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活动,运用地球仪,地图及图文资料,能够说出海陆比例,及海陆分布特点,七大洲的分布。
课堂突出了新课程的理念。即课堂教学的本质是教师组织学生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上努力营造适合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环境,发挥平等中首席的作用。在教学中设置了循序渐进的活动,由浅入深,使学生能够投入到教学中,通过观察记录,交流探究,等多种形式,主动获取知识。?.
本节课是以问题探究为主的课堂。教学中特别注重学生的合作探究。设置了有价值的两个课堂活动,留给学生学生的互动时间和思考时间,使学生通过思考,探究,思想碰撞,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突出地理学科的特征,运用地球仪及大图,引导学生进行抛、观察、读、拼等活动,提高了读图用图的能力,体现了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当然本节课也有以下不足之处
面对录课,学生有些紧张,课堂表现不如平时积极。教师语言不够精炼,激发性的语言欠缺,在激发学兴趣及热情上还需努力。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中还需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深入研究教学及学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第一课时)
一、课标
(一)课标内容:
1 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2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的分布。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1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 ,海陆分布特点 2七大洲分布
教学难点:七大洲的轮廓与分布
三、学情分析
(一)预测本班级学生可能达到的程度
1、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 90%学生能够掌握
2、海陆分布特点:80%学生能够掌握
3、七大洲的位置与轮廓:70%学生能够掌握
(二)普遍性问题:
七大洲的分布
四、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2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海、洋、海峡。
3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的分布,记住七大洲的轮廓
五、教学过程
【构建动场】
你知道吗?1961年4月,前苏联加加林少校,第一次登上了太空。同年5月美国人登上太空……2003年10月15日,中国人登上了太空!
播放杨利伟发回的视频。
展示航空员拍摄的地球照片
抛出问题:为什么宇航员拍摄的地球照片多是蓝色的?
地球上的海陆是如何分布的?
【讲授新课】
活动一:抛球找比例,观球找特点
活动目的:对应教学目标1
活动程序:实验——观察探究——交流反馈——总结提升
1、小组内抛地球仪,观察手心接触的位置是海洋还是陆地, 并记录下来(10次)
2、观察东西半球,看看陆地海洋相对集中在哪个半球。观察南北半球,看看陆地海洋相对集中在哪个半球。(将观察结果填入学案)
3、观察南北两极,海陆分布有什么不同?
反馈:
组别
海洋
陆地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五组
六组
七组
八组
九组
十组
十一组
十二组
出示下图
概括的说,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活动策略:通过小组抛球活动记录次数,阅读数据说出地球的海陆比例
活动策略;学生小组合作,观察地球仪及地图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学生小组展示后进行小结:
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东半球,
海洋主要集中在西半球。
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
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
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
教师展示水半球、陆半球的图片及数据,理解无论怎样划分,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活动策略与评价: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交流,分析海陆比例及海陆分布特点。
活动二:看图识概念拼图找家园
活动目的:对应教学目标2.3
活动程序:看图描述,拼图查找
环节一:熟悉海陆
活动策略与评价:通过第一幅图,学生 理解什么是大陆、半岛、岛屿、洋、海、海峡等。运用第二幅图进行评价,看学生能否找出这些地理部位,进而认识大洲。
环节二:拼图认大洲
1、组内交流认识手中的大洲
2、在图中写出大洲的名称
3、将手中的大洲拼合成世界地图
活动策略与评价:通过小组合作,用图、拼图,交流展示,学生能够掌握七大洲的分布与轮廓。
【综合建模】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地球
结束语:20世纪中后期,美国与前苏联在航空领域平分秋色。21世纪,中国也步入太空并取得了举世瞩。杨利伟第一次登上太空,费俊龙聂海胜完成多项实验,翟志刚完成太空行走。我国科技在发展,国家在进步。对地球奥秘的探索从未止步!
附小组活动任务单:
大洲和大洋小组活动任务单
活动一:抛球找比例 观球找特点
小组内抛地球仪,观察手心接触的位置是海洋还是陆地, 并记录下来(如果手心既接触陆地也接触海洋,请按照面积大的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合计
海洋
陆地
观察南北半球、东西半球,陆地海洋相对集中在哪个半球。
东西半球
南北半球
海洋
海洋集中在 半球
海洋集中在 半球
陆地
陆地集中在 半球
陆地集中在 半球
观察南北两极,海陆分布有什么不同。
从北极上空观察地球,发现北极点周围是 (填陆地或者海洋),从南极上空观察地球,发现南极点周围是 (填陆地或者海洋)。
活动二:读图识概念 拼图认大洲
组内交流认识手中的大洲 ,简要说说特点。(组长随机拿出大洲轮廓,请组员回答)
在下图中写出名称。
3、结合课本最后的世界地图,将手中的大洲拼合成世界地图 (注意观察赤道的位置,请小组派代表上台拼图,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评测练习
展示学生拼图并说出大洲的名字
指轮廓说出大洲的名称:
课件23张PPT。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第二章陆地和海洋你知道吗?1961年4月,前苏联航空员加加林少校,第一次登上了太空。同年5月美国人登上空……2003年10月15日,中国人登上了太空!航天英雄:杨利伟继杨利伟后,聂海胜、费俊龙、翟志刚等多名航天员先后登入太空,给我国带来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活动一:抛球找比例,观球找特点1、小组内抛地球仪,观察手心接触的位置是海洋还是陆地, 并记录下来(10次)
2、观察东西半球,看看陆地海洋相对集中在哪个半球。观察南北半球,看看陆地海洋相对集中在哪个半球。(将观察结果填入学案)
3、观察南北两极地区,海陆分布有什么不同?
抛球数据统计概括的说,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 ,海洋主要分布在 ________ 。小结东半 球西半球 从南北半球看,陆地集中分布在________,但是北极周围却是一片________ ;海洋大多分布在________ 。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________ 。北半球海洋南半球陆地小结水半球海洋面积占 90%,陆半球陆地面积占48%无论如何划分,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
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活动二:读图说概念 拼图识大洲环节一:读图说概念大陆岛屿半岛海或湾大洋海峡历城·郭店·地理厚 德 博 学大陆岛屿半岛海或湾大洋海峡历城·郭店·地理厚 德 博 学环节二:拼图认大洲1、组内交流认识手中的大洲
2、将手中的大洲拼合成世界 地图请指图说出大洲名称20世纪中后期,美国与前苏联在航空领域平分秋色。21世纪,中国也步入太空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科技在发展,国家在进步。对地球奥秘的探索从未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