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1、夏天,从冰箱中取出一瓶饮料,用干毛巾擦干后,过一会可观察到饮料瓶表面变湿,这一现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汽化 B.液化 C.凝固 D.升华
2、如图所示,烧开水时壶口要冒出“白气”, “白气”的构成是:
A.水蒸气 B.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
C.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D.小水珠和小冰晶的混合体
3、如图所示的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A.酒精灯不用时 B.春季植树时剪 C.地膜种植 D.湿衣服展开晾
盖上灯帽 除大部分枝叶 在向阳、通风处
4、下列措施中,为了减慢蒸发的是
A.将地面上的积水向周围扫开 B.将湿手放在干手器下吹干
C.将湿衣服晾在通风的地方 D.将新鲜蔬菜装入保鲜袋
5、如图所示的情景,是研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过程,这个探究方案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图A.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大小关系的
②图B.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温度高低关系的
③图C.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附近气流快慢关系的
④整个过程中是利用"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进行探究的
A.只有①② B.只有③④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均正确
6、如图,两只相同的温度计,其中包有湿棉球的示数较低,原因是
A.水蒸发放热 B.水蒸发吸热 C.水凝固放热 D.水凝固吸热
7、两只相同的杯子置放在窗前,分别盛放等高的水和酒精。一段时间后,两杯液面如图所示。这个事例说明液体的蒸发跟液体的
A.表面积大小有关 B.温度高低有关
C.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D.种类有关
8、冬天,牙医常把检查口腔的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烤一烤后才伸进口腔内进行检查。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防止接触口腔时病人感到太凉 B.进行消毒
C.镜面不会产生水雾,可以看清牙齿
D.防止镜框因受热膨胀致使镜片脱落
9、“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烧开了的汤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着的木柴.对此应用物理学知识进行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都只能暂时止沸
B.都能彻底止沸
C.“扬汤止沸”能彻底止沸,“釜底抽薪”只能暂时止沸
D.“扬汤止沸”只能暂时止沸,“釜底抽薪”能彻底止沸
10、在(1)冰熔化(2)酒精蒸发(3)水沸腾(4)铁水凝固这四个过程中,都要一定的温度下才能发生的是 ( )
A、(2)(3)(4) B、(1)(2)(3)
C、(1)(3)(4) D、(1)(2)(4)
11、.对着干燥的温度计扇扇子,温度计的示数
A.一定降低 B.一定不变 C.一定升高 D.有可能降低,也有可能不变
二、填空题
12.如图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在做“水的沸腾”实验时,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从图中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由此可判断当地气压______(选填“大于”、“小于”、“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13、如图,两个相同的炊壶内装有同样多的
水,此时都已沸腾。已知炉火的强度和房间内空气的湿度都相同,因此,可以判断出:房间甲的气温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房间乙的气温。
14、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你知道吗,厨房中也包含着很多物理知识。如用手拿刚出笼的馒头时,若先在手上沾些水,就不会感到很烫,这是由于______的缘故。
15、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大自然中雨的形成。图中金属盘底部的水滴是______(熔化/液化)形成的。由此推断:雨是大气中的______形成的。
16、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 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 现象,______很多热量,使______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有经验的师傅拿刚出笼的馒头前,先将手沾点水,这样做主要是利用______,使手不会被烫伤。
17、清晨草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这是由于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形成的,在阳光照射下这些露珠又会慢慢消失,是由于露珠发生了____的缘故。
18、2007年10月24日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发射。火箭发射时,在发射台下有一个大水池,让高温火焰喷到水中,通过水________ 来吸收巨大的热量,火箭升空瞬间,看到的白色“气团”是水蒸气 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
19、学校组织学生打肝炎预防针时,医生用酒精棉在同学手臂要注射的部位擦拭消毒,这时被擦的部位会有_________的感觉,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同样湿的衣服,晾在阳光下干得快,晾在树荫下干得慢,这表明物体的_____________越高,蒸发越快,被100℃的水蒸气烫伤会比被100℃的水烫伤得厉害,这是因为水蒸气____________(填"蒸发"、"液化"或"凝华")时会放热。
21、夏天我们吃冰棍时,撕开冰棍包装纸,会发现冰棍冒“白气”,如图所示。这是由于冰棍周围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发生_______现象面形成的。根据你的观察,冰棍冒出的“白气”是向 ______的(选填“上”或“下”)。
22、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条件下,用__________的方法使它成为液体贮存在钢罐里的。,戴眼镜的同学看不清热锅内的食物,这是由于水蒸气在镜片上发生了_____现象。
三、实验探究题
23、夏天,小明到小丽家去玩,小丽从冰箱里拿出饮料倒人纸杯里请小明喝.不一会,小明发现纸杯壁上有一些小水珠.
