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同步练习
一、下列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沃野 (wò) 殷富(yān) 枭雄(xiāo) 结盟(méng)
B.敬贤(xián) 讨虏(lǔ) 强弩(nú) 轻骑(qí)
C.贵胄(zhòu) 遁逃(dùn) 鲁缟(gǎo) 疲弊(bèi)
D.更衣(gēng) 鼎足(dǐng) 稿草(g ǎo) 累官(lěi)
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认真 读一读。
赤( )之战 波浪汹( ) 天( )我也
漫( )彻地 拈弓( )箭 一决( )雄
三、朗读课文,把句子补充完整。
1.曹操 在中军遥望隔江,看看月上,照耀江水,如__________,翻波戏浪。
2.程昱曰:“粮在船中,_ __ _______;今观来船,__________,更兼今夜东南风甚紧,倘有诈谋,何以当之?”
3.魏吴争斗__________,__________一扫空。烈火初张照云海,周郎曾此__________。
四、造句。
1.观望:
2.不计其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曹操的将领蔡和前去诈降,周瑜识破,斩之;黄盖前往曹营诈降,操笑曰:“黄盖来降,此天助我也!”据此分析,赤壁之战,曹操为什么会大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
六 、课外阅读。
远离战争,拥抱 和平
没有人问我愿不愿意,选择离开儿时的圣地。
哪怕是一粒飞翔的尘埃,也有它生存的权利。
也许它会问我,是否该远离战火的墓地。
为什么每一个悲伤的灵魂,都走不出仇恨的荆棘。
难道真要到那么一天,万物在冥冥中哭泣。
水里再没有嬉戏的小鱼,只有蛮横的舰艇。
空中再不见飞鸟的痕迹,只有凶猛的战机。
杀场上满是残缺的肢体,刺刀上留着暗黑的血迹。
我们的地球不再美丽,这样的结局,有谁愿意?
假如没有了战争,
失散的亲人将再次团聚,
撕碎染血的战旗,吟唱和平的歌曲。
1.“我们的地球不再美丽,这样的结局,有谁愿意?”是_____句,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
2.“这样的生活有多么惬意 ”中“这样的生活”指什么?用“______”画出。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答案及解析
【基础知识达标】
一、D
解析:A.殷yīn;B.弩nǔ;C.胄zhóu;弊bì;
二、壁 涌 助 天 搭 雌
解析:根据课文的成语填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
三、1.万道金蛇 2.船必稳重 轻而且浮 3.决雌雄 赤壁楼船 破曹公
四、大家观望着事态的发展。
赤壁之战曹军死伤不计其数。
五、曹操骄傲自满,轻敌。
【能力提升】
六、1、反问我们的地球不再美丽,这样的结局,没有谁愿意。
解析:反问句就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
2、空中弥漫着快的笑音,大地充满花香鸟语。
解析:没有战争的生活是惬意的。
3、反对战争,呼 唤热爱和平。
解析:让学生自主感悟本文的思想感情。
《赤壁之战》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七星坛诸葛祭风三江口周瑜纵火”的后面部分和第五十回“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的前面部分,有删改。它记叙了东汉末年,曹操率兵南下攻打东吴,东吴大将周瑜采用诈降和火攻的办法,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大败曹军于赤壁的故事。它告诉人们知己知彼,看准敌人的弱点,发挥自己的优势,才能克敌制胜。《赤壁之战》一文虽叙事较长,但内容丰富,条理清楚,道理深刻。事情的前因后果,一目了然。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语言训练和接受思想教育的好教材。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帮助学生认识“幔、倘、聘、拈、卒、堕”;会写“巡、刃、倘、弦、聘、拈、韩、卒、舵、雌”;理解“巡哨、利刃、天助我也、士卒、决雌雄、漫天彻地”等词语。
2、指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各种方法,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并做到有情感。
3、引导学生通过默读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认识罗贯中笔下的曹操等人物形象和了解赤壁之战的生动场面,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名著的欣赏、审美能力。
4、初步学会抓住文章的前后联系,分清事物的前因后果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对此类文章的阅读兴趣,从而唤起课外阅读的热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在阅读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和合作探究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简要地讲述故事,认识罗贯中笔下的曹操等人物形象和了解赤壁之战的生动场面。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唤起课外阅读的热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默读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认识罗贯中笔下的曹操等人物形象和了解赤壁之战的生动场面,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名著的欣赏、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抓住文章的前后联系,分清事物的前因后果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对此类文章的阅读兴趣,从而唤起课外阅读的热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在阅读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和合作探究能力。
