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 课外阅读专项(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 课外阅读专项(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7-23 11:39:11

文档简介

(一)
1.无私奉献 默默无闻 
点拨:想一想赞美人高尚的词语有哪些?选择两个最符合老人性格品质的词语。
  2.你这么做有什么用啊?那路又不是我们家的,你有那工夫还不如多种点地,也能让我们一家生活得更好一点。 真是个傻子,闲得无聊啊,找罪受,还不如没事在家里歇歇呢。 
点拨:认真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补充人物的语言,符合题意即可。
3.(1)√ (2)× (3)√ 
点拨: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判断对错。
4.搬河里的石头补路基,结果河水冲了自家田,粮食减产。 寒冰冻住了路面,他用6个多小时背土铺沙,使道路畅通。 
点拨:概括事件要言简意赅,不要太啰嗦。
5.苏霍姆林斯基说“对人来说,最大的欢乐,最大的幸福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献给他人”,我认为你是最幸福的人。这种幸福不是因为家庭的富有,而是因为你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生活在你们村子里的人也是幸福的,因为你的奉献给他们带来了方便。
点拨:回答这道问题,首先要引用名言警句,然后再用自己的话赞美老人。
(二)
1.奉献。
点拨:短文的主题赞美了邻里之间和睦相处,正是因为他们都具有那种处处为他人着想的奉献精神。
2.没有任何动静。形容全身没有一点完好的地方,这里指树枝被大风吹断了。
点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等着,我给你家送些过来。
点拨:填写内容符合题意即可。
4.西家人动手给樱桃破损的枝条进行了捆绑时,也将从东家伸过来的石榴的残枝进行了修理。两家相互送果子。
点拨:概括段意要简明扼要。
5.邻居之间应和睦相处。
点拨:只有处处为别人着想,邻居之间才能和睦相处。
(三)
1.瑕疵 参差不齐
点拨:仔细阅读短文,找出意思正确的词语。
2. B
点拨:这篇短文是通过老人的语言描写来突出表现这篇短文的主题。
3.完美无缺为别人献出的一份爱
4.因为老人掏出一块心给别人,别人常常会掏出自己的一块心回馈给老人,以填补老人的空缺,但由于这两块不完全一样,伤口的边缘就留下了疤痕。
点拨:认真阅读短文,理解短文内容,可以按原文回答。
5.懂得付出,能够回馈别人的爱的心是最美的。
解析:心灵的美不美不能看外表,虽然心灵上伤痕累累,但是想到自己付出的爱心,能够得到别人的回报,心情就会万分高兴。
(四)
1.(1)不计其数 数不胜数 (2)目瞪口呆 惊诧万分 
点拨:这道题目考察平时的词语积累。
2.BD 紫红如玛瑙 碧绿如翡翠 
点拨:句子的修辞手法有:排比、比喻、拟人、反问等。
3.(1)√ (2)× (3)√ (4)√
点拨:认真读短文,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判断对错。
4.一开始,石头美丽至极,散发出奇异之光,令人赞叹。后来变得暗淡无光,灰不溜秋。因为“我”一时的占有欲,想把它们占为己有,没有做到真正爱大自然。
点拨:石头的前后变化可以在原文中选择恰当的词语进行概括。
5.C
点拨:认真读课文,领会文章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五)
1.排山倒海: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情趣横生:指在举止、礼貌外表上表现的得体、风雅、有风趣。
点拨:首先在短文中找出词语,然后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
2.不仅而且
点拨:这个句子属于递进关系,填上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语。
3. 滔滔的黄河水自北从数百米宽的河床排山倒海般地直逼而来,骤然归于二三十米宽的“龙槽”,倾注似壶之口,这里由此而取名“壶口”。
点拨:认真阅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4. 壶口不仅风景奇伟,而且流传着不少动人的传说。承上启下
点拨:过渡句就是联接上下文,由一个问题过渡到另一个问题的句子.
这样句子往往出现在段落末尾或段落开头,有时也独立成一段,内容上这个句子和上下两段都有联系。所以判断时可以根据位置,也可以根据内容,最好还是根据内容判断。过渡句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5. 春天,主瀑烟雾缭绕,副瀑千流竞争;夏季,主瀑大显神威,吼声震天,激起百丈水柱;秋天,万里洪流,一泄为快;冬天,形成天然冰桥。
点拨:阅读短文第三自然段,选择每一个季节最有代表性的词语来进行概括。
6.增加了壶口瀑布的神秘色彩,使文章更加感人。
(六)
1.山是骤然凝结的水,让人想起雄奇、伟岸,想起男子汉那坚实的胸膛;水是奔腾飞跃的山,让人想起纯美、坚韧,想起川妹子火辣辣的性格。
点拨:认真阅读选文第二自然段。 
2.(1)流过崖间难于上青天的蜀道 (2)很高 (3)船首翘望,眼看一座山峰横在眼前,堵住江路,但船一直走下去,直到山脚,江水一弯,又是一条闪着亮光的水路。
点拨:认真读短文,体会短文中突出山的特点。 
3.(1)× (2)√
点拨:做这道题目,首先要弄明白比喻句和对偶句的特点。比喻句要有本体和喻体。
4.三峡高山耸立,奇峰异岭,让人叹为观止。江水银光闪烁,弯弯曲曲,引我们赏无数胜景。我们赞美三峡,你是曲折回转的画廊,你是一幅优美的图画。
点拨:体会短文中山水的特点,围绕山水的特点写几句话,符合题意即可。
(七)
1.沮丧 欣喜
2.花掉自己这几年辛苦积攒的全部积蓄,几经辗转,终于来到了梦想中的伦敦。她提前一周,摇着轮椅,顶着烈日,细心地探查了马拉松比赛的路线。确定了一处最佳观看点。
点拨:阅读短文第二自然段,按顺序写出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3.反问不能躺在病床上,通过电视看比赛。
点拨: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反问的形式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强,更能引起人们的思考。