(1)纸杯壁上出现小水珠的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______
(2)请简单解释这个现象形成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事例与(1)中属同种现象的是______.(填字母代号)
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成水
B.夏天,揭开冰棒纸后看见冰棒冒“白汽”
C.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
D.夏天的清晨,河面上会出现雾气
24.“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水的温度/℃ 90 92 94 98 98 98 98 98
(1)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11所示,请将漏填的数据填在表格内。
(2)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由水的沸点,可判断出当时的大气压____(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标准大气压。
(3)在探究结束后,四位同学分别交流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下图所示。其中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
25、.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他的操作如图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
(2)图____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____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3)纠正错误后,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15所示,为____℃,说明此时气压____(选填“<”、“>”或“=”)1个标准大气压。
(4)分析图16所示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__________。
(5)、本实验中,要缩短加热时间使水尽快沸腾。请写出两种可行的办法:
(6)、实验中你还观察到哪些实验现象.
四、简答题
26、小明和小红都想帮妈妈煮粥。小明认为粥锅里的水烧开后,可继续火烧得很旺,煮得満锅沸腾,这样会很快将粥煮好;小红则认为,沸腾后应改用小火,盖上锅盖,让锅内微微沸腾,将粥煮好.你认为谁的想法更合理,请说出理由.
27、福州夏季闷热的夜晚,紧闭门窗,开启卧室空调,由于室内外温差大,第二天早晨,玻璃窗上常常会出现一层水雾。这层水雾是在室内一侧,还是在室外一侧?请写出你的猜想及你猜想的依据。
我的猜想:是在_________ 侧(选填"室内"或"室外")。
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小刚洗手时不慎将衣服弄湿,请你帮他想办法,让他的衣服干得快些,并说明理由。
(1)办法:
(2)理由:
29、对着你的手背吹气,呵气,说出你的感觉,并解释其中的道理。
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B C D D D B D C D C B
12、98;小于 13、低于 14、蒸发(汽化)吸热或水吸热
15. 液化,水蒸气遇冷液化 16 液化 放出 上 水汽化吸热
17、液化、汽化 18、汽化 液化 19、凉、蒸发吸热降低温度
20、温度、液化 21、液化 向下 22、压缩体积 液化
23、(1)液化 (2)由于空气中的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纸杯壁放热液化成小水珠。(3) BD
24、(1)、96 (2)、98 低于 (3)、B
25、(1)、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 (2)、b、.a (3)、98 小于 (4)、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5)、①减少水量 ②烧杯加盖 (或增强酒精灯的火焰、提高水的初温等) (6)、沸腾前水的响声大,沸腾后水的响声变小 沸腾前温度计的示数不断升高 沸腾后继续加热而温度计的示数保持不变 沸腾时水的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答对其中两项即可得2分)
26、小红的想法更好(或小火,盖盖煮更好)
粥沸腾后,不论用大火还是小火给粥加热,粥的温度都不会改变(只要答出液体沸腾温度不变即可给分)。火太大粥就会因沸腾太剧烈而溢出锅外,同时粥中的水份汽化太快,使粥很快敖干。所以锅内水开后使用小火更好。(小火节能不做要求)
27、室外;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冷玻璃,液化成小水珠
28、(1)办法:太阳晒、展开、通风
(2)理由:液体温度高,表面积大,通风蒸发加快
29、吹气时感觉凉爽,因为吹气加快了手背表面空气流动,使手背上水分蒸发加快,蒸发吸热,所以感觉到凉爽; 气时感觉湿热,因为呵出的热气温度高于手背温度,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液化放热,故感到湿热.
