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第17课
创新整合点:
1、信息技术应用于科学课:科学课应贴近学生生活,重视学生生活经验,金属这一材料做成的物品在生活中多而杂,涉及到方方面面,要对学生实物展示有很大局限性,而多媒体的应用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学生是科学探究的主体,网络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搭建了一个很好的自学平台,有效解决了学生被动学习的问题。
2、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尊重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探究情感,精心创设探究环节,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教材分析:
金属广泛应用于生活早已为学生所熟知,学生对金属物品有丰富的生活体验。研究金属不仅可以发现金属的特性,还有利于学生体验探究过程,获得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能力,使学生产生合理利用金属、创造性利用金属的欲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本课是继“木材”、“陶瓷”之后,再次让学生经历和体验较为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的课程,探究方法有相似之处,利于达到使学生学会科学,合理、熟练选择探究方法的目的。
学情分析:
因为学生对木头、陶瓷已进行了探究性学习,对金属的研究了解了基本的方向和方法,并且金属是学生非常熟悉的材料,已经知道了金属的某些特征,所以老师可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另外,对一些简单的问题,学生也可通过上网查询等方法解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金属是可再生的材料;了解金属的性质及用途。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提出探究金属特点的大致思路,能对自己或小组提出的问题作出书面计划,并能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观察试验;知道探究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探究方法;能区分什么是假设,什么是事实;能对研究的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探究金属特点的观察实验活动中体验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的观察试验结果;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教学环境与准备: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教学准备:笔记本电脑、铜丝、铁钉、铝丝、铜勺、铝勺、木棒、筷子、砂纸、粉笔、烧杯、热水、电池、小电珠、导线、铁锤、铁砧等,供分组实验用。(6组,5人一组,2组共做同一实验,延展性都做)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材料,你认识它们吗?
你们的课桌是什么材料构成的?(木材)我们的课本呢?(纸)老师的水杯呢?(陶瓷)(出示部分常见材料,教师好像是随意点出几件物品,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不同的材料;其实,选取的材料具有代表性 ,涵盖学生已学的几种材料。)
师:看来,同学们对这几种材料已很熟悉了。今天老师又带来另一种生活中的材料,在这个神秘的口袋里,谁来摸一摸里面有什么?请你任意拿出一个物品,说说它们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在答案揭晓之前,你能感觉出来他是什么吗?摸不出来,我们可以看
一下。观察一下,它有什么特点?它是什么材料做成的?
生:金属。
师:(板书课题)现在,我们就让金属来当主角,进行一场有趣的探究活动。
师:刚才我们用看一看,摸一摸的方法,结合我们的生活经验,初步感知了部分金属材料,今天,我们要继续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亲自动手操作、对比、实验,并通过合作、交流自己去探究、发现关于金属的科学知识。
2、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师:那么关于金属,你想了解些什么?(学生可能会提到:种类、来源、用途、特点……老师在黑板一边写下来)
师:同学们想研究得问题可真多,我们先来研究金属的特点。
〔设计意图: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要以学生的前概念为前提,才能保证与此相联系的较高层次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样进入新课的教学,使学生感到新知识并不陌生,相对降低了学习新知识的难度。〕
3、大胆猜测,制定实验方案,实验验证。
(1)师: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你认为金属可能有哪些特点?
生:我觉得它们可能容易导电,因为电线芯就是用金属做的。
生:我认为它们可能有光泽,妈妈手上戴的金戒指就闪闪发光。
生:我认为它们可能容易传热,因为我们家里壶、锅是金属做的。
……
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 易传热
易导电
会发亮
会变形 (总结时归纳出科学名称,如延展性)
…….
师:猜测是科学发现的前奏,你们已经迈出了精彩的一步!那么大家想知道你的猜想对吗?
生兴奋地说:想。
(2)选取材料:
师:如何验证我们的猜想呢?
生:做实验。
师:对,这是一个好方法!你们快速讨论一下,你们小组打算研究哪一方面的问题?老师跟你们准备了一些实验材料,请组长根据你们想验证的猜想到台前来领取材料。(交代组长回去后先不要动材料)
(3)制定计划,实验验证:
大家想不想把实验做好?那先听清老师的要求:动手之前先动脑,(课件展示温馨提示)
在做实验之前,讨论一下你们的方案,我们要想科学家一样先做一个实验计划,然后再认真进行实验,并实验过程中随时做好记录,能做到吗?
老师要提醒一下,实验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好,开始吧。
(师巡视、指导实验)
师:(发现学生实验完)科学家有一个特别好的习惯,就是每次完成后,总不忘整理好实验材料,我们要向他们学习,看一看哪个小组能把你们的材料整理好!(稍停)看,真像一个个小科学家!
(4)(稍后)谁先来汇报一下你们的实验过程和结论?
生:我们这样来验证容易导电的特性。将木筷、橡胶棒、铜丝、铁丝、铝丝不同材料分别接入完整的电路中,灯泡发亮证明容易导电,若不灯泡发亮就证明不容易导电。发现铜丝、铁丝、铝丝容易导电,其他材料不容易导电。
师:哪个小组还验证了金属容易导电的特点,你们有什么不同的意见?(你们有不同的发现吗?有补充吗?……老师表述可以换一下词语,不可一个调)
生:......
