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光的折射说课课件及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4.1光的折射说课课件及说课稿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93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09-11-28 19:49:00

文档简介

《光的折射》说课稿
各位专家、评委:
上午好!
我是二窎中学物理教师陈峥嵘,我说课的题目是《光的折射》,我将从以下五个环节进行说课。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的部分内容。它是前一章光现象的深入学习,也是后面学习透镜及透镜成像规律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实验与科学探究在中考命题中要求不低于30%,而09年中考中实际占的比重为38%。
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知识
存在的问题
1
光的直线传播
学生对于显示光的传播路径实际操作上存在一定问题
2
光的反射定律
大部分学生对科学探究方法有一定认识,但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方案有一定困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光的折射定义; 认识光的折射规律; 能辨别出属于折射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的方法得出光的折射规律;学会用探究的方法获取科学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课前观看蓬莱的海市蜃楼的一段录像配上优美的音乐,让学生)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大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情感;
培养学生在学习中交流、团结和协作的精神。
重点
光的折射现象,
光的折射规律
难点
光的折射规律的探究
教学设计
陶行知先生说过:要取得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空间和时间。本课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地进行操作、观察、猜测、设计、讨论、交流,始终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索性学习活动,增强学生对光的折射的体验和认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让“学的课堂”成为自由的课堂。
我们的“学的课堂”五步问题式是:
一)提出问题
二)自主学习,尝试解决问题;
三)小组合作,基本解决问题;
四)共同探究,解决问题;
五)提出新问题。
说明:“学的课堂”五步问题模式不是每堂课都要有这五步,这五步当中关键的是第二、三、四步,课堂形式也可以是自主学习的课堂,小组合作的课堂,共同探究的课堂……总之,是学的课堂。本节课属于物理学科中内容较为复杂的规律探究课,在处理上我采用了以下几步:
第一步是提出问题。美国的教育家卡耐基说过:一两重的参与胜过一吨重的说教。调查表明:没有不爱动的儿童,学生喜欢的课堂往往是有较多的动手操作或亲身实践的课堂,课堂上让学生动起来,通过让学生玩一玩:观察筷子在水中折断,空碗里倒水出现硬币,戳水中“小鱼”等提出问题,充分调动学生进一步参与活动和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的课堂”成为快乐的课堂。
第二步是自主学习,基本解决问题。陶行知先生说过: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教的真谛在于“导”,为此我采用导学稿提出问题。我们的导学稿类似于东庐中学的讲学稿,即是学法设计,把传统的教学目标改为学习目标,教学重点改为学习重点,导学稿既是教案又是学习方案,关键在于导学:传统教学模式的提出问题大都是分散提出的,而我们的导学稿中设计的是一连串的问题链,做到将教学内容问题化,问题要点化,要点具体化,便于学生自主学习。例如本课导学稿中先对折射的一些基本概念以信息快递的形式给学生填空,在做一做部分“光的折射规律”的探究,导学稿中多次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遇到的困难,以笑脸的形式进行提醒或提示,随着问题逐层深入,环环相扣,探究得出折射规律也就水到渠成了。
课前让学生在导学稿的“导”下完成基础内容的填写,形式上可以是个体尝试解决,也可以是小组讨论基本解决。小组讨论是在小老师的组织互助下的利用课前时间完成的。小老师制是我校的一个特色,王校长曾介绍我们的小老师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确,教师一人能力有限,学生潜能无限。
第三步是共同探究,解决重难点问题。例如“光的折射规律”的探究是我们这堂课的重点与难点,一个规律的得出也是我们的科学家经过很长时间的探究才总结出来的,要我们学生一堂课就得出,的确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先以演示实验光从水中到空气中给学生以示范,再分组实验解决。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导学稿中错误较多的问题 ,课堂准备采用以下方式:汇报法,此处包括个人汇报和小组汇报两种方式;功艰法:小老师展示法和大老师点拨法,从而解决问题。
第四步是小结升华,练习反馈。小小练分为基本知识部分和提高拓展部分,每课一练。小小练有助于学生总结提高,通过相关习题的测验,及时了解教学效果,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激励学生,使学生相信自己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进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第五步提出新问题:小结本节课的知识点,从人看水中鱼说开去,鱼看岸上物体又如何呢?让孩子带着问题上课,再带着新问题下课,让学习延伸到课外。
反思总结
本节课的设计意图就是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复习光的反射规律到探究光的折射规律,能把两者联系起来存在着一个过渡,那就是研究方法。那么学生在观察老师演示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得出光的折射规律的部分内容时,学习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同时积累一些实验操作的经验,这样对于独立探究由空气到水(玻璃)、由玻璃到空气的过程非常有好处。
总之,没有教不好的孩子,一切以学习为中心,一切以学堂为中心,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多让学生主动参与,多联系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就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课件24张PPT。光的折射 通州区二窎中学 陈峥嵘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一、光的折射
二、透镜
三、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四、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
五、望远镜与显微镜
知识与技能

知道光的折射定义
认识光的折射规律
能辨别出属于折射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的方法得出光的折射规律
学会用探究的方法获取科学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大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情感。
培养学生在学习中交流、团结和协作的精神。
要取得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空间和时间。

-------陶行知学的课堂是自由的课堂一)提出问题二)自主学习,尝试解决问题三)小组合作,基本解决问题四)共同探究,全部解决问题五)提出新问题学的课堂:“五步问题式”3、合作探究4、小结升华5、提出新问题2、自主学习1、提出问题光的折射玩一玩猜一猜做一做议一议想一想学生最喜欢的课堂教学方式一两重的参与胜过一吨重的说教

-------卡耐基 玩一玩请大家将你准备好的筷子象我这样斜插入盛水的杯中,注意从侧面观察筷子在水面处发生了什么变化? 插入水中的筷子怎么折断啦 ?
1、玩一玩将一枚硬币放入碗底,移动碗或视线,直到 眼睛刚好看不见硬币,再轻轻往纸杯里倒水,你发现了什么?怎么能变出钱啊?2、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导学稿教材问题化  要点具体化问题要点化 学的课堂是快乐的课堂个体尝试解决问题 小组讨论分析解决问题 小老师制自主学习,基本解决问题无时不有  无所不能无处不在 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导学稿中错误较多的问题 汇报法共同探究,解决重难点问题个人汇报  大老师点拨小组汇报 攻艰法 小老师展示解决问题通过本课我们学到了什么基本知识部分提高拓展部分 小小练小结升华,练习反馈每课一练 怎样才能叉到鱼?提出新问题岸上的树看起来是变高还是变低呢?水A光的反射规律光的折射规律研究方法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