4.对于体育热情而执着的精神。
点拨:她脸烧得通红,她仍没有丝毫的犹豫,服过药,准备为每一位从自己面前跑过的运动员加油。随后,一拨拨运动员跑过来,她不停地为他们鼓掌,热情而执著。
直到掌声欢送了最末一名运动员从身边跑过,她才瘫软地倒在轮椅上,蓦然发觉自己的高烧尚未退去,浑身烫得吓人。她想让每一名运动员都能听到她的掌声。从这些地方都可以看到她对于体育热情而执着。
(八)
1.即使……也……不仅……而且……
点拨:认真阅读,仔细推敲,用哪一个关联词语最恰当。
2.(1)主动要求担任某项艰巨的任务。文中指鲁迅主动要求扮演目连戏中的一个角色。
(2)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文中指鲁迅受到叔父的影响,学会了刻印的本领。
点拨:首先在文中找出这两个词语,认真领会词语在短文中的意思。
3.看戏 篆刻 养鱼 绘画
点拨:短文2到6自然段
4.增长知识 变换方式积极休息
点拨:第一自然段。
5.(1)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鲁迅先生对花的喜爱
 (2)兴致勃勃 行动十分小心谨慎 鲁迅对金鱼的喜爱,做事小心谨慎
点拨:认真读句子,领会意思。
6.对鲁迅先生的敬佩、赞美之情。
(九)
1.zhēng zhá 
点拨:注意z 与zh的区别;这两个字都是多音字,要注意在这个词语中的正确读音。2.B 
点拨:认真读短文第一自然段,选择正确答案。
3.站 扛拍 他内心充满强烈的爱国之情,对胜利充满信心
点拨:认真读短文第二自然段,结合父亲的动作、语言体会父亲的内心世界。
4.营房、旗台、炮台、码头和周围的海边山上 作者童年是在这些地方生活的,这些地方留有她童年的美好回忆。
点拨:这勾起了作者对童年的回忆。
5.A
点拨:围绕课文表达的主题进行分析选择。
(十)
1. pìqì
点拨:正确区分b和p以及四声。
2. 2014年7月20日巴勒斯坦加沙城一个普通医院巴以儿童、老人及妇女
点拨:短文第5、6自然段。
3.三名天真的孩子失去了生命,一位父亲失去了孩子,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失去了自己的父亲。
点拨:认真领会三幅画的内容,学会用简短的语言进行总结。
4. 一位神情忧戚的老人说:“我们只想平平安安地活下去……”
5.为了地球的和平、为了人们的安宁,请停止战争。
点拨:战争对人类造成了很大的伤害,老百姓们时刻面对着死亡的威胁,活在随时被夺去生命的恐惧之中。针对这样的情况你有什么话对那些造成战争的人们说呢?
(十一)
1.一点儿也不在乎 一点儿办法也没有 
点拨:找出短文中带有词语的句子,多读两遍,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
2.微笑 命令 
解析:小战士看到首长和蔼可亲,面带微笑;陈赓关心爱护小战士,又怕小战士不骑马,故意用命令的口气来说话。
3.外貌 面黄肌瘦 
点拨:描写有环境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
4.烧得发黑的牛膝骨 把粮食留给陈赓,让他不忍饥挨饿,能够生存下来 饥饿 上面还留着几道白白的牙印 
点拨:认真读短文,用短文的原句回答。
5.小战士是一个舍己为人的人;陈赓是一个关爱战士、爱兵如子的人。
点拨:认真读短文,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人物的性格品质。
(十二)
1.(1)本文指强健,没有缺陷。 (2)诉说受到的冤屈。 (3)愣住了,呆住了。 (4)研究,讨论。 
点拨:找出短文中带有词语的句子,多读两遍,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
2.因为她生了那么多残疾孩子,自己还有病在身,所以说贝多芬的母亲是“可怜的母亲”。 
点拨:用短文中的句子回答。
3.想想都太可怕了,若是再多一个残疾孩子,真不敢想象这个女人怎么能承受得住! 
点拨:短文第二自然段。
4.给予这个可怜的母亲多一点儿希望 善良、有爱心 
5. B
(十三)
1.墓暮叮钉
点拨:区别同音字的用法。
2.疾驰挫伤
点拨:在短文的第一、二自然段找。
3.心理敢于承担风险一丝不苟
解析:要想保住胳膊,难度非常大,但是关医生为了孩子选择了难度大的手术,可见关医生敢于承担风险,对待工作一丝不苟。
4. 黑孩子左上臂下端骨头断裂,大部分肌肉断离,神经严重挫伤。从黑孩子摔伤到现在已达八个多小时,孩子现已昏迷。要保住这条胳膊是很困难的。
点拨:选文第二自然段选择答案。
5.我也想办法保住孩子的胳膊,让他能够健康地生活。
点拨:要从正面回答。
(十四)
1.不期而至:没有预料地到来。不可思议: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现形容对事物情况、发展变化或言论无法想象,很难理解。
点拨:首先找出这两个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迎客松、望客松、黑虎松、连理松等生在极顶和绝壁上不知名的野松
点拨:短文第三自然度。
3. 为了从石头里寻觅生机,也为了牢牢抓住绝壁,以抵抗不期而至的狂风的撕扯与摧折,它们的根日日夜夜与石头搏斗着,最终不可思议地穿入坚如钢铁的石体。体会到松树具有坚持不懈和坚忍不拔的品质。
点拨:首先了解拟人句的特点,再到文中找拟人句。认真阅读拟人句,体会松树具有的特点。
4. 这种松树的根部能够分泌一种酸性的物质,腐蚀石头的表面,使其化为养份被自己吸收。它们的根日日夜夜与石头搏斗着,最终不可思议地穿入坚如钢铁的石体。
点拨:短文最后一自然段。
(十五)
1.zhǎo mó zì zài
点拨:读准字音。
2.攀附伟岸摇摇欲坠震撼
点拨:联系上下文,写出正确的词语。
3.无以言表:难以用语言来描述。文中形容作者看到第二棵松树时的复杂心情。
危如累卵:比喻形势非常危险,如同堆起来的蛋,随时都有塌下打碎的可能。
点拨:找出短文中带有词语的句子,多读两遍,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
4.如一位伟岸的“将军”。
点拨:短文第一自然段。
5.它横生在峭壁上,被一块巨大的石头压着树身,深深的凹痕上有灰白的树渍(zìzé)。那是巨石压出的伤痕。树干在这里被压弯了,但是却并没有被压倒,而是扭转身子,绕过一处石角向上生长,茂盛而翠绿的枝叶顽强地伸展在空中。
点拨:选文第二自然段。
6.人活一生,成败得失都要淡然处之。成功不足喜,因为成功中隐藏着危机;失败也不足悲,失败中可能蕴含着机会。
点拨:联系“正如那棵承载巨大压力的松树,于逆境中奋力成长,以不屈不挠的求生意志挑战巨石”这句话,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7.第一棵松树象征了成功者;第二棵松树象征着失败者。
