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习作二教学设计+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三下习作二教学设计+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7-28 12:42:37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保护环境 习作指导
输入标题
01
乱丢垃圾
02
滥砍乱伐
03
04



随意排放污水
捕捉小动物
我想到了……
我还想到了……
发现问题
怎么写——思维导图
垃圾如山
探究原因
提出建议
调查了解
宣传呼吁
探究原因的方法
请教他人
调查了解
实地观察
上网搜集
……
表达清楚
我家附近有一块空地,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这里成了一个超级垃圾场:塑料袋、瓶瓶罐罐、汽车轮胎、剩菜剩饭、旧衣服破裤子、旧家具破电器……真是“应有尽有”。垃圾山上更少不了苍蝇的身影,到了夏天,一大群一大群的苍蝇漫天飞舞,真恶心!老远的地方就能闻到一股臭气熏天的气味,害得我家都不敢开窗户了!垃圾山的垃圾哪里来的?这座垃圾山什么时候能消失?这些垃圾能变废为宝吗?……我的脑海中出现了许多问题。
我家附近有一块空地,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这里成了一个超级垃圾场:塑料袋、瓶瓶罐罐、汽车轮胎、剩菜剩饭、旧衣服破裤子、旧家具破电器……真是“应有尽有”。垃圾山上更少不了苍蝇的身影,到了夏天,一大群一大群的苍蝇漫天飞舞,真恶心!老远的地方就能闻到一股臭气熏天的气味,害得我家都不敢开窗户了!垃圾山的垃圾哪里来的?这座垃圾山什么时候能消失?这些垃圾能变废为宝吗?……我的脑海中出现了许多问题。
我家附近有一块空地,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这里成了一个超级垃圾场:塑料袋、瓶瓶罐罐、汽车轮胎、剩菜剩饭、旧衣服破裤子、旧家具破电器……真是“应有尽有”。垃圾山上更少不了苍蝇的身影,到了夏天,一大群一大群的苍蝇漫天飞舞,真恶心!老远的地方就能闻到一股臭气熏天的气味,害得我家都不敢开窗户了!垃圾山的垃圾哪里来的?这座垃圾山什么时候能消失?这些垃圾能变废为宝吗?……我的脑海中出现了许多问题。
牛刀小试
在日常生活中,你发现了哪些破坏环境的现象呢?看到这些现象你想到了什么呢?请完成下面的连线题:
烟囱里冒出的滚滚黑烟
餐馆里的一次性筷子
小区里汽车鸣喇叭
垃圾桶里的废旧电池
看到的
小树遭了秧
人们咳嗽了
污染土壤
打扰居民休息
想到的
讨论交流
你身边还有哪些破坏环境的现象?这些现象又会带来哪些危害?请你和同桌讨论讨论吧!
拆除高耗能设备
植树造林
人们正在做各种努力改善环境:




































































































你们还知道人们为了改善家园做了哪些努力吗?我们又该做些什么?你有什么好主意吗?




































































































