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邯郸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7-24 06:39: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7-2018 学年期末联考
高二语文
命题人:贾庆英 审题人:刘爱红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音象”,是对中国文学中声音之象的泛称,是指文学(诗歌)作品在音乐或格律的参与
下形成的声音效果,以及由声音效果产生的形象体验。与之相对,“诗象”用于指称依靠文字内容而产生的主体想象和认知。“音象”与“诗象”是构成文学“意象”的基石,充分剖析作为“意象”重要维度的“音象”,有助于全面认知“意象”概念。
魏晋之前,“音象”主要以“乐象”为存在形态,到了唐代,建构在音律或格律基础上的整体音响效果及形象体验,是“音象”存在形态之一。就此种“音象”而言,音乐或格律的运用会使作品形成一种独特的氛围或气质,从而在整体上营造出与众不同的声音效果。对入乐性作品来说,这种整体效果主要借助音乐的曲调、节奏、旋律来实现;对不入乐作品来说,则主要以语辞的韵律性和音乐性来体现。配乐而歌是中国古代音乐文学的最典型形态,对唐代而言,
以齐言歌诗和杂言曲辞最具代表性。来看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 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据考证,该诗配乐歌唱之事实是确定无疑的。王维诗的立意在送别,故此可以推断与之相配的音乐也应当以感伤的基调为主,即便是先有辞,然后才根据意境产生了曲,但音乐由回环的旋律而产生的“三叠”的唱法,对诗意的升华无疑是有重要作用的,从而使渭城清雨与阳关漫道、绿柳垂杨与大漠孤烟的形象对比更为突出,惜别之情跃然纸上。唐代入乐性作品,还包括很多杂言曲辞。各种民间谣辞、酒令、琴歌,甚至是佛教俗讲,都往往凭借音乐深入人心,加以传播。很显然,吟唱之声的婉转动听,在人们接受文意、领会经旨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此时音乐产生的“音象”可能是模糊的,但它相当于一个朦胧的场域,与文字层面的“诗象”相结合,从而使“意象”意义获得彰显。
如果说,入乐性的歌诗由于与音乐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从而使得“音象”的作用较为突出,那么下面就来考察不入乐的徒诗“格律”中蕴含的“音象”潜能。对唐代徒诗而言,李泽厚称:
“盛唐诗歌和书法其审美实质和艺术核心是一种音乐性的美。”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甚至
把唐代的律、绝体诗歌称为“近代曲辞”和“新乐府辞”,这充分说明了这些作品本身具有的音乐性。正是由于唐代诗歌在格律上仍然保留着音乐性潜能,在吟诵过程中产生的音乐效果便构成了新的“音象”存在形态。这种音声层面的“音象”与文字层面的“诗象”相得益彰,从而使“诗象”升华为“意象”,提升了诗歌的审美境界。
综上所述,“音象”在文学中与“诗象”同样重要,它们都是构筑“意象”、生成意蕴的必要保障。“音象”与“诗象”的结合,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学的音乐性、抒情性和表意性的特征。
(摘编自韩伟《唐代“音象”刍论》,《文学评论》2017 年第 6 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中国文学中的“音象”,是构成“意象”的基石之一,是与“诗象”相对而言存在的,没有“音象”,也就没有“诗象”。

高二期末 语文 共 8 页 第 1 页
B.“音象”的存在形态在魏晋之前主要为“乐象”,到了唐代,则是建构在音律或格律基础
上的整体音响效果及形象体验。
C.民间谣辞、酒令、琴歌,甚至是佛教俗讲,都往往凭借音乐加以传播,但此时音乐产生
的“音象”是模糊的。
D.在文学中,意象的构筑、意蕴的生成离不开“音象”和“诗象”,“音象”和“诗象”在
作品中是同样重要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文章开篇在与“诗象”的比照中阐释“音象”的内涵,点明论述对象,指出了剖析“音
象”的意义所在。
B.二三两段采用并列式结构,分别剖析了入乐性歌诗中“音象”的存在形态和不入乐徒诗中“音象”的存在形态。
C.文章引用李泽厚的话和郭茂倩的观点,是为了论证唐代不入乐的徒诗都是讲究格律,具