点拨:第一棵松树生长的环境、气势象征了成功者;第二棵松树身处逆境象征着失败者。
8.我喜欢第二棵松树。因为那棵树承载着巨大的压力,在逆境中奋力成长,用不屈不挠的求生意志挑战巨石。
点拨:认真读短文,领会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自主表达,理由充分。
9.我会向第二棵松树学习,面对逆境,奋力拼搏,不屈不挠,努力向困难挑战。
点拨:自由表达,符合题意即可。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
课外阅读专项
(一)五十余年义务修路,八旬老人情洒山乡
李子沟村山大沟深、交通不便、自然条件差,唯一通往外界的就是这条依沟而建的8千米长路。50多年来,陈万元老人不知在这条老路上走过多少次,他把精力全部倾注在从苟家磨到云雾山的出山农路上,一干就是50余年。长年累月地修路,唯一陪伴他的只有一把铁锨、一个背篼、一把锄头等简陋的工具,路不平了他背土垫上,路基垮了他背石块砌起。面对家人的埋怨、村民的冷嘲热讽,他只是淡淡地一笑,依然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那一年山洪暴发,路基冲毁,陈万元老人光着脚丫把河里的石头一块一块地搬到路中间,砌成路基,路修好了,可是河水冲进对面自家的责任田里,淹没了农田,损失的小麦至少有两百多斤,这对于一个以种田为主的家庭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但陈万元看着自己补修的路依然完好,心里还是踏实了许多。2005年腊月,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由于浓霜太重,导致路上车辆打滑无法行驶,陈老从早上4点起床就开始背土铺沙,整整用了6个多小时才保证了这条路的畅通。南部山区土质松软,路埂塌陷十分严重,他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地修补着……在这条8千米的长路上没有人统计过他付出了多少心血,留下了多少汗水,但他瘦小驼背的身影,浓重而深邃的皱纹和一层又一层的老茧记录了他历经的沧桑。
就这样,陈老一干就是53年,他用自己平凡的事迹,谱写着自己不平凡的人生。
1.你可以用哪些词语来赞美陈万元老人?请你写两个。
  ()()         
2.展开想象说话。
文中说“面对家人的埋怨、村民的冷嘲热讽,他只是淡淡地一笑”。想一想:家人会埋怨他什么?村民们又会如何嘲笑他呢?请你分别写一句。
家人的埋怨:
村民的嘲笑:
3.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一把铁锨、一个背篼、一把锄头”中的三个“一”,写出了陈万元修路工具的简陋,说明他修路面临的困难之大,更加突出了他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
(2)“依然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中的“自己想做的事情”指的是去种田。(  )
(3)“平凡的事迹”指的是他50多年来始终坚持修路。“不平凡”说的是他能够如此坚持,如此无私奉献,让自己的一生变得富有光彩。 (  )
4.短文的第2自然段主要写了陈万元老人修路中的两件事,请你简单地概括一下。
第一件:
第二件:
5.请你引用一句有关奉献的名言,写几句话赞美一下陈万元老人。
(二) 一棵树上的两种果实
有两户人家相邻而居,以院墙相隔,墙东栽了一棵石榴,墙西栽了一棵樱桃。
开花时节,姹紫嫣红,分外妖娆。两家人经常坐在树下乘凉、吃饭,因为有了两棵树,他们的生活五彩缤纷。时间久了,两棵树的枝条开始向外生长,逐渐蔓过了院墙的界限,石榴的枝条跑向了墙西,而樱桃的枝条也悄无声息地伸向了东邻。
又到了开花时节。东家开始给石榴打药了,因为石榴树上生了许多的虫子。他给石榴打完药,仔细观察了一番,竟然发现樱桃蔓过来的枝条上也有害虫。他想了想,觉得这可能是因为自家的石榴引起的。于是,他重新配了药,沿着蔓过来的枝条将药打在樱桃枝上。过了几天,他竟发现所有的害虫消灭得无影无踪。他感到很快乐。
一场大风后,残花遍地,西家人动手给樱桃破损的枝条进行了捆绑。捆绑完时,突然发现越过院墙的石榴也是体无完肤,他想,东家的主人可能出差了,要是几天不回来,石榴就会错过花期。他想着想着就动起手来,也将石榴的残枝进行了修理。几天之后,两棵树又是一片生机盎然。
果实成熟的季节到了,东家的孩子看见蔓过来的樱桃,他哭着要吃。西家的主人听见了,对东家说:“??????????????”东家觉得过意不去,便将自家的石榴摘下许多,送给了西家。这两家人和谐相处,种了一棵树,却能吃到两种果实。
生命也是一棵华美的树。如果我们想使自己的生命同时拥有两种果实,那么,你就允许别人的枝条伸到自己的世界里,同时,你也要学会将自己的成果(??????????)到别人面前。
1.选择一个恰当的词写在最后一自然的横线上。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悄无声息:????体无完肤:
3.在第5段中,结合上下文猜猜西家的主人会怎么说,请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4.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第4、5自然段的意思。
5.画横线的句子是描写,从这2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三)
一天,一位年轻人站在城镇的中央,宣布他的心是整个山谷中最美丽的心。围观的人很多,他们都称赞年轻人的心的确是完美无缺,并没有一点伤痕瑕疵。
突然,一位老人出现在人群中,说:“你的心不如我的美丽。”
围观者和年轻人都朝老人的心看去:它布满了伤疤,有的地方被挖去又重新填补上,但修补得不甚完整,留下一些参差不齐的疤痕。实际上,有的地方缺失了整块,甚至露出很深的豁口。
年轻人笑了起来:“我们两人的心相比,我的是那么完美,而你的却是一堆伤疤。”
“是的,”老人说,“你的心从表面来看很完美,但我绝不会跟你交换。你看,每个伤疤都代表我为别人献出的一份爱——我掏出一块心给他们,他们常常会掏出自己的一块回赠给我,以填补我的空缺。但由于这两块不完全一样,伤口的边缘就留下了疤痕,不过我十分珍惜这些疤痕,因为它们使我想起我们共同拥有的爱心。”
“有时我送出了一瓣心,其他人并没有回赠给我,因此就出现了这些豁口——献出爱也是需要冒风险的。尽管这些豁口很疼,我还是让它们敞开着,因为它们能使我想起我付出的爱。我希望有一天,得到爱的人们能够回来填补上我心里的空间。你现在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美丽了吧?”