课文朗读录音、PPT课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认识“幔、倘、聘、拈、卒、堕”;会写“巡、刃、倘、弦、聘、拈、韩、卒、舵、雌”;理解“巡哨、利刃、天助我也、士卒、决雌雄、漫天彻地”等词语。
2、指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各种方法,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并做到有情感。
3、默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理清文章层次。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揭示课文题目。
1、导入
同学们知道一个“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歇后语吧?那你知道周瑜、黄盖这两个人物出自哪部作品吗?(明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咱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三国演义》里的一个片段《赤壁之战》(板书)。
2、背景简介
东汉末年,群雄纷争,曹操、刘备、孙权三大势力占据了中平原大片江山。其中曹操的势力最为强大。曹操借汉献帝之名统一了北方。公元208年,曹操以平定中原为借口,率八十万大军南下,准备一举歼灭孙、刘两方势力,曹军和孙刘联军在赤壁进行决战。
二、听读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1、学生自渎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学生汇报交流学习情况。
3、教师出示生字新词卡片。
(1)我会认
幔 倘 聘 拈 卒 堕
(2)我会写
巡 刃 倘 弦 聘 拈 韩 卒 舵 雌
4、借助工具书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词语。
巡哨:巡视侦察。
利刃:刀等的刃很锋利,也指锋利的刀,快刀。
天助我也:感慨自己运气之非常好,就像有老天的帮助一样。
士卒:旧称士兵。
决雌雄: 谓决定胜负。
漫天彻地:弥漫天空,充满地面。形容众多且密集,势头极大。
5、对朗读困难的句子做到正确断句。
安得无东南风?何足为怪?(注意反问句的语调)
是时/东风大作。
更兼/今夜/东南风/甚紧。
南船/且/休近寨。
韩当/急为(wèi)/脱去湿衣。
先令/别船/送回大寨/医治。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通过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想一想本文讲了什么事?
它记叙了东汉末年,曹操率兵南下攻打东吴,东吴大将周瑜采用诈降和火攻的办法,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大败曹军于赤壁的故事。
2、指名朗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1)指名朗读每一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可在每段旁边做简明的批注。
(2)同桌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
第1自然段:实施计策,黄盖传书愿降;曹操中计,喜接黄盖降书。
第2自然段:亲迎黄盖,曹操兴奋不已;火烧曹营,曹操省悟已迟。
第3自然段:曹操叫苦连声,黄盖追寻曹操,中箭落水。
第4自然段:曹操登岸逃走。
第5自然段:数军合围,曹军伤亡惨重;赤壁鏖兵,周瑜大获全胜。
四、词语采集,摘抄词语。
满江火滚 喊声震地 火须兵应 兵仗火威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默读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认识罗贯中笔下的曹操等人物形象和了解赤壁之战的生动场面,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名著的欣赏、审美能力。
2、初步学会抓住文章的前后联系,分清事物的前因后果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对此类文章的阅读兴趣,从而唤起课外阅读的热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在阅读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和合作探究能力。
3、鼓励学生在课外多读一点《三国演义》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在双方的对垒中最重要的人物是?(曹操和周瑜)哪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两位历史人物。这节课,让我们再次回到当年硝烟弥漫的古战场,看看几位英雄人物是怎样斗智斗勇的。
2、曹操简介
曹操,字孟德。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堪称三国第一人。初期时势力单薄,但是凭借优异的谋略并且知人善任,挟天子以令诸侯,因此灭袁绍、吕布、袁术、刘表等军阀,一统中国北方。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基础。他还曾经出兵征服鲜卑、乌桓,平定北方外患。208年任东汉宰相。
3、周瑜简介
周瑜?,字公瑾。与孙策为友并助其攻占江东,后辅佐孙策,推荐鲁肃为官。赤壁之战时与鲁肃坚持抗曹,被任为大都督,用火攻以少胜多,大败曹操。不久又击败曹仁,攻下南郡。周瑜英姿焕发,擅长音律、政治、軍事、文学,吴人尊称为“美周郎”。他本想攻打益州以图痔煜拢?恍姨於视⒉牛?龇⑶凹床∷馈O砟?36岁。
二、默读课文,深入理解。
(一)默读课文,请你当一回军事观察家,分析一下当前双方的形势。
1、默读勾划。
2、交流:刘备军从樊城出发经襄阳、当阳过汉水于樊口与从柴桑而来的周瑜军会合成孙刘联军,在赤壁与从新野而来的曹军作战,曹操败走江陵。
(二)想一想:在赤壁之战中,拥有精兵强将的曹操的神态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请把这样的语句画下来。
1、默读批注。
2、交流:
(1)操笑曰:“冬至已过,安得无东南风?何足为怪?”