有“音象”存在形态的。
D.文章虽以大量篇幅阐释“音象”在文学中的存在形态,但其彰显的立场是“音象”对意
象构筑、意蕴生成的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入乐性诗歌作品,因为与音乐保持着密切的关系,所以“音象”的作用较为突出,有助
于诗意的升华。
B.不入乐诗歌作品,如果在格律上不能保留音乐性潜能,那么在吟诵过程中就不能产生音
乐效果从而构成“音象”的存在形态。
C.作者认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是入乐性诗歌作品且为齐言歌诗,“音象”让该诗的
惜别之情更加跃然纸上。
D.只有“音象”与“诗象”在作品中结合起来,中国文学的音乐性、抒情性和表意性的特征才能充分体现出来。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每个木桶里都有一个美丽的月亮徐方圆
①火车从平原一路驶向高原,青杨望着车窗外出神,这次的目的地是西藏,她要去一个地
图上找不到的村寨支教。其实,与其说是支教,倒不如说是一场心灵的朝圣。青杨打开自己的双肩包,拿出装有工作介绍信的信封,上面写着几个字:木桶希望小学。看着这校名,她笑了。
②从拉萨下火车,换了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青杨终于来到了木桶希望小学。几年前,青
杨来西藏旅游时,记得高原上鲜有树木,而这里却有许多高大的白桦树,让青杨甚为欢喜。
③青杨要带一个复合班,班上有大大小小 20 个学生。上课时,孩子们都很乖;下课了,
孩子们围在青杨身边,用生涩的汉语问个不停。
④青杨也问他们:“这里为什么叫木桶小学?”
⑤小女孩梅朵最健谈:“因为我们这里产木桶。老师您看到白桦林了吗?我们手工做白桦
木桶。”
⑥“这些木桶都是做什么用的?”青杨又问。

高二期末 语文 共 8 页 第 2 页
⑦“听阿爸阿妈说,我们这里做的木桶要卖到城里去,都是做浴桶的。小的洗脚,大的洗
澡。一个木桶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做好,可以卖不少钱。我们自己舍不得用,都用塑料桶。”
⑧听到洗澡,青杨忽然觉得自己有不适感了。从出发到今天,已经一周了,却一直没有痛
痛快快地沐浴。也没办法,这里打水比较困难,从学校出门要走将近 1 公里,才能到村寨的公用井。孩子们善良懂事,从青杨来的第一天起,每天都帮她打水。但井水不是很充足,每天只能打一桶,洗澡在这里便成了一种奢望。
⑨日子一天天过去。白天过得充实快乐,但一到夜晚,青杨就会想家。她常常做梦,梦见
自己在远方的家里沐浴,还唱着幼稚的《洗澡歌》。可是醒来,青杨看到的却是陌生的灰墙。
⑩一天,青杨悄悄问梅朵,这里的人平时都去哪里洗澡。梅朵说,离学校不远的地方有个
圣泉,泉水是从雪山上流下来的,平时水很少,一年中只有半个月时间才会有许多水,会形成一个湖泊,这时候人们就会去圣泉沐浴祈福。青杨又问:“到底有多远?”“没多远,七八里路吧。”梅朵平静地说。说完,梅朵看了青杨一会儿,抿着小嘴不再说话。
?第二天一放学,孩子们就都走了,平时他们会在学校多待一会儿。夜晚,月亮升起来了,
月光洒在白桦树上,把叶子变成了亮闪闪的星。青杨想,圣泉边的月色一定也很美吧。忽然,她听到了孩子们的声音,回头一看,她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她看到了孩子们,还有木桶。对,
20 个木桶,每个孩子都双手掂着一个盛满水的木桶。梅朵端着木桶,站在队伍里,她对青杨说:
“老师,我们去接圣泉了,只是这时候圣泉的水流太小了。这些木桶都是我们家里新做的。”
说完,梅朵放下木桶,变戏法似地拿出一大束格桑花送给青杨,她趴在青杨的耳边说:“老师,您可以洗澡啦,这样您就不会离开我们了。”木桶还带着天然的白桦树的清香,孩子们把盛满水的木桶摆在青杨的宿舍门前。
?月亮越升越高,每个木桶里都有一个美丽的月亮。
(选自《中国教师报》)
4.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看看这校名,她笑了”,是因为“木桶希望小学”的名字太搞笑,青杨从来没听过用
“木桶”给学校取名的。
B.“这里却有许多高大的白桦树,让青杨甚为欢喜”,既交代了环境,又表现了人物心理,
还为下文故事发展埋下了伏笔,可谓“一箭三雕”。
C.“一到夜晚,青杨就会想家”,这是因为她觉得那里十分清苦,生活很是无聊,于是产
生了结束支教生活的想法。
D.“月亮越升越高,每个木桶里都有一个美丽的月亮”。这个景物描写很有诗情画意,含蓄地表现了青杨能够痛痛快快冼个澡的愉悦心情。
5.小说开头所说“与其说是支教,倒不如说是一场心灵的朝圣”这名话,在文中有何作用?