师:通过与其他材料比较我们发现金属容易导电。
有光泽:
师:你们小组做了哪方面的验证?怎样验证会发亮?
生:用砂纸打磨。
生:用小刀刮。
......(比较对比材料)
师:通过与其他材料比较我们知道了……
容易传热:
怎么验证易传热呢?哪一组说一说?
生:我们组先将开水倒入杯中,再将木筷、橡胶棒和铜丝、铁丝、铝丝放入热水中,过一段时间,用手摸一摸哪一种材料最热?通过实验,我们发现...........
师:大家觉得他们的实验怎么样?有没有要补充的地方?
生:我有补充材料不能分开放,应同时放入热水中。
师:哦,能说说为什么吗?
生:因为分开放,先放进去的材料会先热起来,这样实验就不准了。
师:这位同学说得真好,做实验就要有这种认真的态度,我们应该在相同的条件下做实验,这样实验的结果才会更客观。以后在做对比实验时,也要像今天这样控制好变量!
(5)若前面传热实验不理想,让学生再次规范做该实验,(台前演示,其他组参与)
(6)突破延展性(各组材料:铝条、铜条......锤子、砧板,尺子)
师:我觉得今天同学们真了不起,用科学的方法验证了你们的猜测确实是正确的。老师这有一些一样长的金属条(实物投影7条同长的金属条,用硬度系数相对低一点的金属),你们能帮老师把它们变成金属片吗?
请组长同学到前面来换实验材料!
学生操作:
a、把粗金属丝放在砧板上;
b、用铁锤敲打它,把圆形敲成扁形的;
c、实物展示:与砸前金属条比较有何变化?(变宽、变长)
(师:大家想一下,象玻璃、陶瓷等材料有没有这个特性?它们一砸肯定会破裂。)
d、总结:像金属条这样可以在外力下可以变宽变长的特点我们叫做金属的延展性。(红笔完善板书:延展性)在所有金属中,金的延展性是最好的。
展示数据:金的延展性
(课件展示金的延展性,用数据说明,给学生以不可思议的感觉,加深对金属延展性的理解。)
4、总结金属,揭示课题
师:刚才我们共同进行了科学实验探究,现在你认为金属有哪些特点?
生:我认为它们具有容易传热、容易导电、有光泽、容易延展的特点。
师:我们把具有这些共同特点的材料叫金属。(重申课题:金属)
5、联系生活,拓宽视野
师:说一说你见过的金属物品,它利用了金属的哪些特点?
生:电线。它利用了金属的容易导电的特点。
生:水壶。它利用了金属的容易传热的特点。
生:金银首饰。它利用了金属的有光泽的特点。
生:加工金属零件。它利用了金属的容易延展的特点。
……
师:老师收集了一些金属物品的图片,你能快速的判断出它们利用了金属的哪个特点吗?(快速展示图片,让学生判断利用了金属的哪些特点,通过练习感受金属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师:其实,各行各业都离不开金属。(课件展示:金属在农业、工业、商业、军事、航海、航空……等各方面的应用,理解金属应用的广泛。)
师:如果世界上没有金属这种材料,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6:认识“金属从哪里来?”
1)学生谈自己的认识:我们研究了金属的特点,那么你们知道“金属从哪里来”吗?
2)师播放音像资料介绍获取金属的途径。师:金属的来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我们先看一下铁是怎样来的?(视频展示铁的冶炼过程)
看了铁的冶炼过程我们也就知道了金属首先来自金属矿产,是从金属矿石中提炼出来到,所以它是一种人造材料。(板书:人造)另一种来源是将废旧金属进行冶炼、加工,获得金属物品。由此我们知道金属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是可以再生的材料。(板书:可再生材料)
(学生先谈认识然后验证性地展示事实资料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金属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是可以再生的材料。)
随着经济的发展,金属矿产的开采已不能满足人类需求。(课件展示我国人均铁矿石储量和每年铁矿石进口量。)
而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据是最好的证明。(课件展示一组数据,让学生结合矿石的稀缺感受回收利用的重要性。)
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要把不用的旧金属收集起来,卖给回收站……
师:我们也可以利用废旧金属做一些我们感兴趣的小物品(投影创新设计)我们课下做一做并比一比,好不好?
下课!
课件13张PPT。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 17 课1、先观察实验材料,探讨合理的
验证方法并制定实验方案;
2、小组合作实验探究,注意控制
变量,做好对比试验;
3、认真观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
4、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发现金属
的特点;
5、整理实验器材,做好汇报准备。温馨提示:2018-9-27
金是最富有延展性的金属,1克金可以拉成长4000米的细丝。假如将300克金拉成细丝,可以从南京沿铁路线延伸至北京。金也可以捶成比纸还薄的金箔,一两黄金,压成金箔可覆盖两个篮球场。 我国铁矿资源储量虽然位居世界前列,但因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仅 36吨,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目前国产铁矿石已不能满足钢铁工业发展的需求,我国矿石的进口依存度已超过 50%。 据权威资料综合分析,用废钢代替铁矿石炼钢,可减少
大气污染86%,减少水污染76%,减少耗水量40%,同
时减少采矿废弃物97%。创新设计: 请课下利用废旧金属制作一件手工作品,并比一比谁做的好!2018-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