(2)操大喜,遂与众将来到水寨中大船上,观望黄盖船到。
(3)操迎风大笑,自以为得志。
(4)操笑曰:“黄盖来降,此天助我也!”
(5)曹省悟,便问:“谁去止之?”
(6)操叫苦连声。
3、请同学们浏览这六句话,提出问题:
曹操从“大喜、大笑”到“省悟”再到“叫苦连声”,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⒋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认真默读、勾画,找找其中的原因。
(三)回忆故事情节,看看“火攻”计策的实施主要有哪些关键的步骤。
1、学生讨论。
2、交流反馈。
黄盖假降;趁风行船;备引火船;二里点火。伏兵追杀;数军合围。
(四)交流探讨,认识人物形象。
1、学习交流“黄盖假降,曹操中计”这部分。
⑴出示:
程昱入告曹操曰:“今日东南风起,宜预提防。”
操笑曰:“冬至已过,安得无东南风?何足为怪?”
①指名朗读程昱、曹操二人的对话。重点朗读曹操的话,体会反问句的语气。
②从曹操的话语中,你体会出曹操是怎样的一个人?
(曹操对程昱的提醒不屑一顾,连用两个反问句,可见这时已经曹操傲慢轻敌。)
③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二人的对话。
⑵出示书信内容:
“周瑜关防得紧,因此无计脱身。今有鄱阳湖新运到粮,周瑜差盖巡哨,已有方便。好歹杀江东名将,献首来降。只在今晚二更,船上插青龙牙旗者,即粮船也。”
①指名朗读信的内容。
②联系上下文,说一说这封信有何玄机?(学生思考)
学生可能会说:
带士兵粮草投降,为船里装火药打埋伏;信中说杀江东名将,其实杀的是曹操派来诈降的将领蔡和;信中说周瑜看防得紧,无计脱身,只在今晚二更。这样曹操不但不会起疑心,而且这样为在离曹营二里点火创造了条件,天黑不易被发现。
③从这封书信可以看出周瑜是怎样的一个人?(深谋远虑)
④集体朗读书信的内容。
过渡语:接到信的曹操此时已是满心欢喜,迎风大笑。课文中除了直接描写曹操十分高兴,还有一处描写可以表现曹操此时心情十分高兴,同学们迅速找一找。
2、学习“亲迎黄盖,曹操兴奋不已”。
请同学朗读“操在中军遥望隔江,看看月上,照耀江水,如万道金蛇,翻波戏浪。”
①读了这句话,你觉得这样的景色美吗?曹操的心情如何?
②小结:看来,环境的描写可以反映此时人物的心情。曹操抬头仰望明月高悬,俯首江中翻波戏浪,迎风大笑。当听到军士报告黄盖粮船驶来,操笑曰:“黄盖来降,此天助我也!”这时,曹操心中想什么?心情如何?(兴奋不已)。
3、学习“火烧曹营,曹操省悟已迟”。
导语:但是,曹操马上醒悟了,为什么?
集体朗读程昱的话。
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程昱的认识。
——仔细观察,细心谨慎。
导语:可惜曹操省悟已迟,黄盖在距曹寨二里水面点火,江面一片火海。
⑵出示:
火趁风威,风助火势,船如箭发,烟焰障天。二十只火船,撞入水寨。曹寨中船只一时尽着;又被铁环锁住,无处逃避。隔江炮响,四下火船齐到,但见三江面上,火逐风飞,一派通红,漫天彻地。
①自由朗读这段文字,边读边想象画面。
②同桌之间交流。
③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④出示插图,观察图画,并结合这段话中的具体词语,说一说想象到的情景。
A着火的时间短还是长?(曹寨中船只一时尽着。)
B火光亮到什么程度?(一派通红)
C烟浓到什么程度?(浓烟封住了江面,分不出哪里是谁,那里是岸。)
D曹军的士兵此时是什么样的?(曹军士兵哭喊声一片,个个丢盔弃甲,烧死的、淹死的,不计其数!)
E用一段通顺的话说一说。
——火光照得满天通红,浓烟封住了江面,分不出哪里是谁,那里是岸。曹军士兵哭喊声一片,个个丢盔弃甲,烧死的、淹死的,不计其数!
⑤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3)曹操见大势已去,是叫苦连声,此时,你想对曹操说什么?
4、集体朗读第五自然段,说一说:
⑴“火攻”计策的成功实施主要有哪些关键的步骤?
⑵从“火攻”计策的制定与实施,你对周瑜和黄盖有怎样的印象?
