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歌声 课件+教案+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永远的歌声 课件+教案+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S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7-24 07:04:30

文档简介


《永远的歌声》同步练习
一、给下列词语注音。
( ) ( ) ( ) ( ) ( ) ( )
龇牙咧嘴 鼻涕 剃头 拽住 吆喝 哼歌
二、比一比,组成词语。
淙( ) 咧( ) 辫( ) 吆( )
踪( ) 冽( ) 瓣( ) 咳( )
哼( ) 拎( ) 剃( ) 拽( )
烹( ) 玲( ) 递( ) 曳( )
三、照样子写词语。 
笑嘻嘻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四、解释下列文中词语的含义。
1.龇牙咧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迷 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拽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嘶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告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内阅读。
第二天,我们背着书包在东河边聚齐了,除了我和二牛,还有二兰和石花。我们沿着曲我们竟然毫无所知。
在大人们的责骂和追问声中,我们委屈地向老师献上了草药和小鱼。老师一下搂住我们脏乎乎的身子,哭了,泪水一滴一滴掉在我们的脸上……
1.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写出相应的词语。

2.仿照“脏乎乎”的样子写词语: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3.老师为什么一下搂住“我们”脏乎乎的身子哭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外阅读
10岁的时候,我才开始读小学一年级。
母亲为我的15块学杂费和书本费整整准备了三年,此时,我的一个哥哥和两个姐姐都已经在念中学了,其实他们学杂费的零头都要比我一年的学费还要高,但母亲为了不让我的哥哥姐姐们耽误学业,她只好一年又一年地将我的入学时间往后推。好不容易攒够了15块钱,不料,三年后,也就是在我10岁那年,小学一年级的学杂费和书本费已经比三年前翻了一番,达到了30块钱。得到这个消息后,母亲整整哭了一夜。
就在母亲打算让我彻底放弃上学的时候,村里惟一的一位公办教师江老师找到了正在地里干活的我的母亲……也就是在那一天,我被江老师领到了学校,开始了我的读书生涯。事后我才知道江老师告诉母亲他愿意为我交那15块钱学费。
上学后,母亲仅仅 给我买了一个练习本。然而 对于一个初学写字的小学生来说,这一个本子怎么能够应付那么多的家庭作业呢?仅仅两天的时间,我的练习本就再也写不下一个字了。之后,我就再也没办法交上作业了。
两天后,我被江老师叫到了他的办公室。看起来他很生气,可是当他得知我不交作业的原因后,江老师沉默了。半晌,他抬起头来,对我说道:“孩子,我这还有一个备课本,你先拿去用,以后你的 作业我就用铅笔改,你用完之后,就可以拿橡皮擦掉,这样不就还可以再用了吗?对了, 还有,假如每次你的作业能全部做对,我就不在上面写字,那就表示你的作业得的是优。你看这样行吗?”此时的我除了感动还能说些什么呢?我在心中暗暗发誓:我一定要把作业全部做对,一定要得优,不让老师写字。临走时,江老师又把我拉住了:“这是我们两个的秘密,你一定要保密呀!”