年轻人默默走近老人,把手伸进自己完美的心中,撕下一块来,把它献给这位老人。老人接过馈赠,把它放进自己的心里。然后他从自己疤痕累累的心里掏出一块,放在年轻人心里的那个伤口上。正好放进去,但不是特别吻合,也出现了一些疤痕。年轻人看着自己的心,看起来不再完美但比以前更美丽了,因为老人心中的爱也流淌到了他的心里。
他们拥抱着,肩并肩离开了。
1.从文中找出表示下面意思的词语。
(1)微小的不足。()
(2)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
2.这篇短文对老人主要采用了()手法。
A.神态描写 B.语言描写 C.心理描写 D.外貌描写
3,年轻人的心看起来(),而老人的心看起来布满了伤疤。老人心上的每个疤痕都代表着()。
4.老人的心为什么会布满伤疤呢?
5.读了短文,你认为怎样的心才是最美的心?
(四)海边荒石(节选)
水光中轮转着石头们含蓄而神秘的色彩,
有的莹绿如玉,有的深红似霞,有的暗黄如湿金,有的粉白像冰雪。它们多得数不清,坦坦荡荡、气度不凡地占据了海滩,简直像一座散发着灵异之光的宝藏,拦截了我眺望大海的目光。
我深深地被诱惑了,赤足涉入清澈的水中。左一块右一块,犹如贪婪的盗墓者,我挑着拣着。手里捧不下了,我就把第一批收获排放在岸边,转身又去掏摸。我决心要带一批石头回去,它们的美勾起了我的占有欲。
不知过了多久,我捧着又一批宝贝回到岸上,眼前的景象令我大吃一惊。我手中的美石“劈劈啪啪”落下去,险些砸痛自己的脚。
那些“首批中选”的石头呢?它们怎么都消失了?我只迷惑了两秒钟,就发现它们依然一动不动待在原处,只是,岸上的石头不再美丽。我看见一些普通的石头别扭地排成整齐的一列,灰头灰脑,怪模怪样。有的带点儿灰乎乎的红或者绿,有的干脆灰不溜秋或色如沙土。我不敢相信它们就是令我一见倾心的宝贝。呆视之间,我脑中竟跳出那样一个字眼:死亡。比起海中的美态,这些石头分明全死了。死去的原因,只是来自我——一个倾慕者,对之爱不释手,想把它们带回家去,占为己有。
1.按要求写词语。
(1)文中的“多得数不清”让我想到了(   )、(    )等词语。
(2)“大吃一惊”还可以换成(    )、(      )等词语。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采用了(  )的修辞手法。(多选)
A.拟人 B.比喻 C.夸张 D.排比
我还能续写两句:有的      ,有的      。
3.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
(1)“散发着灵异之光的宝藏”指的是海滩上精美的石头。 (  )
(2)第3自然段中“眼前的景象”指的是“有的莹绿如玉,有的深红似霞,有的暗黄如湿金,有的粉白像冰雪”。 (  )
(3)“死亡”在文中指石头失去了奇异之光。 (  )
(4)第1自然段和第4自然段的描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4.“石头”前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5.下面选项与短文主题相符合的是(  )。
A.石头在水中美丽,在岸上就变得丑陋了
B.我们不能违背大自然的规律,要遵循自然规则办事
C.对大自然真正的爱,不是贪婪地占有,而是善待自然,保护自然。只有如此,才能真正领悟到自然的美妙与永恒
(五)奇伟壮丽一壶口
在山西晋南,除了运城的关帝庙,永济的莺莺塔之外,还有一处中外闻名的自然风景胜地,这便是奇伟壮观的黄河壶口。
滔滔的黄河水自北从数百米宽的河床排山倒海般地直逼而来,骤然归于二三十米宽的“龙槽”,倾注似壶之口,这里由此而取名“壶口”。壶口瀑布落差约30米,宽度最大时约千余米,最大瀑面3万平方米。壶口是黄河奇观的代表。
由于四季气候和水量的不同,壶口瀑布一年之中便有了不同的风姿。春天,冰雪融化,水量适度平稳,主瀑、副瀑连成一片,主瀑烟雾缭绕,副瀑千流竞争;夏季,水量减小,落差加大,主瀑大显神威,吼声震天,激起百丈水柱;秋雨过后,诸多山溪清泉大量聚汇,万里洪流,一泄为快;冬天,上游冰凌汇集,相互交架,形成天然冰桥,被称为“壶口*桥”。
壶口()风景奇伟,()流传着不少动人的传说。“禹帽峰”就是一个。相传大禹在壶口治水时,常到山间小溪旁饮水,有一天,大禹将帽子挂在旁边的山头上,又去溪边喝水,这时,治水的群众遇到困难,请大禹去解决,大禹抬腿便走,竟忘了山头上的帽子。后来,帽子和山连作一体,成为情趣横生的禹帽峰。
黄河水底有一神龟,神通广大。有一天神龟正在河底翻滚巨石,碰上神牛往山上运河底巨石。神牛浑然不知它运的正是神龟滚动的巨石。神龟被惊动后,怒气冲天,大吼一声,跳到东岸,神牛不知底,也一声巨响,跳到西岸。这时,天色渐亮,二者皆坐化为石,神龟变成“神龟峰”,神牛成了“镇河石牛”。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排山倒海
情趣横生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请你用“”画出描写壶口瀑布形成原因的句子。
4.请你用“~~”画出文中的过渡句,这个句子在文中起()的作用。
5.壶口瀑布在春夏秋冬各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6.作者在文中引用了“禹帽峰”的传说有什么作用?