三、总结全文:
“赤壁之战”的结果验证了“火攻”计策制定的正确、实施安排的周密。而计策的制定又源于战前东吴周瑜、黄盖对敌我双方情况的正确分析,能够知已知彼、扬长避短,特别是把握了曹操的弱点(他仗着兵多将强,骄傲轻敌),利用了曹操的错误(他用铁索连船潜伏着的危机就是:一旦起火,就会火烧连营)。在“赤壁之战”的火影刀光之中,我们认识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因骄而败的曹操,有勇有谋的黄盖,谋略深远的周瑜。
四、集体朗读诗句,回味赤壁之战:
魏吴争斗决雌雄,
赤壁楼船一扫空。
烈火初张照云海,
周郎曾此破曹公。
五、作业布置
1、诗句采集:
魏吴争斗决雌雄,赤壁楼船一扫空。烈火初张照云海,周郎曾此破曹公。
2、片段采集:
火趁风威,风助火势,船如箭发,烟焰障天。二十只火船,撞入水寨。曹寨中船只一时尽着;又被铁环锁住,无处逃避。隔江炮响,四下火船齐到,但见三江面上,火逐风飞,一派通红,漫天彻地。
3、学完课文,你一定会被火烧赤壁的战争场面吸引。请同学们课后把《三国演义》找来读一读,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略
课件29张PPT。第一课时1、认识“幔、倘、聘、拈、卒、堕”;会写“巡、刃、倘、弦、聘、拈、韩、卒、舵、雌”;理解“巡哨、利刃、天助我也、士卒、决雌雄、漫天彻地”等词语。
2、运用已掌握的各种方法,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并做到有情感。
3、默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理清文章层次。学习目标导入同学们知道一个“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歇后语吧?
那你知道周瑜、黄盖这两个人物出自哪部作品吗?
(明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咱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三国演义》里的一个片段《赤壁之战》。简介背景东汉末年,群雄纷争,曹操、刘备、孙权三大势力占据了中平原大片江山。其中曹操的势力最为强大。曹操借汉献帝之名统一了北方。公元208年,曹操以平定中原为借口,率八十万大军南下,准备一举歼灭孙、刘两方势力,曹军和孙刘联军在赤壁进行决战。课文
朗读课文
朗读幔 倘 聘 拈 卒 堕我会读màn 我会写巡 刃 倘 弦 聘 拈 韩 卒 舵 雌niāntǎngpìnzúduò巡视侦察。巡哨:
利刃:
决雌雄:
漫天彻地:
天助我也:刀等的刃很锋利,也指锋利的刀,快刀。感慨自己运气之非常好,就像有老天的帮助一样。弥漫天空,充满地面。形容众多且密集,势头极大。谓决定胜负。解释词语是时/东风大作。更兼/今夜/东南风/甚紧。先令/别船/送回大寨/医治。韩当/急为(wèi)/脱去湿衣。南船/且/休近寨。朗读断句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它记叙了东汉末年,曹操率兵南下攻打东吴,东吴大将周瑜采用诈降和火攻的办法,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大败曹军于赤壁的故事。理清思路2、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
第1自然段:实施计策,黄盖传书愿降;曹操中计,喜接黄盖降书。
第2自然段:亲迎黄盖,曹操兴奋不已;火烧曹营,曹操省悟已迟。
第3自然段:曹操叫苦连声,黄盖追寻曹操,中箭落水。
第4自然段:曹操登岸逃走。
第5自然段:数军合围,曹军伤亡惨重;赤壁鏖兵,周瑜大获全胜。理清思路第二课时1、默读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认识罗贯中笔下的曹操等人物形象和了解赤壁之战的生动场面,培养对名著的欣赏、审美能力。
2、初步学会抓住文章的前后联系,分清事物的前因后果的阅读方法,培养对此类文章的阅读兴趣,从而唤起课外阅读的热情,丰富情感世界。
3、课外多读一点《三国演义》的故事。学习目标导入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在双方的对垒中最重要的人物是?
