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两则—画蛇添足》同步练习
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字。
①引酒且饮之 引:________________
②夺其卮曰 其:__________________
③遂饮其酒 遂:__________________
④终亡其酒 亡: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有误的一项是( )
A.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 赐:赏给 B.舍人相谓曰
C.遂饮其酒 遂:终于 D.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3)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简要概括回答。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江水又东,径黄半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①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回,虽途径信宿②,犹望见此物。故 行 者 谣 曰 朝 发 黄 牛 暮 宿 黄 牛 三 朝 三 暮 黄 牛 如 故
——选自郦道元《水经注.说水》
[注]①成就:这里指人和牛的形状、色彩。②信宿:连宿两夜,表示两夜的时间。
1.根据文意给文中划线句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故 行 者 谣 曰 朝 发 黄 牛 暮 宿 黄 牛 三 朝 三 暮 黄 牛 如 故
2.解释划线字的字义。
(1)江水又东( )
(2)江湍( )
(3)故行者谣曰( )
(4)黄牛如故( )
3.翻译下列句子。
虽途径信宿,犹望见此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虽途径信宿,犹望见此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5.选文结尾引用行者的歌谣有何作用?
答案及解析
【基础知识达标】
1、①引:拿、举。
②其:他的。
③遂:于是、便。
④亡:丢失。
解析:文言文词语的意思,需要学生通过多读多记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和语文能力。
2、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1) C (“遂”应为“就,于是”)
(2)(有)一个人先将蛇画成,取(拿)过酒来将要喝。
蛇本来没有脚,你怎么能为它画上脚呢?
(3)那些不顾客观需要,自作聪明而凭主观设想,做些脱离实际的事,不但徒劳无益,反而弄巧成拙,把事情办糟。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可以参照语文工具书来解决问题。
【能力提升】
1.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
2.(1)向东流
(2)湍急
(3)所以
(4)原来
3.即使沿途经过,住上两夜,还是能够望见此物。
4.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回。
5.突出黄牛滩段的水路纡深,回望如一,地形的险要特殊。
《寓言两则—画蛇添足》教学设计
本文是一篇精读课文。这是一篇古文言文的寓言,文字特别简练,却又不失形象生动。寓言所蕴涵的道理简单明了,又颇能让人体味到其中的含蓄和幽默,告诉人们做任何事情都要符合实际,不要卖弄聪明、节外生技,否则,非但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会把事情办糟。但此篇毕竟是文言文,在文字表达上与现代白话文有着很大的差异,学生学起来多少会感到有些困难枯燥。文言文的教学应切实做好朗读的指导,使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理解课文内容,同时积累一点学习方法,为以后的文言文学习打下基础。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古文中常用字词的含义。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能理解寓言中所讲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阅读课文,理解寓言的内容。能够联系实际理解寓言所比喻的意思。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道做任何事情都要符合实际,不要卖弄聪明、节外生技.否则,非但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会把事情办糟的道理。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教学难点】
掌握结合注释及查字典理解重点字词的方法,进而读懂课文内容。
课文朗读录音、PPT课件
1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及字典读懂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寓意。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韩非及《韩非子》,知道《战国策》。
一、解题,导入新课
1、(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韩非子?难一》里的一则小故事。是?(自相矛盾)。那同学们再猜画谜。(出示一些经典寓言故事的图片)
(2)教师: 韩非是我国战国末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他创立的法家学说,为中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韩非子》是韩非的著作。在《韩非子》中记载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最著名的有《自相矛盾》《守株待兔》《滥竽充数》《老马识途》等。我们继续学习寓言故事,这次带给大家的是《战国策?齐策》里的故事——(板书:画蛇添足)
3、作品简介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书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谁。西汉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
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提出学习要求。
(1)我会读写。
máo fú zhī suì
矛 盾 弗 祠 卮 遂
(3)并联系上下文或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祠:在文中是祭祀的意思。
相谓:互相商量。
且:将要。
固:本来。
亡:丢掉,丢失。
2、朗读课文后指名反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讲的是一个人与别人比赛画蛇,非要给蛇添上脚,结果本可以赢的比赛却输了的故事。
3、再读课文,理解寓意。
(1)学生读第1、2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大意。
(教师注意引导解释“足、余、之、成”等词语,并鼓励学生用以前学过的学习方法学习课文)(2)而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谁来读读?用自己的话说大意。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对关键词语的理解。)
(3)“一人蛇先成”,他是怎样说,怎样做的?读完后你感受到什么?
(“吾能为之足”指导学生用十分傲慢的语气去读,摆出那副洋洋自得的神态来。个别读)
(4)他很得意,可是最后却没有喝到酒,为什么呢?
(出示“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理解这句话。指导学生读出反问的语气,将质疑、不屑的神情表现出来。(个别读、分组读)
(出示: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5)故事的结果怎样?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个人“终亡其酒”呢?
他自作聪明,违背事物本来的面目,弄巧成拙,办糟了事情。带着理解读一读。
(6)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实事求是,不要卖弄小聪明,节外生枝,否则,非但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会把事情办糟。
三、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朗读寓言故事,并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寓意是什么。
2.你能将文言文讲给别人听吗?选择一篇试背。
3.收集一些寓言故事,了解其寓意。
四、作业布置。
背诵这篇文言短文。
略
课件15张PPT。1、借助注释及字典读懂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寓意。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韩非及《韩非子》,知道《战国策》。学习目标课文导入亡羊补牢掩耳盗铃课文导入韩非是我国战国末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他创立的法家学说,为中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韩非子》是韩非的著作。在《韩非子》中记载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最著名的有《自相矛盾》《守株待兔》《滥竽充数》《老马识途》等。我们继续学习寓言故事,这次带给大家的是《战国策?齐策》里的故事——(板书:画蛇添足)作品简介《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书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谁。西汉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课文
朗读矛 弗 卮 遂 我会读zhīsuì máofú我会写矛 盾 弗 祠 遂祠:
相谓:
且:
固:
亡:解释词语在文中是祭祀的意思。丢掉,丢失。本来。将要。互相商量。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思考本文讲的是一个人与别人比赛画蛇,非要给蛇添上脚,结果本可以赢的比赛却输了的故事。2、第1、2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大意。重点赏析楚有祠者,赐舍[shè]人卮(zhī)酒。
舍人相谓曰:“数[shù]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楚国有个祭祀的人,祭过祖宗以后,便把一壶祭酒赏给前来帮忙的门客。门客们互相商量说:“这壶酒大家都来喝则不够,一个人喝会有剩余。让咱们各自在地上比赛画蛇,谁先画好,谁就喝这壶酒。” )3、而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谁来读读? 重点赏析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wéi]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suì)饮其酒。4、用自己的话说大意。 重点赏析有一个人最先把蛇画好了。他端起酒壶正要喝,于是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继续画蛇,说:“我能够再给它添上几只脚!”可是没等他把脚画完,另一个人已把蛇画成了。那人把那酒壶抢过去,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能给它添上脚呢?”于是,便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 5、“一人蛇先成”,他是怎样说,怎样做的?读完后你感受到什么? 重点赏析6、他很得意,可是最后却没有喝到酒,为什么呢?“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7、故事的结果怎样?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个人“终亡其酒”呢?重点赏析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他自作聪明,违背事物本来的面目,弄巧成拙,办糟了事情。8、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实事求是,不要卖弄小聪明,节外生枝,
否则,非但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会把事情办糟。这是一篇古文言文的寓言,文字特别简练,却又不失形象生动。寓言所蕴涵的道理简单明了,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实事求是,不要卖弄小聪明,节外生枝,否则,非但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会把事情办糟。归纳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