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江吟 课件+教案+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暮江吟 课件+教案+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S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7-24 19:41:34

文档简介


《暮江吟》同步练习
1、查字典填空。
(1)“吟”的部首是________,除部首外还有________画,它的音节是________。
(2)如果不认识“瑟”字,可以用____查字法来查字典。要先查____部,再查____画。“瑟瑟”在《暮江吟》中的意思是____。(填序号)
①发抖 ②碧绿色
2、给下列诗句中的带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1)碧水东流至此回( )
A.回旋 B.回来 C.回复
(2)两岸青山相对出( )
A.出来 B.突出 C.走出
(3)远上寒山石径斜( )
A.直 B.距离 C.路
(4)停车坐爱枫林晚( )
A.坐下 B.躺着 C.因为,由于
3、写出下列诗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
4、先解释带点词语的意思,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1)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石径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云生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句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残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古诗阅读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解释下面字词的意思。
可怜:________ 暮:________
2.用“ /”给下面的诗句划分节奏。
一 道 残 阳 铺 水 中,半 江 瑟 瑟 半 江 红。
3.这首诗的写作顺序是( )
A.空间顺序 B.时间顺序
C.事情发展的顺序
4.把诗中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句子抄写在下面,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二)课外古诗阅读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①。
能不忆江南?
【注释】 ①蓝:蓝草,一种植物,它的叶子可以用来制作青色的颜料。
1.解释下列句中带点词语的意思。
(1)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
(2)日出江花红胜火( )
2.统领全篇的句子是“________”,与之相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3.“能不忆江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它是个________句,如果要把它改为陈述句是: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还知道白居易的哪些诗词?试着写一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达标:
一、1、(1)口 四 yín (2)部首 王 九 ②
2、(1)A (2)B (3)C (4)C
3、(1)比喻 (2)夸张 (3)反问
4、(1)弯弯曲曲的石头小路 白云飘浮的地方 一条弯弯曲曲的石头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
(2)夕阳 指阳光斜照在水面上 一道夕阳的光线斜照在水面上,江水波光粼粼,金光闪闪,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绿,一半呈现出殷红。
课后能力提升
1、可爱 傍晚
2、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3、B
4、“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景色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三、1.(1)曾经熟悉 (2)比火还要红
江南好 能不忆江南?
3.“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反问 不能不忆江南
4.对江南美景的怀念
5.《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暮江吟》教学设计
《暮江吟》是一首古诗,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这首诗描写了深秋时候,从日落到夜晚江上的景色。前两句抓住色彩来描绘日落时江面的瑰丽景色;后两句抓住事物的特征;写出了江边美丽的月夜景色。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愉悦的心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习《暮江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通过小练笔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目标】
朗读诗歌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
2、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表达的赞美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并背诵诗句。
【教学难点】
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课件。
一、复习旧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又积累了两首古诗,我们一起背一背,好吗?
在背的过程中,我想同学们的脑海中一定出现了诗中描写的画面。的确,一首好诗就是一幅美丽的画。今天,我们再学习诗人白居易的一首很有名的七言绝句,看看他带给我们的又是一幅怎样的图画?
二、导入新课
1、解题导读。
板书题目:暮江吟
同学们看看老师写这个“暮”字,上面是个草字头,下面是个日。有人知道这个字的意思吗?
(“暮”指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
对,从诗题中看出了时间,还能看出什么呢?读读诗题,强调“吟”的读音。
什么是“吟”呢?请你们从老师的读中体会体会。
(教师范读)
谁体会到了?
(生1:“吟“是有感情。生2:声音大。生3:“吟”就是有节奏……)
对了,有节奏。下面,我们就一起有节奏的把这首诗读一读吧!
(在事先板书好的诗句上,加上表示停顿的间隔线。)
 2、自主学习,合作解疑
请同学们充分利用书中的注释和手中的字典、资料,自学这首诗,遇到疑惑的地方,自己解决不了,就在书上作好记号,我们一会儿讨论解决。
(学生静心自学)
现在,哪位同学愿意跟大家说说自己学习后的收获?
(学生纷纷发言,预计学生借助注释能读懂诗句的大致意思,在学生的发言的过程中,教师再予以深入的点拨和讲解。)
(1)一道残阳铺水中,
生初步理解后,师追问:“一道”是个数量词,我们现在常常说一道彩虹,一道光束,为什白居易在诗中说“一道残阳”呢?
(说“一道残阳”是因为“残阳”指的是西沉的红日发出的光。)
讨论:“铺、照、射”有什么不同?