请简要分析。(6 分)
6.对孩子们提水给老师洗澡的举动,小说前面有不少暗示。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早先人们常常使用水力发电,水力发电是利用河流、湖泊等位于高处具有势能的水流至低处,将其中所含势能转换成水轮机的动能,再借水轮机为原动力,推动发电机产生电能。随着

高二期末 语文 共 8 页 第 3 页
科技的发展,风力发电逐渐兴起。据估算,全世界可利用的风能为 200 亿千瓦(KW),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还要大 10 倍。全球风电行业未来几年是一个发展较好的时期:欧洲风电行业框架立法以及欧洲对 2020 年风电行业的明确目标,能够确保行业的稳定性;美国和加拿大风电规模发展速度仍然较快;中国风电市场继续保持强势。当然,也有类似英国取消风电优惠一类政策的不确定性的负面影响。
(摘自前瞻产业研究院 2018 年 2 月 8 日《全球风电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材料二:
我国风电行业成长迅速。2010 年装机规模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此后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并逐渐拉开与其他国家的差距。据统计,2016 年底中国累计风电装机已达到 168.73GW,
占全球比重高达 34.48%。具体变化情况如下图。
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变化
[注]①1Gw=1000kw。②YOY,增长率,是指当期的数据较去年同期变动多少。
(资料来源于中国产业信息网《2018 年中国风电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材料三:
把风的动能转变成机械动能,再把机械能转化为电力动能,这就是风力发电。它不同于火力发电,火力发电是利用可燃物在燃烧时产生的热能,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换成电能的一种发电方式。风力发电比火力发电拥有更多的优点,比如:清洁,环境效益好;可再生,永不枯竭;基建周期短;装机规模灵活。对于缺水、缺燃料和交通不便的沿海岛屿、草原牧区、山区和高原地带,因地制宜地利用风力发电,非常适合。
(摘自《科普中国“百科科学词条”》)
材料四:
由于政府采取有效措施,中国风电稳步发展。从国家能源局公布的倾向数据看,2016 年新增装机将向河南、山东、湖南等中东部、南部等电力消纳情况较好的地区转移。截至 2016 年
底,随着第七批风电能源补贴目录项目的申报,补贴将逐步解决,补贴时效也将提速。2016
年底国家发改委出台政策,风电标杆电价逐步下调,风电已经实现平价,平价的意义在于,风电在无补贴的情况下具备与火力发电直接竞争的能力,行业的存续不依赖政策的波动及补贴的缓急,并且随着成本的不断降低获得永续的生命力。在政府的引导下,风电项目具备较好的经济性,吸引越来越多的民营资本参与到风电项目的开发,比如有一种分散式风电,不用像大规模风电场一样新建高电压、远距离输电线路,体量小、投资少,就成为民营资本投资风电项目

高二期末 语文 共 8 页 第 4 页
的首选。如今,民营企业的发展超过人们的预期,如天润、新天绿色等。
(摘自东吴证券公司《2017 年风电行业深度报告》)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利用
...
