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夏日绝句》同步练习
一、按古诗内容填空。
1.《石灰吟》是 朝 写的。吟,古代诗歌 的一种名称。《竹石》是 朝 诗人 写的。两诗有个共同的特点:都运用了 的手法。
2.《夏日绝句》是 女词人 的传世佳作。这首诗借古讽今,借赞颂 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讽刺 屈辱偷生,表现了诗人 情怀。
二、默写《夏日绝句》
(1)
(2)解释词语
人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鬼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知道这首诗的意思吗?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三首关于项羽的诗,完成①、②两题。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题乌江亭 (王安石 )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这三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但对项羽评价的角度并不一样,他们的角度分别是什么?
(2)这三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
答案及解析
【基础知识达标】
一、1.明 于谦 体裁 清 郑燮 托物言志
2.宋 李清照 项羽 南宋统治者 抗击侵略、收复故土的爱国
二、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人杰:人中的豪杰。
鬼雄:鬼中的英雄。
咬定:比喻根扎得很深,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项羽(公元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打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
(3)活着的当作人中的豪杰, 死了也应是鬼中的英雄。 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 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解释:这一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整体掌握能力,属于基础知识,要求学生掌握的程度要好。
【能力提升】
第一首是从兵家用兵的角度来评价的。
第二首是从民心向背的角度来评价的。
第三首是从节操(气节)角度来评价的
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胜败得失、历史兴衰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定能东山再起。
王安石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历史的规律不可违背。
李清照认为人要讲求气节,活着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死了也要气壮山河。
解析:这两小题相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学生在读懂诗意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只要说出大致的意思即可。
《古诗三首—夏日绝句》教学设计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但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齐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习李清照崇高伟大的爱国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奋发图强的精神。
2、在古诗教学中将复杂的历史背景运用多媒体加以介绍,使学生入情入境,深入理解诗句的含义。
3、鼓励学生查资料,讨论,自读自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课文,理解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解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及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
诵读古诗,深入理解诗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
学习李清照崇高伟大的爱国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奋发图强的精神。。
课文朗读录音、PPT课件
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李清照崇高伟大的爱国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奋发图强的精神。
2、深入理解诗句的含义。
3、鼓励学生查资料,讨论,自读自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导入:
1. 同学们,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段屈辱的历史。北宋时期,由于金兵大肆入侵中原,北方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多少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多少人饱受战争之苦,这其中就有一位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同学们通过查资料,已经了解了一些南宋的历史和李清照的生平,谁来向大家介绍介绍。好,咱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李清照一首非常有名的歌颂项羽的诗歌《夏日绝句》(板书)
2.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约1151)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著名女词人。她出身于一个具有文化传统的士大夫家庭,父亲李格非是一位散文家兼学者,十八岁时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混后婚后居汴京,生活幸福。建炎元年,李清照因靖康之耻南下,建炎三年,赵明诚病逝于金陵,李清照只身逃难,几年后转寓临安,孤苦伶仃地度过寂寞的晚年。
3.背景介绍
靖康耻:北宋靖康二年,金兵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北宋王朝在统治一百多年后宣告灭亡,历史上称这次事变为“靖康之变”百姓觉得这是一件耻辱的事情,所以又称“靖康耻”。之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作了皇帝,定都临安(今杭州),历史上称为南宋。
(由于本课涉及的历史背景较复杂,事先布置学生收集资料,并利用多媒体加以介绍,对学生理解全诗大有帮助,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用多媒体出示全诗内容,指导朗读。
1、师导语:在那个国破家亡,风雨飘摇的时代,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南宋统治者却整日沉迷于享乐,不思恢复中原,公元1127年,李清照途经当年项羽自刎的乌江渡口,触发了她痛国伤时的无限感慨,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夏日绝句》。
2、用多媒体出示全诗。
(师富有感情地大声朗读。)
3、提问:同学们听出老师带着怎样的感情读这首诗吗?(悲愤、激昂)
谁来试着读一读?
4、请三、五名同学大声朗读,其他同学评一评,谁读得好,为什么?
5、全班同学有感情地大声朗读。
(用多媒体课件,入情入境,一下子将学生带入诗中描绘的意境中,因此,学生读得非常有感情。)
三、分小组讨论,理解诗句含义。
1、理解第一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学生讨论后发言:活着要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成为鬼中英雄。
2、理解“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学生讨论后发言:至今人们还怀念项羽,佩服他宁死不肯逃回江东。
3、思考讨论:
(1)“项羽”是什么人?李清照为什么“至今思项羽”?(说说项羽的故事。)
秦朝末年,统治者的残暴激起了人民的不满,各路豪杰纷纷起义抗秦,项羽率领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转战中原,消灭秦军主力,立下赫赫战功,秦朝灭亡后,与刘邦争夺天下,最终,项羽兵败亥下,退至乌江渡口。当时,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振旗鼓,项羽觉得自己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不肯过江逃生,便下马步战,杀敌数百,负伤十余处,最后从容自刎,时年31岁。
(2)读了这段文字,你理解了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吗?