(六)回望三峡(节选)
当危崖耸峙、如刀劈般的夔门迎面扑来,屏障般遮在两旁,原本极开阔的视野忽地局促起来。平缓的江水顿如脱缰野马,拥挤着、跳跃着,咆哮奔腾,那掩映在绿荫中的白帝城几乎是一闪便从船舷旁留在了船后。就像古诗里说的:“峰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天仿佛一下子被山拉低了许多。——在许多次与三峡失之交臂后,三峡,就这样打开她兀立的大门,任长江将我们送入一页画幅。
船行峡中,群峰对峙,峭壁嵯峨,飞岩如削;仰望高空,万峰攒天,天光一线;俯视江面,云落峡底,浪花飞卷。山是骤然凝结的水,让人想起雄奇、伟岸,想起男子汉那坚实的胸膛;水是奔腾飞跃的山,让人想起纯美、坚韧,想起川妹子火辣辣的性格。
曲曲折折之间,长江劈夔门,切巫山,夺路东去。船首翘望,眼看一座山峰横在眼前,堵住江路,但船一直走下去,直到山脚,江水一弯,又是一条闪着亮光的水路。在这峰回水转中,我们行进着,仰神女风采,读兵书宝剑,品牛肝马肺,江水流过巴楚的悬棺栈道,流过崖间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伴随着历史的年轮,那一个涟漪接一个涟漪,走向前方。峰峰岭岭,险峻迤逦,演绎着岁月的沧桑。
1.用“”画出选文中一处作者由眼前的山水展开想象的句子。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选文中和“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相对应的一句话是()。
(2)“峰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说明山(      )。
(3)选文中能够解释“峰回水转”的句子是()。
3.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天仿佛一下子被山拉低了许多。”这句话是比喻句。(  )
(2)“仰望高空,万峰攒天,天光一线;俯视江面,云落峡底,浪花飞卷”这句话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
4.假如你也来到三峡,观赏了如此美丽的景色,你想怎么赞美三峡?
(七)我想让他们听到我的掌声
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马拉松比赛的赛场外,有一位始终坐在轮椅上的很特别的观众,叫榙比雅,她来自利比亚,自幼失去了双腿,只读了5 年书,她现在是一家花店里临时工,每个月只能赚到少得十分可怜薪水。连行走都很吃力的她,却是一个十足的体育迷,无论是各种球类运动,还是田径运动,她都很喜欢。只要有机会,她就想方设法来看比赛。
今年七月,她毅然花掉自己这几年辛苦积攒的全部积蓄,几经辗转,终于来到了梦想中的伦敦。然而,近在咫尺的赛场,她却无法进去,因为此刻囊中羞涩的她,已经买不起最廉价的一张进场观看比赛的门票,对此,她似乎一点儿也没有沮丧,因为她欣喜地发现,还有一些不要门票的比赛,比如马拉松比赛。
为了能够挑选到一个最佳观赏比赛的位置,她提前一周,摇着轮椅,顶着烈日,细心地探查了马拉松比赛的路线。当她确定了一处最佳观看点后,她激动地摆着双臂,像一只展翅欲忌的鹰。
然而,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在比赛开始前两天,她感冒了,吃药、打针,都没有退去高烧。
怎么办?难道真的就这样躺在病床上,通过电视看比赛?那个念头只一闪,便被她掐灭了。她摇着轮椅早早地来到选好的地点,脸烧得通红,她仍没有丝毫的犹豫,服过药,便吃力地摇着轮椅早早地来到选好的地点,准备为每一位从自己面前跑过的运动员加油。
当第一批地运动员压路过来时,她的周围的观众一同热烈地鼓掌、呐喊,仿佛自己也是一个健康无比,精力充沛的超级粉丝。
随后,一拨拨运动员跑过来,她不停地为他们鼓掌,热情而执著。
直到掌声欢送了最末一名运动员从身边跑过,她才瘫软地倒在轮椅上,蓦然发觉自己的高烧尚未退去,浑身烫得吓人。
当一位记者惊讶地问她:“其实你完全可以从电视上看到全景的转播,为什么偏要亲临现场观看比赛?”
她微笑着回答:“我想让每一个从我身边跑过的人,都能听到我赞赏的掌声。”
“这对他们很重要么?”记者仍然有些不解。
“这对我很重要,虽然我今生再也无法健步如飞,我却可以坐在路边,把我由衷的赞美,热情地奉上。”她一脸的自豪,仿佛胸前挂着金灿灿的奖牌。
我不禁想到了台湾作家刘继荣女儿说过的一句话:“我不想成为英雄,我只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没错,滚滚红尘中,我们当中的许多人注定都只是平凡之辈,无论,我们怎么渴望,怎么努力,我们到最后可能无法成为渴望的英雄。然而,我们却不必因此面抱怨和叹息,而应该像塔雅那样,欣然坐路边这,为我们心中敬仰的英雄,敬献上我们热烈的掌声。纵然那掌声很轻很轻,似乎微不足道,但那掌声是发自肺腑的,是我们对英雄由衷的赞赏,更是我们对自己平凡生命的一种肯定。
1.从文中第二自然段中找一组反义词写下来。()------()
2.她为了能够去现场观看马拉松比赛,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3.文中画“”的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把这个句子改为陈述句。
4.当她生病之后,她依然去现场为运动员呐喊、加油,从中,你体会到她的什么精神?