(通过引导学生品味词义的不同,准确理解:“铺”字说明阳光几乎是贴着地射过来的,恰到好处的照应了“残阳”的特点。进一步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
是啊,秋天的夕阳光线柔和,平缓的铺在江面上,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
(学生自由练读。)
(2)半江瑟瑟半江红。
补充讲解:瑟瑟,本是珍宝名,它的颜色是绿的,因此借它来指碧绿色。始终是用来形容背阴处江水的碧绿色。
共同探究:诗人说,“半江瑟瑟半江红。”,是说江水一半绿色,一半红色吗?江水颜色的不同,真的界限那么清楚吗?这个“一半”应该怎样理解?
情境中诵读: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着“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景象,可以加上手势,美美得吟诵起来吧!
(3)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设问:这两句诗中,哪些字、词的用法和含义与现在不同,在理解的过程中我们要认识到?
  (可怜——可爱)
  (真珠——珍珠)
如何理解这两句诗的含义,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一说。
(帮助学生把自己理解的意思表达准确,在语序和语句的完整性方面要尤为注意。个体学生说,大家听,并及时予以纠正和适度表扬,在训练中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参考说法:更让人爱怜的,是九月初三凉露下降的月夜;滴滴清亮的露水就像粒粒珍珠,一弯新月仿佛一张精巧的弓。
多美的景象呀!用心体会,放声读出来!
现在,我们配上音乐,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体会白居易的内心情感,也来吟诵一下这首脍炙人口的《暮江吟》吧!
放音乐,学生开始吟诵。
三、拓展阅读
   其实,白居易这样的写景诗词还有很多,如这首《忆江南》,同学们可以对照《暮江吟》,体会一下它们的相同与不同?
四、作业
   1、在本上默写三首古诗。
   2、搜集其他描写景物的诗词来读一读,背一背。
 五、板书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略。
课件20张PPT。古诗三首暮江吟 白居易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简介作者暮江吟“暮”是什么意思?从诗题中看出了时间,还能看出什么呢?什么是“吟”呢?请你们从老师的读中体会体会。暮 江 吟
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诗歌朗读自主学习,合作解疑
请同学们充分利用书中的注释和手中的字典、资料,自学这首诗,遇到疑惑的地方,自己解决不了,就在书上作好记号,我们一会儿讨论解决。一道残阳铺水中太阳快要落山了,夕阳斜照在江面上,“一道”是个数量词,我们现在常常说一道彩虹,
一道光束,为什白居易在诗中说“一道残阳”呢?“一道残阳”指的是西沉的红日发出的照在
江面上的光。一道残阳铺水中1、把第一句中“一道残阳铺水中”的“铺”改为“照”,好不好?为什么? 答:不好。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却说“铺”,这是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像“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委婉、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独特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 是啊,秋天的夕阳光线柔和,平缓的铺在江面上,
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半江瑟瑟半江红江水一半呈现红色,一半呈现碧绿色。瑟瑟,本是珍宝名,它的颜色是绿的,因此借
它来指碧绿色。始终是用来形容背阴处江水的
碧绿色。半江瑟瑟半江红诗人说,“半江瑟瑟半江红。”,是说江水一半绿色,
一半红色吗?江水颜色的不同,真的界限那么清楚吗?
这个“一半”应该怎样理解?半江瑟瑟半江红。”抓住残阳照射下江中微波粼粼、光色
瞬息呈现两种颜色变化:受光多的部分,呈现一片反射着
阳光的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江水本身的碧绿色。半江瑟瑟半江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着“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
半江红。”的景象,可以加上手势,美美得吟诵起来吧!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 似 真 珠 月 似 弓。这两句诗中,哪些字、词的用法和含义与现在不同
,在理解的过程中我们要认识到?
(可怜——可爱) (真珠——珍珠)如何理解这两句诗的含义,
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一说。可怜九月初三夜,露 似 真 珠 月 似 弓。九月初三的夜晚是多么的可爱啊!露珠如珍珠一样明亮,月亮像弯弓一样挂在天空。暮 江 吟
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诗歌朗读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残阳:夕阳。瑟瑟:碧绿的颜色。可怜:可爱。真珠:珍珠。 《暮江吟》这首诗描写了深秋时节,从傍晚到夜幕降临时江上的奇丽景色,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中心思想2、诗中哪些景物说明了时间的变化?答:诗中残阳、露、月说明了时间的变化。3、从“可怜”一词可以看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分析】
这首词描写江南春色。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篇尾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一个“忆”字既道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怀念之情,又顿生出一种蓬蓬勃勃的韵致,把读者带入美不胜收的境界中。 布置作业
 1、在本上默写三首古诗。
 2、搜集其他描写景物的诗词来读一读,背一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