转换成
借助水轮机
水力发电
水流所含势能
动能
推动发电机发电
B.
风力发电
转换
风的动能
形成
机械动能
再转化为
电力动能
C.
火力发电
利用
燃烧产生热能
通过
发电动力装置
转换成
电能

民营资本首选 分散式风电 原因是 电压低、线路短,体量小、投资少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风电行业的利好信息来自于欧洲风电行业的框架立法、美国和加拿大风电规模发展速度
较快和英国取消风电优惠等。
B.根据材料二中各个年度的累计装机容量、累计装机增长率,我们能够了解我国风电行业
成长迅速的情况。
C.较之于 2015~2016 年,起初的 2006~2007 年,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增加的数量减少,
增长速度放缓。
D.根据材料二可知,随着年度的逐渐推移,中国风电累计装机每年增长,累计装机增长率也逐年提高。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我国政府在风电发展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有效的措施。(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徐处仁,字择之,应天府谷熟县人。中进士甲科,为永州东安县令。蛮人叛,处仁入峒,
..
开示恩信,蛮感泣,誓不复反。知济州金乡县。以荐者召见,徽宗问京东岁事,处仁以旱蝗对。问:“邑有盗贼乎?”曰:“有之。”上谓处仁不欺,除宗正寺丞、太常博士。摄开封十府,裁
决如流,囚系常空。丁母忧,免丧,以资政殿学士知青州,徙知永兴军。童贯使陕西,欲平物
..
价,处仁议不合,曰:“此令一传,则商贾弗行,而积藏者弗出,名为平价,适以增之。”转运使阿贯意,劾其格德政,倡异论,侵辱使者。诏处仁赴阙。久之,以显谟阁直学士知颍昌府。民有得罪宫掖者,虽赦不免,处仁为奏上。童贯乘是挤之,夺职,提举鸿庆宫。徽宗访以天下事,处仁对曰:“天下大势在兵与民,今水旱之余,赋役繁重,公私凋敝,兵民皆困,不及今
谋之,后将有不胜图者。”上曰:“非卿不闻此言。”明日,除侍读。进读罢理前语处仁言昔周
..
以冢宰制国用于岁之杪宜会朝廷一岁财用之数量入为出节浮费罢横敛百姓既足军储必丰。上称善,诏置裕民局讨论振兵裕民之法。钦宗即位,金人犯京师,处仁储粮列备,合锐兵万人勤王;奏乞下诏亲征,以张国威。奏至,朝廷适下亲征诏书,以李纲为行营使。即移书纲,言备御方略。金人请和而归,处仁奏宜伏兵浚、滑,击其半济。召为中书侍郎。入见,钦宗问割三镇,

高二期末 语文 共 8 页 第 5 页
处仁言:“国不竞亦陵,且定武陛下之潜藩,不当弃。” 吴敏荐处仁可相,拜太宰兼门下侍郎。
..