1.下列句子属于什么句式?。
①然而对于一个初学写字的小学生来说,这一个本子怎么能够应付那么多的 家庭作业呢? ( )
②你看这样行吗? ( )
③许多年后的今天,已经快大学毕业的我还保持着用铅笔写字的习惯,总有人问我为什么?我不为别的,只为了心中的那份纪念。( )
A. 设问句 B.反问句 C.疑问句
2.以后你的作业我就用铅笔改,你用完之后就可以拿橡皮擦掉,这样不就还可以再用了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能说说“我”和老师之间的秘密是什么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
【基础知识达标】
一、zī yá 、 liě zuǐ、 bí tì、 tì tóu、 zhuài zhù、 yāo he、 hēng gē
解析: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生字词的拼音。
二、淙( 淙淙) 咧(咧咧) 辫( 小辫) 吆( 吆喝)
踪( 跟踪) 冽( 凛冽) 瓣( 一瓣) 咳( 咳嗽)
哼( 哼歌) 拎( 拎着) 剃(剃头) 拽( 拽住)
烹( 烹饪) 玲( 玲珑)递( 传递) 曳( 摇曳)
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区别生字,并加强理解词语的含义。
三、乐呵呵,绿油油,黄灿灿。
解析: ABB型词语,答案不唯一。
四、1、龇牙咧嘴:龇:露齿。张着嘴巴,露出牙齿。形容凶狠或疼痛难忍的样子。
2.迷离: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3.拽住:就是拉住,使其停止的意思。
4.嘶哑:沙哑,嗓音低沉,不圆润。
5.告诫:警告劝诫。
解析:考验学生对课文重点词语的理解,使其更好地理解课文。
五、1.龇牙咧 嘴,吆喝
解析:考察学生对本文生字的掌握情况。
2. 绿油油、黑乎乎、白花花。
3.老师为孩子们为她做的一切,很感动。说明老师也很爱自己的学生。
解析:表现出老师热爱学生的美好品质,更突出浓浓的师生情,也是本文的思想感情。
【能力提升】
1、B C A
解析:设问句:自问自答,所以③选择A。反问句是用疑问的句式,所以①选择B。疑问句用疑问的口气,所以②选择C。
2、以后你的作业我就用铅笔改,你用完之后就可以拿橡皮擦掉,这样就还可以用。
解析:陈述句用来叙述一个事实,句末标点用句号。
3.老师用铅笔改“我”的作业,那样的话,就可以用橡皮擦掉,那样就可以再用,老师不在上面写字,那就表示作业得的是优。

《永远的歌声》教学设计
爱是无形的,它需要用心灵去感受;爱是永恒的,它使人终生难忘;爱是伟大的,它给人无穷的力量。本单元的主题是“温暖的记忆”,把我们带入爱的世界,感受到一段段故事中饱含的不同方面爱的经历。《永远的歌声》一篇精读课文,是以师生爱为主题的文章。课文主要写了童年时“我”和二牛、二兰、石花为生病的老师上山采药的事,表达了“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热爱之情,是学生熟悉的小学生活的人和事。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7个生字,理解新词。掌握“淙淙”、“龇牙咧嘴”、“鼻涕”、“剃头”、“小辫儿”、“拽住”、“吆喝”等词语。
2、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爱,教育学生树立尊敬、热爱老师的优秀品德。
3、帮助学生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件,抓住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爱。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爱,教育学生树立尊敬、热爱老师的优秀品德。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爱。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件,抓住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
课文朗读录音、PPT课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词。
掌握“淙淙”、“龇牙咧嘴”、“鼻涕”、“剃头”、“小辫儿”、“拽住”、“吆喝”等词语。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爱,教育学生树立尊敬、热爱老师的优秀品德。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揭示课文题目
(出示童年图片)同学们,童年是美好的,是无忧无虑的。童年带给我们的是美好的回忆,这回忆里有诗,有歌,有画,有童年的小伙伴,当然也有启蒙老师。咱们今天学习一篇跟老师有关的文章——《永远的歌声》(板书)。
二、听读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1、学生自渎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学生汇报交流学习情况。
3、教师出示生字新词卡片。
(1)我会任
xī zī liě pú tì līn lián
嘻 龇 咧 菩 涕 拎 镰
(2)我会写
淙 龇 咧 涕 剃 辫 拽 拎 吆 傻 哼
4、借助工具书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词语。
淙淙:流水的声音 
龇牙咧嘴:形容凶狠或疼痛难忍的样子。 
拽住:就是拉住,使其停止的意思。 
吆喝:大声喊叫、驱赶。 
曲曲折折:形容弯曲。亦形容事情遇到许多阻碍或受到挫折打击,不能顺利进行。 
三、理清思路,划分段落
1、想想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童年时“我”和二牛、二兰、石花为生病的老师上山采药的事,表达了“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热爱之情。
2、学生讨论,划分段落。
文章可以分为三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我”走出童年已经很久了,但童年的一些歌却牢牢地记在脑海中。
第二部分(第2至10自然段):这是文章的重点部分。写“我们”为生病的老师上山挖草药、捉鱼的事。
第三部分(第11——12自然段),在文章的结尾部分,作者用简洁的语言巧妙回应了文章的主题,即回答了为什么以《永久的歌声》为题。同时,与文章的开头相呼应,使得文章结构更加完整。
四、再读质疑。
自由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交流:学生针对课文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梳理问题。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爱,教育学生树立尊敬、热爱老师的优秀品德。
3、帮助学生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件,抓住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课文。
回忆,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略)
二、回应学生课前质疑问题:
1、文章为什叫做《永远的歌声》?