乙
甲
图8
图11
图14
图15
图16
图17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升华和凝华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1、冬天,结冰的湿衣服也能晾干。如图所示,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凝华 B.升华
C.凝固 D.液化
2、下列关于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樟脑丸变小了,属于汽化现象
B.太阳出来雾散了,属于汽化现象
C.开灯的瞬间,灯丝烧断了,属于液化现象 D.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属于凝固现象
3、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用久了的电灯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
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
C、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
D、人出汗后,微风吹过感到凉爽,是因为汗液蒸发加快,带走更多的热量
4、关于生活中常见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在高山上烧水时,温度不到90℃水就沸腾了,是因为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
B.天热时,狗常把舌头伸出口,实际上是利用蒸发致冷
C.衣柜里防虫的樟脑丸越来越小,这是汽化现象
D.冬天,冰冻的湿衣服直接变干是升华现象
5.以下物态变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4)冬天,室外草地上出现了霜
A .(1)(2) B.(2)(4) C.(3)(4) D.(1)(3)
6.学是人类探索自然、认识自然的有力武器,下列自然现象属于凝华的是
A.有时江面弥漫的大雾 B.秋天花叶上的露珠
C.冬天早晨地上的霜 D.湖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
7、灯丝是由钨丝制成的,长期使用灯泡会变黑,这种现象属于
A.先凝华后升华 B.先蒸发后凝固 C.先升华后凝华 D.先汽化后液化
8、对以下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B.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足球场里的草叶上挂满了露珠,而到了初冬,露水不见了,却看到了薄薄的一层霜,有人认为霜是由露变成的
C.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为气体跑掉了
D.把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冰化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
9、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
A. 樟脑丸放在衣橱里变小了 B、冬天早晨看到屋顶上的霜
C.冰棒含在嘴里化了 D.烧开水时冒的"白气"
10、去年春节前后,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遇了低温雨雪天气,某些地区的树枝上甚至出现了图3所示的“雾凇”。“雾凇”和霜的形成过程很相似,都是
A.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C.小水珠凝固形成的 D.小冰晶升华形成的
11、演出舞台上往往用弥漫的白色烟雾作布景,让人产生若隐若现的视觉效果,这种烟雾实际上是 ( )
A、向舞台喷射出真实的烟雾
B、利用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C、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液化形成“白气” D、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白气”
二、填空题
11、霜是由水蒸气____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水蒸气会____热量.
12、北方冬天的清晨,我们经常看到玻璃窗上有美丽的“冰花”,这是___(选填“室内”或“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形成的,此过程要___热(选填“吸”或“放”).
13、我市今年春季出现严重干旱,为了缓解旱情,多次实施人工降雨,用火箭弹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投撒到高空,干冰进入云层时,很快__________成为气体,并从周圈吸收大量的热,空气的温度激剧下降,使高空中许多水蒸气_________成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吸热而__________变为雨点落到地面上.(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14、写出以下物态变化的名称:碘粒被加热变成紫色的气体,属于_____________现象;冬天水面结冰,属于____________现象。
15、早春冰河解冻会感到寒冷,这是因为_____的缘故;盛夏在地上洒水会感到凉爽,这是因为__________的缘故;深秋早晨地上出现的霜是_________现象;冬天戴眼镜的人,从户外进入室内,眼镜上有一层"白雾",是_________现象.