高宗即位,为大名尹、北道都总管,卒于郡。
(节选自《宋史·列传一百三十》,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进读罢/理前语/处仁言/昔周以冢宰制/国用于岁之杪/宜会朝廷一岁财用之数/量入为出
/节浮费/罢横敛/百姓既足/军储必丰/
B.进读罢/理前语/处仁言/昔周以冢宰制国用/于岁之杪/宜会朝廷一岁财用之数量/入为出
/节浮费/罢横敛/百姓既足/军储必丰/
C.进读罢/理前语/处仁言/昔周以冢宰制国用/于岁之杪/宜会朝廷一岁财用之数/量入为出
/节浮费/罢横敛/百姓既足/军储必丰/
D.进读罢/理前语/处仁言/昔周以冢宰制/国用于岁之杪/宜会朝廷一岁财用之数量/入为出
节浮费/罢横敛/百姓既足/军储必丰/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
A.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的最后一级考试,即会试通过者的称号,它是科举考试的最高
功名。
B.免丧也称服阕,谓守孝期满,除去丧服。古人为哀悼逝者需穿丧服,服饰、时间都有限
制。
C.侍读,是陪侍帝王读书论学或为皇子等授书讲学之官,对提高皇室修养和执政能力有积
极意义。
D.潜藩中的“藩”指封建时代的属国、属地,借指边防重镇。潜藩指帝王作为王侯时的封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
A.徐处仁抚民有方,平息叛乱民患。任东安令时,他对反叛者施以恩惠,晓以信义,蛮人
终被其诚意所动;代理开封府事,狱中常无囚系。
B.徐处仁坚持己见,惨遭排挤夺职。之前童贯想平抑物价,徐处仁与之不和,出言反对。
之后徐处仁替没获得赦免的百姓上奏,童贯借机排挤,徐处仁终遭削夺职务。
C.徐处仁胸怀天下,忧心兵民之困。他认为兵强民富方能立国,然而天灾人祸,兵民皆贫
困不堪,应当早做准备,以防止后患。此言深得徽宗认可。
D.徐处仁坚决主战,抗击金兵南侵。金兵来犯,他广储粮草,集合上万精兵为国效劳;积极进言献策,奏请御驾亲征,反对割让土地,态度果断坚决。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转运使阿贯意,劾其格德政,倡异论,侵辱使者。(5 分)
(2)金人请和而归,处仁奏宜伏兵浚、滑,击其半济。(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4-15 题。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中原一恨杳难论。却似长江万里,忽有孤山两点,

高二期末 语文 共 8 页 第 6 页
点破水晶盆。为借鞭霆力,驱去附昆仑。
望淮阴,兵冶处,俨然存。看来天意,止欠士雅与刘琨①。三拊当时顽石②,唤醒隆中一老,细与酌芳尊。孟夏正须雨,一洗北尘昏。
【注】①士雅与刘琨,士雅是祖逖的字,二者均为东晋爱国将领。②顽石,指当年诸葛亮堆成八阵图的石子。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起头两句以问句开头,点明“中原一恨”的原因是南北分裂,为全词奠定感情基调。
“却似”三句是说长江本如水晶盆那样完美,却因两点孤山而白璧有瑕。暗指金瓯有缺。
“鞭霆力”和“昆仑”都借喻抗金力量,表达了词人要驱逐金人、一雪国耻的决心。
词人借“三拊顽石”,想象与诸葛亮这样的战略家酌酒细论,其对统一大计的关切溢于言表。
“孟夏正须雨,一洗北尘昏”的精妙之处表现在哪里?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写到,与蚯蚓相比,螃蟹虽然具有天生的优势,但结果“ , ”。
(2)《离骚》一诗中,诗人以采荷花裁衣为喻来形容自己刻意追求完美外形的句子是:

,
。”
(3)郦道元在《三峡》中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写出山峰陡峭幽邃的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
①眼下洛阳牡丹已经进入花期,无论是在街头绿地、隔离带、公园,还是在寻常百姓