逐梦的“篮球女孩”
2014年9月初,钱红艳在云南省第十届残运会女子100米蛙泳比赛中获得冠(guàn guān)军。这也是她第二次站上最高领奖台。2009年,她曾经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中获得第一名。
2000年10月,云南省陆良县马街镇的钱红艳在一场车祸中被卷(juàn juǎn)入车底,年仅4岁的钱红艳骨盆以下被完全截肢,失去了双腿。
爷爷将旧篮球剪开一圈,套在她身体下面,走路时,她就用一双小手拄着特制的“木手垫”,一步一步挪(nà nuó)动身体,开始了借用篮球行走的生活,也因此她得到了篮球女孩的称(chēng chèng)呼。
2007年,收到世界关爱的钱红艳在北京进行康复指导后回到云南,被选入“云之南”青少年游泳俱乐部,成为首批队员。钱红艳在2009年全国残疾人(18岁以下)游泳锦标赛中夺得1金2银,又在2010年浙江绍兴举办的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中夺得3枚银牌。
从11岁开始学习游泳,钱红艳就从来没有放弃过练习。在俱乐部里,她每天要训练4个小时,常常要游五六千米的距离。“红艳这孩子很能吃苦,训练的时候从不撒娇、闹脾气。”这是教练对钱红艳的评价。为了解决没有腿的问题,教练专门为他制定了一套训练方案,加强技术的连贯性和保持双肩的平衡。而钱红艳有劲的臂力,使她在水中的滑行速度很快。同时,红艳的耐力、爆发力、柔韧力、协调力是她取得好成绩的保证。
话不多的钱红艳还有一个或许并不遥远的奥运梦想。“我很希望有一天能够参加奥运会,像前辈们那样站在冠军领奖台上。”
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通过短文中划线句子,能够感受到钱红艳()的品质。
3.人们为什么称钱红艳为“篮球女孩”?
4.你认为钱红艳有可能实现自己的奥运梦想吗?为什么?
(八)鲁迅先生的生活情趣
鲁迅先生十分珍惜时间,却从不把参加体育活动和搞各种有益的文化活动看做是浪费生命;恰恰相反,他把培养多方面的爱好和兴趣看做是增长知识、变换方式积极休息的手段。
种花 鲁迅一生喜爱花草,()没有栽种地方,()爱在书桌上摆一盆绿色的生命。少年时,鲁迅就读了许多有关花木的书籍,像《花镜》《兰惠同心录》《广群芳谱》等。中年的鲁迅最爱丁香花和木槿花。1923年,鲁迅居住在北京西三条胡同一个四舍院,就种了好几株白色和紫色的丁香花。夏秋之夜,每当夜深人静,他独自徘徊在花下,闻着略带苦涩的香气,以求解除疲劳。1924年秋天,鲁迅在西安讲学时,下榻处窗外有一丛盛开的白木槿花,他对花凝视良久,想构思一部《杨贵妃》的剧本。晚年,鲁迅定居在上海大陆新村9号时,还特地在前院种上了夹竹桃、石榴、紫荆、桃花等花木。
看戏 鲁迅先生从小爱看绍兴的戏文。有一次,他还在民间演的目连戏中自告奋勇地扮演了一个角色。1924年夏赴西安讲课时,专程去看古老剧种秦腔的演出。鲁迅晚年定居上海后,在繁忙的写作之余,他最大的娱乐就是观剧、看电影。鲁迅常同许广平一起,携带海婴去剧院看有趣、有教育意义的新戏。他()看,()多有评论。
篆刻 鲁迅先生喜好篆刻,虽刻印不多,却具备了较深的艺术功底。他少年时代,因叔父周芹候研究篆刻,耳濡目染他学会了刻印的本领。1899年,鲁迅在南京读书时,就曾刻过“戎马书生”“文章误我”“夏剑生”等印章。在鲁迅的著作中,《蜕龛印存(代)》是鲁迅论述篆刻的唯一的珍贵资料。它也是我国印学宝库中难得的理论之作。
养鱼 有一次,内山完造先生赠送了10尾金鱼,鲁迅先生特地买来一只素白的金鱼缸,和夫人许广平一同兴致盎然地铺沙、灌水,植种掩映的碧绿水草,小心翼翼地把金鱼放进去。鲁迅先生很熟悉金鱼的生活习性,顾虑到缸面的水苔太密,会影响鱼呼吸氧气,他常暂搁手中“金不换”笔,仔细地把这些东西除去。
绘画 鲁迅先生童年时就喜欢绘画,30年代曾为自己和别人的书刊设计过封面,也为自己的文章画过插图。“君无常”画像就是他于1927年6月25日亲笔作的一幅,至今保存在他的《朝花夕拾·后记》里。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入适当的关联词语。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自告奋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耳濡目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文章介绍了鲁迅先生种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五个方面的兴趣和爱好。
4.鲁迅先生把“培养多方面的爱好和兴趣”看做是_________、_________的手段。
5.按提示填空,体会句子的意思。
(1)“夏秋之夜,每当夜深人静,他独自徘徊在花下,闻着略带苦涩的香气,以求解除疲劳。”“徘徊”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
(2)“有一次,内山完造先生赠送了10尾金鱼,鲁迅先生特地买来一只素白的金鱼缸,和夫人许广平一同兴致盎然地铺沙、灌水,植种掩映的碧绿水草,小心翼翼地把金鱼放进去。”加粗词语的近义词是_________。“小心翼翼”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
6.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我的童年(节选)
冰 心
有一次母亲关我在屋里,叫我认字,我却挣扎着要出去。父亲便在外面,用马鞭子重重地敲着堂屋的桌子,吓唬我。可是从未打到我的头上的马鞭子,也从未把我爱跑的癖气吓唬回去……
我常常跑到营门口去和站岗的练勇谈话。他们不像兵舰上的水兵那样穿白色军装。他们的军装是蓝布包头,身上穿的也是蓝色衣裤,胸前有白线绣的“海军练勇”字样。当我跟着父亲走到营门口,他们举枪立正之后,父亲进去了就挥手叫我回去。我等父亲走远了,却拉那位练勇蹲了下来,一面摸他的枪,一面问:“你也打过海战吧?”他摇头说:“没有。”我说:“我父亲就打过,可是他打输了!”他站了起来,扛起枪,用手拍着枪托子,说:“我知道,你父亲打仗的时候,我还没当兵呢。你等着,总有一天你的父亲还会带我们去打仗,我们一定要打个胜仗,你信不信?”这几句带着很浓厚山东口音的誓言,一直在我的耳边回响着!
