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三年级上人教版8分数的简单应用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三年级上人教版8分数的简单应用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8-07-21 20:14: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课时 分数的简单应用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00页例1及做一做。
分数的简单应用编排了2个例题。例1 是教学“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例1的第(1)题,运用学生学习几分之一的经验,通过剪一剪的活动,实现了“1”由一个物体到一些物体的自然过渡。第(2)题直接呈现6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让学生感受可以用哪些分数表示,再指导学生借助分数的含义,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二)核心能力
通过剪一剪、涂一涂等操作活动,进一步认识分数,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数感。
(三)学习目标
1.知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
2.经历剪一剪、涂一涂、摆一摆等多种操作活动,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3.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学习重点
学会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时,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五)学习难点
在活动中体会“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分数的简单应用》教学课件、《分数的简单应用》课时作业,完全一样的正方形、圆、三角形若干个,彩笔、剪刀。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数学游戏:动手折一折、分一分、摆一摆,用正方形纸,6个圆片找分数。
(二)课堂设计
1.导入
(1)课件出示第100页例1(1)左侧的图,让学生用分数来表示涂色部分。?
(2)学生说分数,教师板书?。
(3)这里的表示什么意思?如果涂色的部分是2份呢?
(4)、都是分数,你对分数还有哪些了解??
预设:分子、分母、分数线、平均分……
【设计意图】既复习了旧知,又为学习新知作好了铺垫。
2.问题探究
(1)初步感知整体由“1个”变成“多个”。
①课件动态演示第100页例1(1)右侧的图。
②同桌讨论:你看到了什么?
③涂色部分还是其中的几份?这样的1份还能用分数表示吗?
④课件演示:把4个小正方形看成一个整体(用集合圈将4个正方形圈起来),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4个小正方形的。每份是几个小正方形呢?
⑤这样的2份是这4个小正方形的几分之几?3份呢?分别是几个小正方形?
(2)从份数角度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①课件出示第100页例1(2)的图,动态演示平均分的过程。
②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③1份是苹果总数的几分之几?你能说说这个表示的意思吗??
在学生交流的同时,教师用课件进行演示。
④1份是苹果总数的,那这一份有几个苹果呢?谁能完整地说一说?
⑤2份是苹果总数的几分之几?有几个苹果?3份呢?
(3)自主探索,加深认识。
①课件出示6个苹果图,请学生试着平均分一分、画一画,想一想可以用哪个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每份分别有几个苹果?
②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
③汇报交流。
④对比提升。
课件闪动其中的一份,追问:都是一份,为什么可以用不同的分数表示?
(4)比较辨析,提升认识。
课件出示:
你能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吗?
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苹果的总数不同,每一份的数量也不同,却都可以用表示?
【设计意图】通过分一分、画一画、剪一剪等多种操作活动,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循序渐进地让学生体会“1”是一些物体时如何用分数表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巩固练习
(1)完成第100页“做一做”第1题。
答案:
解析:【考查目标1、2、3】
(2)完成第100页“做一做”第2题。
答案:略
解析:【考查目标2、3】
(3)完成第100页“做一做”第3题。
答案:让学生学会表述,“取出10根小棒的”就是把10根小棒平均分成5份,取出其中的2份,每份是2根,2份是4根。
解析:【考查目标2、3】
【设计意图】安排了涂色、取小棒等活动,借助图形和操作,加深对分数的理解。操作活动需要在理解了分数意义的基础上进行,在活动中,应引导学生思考:“分的对象是什么”“平均分为几份”及“取出几份”,体会分数的部分与整体含义中的三个关键要素。
4.课堂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你还有什么疑惑的地方?
(三)课时作业
(1)完成练习二十二第1题。
答案: 2 4
解析:【考查目标1、2、3】
(2)完成练习二十二第2题。
答案:略
解析:【考查目标2、3】
(3)完成练习二十二第3题。
答案:
解析:【考查目标1、2、3】
(4)在每幅图里涂上颜色,分别表示出它的。
解析:【考查目标2】把每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两份涂上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