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 铁杵磨针【典故】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 ”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一定会成功的,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孩子们,如果在学业上能认真、努力、有恒心,成绩好一定是没有问题的。 鸟的天堂
“鸟的天堂”是广东省的一个闻名中外的旅游风景区。在距广州市100公里外的江门市新会区天马河的河心沙洲上,岛上有一株500多年历史的奇特的大榕树。这棵树的树枝垂到地上,扎入土中,成为新的树干。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棵大榕树竟独木成林。林中栖息着成千上万只鸟雀。
1933年,著名作家巴金来到这里游览后,有感而发,写出了脍炙人口的散文——《鸟的天堂》。如今,“鸟的天堂”已成为一个著名的风景点,吸引了千千万万的游客。读准生字词船 浆 纠 正 逼 近 涨 潮
不 禁 应接不暇 抛 弃
jiǎng jīu bī cháo jīn xiá pāo陆续:前前后后,时断时续。
展示:明显地表现出来。
不可计数:没有办法来计算,形容数量很多。
应接不暇:形容人或事情很多,接待、应付不 过来。暇:空间。文中指鸟太多,看不过来。一株榕树就是一个天堂,这是怎样一棵树啊?下面呢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9自然段,思考这个问题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是什么原因使这株榕树成为鸟的天堂?课文整体感知:
我们把作者两次游览“鸟的天堂”各为一段,那全文可分成几段?各段的大意是什么?
第一段(1~4自然段):
傍晚,我和朋友们划船出去游玩。
第二段(5~9自然段):
写我和朋友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鸟的天堂”── 大榕树。
第三段(10~13自然):
写第二天早晨,“我”和朋友们再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 鸟的天堂”里的居民──鸟儿的活动情景。
第四段(14自然段):
写作者对“鸟的天堂”的赞美和留恋。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有感情地朗读下面的课文,用几个词概括说说这是一棵怎样的大树?大茂盛勃勃生机(1)文中哪些地方是静态描写?哪些地方是动态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再读课文,讨论交流。想一想
③写文章时,注意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就能把内容写得更具体、更准确,动静结合,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①大榕树是静止不动的,文中作者从根、干、枝、叶等部位逐项来写,这就是对榕树的静态描写。如“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②作者第二次到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主要写了鸟的活动,是动态描写。如:“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鸟的天堂一次 二次—————一株榕树鸟儿大茂盛勃勃生机数量多自由、快活种类多静态动态赞美留恋内容回顾练习
练习写一篇解说词,介绍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