挥本区的资源成势,形成欧佩克(0PC)一样的资源输出组织,保障各国的基本利益。 (3)改变农业生产结构,推广新品种的种植,解决粮食问题。 (4)发展民族工业。
活动题:
阅读材料,以加纳为例,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努力摆脱全球“原材料仓库”境遇的原因。学生思考并回答,并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给出谋划策,就撒哈拉以南非洲如何摆脱贫穷落后提出“金点子”。
图片展示“今日的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出示本框题的达标检测题,过渡到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三、人口、粮食与环境
根据导学案,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人口、粮食、环境问题,小组展示。
利用课件重点讲解:
1.人口问题。教师出示世界人口和自然增长率图”提问学生: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是哪一个大洲?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多少?(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是非洲,为2.3%,而撒哈拉以南更高达3.0%。)
2.粮食问题。据世界银行统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贫困人口逐年增加,人口自然增长率又是全世界最高的,看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贫困加剧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本区自身造成的。 同学们找出原因。(长期以来,这里的农牧业生产落后,农产品产量低,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远低于人口的增长速度,因此,粮食供应不足。)
3.环境问题。于是人们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以扩大耕地面积,或放牧过多的牲畜。这些做法导致了土地肥力丧失,草原退化,加剧了土地荒漠化,使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教师课件讲解本区恶性循环图。
活动题:
这样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口、粮食、环境三个问题形成一个怪圈,而使非洲经济难以发展,人民更难以摆脱日益加剧的贫困生活。请大家再次发挥我们的集体智慧,看看有哪些好办法可以促进本区的发展,摆脱贫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1)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的素质。(2)保护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3)大力发展粮食生产,解决食物短缺问题。(4)尽快走出殖民经济的阴影,建立完善的民族经济体系。(5)加强团结与合作,减少种族纠纷和部落冲突。(6)从发达国家引进人才和技术。) 教师提示:请把你们小组的建议,按最重要(1条)、次重要(2条)、一般重要(3条),填到金字塔的小方块中,并思考理由 教师总结:看来大家给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提出的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们相信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他们的明天会更美好。
达标测评
学生做完之后,检查反馈
结束语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我们对撒哈拉以南非洲有了更深的了解,那么本节课你都收获了哪些知识呢?学生谈收获并提出疑问。
教师小结并布置作业
课后根据老师播放的视频,查找资料,思考撒哈拉以南非洲动物迁徙的原因。
板书设计
撒哈拉以南非洲
黑种人的故乡 自然环境特点
文化与习俗
快速发展的经济 丰富的自然资源
人口、粮食与环境
人口增长过快 粮食生产水平低 自然环境遭破坏
达标测评
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位于 ( )
A.地中海和大西洋之间 B.红海和地中海之间
C.印度洋和地中海之间 D.印度洋和大西洋之间
2、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经济落后,其根本原因是 ( )
A.自然资源贫乏 B.长期遭受殖民统治
C.自然条件恶劣 D.人口过于稠密
3.加纳的经济特点是 ( )
A. 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 B.工矿业为主的经济
C.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 D.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4.撒哈拉以南非洲是世界上粮食短缺最严重的地区,主要原因是( )
A.粮食产量低且逐年下降 B.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恶劣
C.耕地太少,粮食总产量少 D.人口增产速度太快
5.加纳为改变“单一商品经济”的局面,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
A.扩大初级产品的生产 B. 努力发展民族工业
C.提高初级产品的出口价格 D.大力推销外国的产品
6.撒哈拉以南非洲各国对外贸易的特点是:( )
A.进口原料,半成品等初级产品,出口工业制成品
B.出口原料,半成品等初级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
C.出口,进口均为原料,半成品等初级产品
D.出口,进口均为工业制成品
课件44张PPT。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撒哈拉以南非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印 度 洋北 非大
西
洋好望角一 黑种人的故乡黑非洲小组合作探究______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自然环境与人文风情
1.纬度位置:本区大部分位于______带,主要分布着______景观、______景观、______景观。
2.海陆位置: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部分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沙漠______以南,东临______洋,西濒______洋,南边有个______角.
3.地形:该地区地形以为______主,主要有______高原、______高原、______高原。
4河流:本区有世界第一长河______河,世界第二大河______河等河流。
5.黑种人的故乡:该地区的黑种人占总人口的______%以上,他们有着多种多样的语言、风俗习惯和原始宗教。大多数人都能歌善舞,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天赋。纬度位置 热带大陆海陆位置大
西
洋印