家中,到处可见
的牡丹花。
②弱不禁风的蔷薇在微风的吹拂下显得更加美丽、缥缈,就好似一位
的少女。
③维多利亚时代的女子去赴下午茶会必穿着缀了花边的蕾丝裙,将腰束紧,茶要滴滴
慢饮,点心要细细品尝,交谈要低声絮语,举止要

A.风姿绰约 楚楚动人 仪态万方
B.仪态万方 楚楚动人 风姿绰约
C. 楚楚动人 仪态万方 风姿绰约
D.风姿绰约 仪态万方 楚楚动人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在小说作品中,如果作者过分注重对人物外在形象的精雕细刻而忽视内心气质的揭示,
反而可能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B.对于最近一连串发生在各地的电信诈骗案件,众多主流媒体纷纷报道,使得电信诈骗再
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C.周有光,出生于 1906 年,早年专攻经济,近 50 岁时“半路出家”,参与设计汉语拼音
方案,被誉为“汉语拼音之父”。
D.4 日凌晨,莱山区官庄村的一户农民的蔬菜大棚突然起火,8 个蔬菜大棚被大火瞬间烧光,经济损失多达二十万元之巨。

高二期末 语文 共 8 页 第 7 页
19.一位百岁抗战老兵与世长辞,殡义馆收到社会爱心人士多副挽联,但内容良莠不齐,请从
下列四个选项中选出都不得体的一项是(3 分)( )
①慈竹临风空有影,晓萱经雨不留芳。 ②南征北战功不朽,春去秋来名永留。
③南朔战功青史在,古今名将白头稀。 ④著作等身身不死,子孙维业业长存。
⑤伟业丰功垂宇宙,高风亮节助人民。 ⑥无虑无忧老夫去矣,克勤克俭小子勉之。
A.①②④ B.③④⑥ C.①⑤⑥ D.①④⑥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书法的色彩简之又简,以黑白为主,

。黑是墨色,白是宣纸的底色,那
少许的红,则是充满着意味的那一方小小印章。恰是这极简单的色彩组合,②
。这种
美,美在简约,美在布局。白的纸、黑的字、红的印,如何摆布,怎样组合,是书法对美的追
求。 ③ ,书法更注重的是笔墨。笔的抑扬顿挫,墨的浓淡干湿,落在纸上,每一笔都有不一样的韵味。
21.下面是一幅标题为“高不成,低不就”的漫画。在甲和乙中,你会劝说谁去应聘就业岗位呢?请你针对该人物的特点写一段劝说辞。(5 分)
要求:符合情境,表达得体,语言连贯,不超过 120 个字。
四、写作(60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外孙女阿拉贝拉唱中文歌曲,背《三字经》和古诗,被习近平主席赞
为“可以打 A+”;美国金融大鳄罗杰斯的女儿普通话发音标准、吐字清晰,被网友称赞“有成为中文播音员的潜质”。
②近日,全国两会召开,又有人大代表建议高考取消英语科目,把中小学生的英语必修课
改为选修课。令人惊讶的是,在网上的一份投票中,表示赞成取消英语考试的网友比例高达 82%。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并结合自己的感受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外语学习的思考。要求:自主立意,自拟题目,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高二期末 语文 共 8 页 第 8 页
河北省邯郸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答案
1.【答案】D
【解析】A项,对文中“与之相对”一句理解有误,原文没有强调“音象”和“诗象”的依存关系;B项,“建构在音律或格律基础上的整体音响效果及形象体验”只是唐代“音象”存在形态之一;C项,原文说的是“此时音乐产生的‘音象’可能是模糊的”。
2.【答案】C
【解析】文章引用李泽厚的话和郭茂倩的观点,是为了论证唐代徒诗是有音乐性的。
3.【答案】D 【解析】原文上下两句非条件关系。
4.B (A青杨只是觉得好奇;C青杨不是不愿意继续支教,是洗澡不方便;D用象征的手法表现藏族孩子纯洁的心灵和对老师真诚的爱。) ? ?