16、冬天,地处北部山区的一些居民,为了室内的保温,常把纸条粘在窗缝处,俗称"溜窗缝".为了使纸条不因潮湿而脱落,通常把纸条粘在室外的窗缝处.请你用学过的物态变化知识解释:为什么不把纸条粘在室内的窗缝处
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B B B C D C C D A B D
11、凝华 放出 12、室内 凝华 放 13.升华、凝华、熔化
14、升华 ; 凝固 15、.熔化吸热、蒸发吸热、凝华、液化
16、(1)内温度比室外高,当室内空气中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就会液化成小水珠,若把纸条粘在室内窗缝处,纸条很容易受潮脱落。
(2)内外温差很大,室内空气中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会凝华成"窗花",当温度升高时,窗花熔化成水,若把纸条粘在室内窗缝处,很容易受潮脱落。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1、如图是某年年初我国南方雪灾中高压电线上结起的冰挂,它严重地破坏了电力设施。冰挂主要是:
A.由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B.由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C.由水凝固而成的
D.由水汽化而成的
2、如图是对冰加热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
A.BC段是一个放热过程 B.冰的熔点是0℃
C.CD段该物质处于气态 D.DE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
3、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不变
B.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C.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
D.天上飘落的雪花,是非晶体
4、如图是某种物质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该图象反映的可能是( )
A.蜡的熔化过程 B.蜡的凝固过程
C.海波的熔化过程 D.海波的凝固过程
5、北国的冬天,真的很美。一代伟人毛泽东曾有诗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的描述,其中冰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A.熔化 B.凝固 C.液化 D.凝华
6、如图所示,描述晶体熔化过程的曲线是
7、我国发射的"神舟六号"飞船返回舱的表面有一层叫做"烧蚀层"的物质,它可以在返回大气层时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烧蚀层能起这种作用,除了它的隔热性能好外,还由于
A.它的硬度大,高温下不会损坏
B.它的表面非常光滑,能减少舱体与空气的摩擦
C.它在熔化和汽化时能吸收大量的热
D.它能把热辐射到宇宙空间
8、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A.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
B.夏天清晨,花草叶子上花附着的露水
C.秋天清晨,笼罩大地的雾
D.冬天,戴眼睛的人从室外浸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出现一层雾
二、填空题
9、2008年1月的那场大雪灾曾导致我州大部分地方气温降至零下5摄氏度以下,很多车辆因为水箱中的水凝固成冰而不能正常运转。在有关技术部门的建议下,司机们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酒精,问题便得到解决。这说明:与水比较,酒精和水的溶液____________。
10、图所示是某物质熔化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根据该图像你能获得哪些有价值的信息,请写出两条:
信息一: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二:__________________。
11.北方的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以利用水在___________时需要__________热而使窖内的空气温度不致于过低.
12、在西行的列车上,"我们新疆好地方,天山南北好牧场,戈壁沙滩变良田,积雪融化灌农田……"欢快的歌声,把人们带到了美丽的新疆.
(1)天山上的冰雪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水库",冰雪熔化时的温度是_________℃,熔化过程中冰雪需要__________热量.
(2)用天山雪水灌溉农田时,为了使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常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减少输水过程中水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3、吃雪糕解热是因为雪糕在熔化时_____________热量;从冰箱内取出一瓶冰水,过一会儿在瓶的外壁出现水珠,这是_____________现象.
14、如图是某种物质熔化图象,它的熔点是 ℃,该物质从开始熔化到所有晶体完全熔化,持续了 min,这一过程是 热过程。
三、实验探究题
15、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炎热的夏季,家中的蜡烛、柏油路上的沥青会变软。而冰块熔化时,没有逐渐变软的过程。由此推测,不同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可能不同,我们选用碎冰和碎蜡研究物质的熔化过程。为让碎冰和碎蜡均匀和缓慢地熔化,我们把碎冰放到盛有温水烧杯中,把碎蜡放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图甲是______(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______℃。
(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______热量。
图甲
16、在探究海波和石蜡熔化规律时,小琴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海波的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50 53 56
石蜡的温度℃ 40 41 42 44 46 47 48 49 51 52 54 56 59
(1)在海波和石蜡这两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 ;
(2)该晶体的熔点是 ℃;
(3)当该晶体的温度为42℃时,它处于 态。(选填“固”或“液”)
17、盛满水的铝壶放在燃气炉上加热不会被烧坏,但没有盛水的空铝壶放在燃气炉上加热就会被烧坏,严重时还会引发火灾,这是什么原因?