回想起来,住在海军练营旁边的时候,是我在烟台八年之中,离海最近的一段。写到这里,我觉得我渐渐地进入了角色!这营房、旗台、炮台、码头,和周围的海边山上,是我童年初期活动的舞台。
1.“挣扎”的读音是(     )。
2.两个“从未”说明(  )。
A.爸爸喜欢用马鞭子敲打桌子
B.说明爸爸一直以来只是吓唬我,并不是真的要打我,表现了爸爸对“我”的疼爱
3.文中画横线句子中的“(  )”“(  )”“(  )”等动词说明练勇充满信心;从他的话中,我感受到了(         )。
4.“舞台”在文中指的是(                )。作者把它们称作“舞台”,是因(      )。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爱跑”说明冰心小时候很喜欢练习跑步
B.那位练勇的誓言“一直在我的耳边回响着”,是因为他的话语中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对未来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C.“进入角色”在文中指的是自己仿佛回到了童年,在海边玩耍
(十)让和平之蝶不再流泪
纳兰泽芸
在熙来攘往的地铁站,悬挂于站台的电视屏幕中播映出几幅照片让人心颤,心绪久久难平:
第一幅:医院狭窄的停尸房中,三名天真孩子的小小的身躯,蜷缩着,裹在零乱的被单中,他们约莫四五岁光景,他们的眼睛紧紧地闭着,稚嫩的脸上还模糊着血迹,
第二幅:一位瘦削黧黑的年轻父亲,俯下身子,用嘴唇轻轻吻着自己孩子那沾满血迹的小额头。孩子眼睛紧闭着,父亲多么希望自己的宝贝是睡着了,待会儿就会醒来。可是,孩子已经被裹上了裹尸布,永远不会睁开他天真的大眼睛了。
第三幅:一个浑身血迹的四五岁小男孩,被救护人员放上救护担架,可是孩子死死抓住救护员的衣领喊着要爸爸,男孩还不知道,他的爸爸刚刚在一次轰炸中失去了生命,小男孩永远失去了父亲的庇(bì pì)护和笑脸。
这些,不是发生在遥远的过去,而是就发生在2014年7月20日的巴勒斯坦加沙城一个普通医院的一幕。
巴以战争令生灵涂炭,平民死伤不计其数。其中半数以上是儿童、老人及妇女。
老百姓们时刻面对着死亡的威胁,活在随时被夺去生命的恐惧之中。一位神情忧戚(qī
qì)的老人说:“我们只想平平安安地活下去……”
1.画去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
2.让作者心颤的几幅照片是作者在(时间)(地点)看到的。这些是因为()造成的。在战争中,受到最大危害的是()。
3.结合短文中描述的几幅照片,说一说战争造成了哪些危害。
4.请你从文中找出表达人们渴望和平的语句。
5.你想对那些造成战争的人们说些什么?
(十一)倔强的小红军(节选)
长征路上,队伍已经过了草地。
一天,陈赓感到疲倦,便掉在队伍后面,拉着一匹瘦马,慢慢走着。忽然看见一个十二三岁的小红军,冬天里,他有两片又干又薄的嘴唇,黄黄的小脸,只穿着一双破烂不堪的草鞋,脸冻得又红又青。陈赓把马拉到他身边:“小鬼,上马骑一会儿。”那小战士装出满不在乎的样子,盯着陈赓长着络腮胡子的瘦脸,(    )着说:“老同志,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赶快骑上吧。”陈赓用(    )的语气说:“上去,骑一段再说吧!”“那我就和你的马一起比赛吧。”小战士腰一挺,做出准备跑的姿势。“那咱们一起走吧。”“你先走吧,我还等我的同伴呢。”陈赓万般无奈,从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递给小战士:“你把它吃了。”小战士把身上的干粮袋一拉,轻轻拍了拍,说:“鼓鼓的,比你的还多。”陈赓只好上马独自走。
不知为什么,他此时的心情总是平静不下来,他脑子里闪现出那些曾经在上海滩、广州沿街、香港码头同他打过交道的孩子的身影,突然大喊一声:“不好,我上当了。”转过马头,奔向原路。等到的时候,已经晚了,小战士已经死了。那口袋里只不过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上面还留着几道白白的牙印。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满不在乎: 。
万般无奈: 。
2.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表示人物神态和语气的词语。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属于(    )描写,从这段话中,我仿佛看到了一个(      )的小战士形象。
4.那个小战士的干粮袋里装的是(        ),但他不要陈赓的青稞面,这么做是为了(                )。小战士死亡的原因是(    ),我是从文中的“(          )”这句话读出来的。
5.你认为短文中的小战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陈赓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十二)你杀死了贝多芬
晚上临睡前,女儿给我出了个题目:如果你知道一个女人怀孕了,并且她已经生了8个小孩,其中有3个耳朵聋,两个眼睛瞎,还有一个智能不健全,而这个女人自己又有病在身,请问,你会建议她生下这个孩子吗?
女儿的问题太过简单了,我当然会选择让女人放弃生下这个孩子。想想都太可怕了,若是再多一个残疾孩子,真不敢想象这个女人怎么能承受得住!
“那么,你杀死了贝多芬!那个女人是贝多芬的母亲。”女儿摊开双手,遗憾地摇着头。
我吃了一惊,为自己如此轻易地杀死了贝多芬叫屈!我不服气地说:“若是不知道结果,你会怎么选择?”女儿说:“我已经选择过了,而且班上大多数同学跟我选择的一样:建议她生下来!而在此之前我们并不知道答案!”
“为什么?”我忽然感觉这个选择题很有趣,忍不住要和女儿探讨一下。没有想到的是,女儿的理由非常简单:给予这个可怜的母亲多一点儿希望——她已经有了那么多的残疾孩子,万一这是个非常健康的孩子呢?
我怔住,继而热泪盈眶。还有什么比如此充满人性、充满希望的答案更正确的呢?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健全:       
(2)叫屈:        
(3)怔住:        
(4)探讨:       
2.为什么说贝多芬的母亲是“可怜的母亲”?
