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机械和功》检测班级 姓名
一、 选择题:(将符合题意的唯一答案题号填入对应表格中,每小题2分,共2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1. 升国旗的旗杆顶上有个重要的装置是( )
A.定滑轮 B.动滑轮 C.滑轮组 D.省力杠杆
2. 如图所示,是各式各样剪刀的示意图,它们都是一对对的杠杆。现要用它们来剪开较硬的物体,其中,选用最合适的剪刀是( )
3. 如图2所示的几种杠杆类工具,在使用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4. 园艺师傅使用如图3所示的剪刀修剪树枝时,常把树枝尽量往剪刀轴O靠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A.增大阻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 B.增大动力臂,省力
C.减小动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 D.减小阻力臂,省力
5. 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6. 下列关于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 B.物体做功时间越短,功率越大
C.物体做功越快,功率越大 ? D.物体做功时间越长,功率越大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B.做功时问长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C.所有机械的机械效率都小于l D.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
8. 中考体育跳绳项目测试中,小明同学在lmin内跳了120次,则他跳绳时的功率大约是( )
A. 0. 5 W B. 5 W C. 50W D. 500 W
9. 如图所示,轻质杠杆AOB的A端挂重为GA的物体,B端挂重为GB的物体,杠杆平衡时AO处于水平位置,若AO=BO,杠杆自重不计,则GA和GB的大小关系是:( )
A、GA>GB B、GA=GB C、GA10. 用下列简单机械,使重量同为G的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其中用力最大的是(均不计摩擦)( )
11. 一木块重30N,在大小为1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10s内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5m,则重力对木块做的功是( )
A.0J B.150J C.50J D.200J
12. 如上图所示,用动滑轮把一个物体匀速拉起,不计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动滑轮的质量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B.拉起的物体质量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C.拉起物体的速度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D.物体被拉起的越高,机械效率越高
13.奥运会举重冠军杨霞在比赛时,第一阶段把100 kg的杠铃很快的举过头顶,第二阶段使杠铃在空中稳稳的停留了3 s,三名裁判都亮出了白灯,这次举重成功,关于她举重时对杠铃做功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她在第一阶段内没有做功 B.她在第二阶段内没有做功
C.她在两个阶段内一直都在做功 D.她在两个阶段内一直都没有做功
14.在一次体育课上,甲、乙两同学进行爬杆比赛,甲从某一位置匀速爬到杆顶用时9 s,乙从同一位置匀速爬到杆顶用时10 s,若甲、乙两人体重之比是5∶6,则他们爬杆的功率之比是
A.4∶3 B.3∶4 C.27∶25 D.25∶27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若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为100 N,动力臂与阻力臂之比为5:1,则杠杆平衡时所受阻力为______N.
2.骑自行车下坡,不踩脚踏板,速度也越来越快,从能量的转化观点分析,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14—1所示的滚摆在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时,若不计阻力,则滚摆具有的_________能逐渐转化为_________能,而在能的转化过程中,它的_______总量保持不变.
图14—1
4.甲、乙两个同学体重相同,都从一楼上到三楼,甲走得慢,乙走得快,比较做功大小是W甲_______W乙,P甲_______P乙.(填“>”“<”或“=”)
5.抽水机每秒钟能把20 kg水抽到10 m高处,它每分钟所做的功是_______ J,这抽水机的功率是_______ W.
6.一个人用动滑轮把重400 N的货物提高4 m,则有用功是 J;若已知人所做的总功为2000 J,则该装置的机械效率是 .
7.沿着长10 m高1 m的斜面把1500 N的重物拉到车上去,如果实际用的拉力是250 N,则有用功是_______,总功是_______,斜面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
三、探究实验
1、铡刀在使用时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在图中分别作出了F1 和F2的力臂L1和L2。 图16为用螺丝刀撬图钉的示意图,在图中画出动力F1的力臂l1和阻力F2的示意图. 3、在图中用线代表绳子,将两个滑轮连成省力的滑轮组,要求人用力往下拉绳使重物升起.
动力F 1 /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3 4 4 3
4、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刻度尺、细线、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
(1)将杠杆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右端下沉,如果将杠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左调到头了,杠杆右端仍下沉,此时应将杠杆左侧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调,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为止。
(2)某同学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一组实验数据,由此她得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结论。你认为她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 如果不正确,造成错误的原因是什么
(3)使杠杆在倾斜一定角度的位置做实验,也能得出杠杆平衡条件。这种实验方案与杠杆在水平位置做实验的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种实验方案好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15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在两侧钩码下再各挂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_________端将下沉。
5、 学习了机械效率知识后,全班同学对“斜面的机械效率跟什么因素有关”这一课题提出了一些值得探究的猜想:
A.斜面的机械效率跟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 B.跟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C.跟斜面的长度有关; D.跟物体的重力有关。
小刚同学为了证实其中的部分猜想是否正确,设计方案并进行了探究,下表反映了他的探究过程。
实验次数 斜面倾角 斜面粗糙程度 物重G/N 斜面高度h/m 沿斜面拉力F/N 斜面长S/m 有用功W有/J 总功W总/J 机械效率η(%)
① 30° 粗糙 1 0.5 0.7 1 0.5 0.7
② 30° 稍光滑 1 0.5 0.6 1 0.5 83
③ 45° 粗糙 1 0.7 0.9 1 0.9 78
(1)请你替小刚在上表中的空格处填上适当的数据(小数位参照表中相关数据)。
(2)通过对比实验①②数据,可验证猜想____________(填写字母)。
(3)通过对比实验①③数据,可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定时,斜面倾斜程度越大,斜面的机械效率越_______。
(4)若要验证猜想D,应控制斜面的长、斜面的倾斜程度和_______________不改变。
四、计算题
1.做俯卧撑运动的人可视为杠杆。如图所示,一同学重500N,P点为重心,他每次将身体撑起,肩部上升O.4m.某次测试中.他1min内完成30次俯卧撑。
求:(1)俯卧撑中的动力臂、阻力臂的长度。
(2)将身体撑起一次所做的功。
(3)该同学在这lmin内的功率.
2、如图,用滑轮组提起重630 N的物体,绳子自由端拉力F为300 N,重物以0.2 m/s的速度匀速上升了2米,不计摩擦和绳重,求:
(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拉力做功的功率.
图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