同在蓝天下,共享大自然。
同在蓝天下,保护大自然。
发现问题
怎么写——思维导图
探究原因
提出建议
THANKS!保护环境 习作指导二
案例名称 保护环境 习作指导二
科目 语文 教学对象 三年级学生 提供者 张娟
课时 1课时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次习作,是“保护周围环境”综合性学习的一部分。要求学生结合前面的综合性学习来写,范围比较广泛,可以写自己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可以写几年后家乡环境的变化,也可以写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发生的有趣的事情。本次习作,教师可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指导。1.激发习作兴趣。教师可以承接前面的综合性学习巧妙导入,如,大家围绕“环境保护”做了很多调查研究工作,是否愿意结合这次综合性学习,写一写自己了解到的情况、感受或想法;大家在口语交际课上交流了自己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收获、体会,是否愿意把交流的内容写下来。2.选择习作内容。引导学生回忆在口语交际中哪些同学(包括自己)的哪些内容表达得具体,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深,然后帮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从中选择习作内容。3.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引导学生由说到写,把在口语交际中交流的内容写下来。学生可以借鉴本组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比如《翠鸟》抓住了所描写对象的特点;《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语言朴实,叙事生动清晰,揭示的道理深刻。引导学生使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语句。在习作之后,可以引导学生交换习作,互相修改。教师要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就学生习作中存在的共同问题给予指导,对有进步的同学给予鼓励,并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习作。本次习作的内容是:调查了解周边环境,把在调查中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课前活动:组织学生调查周边的环境;布置查询有关环保的资料。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课标依据:《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第二学段习作目标指出: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2.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告诉你后最深的内容写清楚。3.尝试在习作中运用 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本次习作我的目标定位一是培养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二是能用通顺的语句,写出自已的感受。要点阐释:要点一:培养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的综合性学习目标中提出:“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因此,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有目的地搜集、整理资料能力。 要点二:写感受。本次习作是综合性学习的一部分,只要是调查活动中所得即可。可以是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可以是家乡几年间的变化,也可以是活动中发生的有趣的事或在交流中的收获、体会等都可以,内容宽泛,不必要求太严格。教学目标:1.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身边的环境现象,乐意探究原因。由说到写,把在口语交际中交流的内容写下来。2.能按照“发现问题----探究原因----提出建议”的顺序来写。3.能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表达清楚,我手写我心,提高写作兴趣。能使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语句。教学重难点:怎样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具体清楚明白。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次习作,是“保护周围环境”综合性学习的一部分。要求学生结合前面的综合性学习来写,范围比较广泛,可以写自己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可以写几年后家乡环境的变化,也可以写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发生的有趣的事情。保护环境的范畴很宽泛,三年级的学生关注面比较狭窄,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如何从身边的小问题去发现,引发思考。因此,我着重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身边有关环境保护的问题,探究原因,分析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我将引导学生以“发现问题--探究原因--提出建议”为主线思路进行指导习作。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1版课标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因此,针对教学难点,教学时采用引导发现法,启发式教学法,用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现象、发现并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建构思路、实践运用的过程,通过自主实践、合作交流的方式引发思考、学习书面表达。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1.教学环境:多媒体录播教室。2.资源准备:教学所用的PPT课件,课本。
六、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知识点学习目标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教学作用使用方式所得结论占用时间媒体来源观察现象感知图片文字漫画中的破坏环境的现象。BB联系生活实际,引发思考,激发学习动机,拓宽学生思路。3分钟自制明了写作内容了解文字归纳破坏环境的现象IC明了写作内容。2分钟自制拓展思路想象图片文字漫画图展示更多破坏环境的危害GF直观展示拓宽思路。2分钟网络搜索思维导图掌握PPT课件掌握习作顺序AF学习思维导图,通过自主实践,初步了解写作思路。4分钟自制范例引路掌握PPT课件出示片段,理解写法AF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和自己的疑问写清楚。5分钟自制实践应用应用PPT课件生活中还有哪些破坏环境的现象?你又会想到什么?HI引导联系生活实际,通过练习,体会如何把看到和想到的表达出来。5分钟自制环保措施了解图文保护环境的措施HJ针对破坏环境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2分钟自制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其它。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设疑_播放_概括;I.讨论_交流_总结;J其他
七、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趣揭题1.导入: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是我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类在这个地球上快乐地生活了一代又一代,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这个单元的课文让我们的视线始终停留在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上,通过调查,我们不仅了解了家乡的环境状况,还应思考我们能做些什么。那么,你一定有值得记下来的东西,或者你对未来也曾想象过,在综合性学习中,没准还发生了有趣的事情。想跟大家进一步交流吗?2.揭示主题。二、指导习作,明确思路1.审题意,明要求。(1)学生观察一组破坏环境的漫画,了解习作内容。(2)小组交流,明确本次习作的内容和要求。(3)推荐代表汇报,教师相机点拨。2.聊话题,定选材。(1)过渡:同学们,这次习作我们要写一写家乡的环境,你想选择哪一方面来写?主要写什么?(板书:选择材料。)(2)学生交流准备写的内容。(3)小结:从大家的聊天中,可以看出大家对环境保护相当重视,对这次习作的要求很清楚,选材也很好,相信大家一定能写出精彩的习作来。3.理思路,学写法。(1)师出示习作思维导图:“发现问题--探究原因--提出建议”三个层次,引导学生观察,初步发现写作思路。探究原因有哪些方法:(3)生举例说一说自己准备就这几个方面怎么去写。(4)出示描写发现问题的片段,师生探讨如何把自己看到的破坏环境的问题写具体,写清楚。课件出示:我家附近有一块空地,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这里成了一个超级垃圾场:塑料袋、瓶瓶罐罐、汽车轮胎、剩菜剩饭、旧衣服破裤子、旧家具破电器……真是“应有尽有”。垃圾山上更少不了苍蝇的身影,到了夏天,一大群一大群的苍蝇漫天飞舞,真恶心!老远的地方就能闻到一股臭气熏天的气味,害得我家都不敢开窗户了!垃圾山的垃圾哪里来的?这座垃圾山什么时候能消失?这些垃圾能变废为宝吗?……我的脑海中出现了许多问题。总结:范例片段正是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和自己就这一问题产生的疑问写清楚了,才使“发现的破坏环境的问题”清楚明白的。拓展运用在日常生活中,你发现了哪些破坏环境的现象呢?看到这些现象你想到了什么呢?请完成下面的连线题:课件出示:2.你身边还有哪些破坏环境的现象?这些现象又会带来哪些危害?请你和同桌讨论讨论吧!引发学生的思考,同时拓宽学生思路,使学生从具体处着眼,明白写作的内容和写作的思路。3.为保护环境,人们有哪些改善环境问题的措施:四、学生写作,尝试为文1.确定内容,编写提纲。2.交流提纲,互相评议。3.完善构思,动笔成文。
八、课堂流程图
九、板书设计
保护环境 习作指导 看到的发现问题 想到的探究原因:调查了解…… 提出建议:解决问题的方案
开始
提出问题,明确内容
问题情境,
揭示现象
PPT
学生的猜想: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PPT出示
发现问题,引发思考
展示破坏环境的漫画
PPT
展示思维导图
PPT
了解思路,掌握方法
小组活动,通过现象,拓宽思维
理解标准,掌握方法
回顾总结,反思评价。
独立解决问题后,小组交流,集中汇报。
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PPT
学生的探究结果
汇报
交流
集中交流,得出结论
动笔写作,
诵读展示成果。
结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