(              )
3.“我”为什么选择“让女人放弃生下这个孩子”?用“  ”画出有关的句子。
4.女儿“建议她生下来”是因为()。由此可以看出女儿是一个(         )的小孩。
5. “给予这个可怜的母亲多一点儿希望——她已经有了那么多的残疾孩子,万一这是个非常健康的孩子呢?”本句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话题转移  B.表示解释说明
(十三)为了黑孩子的一条胳膊
今年早春二月的一个夜晚,一辆救护车在非洲冈比亚的道路上疾驰着。雪亮的车灯划破了漆黑的夜(墓幕暮)。救护车在一家医院门口停下来,一名七岁的黑孩子被抬了下来。当天下午从十多米的树上掉下地,左上臂的伤口流血不止。
医院手术室灯火通明,中国驻冈比亚医疗队骨外科主治医生关活茂刚做完一个手术,受伤的黑孩子又被推了进来。关医生发现,黑孩子左上臂下端骨头断裂,大部分肌肉断离,神经严重挫伤。在当地,像这样的病例,以往的处理都是截肢。这里的医疗条件极差,缺乏应有的医疗设备。从黑孩子摔伤到现在已达八个多小时,孩子现已昏迷。要保住这条胳膊是很困难的。
“截”还是“保”?关医生思索着:截肢是容易的,但从此这孩子就成残疾人了。我们的责任是救死扶伤,困难再大也要抢救孩子的这条胳膊。于是,他果断地决定:“立即抢救!”
时间就是生命。关医生站在手术台前,紧张地工作着。他以最快的速度清洗伤口,整复固定了骨头,立即将断离的血管找到,熟练地逢合血管……时间一小时一小时地过去了。当血管接完,放开两端血管夹时,一双双睛睛(叮盯钉)住孩子受伤的左臂,“血流通畅了!”呼声同时从人们的嘴里发出。黑孩子的胳膊保住了。
手术完成已是第二天清晨,关医生顾不上休息,又考虑下一步治疗方案了。
冈比亚医务人员对中国医生敢于承担风险的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赞叹不已。病孩的父母紧紧地握住医生的手,泪水禁不住流了出来。
1.划去本文括号里不恰当的字。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飞驰()损伤()
3.划横线的句子是对关医生()的描写,从中我们能够体会到关医生()的精神和()的工作作风。
4.为什么说保住这个黑孩子受伤的胳膊是困难的?
()
5.如果你是一位医生,面对这个孩子,你会怎么去做?为什么?
()
(十四)黄山绝壁松
黄山以石奇云奇松奇名天下。然而登上黄山,给我以震动的是黄山松。
  黄山之松布满黄山。由深深的山谷至大大小小的山顶,无处无松。可是我说的松只是山上的松。
  山上有名气的松树颇多。如迎客松、望客松、黑虎松、连理松等等,都是游客们争相拍照的对象。但我说的不是这些名松,而是那些生在极顶和绝壁上不知名的野松。
  黄山全是石峰。裸露的巨石侧立千仞,光秃秃没有土壤,尤其那些极高的地方,天寒风疾,草木不生,苍鹰也不去那里,一棵棵松树却破石而出,伸展着优美而碧绿的长臂,显示其独具的气质。世人赞叹它们独绝的姿容,很少去想在终年的烈日下或寒飙中,它们是怎样存活和生长的?
  一位本地人告诉我,这些生长在石缝里的松树,根部能够分泌一种酸性的物质,腐蚀石头的表面,使其化为养份被自己吸收。为了从石头里寻觅生机,也为了牢牢抓住绝壁,以抵抗不期而至的狂风的撕扯与摧折,它们的根日日夜夜与石头搏斗着,最终不可思议地穿入坚如钢铁的石体。细心便能看到,这些松根在生长和壮大时常常把石头从中挣裂!还有什么树木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1)不期而至:
(2)不可思议:
2.游客们争先拍照的对象是(),而作者要说的松树是()。
3.用“”画出第五自然段中的一句拟人句。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松树具有什么品质?
4.黄山松是如何在石缝中生长的?
(十五)两棵松树
一棵高大的松树屹立在山巅,翠绿的枝叶泼下一地浓阴。还没有走近它,就见到地面上攀爬着无数条根须,一半裸在地表,一半埋入地下,象是一堆乱麻,踩上去磕磕碰碰。有些根须象树藤一样缠在石头上,横生虬结,五麻六道。显然,这些根须是从那棵松树的根部延伸出来的。走近它时,又见到它那粗壮的树根从地表隆起,如钢浇铁铸,象老鹰的利爪(zhǎo zhuǎ)紧紧地pān fù()着沙石。在山顶的小块平地中,这是唯一的松树,铁爪稳稳当当地站立着,树干挺拔,苍劲,一块块粗糙的树皮如古铜色的鳞甲,向四周伸展的枝叶如张扬的手臂。如一位wéiàn()的“将军”。
我们翻过山巅,穿过“一线天”的狭窄山道,拾级而上。突然,从右边的石台上窜出一只松鼠,眨眼之间就钻入了左边的一棵松树中——我的视线被这只可爱的松鼠吸引,也被牵到了那棵松树上。蓦然(mò mó)一瞥,我不由得脱口惊叹:“这是一棵怎样的松树呀!”它横生在峭壁上,被一块巨大的石头压着树身,深深的凹痕上有灰白的树渍(zì zé)。那是巨石压出的伤痕。树干在这里被压弯了,但是却并没有被压倒,而是扭转身子,绕过一处石角向上生长,茂盛而翠绿的枝叶顽强地伸展在空中。yáo yáo yùzhuì()的巨石重达千钧,却被一棵轻巧柔弱的松树承载(zǎi zài)着!
是惊讶,是感动,还是zhèn hàn(),真是无以言表。
我觉得人活一生,成败得失都要淡然处之。成功不足喜,失败也不足悲,正如那棵承载巨大压力的松树,于逆境中奋力成长,以不屈不挠的求生意志挑战巨石。
刚才那位“将军”不再显得高大,因为——只要这块被压制的松树突然松动,撤开树身,那块巨石就会危如累卵,滚落而下,站在山巅的那位“将军”也会随之跌入万丈深渊……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读拼音,在括号里写出恰当的词语。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无以言表:
危如累卵:
4.作者看到第一棵松树时,对这棵松树的评价是怎样的?
()
5.用“”画出作者描写第二棵松树的句子。
6.作者在看到第二棵松树时,为什么说“成功不足喜,失败不足悲”?
()
7.文中的两棵松树分别象征了哪两类人?
()
8.读了这篇文章,你更喜欢哪一棵松树,说说理由。
()
9.人生之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当你遇到坎坷和挫折时,你会怎样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