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乐音与噪声》师生公用导学稿

文档属性

名称 3.2《乐音与噪声》师生公用导学稿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09-11-29 20:5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八年级物理 使用人:_________班级_______
课题:3.2乐音与噪声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响度、音调、音色。
2.知道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不同
3.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4.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1、了解乐音的特征及与什么有关 2、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学习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响度是指声音的________,它与发声体的___________有关。
2.音调是指声音的________,它与发声体的___________有关。物理学中把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________,其单位是_______,符号是_______。
3.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的_________就不同。
4.有规律的、好听悦耳的声音叫做 。无规律的、难听刺耳的声音叫做 。
5.噪声通常来自汽车、摩托车等 ;电机、机床等 ;以及空调、冰箱等 。
6.噪声对人们的 和 都有伤害。轻则 , ;重则 , 。
7.人们通常从噪声的 、噪声的 及噪声的 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止。
二、课堂交流与达标导学:
(一)交流预习情况:
1.展示预习成果:交流你的思考和疑惑(含实验情况)。
2.讨论:通过预习,你想了解学习哪些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知识深化探究:
阅读课本第40页前两段的内容,举例说明生活中的乐音和噪声?
一、乐音的特性
(一)响度
1. 同学们用手摸喉头,先轻声说“啊”,然后大声说“啊”,喉头的振动幅度有什么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2.观察图3-2-1,要使鼓声更响些,应怎么做?两次鼓面振动的幅度有什么区别?你能想出一种显示鼓面振动幅度大小的办法吗?
3.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你认为鼓的响度跟鼓面的振幅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4.分析以上的实验现象,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声音的响度一般与声源 有关, 越大,响度越大。
想一想还有哪些实验或事实支持上述结论?
(二)音调
1.听宋祖英的歌曲《好日子》和刘欢的歌曲《弯弯的月亮》。两人的声音有什么不一样?是声音大小,也就是响度不一样吗?
2.观察课本第41页图3-20实验,想一想:转速相同的上、下两个齿轮拨动纸片时,纸片振动的快慢相同吗?实验时,纸片发出的声音相同吗?纸片发出声音的高低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3.用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如图3-2-2所示。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声音听起来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声音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4.你认为声音的这种不同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是否有关?存在怎样的关系?
5.分析以上实验现象,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声源振动的 ,声源振动的 越高,声音的音调就越高;声源振动的 越低,声音的音调就越低。
想一想还有哪些实验或事实支持上述结论?
(三)音色
找四个同学在后面分别念同一首诗,你能指出是哪一个同学吗?你是通过什么来判断的?
二、噪声
(一).噪声的来源
1.用塑料泡沫(或铁皮)摩擦干燥的玻璃板。你感觉这个声音如何?
2.阅读课本第43页的内容,结合自己生活中的感受,谈谈生活中哪些地方有噪声?这些噪声是从哪里发出的?你能对噪声来源进行简单分类吗?
3.乐音有可能是噪声吗 请举例说明。
(二).噪声的危害
1.在安静的环境下,测一测你的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然后播放响度较大的噪声,再测量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比较两次脉搏跳动有什么变化?这一变化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2.人们把噪声称做“隐形杀手”,因为噪声除了影响人的睡眠、休息、学习和工作外,还有哪些伤害,把你知道的写出来。
(三).噪声的控制
1.人能听到各种声音的条件是什么?声音传到人耳经历了哪些过程?
2.结合前面所学的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等知识,思考:人们可以从哪些途径寻找控制噪声的方法?并列举实际生活中控制噪声的事例:
结论:人们通常从噪声的 、噪声的 及噪声的 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止噪声。
三、课堂达标检测:
1.“请把电视机的音量调小一点”,这里的音量指的是声音的哪个特性? 。在音乐简谱中1、2、3、4、5、6、7的音调越来越 。
2.在做课本第41页图3-20所示实验时,用硬纸片分别接触上、下两个齿轮,听到的音调有什么不同?完成下表中的空格。
相同时间内纸片的振动次数(选填“多”或“少”) 频率(选填“高”或“低”) 声音的音调(选填“高”或“低”)
齿数多的齿轮
齿数少的齿轮
得到的结论
3. 女同学说话声音“尖细”,是指女同学声音的_______高,这是因为女同学说话时声带振动比较______的缘故。那么一个大声说话的男声与一个小声说话的女声相比,音调高的是_______,响度大的是_________。
4. 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
防治噪声可以从三个环节进行,分别是: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 。
6.你见过图3-2-4所示的警示牌吗?它表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你见过图3-2-5所示的装置吗?它自身能不能减弱噪声?你从图中得到什么信息?此时____ (选填“能”或“不能”)保证人进行正常的工作和学习。
7.先轻敲一下鼓,再用力敲一下鼓,两次听到鼓声 ( )
A.响度不同 B.音调不同 C.音色不同 D.无法确定
8.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演奏员拧紧或放松琴弦,可以改变乐器发声的音色
B.“震耳欲聋”主要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D.“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9.从环保的角度看,下列情况中不属于噪声的是( )
A.上课了,学校附近的卡拉OK厅播放出十分响亮的优美动听的音乐
B.清晨,公园里播放着优雅的琴声,伴随着老年人的晨练,令人心旷神怡
C.上自习时,几名同学在一起旁若无人地高谈阔论、放声大笑,表现得十分开心
D.公路上机动车辆的鸣叫声,发动机的排气声
10.下列措施中,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的是  (   )   
A.在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   
B.在嘈杂的车间,工人戴着防噪声耳罩
C.机动车辆都安装有消声器
D.现代城市住宅安装双层中空玻璃窗
11.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采取下面什么方法是有效、合理的( )
A.老师讲话时声音要小一些 B.每位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
C.在教室周围植树 D.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12.学唱韩红的《青藏高原》这首歌,你觉得哪一句最难唱?为什么?是不是声音的响度不够?用力唱行不行 你唱不上去的原因是什么?
13. 当你在房间里想学习和做作业时,隔壁房间在大声地播放音乐和唱卡拉OK,你会用什么方法来减小这个噪声呢?
【课外空间】
1、女高音比男高音尖脆,是因为女子声音的____________比男子高;而男高音比女高音洪亮,是因为男子声音的____________比女子大。
2、音调是人们感觉到的声音的__________。频率是物体在1s内________________。音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_____________。
3、响度是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__________,振幅是物体在振动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响度与发声体的________有关,振幅越大,响度________。响度还与_________________有关。
4、对人们来说,_________dB到_________dB的声音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__________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_________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__________dB。
5、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它们是:在_______________处减弱;在_______________处减弱;在_______________处减弱。
5、听朋友打电话,凭说话声就能知道他是谁,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发出声音特征中的什么不同? (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无法判断
6、有关声波的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声音的传播不需要条件 B、使劲打鼓,响度增加,声速也变快了
C、女人的音调高,故谈话的声速快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7、取两个相同的橡皮圈,用嘴同时咬住两个橡皮圈的一端,手指插在圈中将橡皮圈拉长,其中一根橡皮圈张得紧些,另一根橡皮圈拉得松些。用另一只手依次拨动两个橡皮圈。这两个橡皮圈振动快慢相同吗?两次发出的音调有什么不同?由此说明音调的高低与什么有关?
8、人听到声音的条件有哪些?
四、我的收获和疑惑:
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
2.疑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后记】
图3-2-1
图3-2-5
图3-2-4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