洋索马里半岛马达加斯加岛几内亚湾海岸线平直,少半岛、岛屿和海湾。好望角红海地 中 海 撒哈拉沙漠非洲的气候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气候的分布规律是什么?以赤道为中心 ,南北对称分布.(分布最广)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景观东


原埃塞俄比亚高原南


原①找出本区主要的地形区和非洲最高峰 –乞力马扎罗山。刚果盆地中部、西部(及本区北部)东部、南部②本区地形以什么为主?③地势向什么方向倾斜?高原大陆地形尼罗河
刚果河
尼日尔河
赞比西河
维多利亚湖河流与湖泊尼 罗 河你还知道黑种人哪些艺术天赋?独特的文化习俗击鼓你还知道黑种人哪些艺术天赋?独特的文化习俗1.撒哈拉以南非洲热带草原气候广布。分析左图,以乍
得首都恩贾梅纳为例,说说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
2.谈谈当地民居与气候的关系。活动:分析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全年高温,
分干湿两季就地取材,阴凉通风茅草屋合作探究:
1.撒哈拉沙漠经济发展的优势?
2.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有哪些?
3.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出路?
二 快速发展的经济资源丰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具有哪些自然资源呢?矿产资源的宝库不仅种类多,而且储量大
金刚石、黄金储量和产量居世界首位。
石油、铜、铁、铀等矿产资源产量也很大生物资源丰富咖啡、椰枣、油棕的原产地。发展落后的历史根源——长期受到殖民主义的占领和掠夺出口初级产品贵价进口工业制成品,价格昂贵出口初级农矿产品,价格低廉贸易中 处于不利地位商品都是 产品,价格 。商品都是 品,价格 。单一商品经济学以致用、案例分析: 加纳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出路  加纳位于几内亚湾北岸,南濒大西洋。这里矿产和森林资源丰富,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 2008年出口额约52.5亿美元,进口额约102.4亿美元。
◎ 长期以来,近90%的外汇收入来自可可、黄金和木材三
大传统出口产品。
◎ 进口产品包括燃料、化学物品、交通设备及机械等工业
制成品。1. 加纳的主要出口产品是什么?
2. 为什么进口额远远高于出口额?
3. 这种外贸结构对国家经济有利还是
不利?为什么?
4、这种经济特征的形成历史根源是什么?
分组讨论:就撒哈拉以南非洲如何摆脱贫穷落后
提出“金点子”。
发展民族工业,发展多样化经济。今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今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习近平出访非洲达标练习,巩固提升根据上图回答:
1、上图所示的气候应为 气候,那里一年很明显地分为 季和 季,全年 温。
2、该地热带 景观,热带 景观和热带景观。
3、 本区很多国家长期依靠出口 产品,进口 品,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4、那里存在着严重的 问题、 问题和 问题。
三 人口、粮食与环境 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首位,约为2.3%,撒哈位以南更高达3.0%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饥饿贫穷粮食供应不足人口众多 粮食供应不足需要的耕地增多怎么做?毁林开荒过度放牧 后果呢?广种薄收土地荒漠化土地的变化昔日土地肥沃如今土地贫瘠人口增长过快增加粮食肉类毁林开荒过度放牧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粮食减产恶性循环人地关系矛盾突出环境思考 :处理人地关系问题的解决方法??1、人口问题3、粮食问题2、环境问题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大力发展粮食生产,解决粮食短缺保护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人地关系

协调发展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地理位置 气候特点 地形河流 人口 粮食 环境 单一的商品经济 达标检测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位于
A.地中海和大西洋之间 B.红海和地中海之间
C.印度洋和地中海之间 D.印度洋和大西洋之间
D2、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经济落后,其根本原因是
A.自然资源贫乏 B.长期遭受殖民统治
C.自然条件恶劣 D.人口过于稠密B3.加纳的经济特点是
A. 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 B.工矿业为主的经济
C.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 D.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A
4.撒哈拉以南非洲是世界上粮食短缺最严重的地区,主要原因是
A.粮食产量低且逐年下降 B.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恶劣
C.耕地太少,粮食总产量少 D.人口增产速度太快
D
5.加纳为改变“单一商品经济”的局面,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扩大初级产品的生产 B. 努力发展民族工业
C.提高初级产品的出口价格 D.大力推销外国的产品
B
6.撒哈拉以南非洲各国对外贸易的特点是:
A.进口原料,半成品等初级产品,出口工业制成品
B.出口原料,半成品等初级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
C.出口,进口均为原料,半成品等初级产品
D.出口,进口均为工业制成品B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