(曹操和周瑜)
哪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两位历史人物。
这节课,让我们再次回到当年硝烟弥漫的古战场,看看几位英雄人物是怎样斗智斗勇的。曹操,字孟德。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堪称三国第一人。初期时势力单薄,但是凭借优异的谋略并且知人善任,挟天子以令诸侯,因此灭袁绍、吕布、袁术、刘表等军阀,一统中国北方。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基础。他还曾经出兵征服鲜卑、乌桓,平定北方外患。208年任东汉宰相。曹操简介周瑜 ,字公瑾。与孙策为友并助其攻占江东,后辅佐孙策,推荐鲁肃为官。赤壁之战时与鲁肃坚持抗曹,被任为大都督,用火攻以少胜多,大败曹操。不久又击败曹仁,攻下南郡。周瑜英姿焕发,擅长音律、政治、軍事、文学,吴人尊称为“美周郎”。他本想攻打益州以图痔煜拢?恍姨於视⒉牛?龇⑶凹床∷馈O砟?36岁。周瑜简介曹操军队 东吴军队数量80万(多) 3万(少)士兵来源北方(坐不惯船) 南方(习水性)弥补措施练好兵士 谋划计策
以强击弱 主动出击
把船相连战争策略1、默读课文,请你当一回军事观察家,分析一下当前双方的形势。小小军事家当阳
刘备军新野曹军襄阳汉钟祥刘琦军夏口江陵水樊口鄂城长江华容赤壁孙刘联军周瑜军柴桑长江关羽水军赤壁之战作战
经过示意图 图 例
红:刘备军 周瑜军
蓝:曹军
绿:孙刘联军长阪小小军事家大喜。-接到诈降信;
大笑。-看到黄盖前来“投降的船”。
省悟。-观来船,发现诈谋时。
叫苦连声。-遭到火攻与围追。
(因骄而败)重点赏析2、在赤壁之战中,拥有精兵强将的曹操的神态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请把这样的语句画下来。自信自傲自醒自悔重点赏析3、回忆故事情节,看看“火攻”计策的实施主要有哪些关键的步骤。黄盖假降
趁风行船
备引火船
二里点火
伏兵追杀
数军合围重点赏析4、依据词语,认识人物形象。程昱入告曹操曰:“今日东南风起,宜预提防。”
操笑曰:“冬至已过,安得无东南风?何足为怪?”(曹操对程昱的提醒不屑一顾,连用两个反问句,可见这时已经曹操傲慢轻敌。)重点赏析从这封书信可以看出周瑜是怎样的一个人?“周瑜关防得紧,因此无计脱身。今有鄱阳湖新运到粮,周瑜差盖巡哨,已有方便。好歹杀江东名将,献首来降。只在今晚二更,船上插青龙牙旗者,即粮船也。”4、依据词语,认识人物形象。(深谋远虑)接到信的曹操此时已是满心欢喜,迎风大笑。课文中除了直接描写曹操十分高兴,还有一处描写可以表现曹操此时心情十分高兴,迅速找一找。重点赏析“操在中军遥望隔江,看看月上,照耀江水,如万道金蛇,翻波戏浪。”曹操的心情如何?(兴奋不已)4、依据词语,认识人物形象。重点赏析程昱观望良久,谓操曰:“来船必诈。且休教近寨。”
操曰:“何以知之?”
程昱曰:“粮在船中,船必稳重;今观来船,轻而且浮,更兼今夜东南风甚紧,倘(tǎng)有诈谋,何以当之?”操省悟。仔细观察,细心谨慎。谈谈你对程昱的认识。4、依据词语,认识人物形象。重点赏析火趁风威,风助火势,船如箭发,烟焰障天。二十只火船,撞入水寨。曹寨中船只一时尽着;又被铁环锁住,无处逃避。隔江炮响,四下火船齐到,但见三江面上,火逐风飞,一派通红,漫天彻地。A着火的时间短还是长?
(曹寨中船只一时尽着。)
B火光亮到什么程度?
(一派通红)重点赏析C烟浓到什么程度?
(浓烟封住了江面,分不出哪里是谁,那里是岸。)
D曹军的士兵此时是什么样的?
(曹军士兵哭喊声一片,个个丢盔弃甲,烧死的、淹死的,不计其数!)
E用一段通顺的话说一说。
——火光照得满天通红,浓烟封住了江面,分不出哪里是谁,那里是岸。曹军士兵哭喊声一片,个个丢盔弃甲,烧死的、淹死的,不计其数!归纳总结“赤壁之战”的结果验证了“火攻”计策制定的正确、实施安排的周密。而计策的制定又源于战前东吴周瑜、黄盖对敌我双方情况的正确分析,能够知已知彼、扬长避短,特别是把握了曹操的弱点(他仗着兵多将强,骄傲轻敌),利用了曹操的错误(他用铁索连船潜伏着的危机就是:一旦起火,就会火烧连营)。在“赤壁之战”的火影刀光之中,我们认识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因骄而败的曹操,有勇有谋的黄盖,谋略深远的周瑜。回味赤壁之战魏吴争斗决雌雄,
赤壁楼船一扫空。
烈火初张照云海,
周郎曾此破曹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