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B B D B C C A
9、凝固点较低【或凝固点低于零下5摄氏度】 注:回答“熔点”者不给分。 10、(1)该物质的熔点是80℃;(2)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3)该物质是晶体(4)该物质熔化过程经历15min等。只要信息正确且有一定价值,即可给分
11、凝固、放热 12、.(1)0、吸收 (2)蒸发、渗漏 13、吸收; 液化
14、80 ; 15 ; 吸
15、⑴冰 52℃ ⑵吸收热量 16、(1)、海波 (2)、固液共存 (3)固 17、答题要点:铝壶加热时温度升高,由于装有水时,水温达到沸点后,温度就不再升高,铝壶的温度只比水的沸点稍高一些,未达到铝的熔点,因此铝壶不会被烧坏。若铝壶内没有装水,铝壶的温度就会一直升高到接近火焰的温度,超过了铝的熔点,铝壶就会熔化
图5
图乙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从全球变暖谈起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1、以下温度最接近25℃的是( )
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B.人的正常体温
C.人感到舒适的房间温度 D.长治盛夏中午的室外温度
2.医用水银温度计使用后的消毒方法是( )
A.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烤 B.放在水中煮
C.用清水清洗 D.用医用酒精擦拭
3、下表是一些物质的凝固点和沸点。根据下表,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 A.酒精温度计 B.乙醚温度计 C.水温度计 D.水银温度计
4、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图中所示的几种做法中正确的是
5、用同一只温度计测 0℃的水和0℃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0℃的水温度高 B.0℃的冰水混合物温度高
C.二者温度相同 D.无法比较
6、在练习使用体温计时先测得甲的体温是37.5℃,若没有甩过之后又用它去测量乙和丙的体温,已知乙和丙的实际体温为36.5℃和38.5℃,那么在测量乙和丙的体温时,该体温表显示的读数分别是多少()
A.36.5℃和38.5℃ B.36.5℃和37.5℃
C.37.5℃和38.5℃ D.38.5℃和38.5℃
7、以下关于温度计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固态水银的熔点为一38.8℃,液态水银的沸点为357℃ 固态酒精的熔点为一117℃,液态酒精的沸点为78℃
A.普通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B.南极州最低温度为一89.2℃,可在该地使用水银温度计
C.可以用酒精温度计测量开水的温度
D.要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水银和酒精温度计均可使用
7.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____ 的规律来测量温度的。图中是某人测量体温时体温计的示数,则他的体温是 ℃。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分度值为______℃。
8、图示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我国南极科考队成功到达南极的最高点"冰穹",该地的气温达零下80℃以下,的温度计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测量该地的气温.
9.一支体温计的示数为38.5℃,一位同学没有甩过就给体温正常的自己测量,这时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_.
10.如图是某同学用体温计测热水温度(70℃左右)的示意图.请你指出他在实验中的错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大强选择了一支量程适当的温度计,插入热水后立即拿出读数.请指出他操作中的两处错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在北极必须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为什么?
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C D A D C C D
8、热胀冷缩 35---42 0.1 9、22 不能 10、38.5
11、(1)温度计量程太小(或体温计量程小于被测热水温度) ……1分
(2)玻璃泡没有全部浸入被测液体(或水)中 ……1分
(3)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1分
12、(1)不应立即读数,应等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2)不应把温度计取出读数,应插在热水中读数.
