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混合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28页例3、4及做一做。
本节课是基于学生已掌握了连加、连减简便笔算方法的基础之上学习的,教材通过现实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展开探索,掌握加减混合算式的计算方法及竖式的简便写法,掌握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算式的竖式写法。
(二)核心能力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根据笔算法则和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加减混合,提高运算能力,通过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三)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列出加减混合和含括号的混合算式。
2.通过自主探究加减混合算式的计算,迁移类推出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以及竖式的简便写法。
3.通过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实际问题解决,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学习重点
掌握加减混合算式的计算方法及竖式的简便写法。
(五)学习难点
带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加减混合》教学课件、《加减混合》巩固练习、《加减混合》课时作业等。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1.计算,并说一说计算方法。
36+28+17= 65-25-21=
2.猴妈妈摘了52个桃子,小猴把它们运回家,运了两次后,还剩多少个?
3.预习教材第28页。
(二)课堂设计
1.复习导入
回忆我们之前学过的连加、连减运算的运算顺序。同桌互查你的课前设计中的任务1完成的怎么样。
2.问题探究
(1)出示主题图
思考1:从题目里你知道了什么?要解决“有多少人?”的问题你是怎么思考的?
活动1:学生先独立思考。
后四人小组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指明小组说自己小组的想法,其余小组进行补充。
预设:先算下车后车上还剩多少人?再算上去28人后现在有多少人?
思考2:想一想算式应该怎么列?并尝试进行计算。
活动2:学生尝试解决。并进行汇报。
方法一:67-25+28,写成两个分步竖式。
预设方法二:将两个竖式简便连写。
思考3:这种竖式的写法和分别写两个竖式相比有什么好处?在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思考4:加减混合为什么也可以像连加、连减的简便写法那样将两个竖式连写吗?(因为第一个竖式中的得数刚好是第二个竖式中的第一个数)
方法三:先算上来28人后车上有多少人?再算又下去了25人后,车上现在有多少人。列式:67+28-25,可以写出简便竖式。
方法四:先算出到站后车上实际上了多少人?再算出车上现在有多少人?列式28-25+67,可以写出简便竖式。
思考5:第四种方法还可以怎么列式?算式67+(28-25)为什么加小括号?这个算式也可以写成简便写法吗?
活动3:比较四个综合算式,有什么发现?能写出它们的简便竖式吗?动手试一试。
思考6:为什么前3个混合算式都能写成简便竖式而第四个67+(28-25)不能写成简便竖式呢?
【设计意图:因为不加小括号的加减混合算式的运算顺序和连加、连减一样,可以放手让学生类推掌握计算方法以及竖式的简便写法,通过尝试书写竖式的简便写法,发现运算顺序从左往右的混合算式可以写成简便竖式。结合每个算式的含义,体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活动4:像72-(47+16)这样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可以写成简便竖式吗?试着写一写。
学生汇报:不能写成简便竖式,只能写成分步竖式。
思考7:这个混合算式和上面的4个混合算式有什么异同点?为什么不能写成简便竖式?
小结:都是混合运算式,不带小括号的混和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进行计算,但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都是先算小括号里面的。由于有小括号,所以第一个算式的得数都不是第二个算式的第一个数,所以不能写成简便竖式。
【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自体会加小括号的加减混合算式的运算顺序和连加、连减不加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不一样,所以竖式也不同,没有简便写法。】
3.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加减混合算式的计算,在计算时需要注意算式的运算顺序,能够口算的要尽量用口算,可以不写竖式,在用竖式计算的时候,可以用简便的写法,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没有简便的竖式写法。
(三)巩固练习
1.列竖式计算。
37+28-19= 52-(16+18)=
【答案】46、8
【解析】考查目标2。巩固掌握加减混合算式的竖式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2.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答案】√ ×
【解析】考查目标2。通过辨析,掌握正确、灵活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3.阳光鲜花店原来有鲜花92枝,卖掉了65枝,后来又运来70枝,现在店里有鲜花多少枝?
【答案】92-65+70=97(枝)
【解析】考察目标1、3。结合情境能正确列出加减混合算式,感受加减混合算式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课时作业
1.完成课本第28页做一做。
【答案】70、41、93、31
【解析】考查目标2。进一步掌握加减混合算式的笔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2.学校合唱队原来有65位同学,27位同学毕业了,又加入了25位新同学,现在有多少位同学?
【答案】65-27+25=63(位)
【解析】考察目标1、3。结合情境能正确列出加减混合算式,感受加减混合算式在生活中的应用。
3.购物。
(1)应找回多少钱?
(2)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答案】(1)50-8-25=17(元)或50-(8+25)=17(元)
(2)略
【解析】考查目标1、3。结合情境能正确列出算式,培养学生用所学的连减或者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阅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