师小结:是啊!项羽活着是西楚霸王,人中豪杰,就是死,也要做鬼中英雄,而决不屈膝投降。而南宋的那些统治者却在做什么?
师小结:有一首写道“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反映的就是当时中原人民的状况,而另一首诗“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反映的就是状况,面对这样的遗民,面对这样的统治者,李清照再也忍不住了。
四、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和朗读指导。
师过渡:李清照大声地呼喊“南宋的统治者啊!你们为什么不能像项羽那样……”生接着说“南宋的统治者啊!你们为什么……”
(诗句内容较简单,学生通过自学讨论就能理解诗意,后面几道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李清照为什么要写这首诗。)
五、总结全诗,朗读升华
1、师总结:是啊!一个封建时代的弱女子竟有如此的爱国情怀,竟有如此的胸襟和气魄,实在令人佩服。
2、讨论: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应当怎样做人?
3、师小结:做人要像李清照那样,做一个热爱祖国的人,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同学们只有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勤奋学习,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才不会受敌人的欺辱。让我们怀着对李清照的敬仰,让我们抱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信念,再一次大声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吧!
4、配乐朗读全诗,让学生的思想境界得到进一步地升华。
(在激昂的琵琶曲中,同学们对着大屏幕上的诗句大声朗读,让这首诗的字字句句和李清照的精神永远留在同学们的心中。)
六、作业
1、写一写这首诗的读后感。
2、读一读李清照其他的诗词。
略
课件13张PPT。1、学习李清照热爱祖国的精神。
2、深入理解诗句的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古诗。学习目标导入同学们,中华民族有一段屈辱的历史——北宋时期,由于金兵大肆入侵中原,北方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多少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多少人饱受战争之苦,这其中就有一位著名的李清照。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位女词人?
好,咱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她一首非常有名的歌颂项羽的诗歌《夏日绝句》。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约1151),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著名女词人。她出身于一个具有文化传统的士大夫家庭,父亲李格非是一位散文家兼学者,十八岁时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婚后居汴京,生活幸福。建炎元年,李清照因靖康之耻南下,建炎三年,赵明诚病逝于金陵,李清照只身逃难,几年后转寓临安,孤苦伶仃地度过寂寞的晚年。背景介绍靖康耻——北宋靖康二年,金兵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北宋王朝在统治一百多年后宣告灭亡,历史上称这次事变为“靖康之变”百姓觉得这是一件耻辱的事情,所以又称“靖康耻”。之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作了皇帝,定都临安(今杭州),历史上称为南宋。我会读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思考在那个国破家亡,风雨飘摇的时代,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南宋统治者却整日沉迷于享乐,不思恢复中原,公元1127年,李清照途经当年项羽自刎的乌江渡口,触发了她痛国伤时的无限感慨,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夏日绝句》。1、怎样朗读读这首诗?思考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悲愤、激昂)2、怎样理解“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思考活着要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成为鬼中英雄。3、怎样理解“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至今人们还怀念项羽,佩服他宁死不肯逃回江东。4、“项羽”是什么人?李清照为什么“至今思项羽”?重点赏析秦朝末年,统治者的残暴激起了人民的不满,各路豪杰纷纷起义抗秦,项羽率领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转战中原,消灭秦军主力,立下赫赫战功,秦朝灭亡后,与刘邦争夺天下,最终,项羽兵败亥下,退至乌江渡口。当时,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振旗鼓,项羽觉得自己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不肯过江逃生,便下马步战,杀敌数百,负伤十余处,最后从容自刎,时年31岁。5、你理解了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吗?重点赏析项羽活着是西楚霸王,人中豪杰,就是死,也要做鬼中英雄,而决不屈膝投降。而南宋的那些统治者却在做什么?“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李清照大声地呼喊“南宋的统治者啊!你们为什么不能像项羽那样……”诵读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一个封建时代的弱女子竟有如此的爱国情怀,竟有如此的胸襟和气魄,实在令人佩服。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应当怎样做人?拓展做人要像李清照那样,做一个热爱祖国的人,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同学们只有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勤奋学习,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
设得更加强大,才不会受敌人的欺辱。让我们怀着对李清照的敬仰,
再一次大声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