13、因为酒精凝固点比水银低。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水循环和水资源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1、我省地处中原,四季分明,景色各异。下列景色形成过程中的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
A.黄河水上漂浮的冰 B.牡丹叶上晶莹的露珠
C.豫东田野凝重的霜 D.桐柏山上轻柔的雪
2、在空中喷洒干冰是人工增雨的一种方法。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冰粒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水蒸气变成冰粒、冰粒变成雨滴的物态变化过程分别属于:
A.凝华、熔化; B.升华、熔化;
C.升华、液化; D.凝华、液化。
3、.以下物态变化.程中,属于液化的是
A.初春,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B.仲夏,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C.深秋,清晨草地上出现霜 D.严冬,湖水结成冰
4、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A.雾的形成 B.露的形成 C.冰的形成 D.霜的形成
5、在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的是( )
A.冬天,河面上的冰层增厚 B.冬天,屋顶的瓦上霜层增厚
C.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蒙水珠
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
6、下图所示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一些现象.针对各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玻璃上的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B.棒冰冒“白气“是棒冰升华形成的
C.花草上的小露珠是草叶分泌出来的
D.热风干手器的作用是加快手上的水分蒸发
7、夏天清晨,小草上常出现晶莹的露珠,太阳出来后,露珠又悄然消失.整个过程的物态变化是
A.先液化,后汽化 B.先汽化,后液化
C.先凝华,后升华 D.先升华,后凝华
8、长岛是个淡水严重短缺的海岛,海水淡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图是小明同学设计的海水淡化流程图,在这一过程中海水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
A.液化、汽化 B.汽化、液化
C.汽化、升华 D.升华、液化
9、小明同学学习了“降水的形成”知识后,为家人做了“下雨”的实验。他把盘子擦干放进冰箱里冷却,水壶装满水并烧开,这时水汽不断上升,壶嘴上方就出现一团“白气”,这就是“云”。从冰箱里取出盘子放在壶嘴上方约15cm的地方,盘子碰到这团“云”,一会儿盘的下表面就会布满水滴,水滴越积越多,越积越大,等到挂不住时就纷纷落下,这就是“雨”。下面关于实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壶嘴上方出现的一团“白气”是壶中水汽化形成的气态水
B.壶嘴上方出现的一团“白气”是液态水
C.水汽化时放出热量 D.水液化时吸收热量
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用久了的电灯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 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
C.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
D.人出汗后,微风吹过感到凉爽,是因为汗液蒸发加快,带走更多的热量
11、下列是对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热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水凝固放热防止菜被冻坏
B.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了
C.清晨花草上的小露珠是由空气液化而形成的
D.发烧时在身体上擦些酒精降温是因为酒精的温度低
二、填空题
12、水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通常情况下,水在结冰时温度为 ___ ℃;水在沸腾时温度将 ______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水汽化时需要 _____ 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
13、仔细观察“水循环状态变化图”,请在空白方框内填上适当的物态变化名称.
14、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 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 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这就是云. 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 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1)请依次写出上文划线处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的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面三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属于缺水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两项节水措施:
15、2009年春,我国北方地区发生严重旱灾。人工降雨是缓解旱情的重要手段,,一些地区采用人工降雨的方法缓解旱情.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是把干冰撒播到云中使其降雨.请你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上述人工降雨过程.小资料: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干冰容易升华.
(2)面对旱情,我们更要节约用水。写出一种生产、生活中常见的节水方法。
。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图15是关于水循环的示意图.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着.阳光晒暖了海洋,水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形成暖湿气流.暖湿气流遇到冷空气后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变成雨.天空的降水落到地面,一部分直接变成小溪,另一部分渗入地下,涌出地表后,变成股股清泉.许多小溪汇合,形成江河,又注入大海.
(1)分析水循环的示意图,你能得到哪些物态变化的信息.
(2)你也许注意过,天气预报中常说:“……向北移动的暖湿气流和来自××地区的冷空气前锋相遇,将在我国××至××之间形成一条东西方向的降雨带……”.试说明暖湿气流携带较多的水分,为什么不一定带来降雨,而与冷空气相遇才会降雨.
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B A B D C D A B B D A
12、0 不变 吸热 13、熔化 液化
14、(1)液化、凝华、熔化 (2)熔化
(3)用洗完米的水浇花;用洗完脚的水冲厕所 等 15、(1)当干冰进入冷空气层,会很快升华(1分),吸热(1分)使云层温度急剧下降(水蒸气受冷等)(1分),部分水蒸气便凝华成小冰粒(1分) ,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遇到暖气流就熔化为雨滴落到地面,产生降雨 (2)采用喷灌方法浇地、用洗衣水擦地等
16、(1)(2分)液化: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滴.
汽化:(或蒸发):水受热蒸发变成水蒸气.(学生只要说出一种即可)
(2)(4分)这是因为水的状态转化是需要一定条件的,水蒸气只有在遇到冷空气时,才能被液化成小水滴,形成降雨。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