2、当“我们”向老师献上草药和小鱼的时候,老师为什么搂着“我们”哭了?
这节课就结合这两个问题进行学习。
三、精读课文,感悟理解。
(一)学习第一层,体会孩子对老师的喜爱之情。
1、默读2——5自然段,找出与老师有关的语句,读读这些句子,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全班交流:(播放歌曲《小放牛》)
语句:
(1)“我们的老师是个从城里来的女学生……又漂亮。”
(2)“她用好听的嗓音教我们唱……小歌剧。”
(3)“我还和姐姐争论过……还是我们老师长的好听。”
(4)“我说,……天下第一好。”
感受:“我们”这些山乡的孩子对老师非常热爱。
3、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孩子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自由读——指名读
(二)学习第二层,进一步感受学生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1、自由读6、7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全班交流:
感悟:(1) 明知进山有危险,还要进山为老师采药,体会到学生对老师的爱。
(2) 老师嗓子哑了,学生很着急,想尽一切办法为老师治病,感受到学生爱老师。
3、练习有感情朗读。
同桌分角色对读第7自然段,读出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同桌对读——指名朗读
(三)学习第三层,感受师生情。
1、自由读8——10自然段,哪句话最令你感动?为什么?
2、全班交流:
(1)“眼尖的二兰忽然又发现溪里有小鱼……把它们一条一条的穿起来”“老师是南方城里人,爱吃鱼”——学生的心多细呀!
“我和二牛干脆下了水”——为老师抓鱼不顾一切。
“摸、捉、追、堵、甩、穿”——想尽一切办法抓小鱼
教师小结:从学生的一连串抓鱼的动作中,我们感受到了他们对老师浓浓的爱。
自由读——指名读
(2)第9自然段。
师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训练:
孩子们为老师抓鱼忘记了一切,全然没有发现自己身边隐藏的危险,因为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 。
(3) 当孩子们委屈地献上自己为老师采的草药、抓的小鱼时,老师为什么搂住“我们”脏乎乎的身子,哭了?
变换角色体会:如果此时你就是那位深受学生爱戴的教师,看到学生这样的表现,你会怎样说,怎样做呢?
学生可以表演的形式进行汇报。
教师小结:
是啊,学生们的童真感动了老师,感动了家长,也同样感动了他们自己,以至于多年以后回想起来,依然是那样的美好。
四、学习开头和结尾,体会写法。
1、自由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部分,你发现了什么?