5.(1)表明青杨对支教工作认真虔诚的态度,暗示支教会给她带来心灵的净化和情感的升华,(2)与下文提到的圣泉相呼应,为描写孩子们纯真的心灵埋下伏笔,(3)留下悬念,使读者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6.(1)“我们这里做的木桶要卖到城里去,都是做浴桶的。小的洗脚,大的洗澡……我们自己舍不得用……”(2)“孩子们善良懂事,从青杨来的第一天起,每天都帮她打水”。(3)青杨悄悄问梅朵“这里的人平时都去哪里洗澡”时,梅朵一边回答,一边思索,她“看了青杨一会儿,抿着小嘴不再说话。”(4)“第二天一放学,孩子们就都走了,平时他们会在学校多待一会儿”。(每点2分,找出其中2点即可)
效果:(1)为后文描写20个孩子每人都提来一桶水埋下伏笔:(2)表明孩子们的善良懂事以及家长们对老师的理解和帮助:(3)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使结尾既有惊喜,又在情理之中:(4)引出文末“每个木桶里都有一个美丽的月亮。”的阐述,更好地表现小说的主题。(每点1分,谈到其中2点即可)
7.【答案】D 【解析】“电压低、线路短”错误,原文是“不用像大规模风电场一样新建高电压、远距离输电线路”。
8.【答案】B
【解析】A项,误解文意,“英国取消风电优惠”不是风电行业的利好信息。C项,对图形分析错误,“增加的数量减少”分析与原图不符。D项,表述与图形所示不符,从图中累计装机增长率曲线来看,有提高有降低,如2016年累计装机YOY就明显比2015年降低。
9.【参考答案】①引导新增装机向电力消纳情况较好的地区转移。②风电能源补贴项目逐步解决、时效提速。③风电标杆电价实现平价,增强企业竞争力、获得永续生命力。④吸引民营企业参与风电开发,提高经济效益。(意思对即可)(每点3分)
10.【答案】C
【解析】“昔周以冢宰制”缺宾语,这句的宾语是“国用”,“量入为出”为常见成语。
11.【答案】A
【解析】“即会试通过者的称号”错,会试通过者称为贡士,殿试通过者才称为进士。
12.【答案】B
【解析】“徐处仁与之不和”错,原文有“处仁议不合”,是指徐处仁认为童贯的想法不对,并非“徐处仁与之不和”之意。
13.【参考答案】(1)转运使迎合童贯的意见,弹劾徐处仁阻止德政,提倡异论,凌辱使臣。(译出大意得2分,“阿”“格”“侵辱”各1分)
(2)金人请求讲和后回去,徐处仁上奏说应当在浚、滑埋伏军队,在敌人渡到河中间时袭击他们。(译出大意得2分,“伏”“半济”“浚、滑”前译出省略词“于”,各1分)
14.【答案】C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词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词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A项考核作用,B项考核内容,CD项考核手法,其中C项,“昆仑”指金人的老家;
15.【参考答案】①该句意思是说,初夏正需一场及时雨,以清洗从北方刮来的尘土。②用了比喻的手法。“雨”比喻宋军,“北尘”比喻金人的统治。③形象地写出了水深火热之中的北国人民,亟待宋军挥师北上,把他们从金国的统治下解救出来的心情。(每点2分)
【解析】此题考核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要求赏析“孟夏正须雨,一洗北尘昏”的精妙之处,注意主要从比喻的手法的角度赏析,句中“雨”比喻宋军,“北尘”比喻金人的统治,形象地写出了水深火热之中的北国人民,亟待宋军挥师北上,把他们从金国的统治下解救出来的心情。
16.答案答案
(1)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用心躁也
(2)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
(3)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17.A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风姿绰约:女子姿态柔美。形容女子风韵姿态柔美动人。用以形容牡丹的柔美姿态,符合语境。楚楚动人:形容美好的样子引人怜爱。“弱不禁风”与惹人怜爱语意契合,符合语境。仪态万方:形容容貌、姿态各方面都很美。从句子中的打扮、姿态等可看出用“仪态万方”合适。
18.C(A不合逻辑。可把“反而”改为“就”或删去。B语序不当。“一连串”为属性词,不能作状语,应把“一连串”放在“电信诈骗案件”前作定语。D成分赘余。可把“多”或“之巨”删去)
19.【答案】D 【解析】①挽母亲,④挽作家,⑥自挽联。
20.【参考答案】①再加上一点红
②造就了书法的独特之美
③色彩和布局之外
【解析】此题考核学生运用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能力,以情境补写的方式出现,答题时注意语意和结构上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①空根据后文“那少许的红”可知应该填写“再加上一点红”,第②空根据后面的“这种美,美在简约,美在布局”可知应该填写“造就了书法的独特之美”;第③空根据前文“白的纸、黑的字、红的印,如何摆布,怎样组合”可知应该填写“色彩和布局之外”。
21.【答案】答案示例一:甲博士,你这种“高学历低就业有掉身价”的观点是片面的。在当前就业难的形势下,低就业比不就业,比待在家中啃老,比无所事事,要好要强。更重要的是低就业能够积累人生经验、职场经验。如果你一味孤芳自赏,待价而沽,高不成低不就,那才是真的浪费人才。万丈高楼平地起,低就业不丢人,请放下身段去应聘那个能磨炼自己的工作岗位吧!
答案示例二:乙先生,没有文凭,并不代表你没有职业技能。其实,随着社会经济的多元发展以及人才结构性矛盾的日益突出,"以学历论英雄"的招聘模式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文凭的吸引力大不如前,不少企业都表明在招聘中他们更为看重人才的岗位技能和综合素养。只要具备了娴熟的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就不要妄自菲薄,你应该勇敢地去应聘那个理想岗位!
【写作指导】这是一道材料作文的题目,两则材料构成。材料一与材料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一则材料体现了对外来文化的接纳与学习,为后一则材料提供了理性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具有较强的指向性,因此写作时要注重理性思考,认真审视外语学习这一问题。文章立意或赞同,或反对,或辩证看待外语学习。可以立意为:尊重教育的内在规律,不被功利心态、短视思维左右而忽略英语学习;把握未来教育发展方向,培养国际核心竞争力;英语学习让我们不至于陷人故步自封、夜郎自大的境地,能够更加自主地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文明和成功经验;懂一点日常外语,应对未来生活和工作需要即可,没必要在外语学习的难度和广度上提过高要求,更何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懂外语也可以快乐自由行。行文时注意从材料的分析入手,提出自己的观点,使文章有针对性,文中论述注意层次性,结合现实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举例分析,使文章有深度。
【参考译文】
徐处仁,字择之,应天府谷熟县人。进士甲科及第,任永州东安县令。蛮人反叛,徐处仁进入峒寨,施以恩惠,晓以信义,蛮人感动哭泣,发誓不再反叛。担任济州金乡县知县。因为推荐被召见,徽宗问京东收成的情况,徐处仁用旱蝗来回答。问他:“城镇有盗贼吗?”回答说:“有。”皇上认为徐处仁不欺骗他,任命他为宗正寺丞、太常博士。代理开封府事,裁断判决如流,狱中囚犯常空。母亲去世服丧,守孝期满,以资政殿学士为青州知州,改为永兴军知军。童贯出使陕西,想平抑物价,徐处仁认为不应当,说:“此令一传,商人不做生意,而积藏货物的人不拿出货物来,名义上是平价,实际上是涨价。”转运使迎合童贯的意见,弹劾徐处仁阻止德政,提倡异论,凌辱使臣。下诏令徐处仁回朝廷。过了很久,以显谟阁直学士为颍昌知府。有得罪宫中人的百姓,虽然遇赦也不赦免,徐处仁却替他们禀奏皇上。童贯趁机排挤他,徐处仁被削夺职位,掌管鸿庆宫。徽宗询问天下事,徐处仁回答说:“天下大势在兵和民,现在除了水灾旱灾之外,赋役繁重,公家私家凋敝,兵民都贫困,不趁现在谋划,以后将有图谋不完的事。”皇上说:“如果不是你,我听不到这些话。”第二天,任侍读。进读完毕,接着昨天的话题,徐处仁说:“从前周让冢宰掌握国家财政,在年末时,应当总合朝廷一年财用的数目,量入为出,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停止横征暴敛,百姓富足,军需储备必定丰厚。”皇上称好,下诏设裕民局讨论振兵富民的方法。钦宗即位,金兵进犯京城,徐处仁储存粮食作准备,聚集精兵上万人为朝廷效劳;上奏乞求皇上下诏亲征,以伸张国威。奏书到时,朝廷恰好下亲征诏书,任命李纲为行营使。立即把奏书转给李纲,讲述防御策略。金人请求讲和后回去,徐处仁上奏说应当在浚、滑埋伏军队,在敌人渡到河中间时袭击他们。下诏徐处仁任中书侍郎。入朝见皇帝,钦宗问他割让三镇的事情,徐处仁说:“国家不强要受侵犯,况且定武是陛下的原王府,不应放弃。”吴敏推荐徐处仁可以任宰相,授太宰兼门下侍郎。高宗即位,担任大名尹、北道都总管,在州郡去世。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