(首尾呼应,文章结构更加完整)要求学生要说出体现首尾呼应的语句。
2、师问:课前有同学提出文章为什么以《永远的歌声》作为题目,现在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吗?小组讨论——全体交流
(要点:歌声是老师留给我们的,但那遥远的歌声已化为美好的记忆,那诚挚的师生情感留在了同学们的心里,永生难忘。)
五、 布置作业:
1、完成熟后练习。
2、朗读最使你感动的段落。

课件19张PPT。第一课时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词。
2、掌握“淙淙”、“龇牙咧嘴”、“拽住”、“吆喝”等词语。
3、读懂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爱。学习目标导入同学们,童年是美好的,是无忧无虑的。童年带给我们的是美好的回忆,这回忆里有诗,有歌,有画,有童年的小伙伴,当然也有启蒙老师。咱们今天学习一篇跟老师有关的文章——《永远的歌声》课文
朗读嘻 龇 咧 菩 涕 拎 镰我会读liěpú xī zī我会写淙 龇 咧 涕 剃 辫 拽 拎 吆 傻 哼līn tì lián 淙淙:
龇牙咧嘴:
拽住:
吆喝:
曲曲折折:解释词语流水的声音。 形容凶狠或疼痛难忍的样子。就是拉住,使其停止的意思。 大声喊叫、驱赶。形容弯曲。亦形容事情遇到许多阻碍或受到挫折打击,
不能顺利进行。整体感知,划分段落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我”走出童年已经很久了,但童年的一些歌却牢牢地记在脑海中。
第二部分(第2至10自然段):这是文章的重点部分。写“我们”为生病的老师上山挖草药、捉鱼的事。
第三部分(第11——12自然段),在文章的结尾部分,作者用简洁的语言巧妙回应了文章的主题,即回答了为什么以《永久的歌声》为题。同时,与文章的开头相呼应,使得文章结构更加完整。1、想想课文写了什么内容?重点赏析课文主要写了童年时“我”和二牛、二兰、石花为生病的老师上山采药的事,表达了“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热爱之情。作业1、抄写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第二课时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爱,教育学生树立尊敬、热爱老师的优秀品德。
3、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件,抓住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学习目标导入同学们,通过上节课初读课文,我们知道课文主要写了童年时“我”和二牛、二兰、石花为生病的老师上山采药的事,表达了“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热爱之情。那么文章为什叫做《永远的歌声》?当“我们”向老师献上草药和小鱼的时候,老师为什么搂着“我们”哭了?
这节课就结合这两个问题进行学习。
1、默读2-5自然段,找出与老师有关的语句,读读这些句子,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重点赏析(1)“我们的老师是个从城里来的女学生……又漂亮。”
(2)“她用好听的嗓音教我们唱……小歌剧。”
(3)“我还和姐姐争论过……还是我们老师长的好听。”
(4)“我说,……天下第一好。”“我们”这些山乡的孩子对老师非常热爱。2、自由读6、7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重点赏析(1) 明知进山有危险,还要进山为老师采药。
(2) 老师嗓子哑了,学生很着急,想尽一切办法为老师治病。表达学生对老师的热爱之情。3、自由读8——10自然段,哪句话最令你感动?为什么?重点赏析“眼尖的二兰忽然又发现溪里有小鱼……把它们一条一条的穿起来”
“老师是南方城里人,爱吃鱼”。
——学生的心多细呀!
“我和二牛干脆下了水”
——为老师抓鱼不顾一切。
“摸、捉、追、堵、甩、穿”
——想尽一切办法抓小鱼一连串抓鱼的动作中,我们感受到了他们对老师浓浓的爱。4、朗读第9自然段,看谁读的棒?重点赏析我们兴高采烈地抱着草药,拎着小鱼往回走,迎面碰上来找我们的大人、老师和同学。大人们一见我们,便挥舞着镰刀、棍子,吆喝着冲过来,真把我们吓了一跳。回头一看才知道,原来一只老狼跟在我们身后很久了,而傻乎乎的我们竟然毫无所知。孩子们为老师抓鱼忘记了一切,全然没有发现自己身边隐藏的危
险,因为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老师尽快好起来!5、当孩子们委屈地献上自己为老师采的草药、抓的小鱼时,老师为什么搂住“我们”脏乎乎的身子,哭了?重点赏析学生们的童真感动了老师,感动了家长,也同样感动了他们自己,
以至于多年以后回想起来,依然是那样的美好。这节课是以师生爱为主题的文章。课文主要写了童年时“我”和二牛、二兰、石花为生病的老师上山采药的事,表达了“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热爱之情,歌声是老师留给我们的,但那遥远的歌声已化为美好的记忆,那诚挚的师生情感留在了同学们的心里,永生难忘。归纳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