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胡杨》同步练习
1、读拼音写词语。
jiān rèn zhēng áo qí qiú cuì gān liè dǎn
( ) ( ) ( ) ( )
zhì rè shēn qū shī rùn ɡēn jīnɡ
( ) ( ) ( ) ( )
2、比一比,再组词。
逝( ) 磷( ) 河( ) 域( )
祈( ) 鳞( ) 呵( ) 成( )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树种 ( )的河床
( )的身躯 ( )的胡杨林
4、用带点的词语造句子。
1、在那里,一边是世界第二大的三十多万平方千米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一边是世界第一大的三千八百平方千米的塔里木胡杨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苍每一滴怜悯的泪,只要洒在胡杨林的沙土上,即便是入地即干,也会让这批战士继续屹立在那里奋勇杀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要求写句子。
(1)天气十分寒冷,泥土冻得硬邦邦的。
改成“把”字句:
改为“被”字句:
(2)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的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
(3)把下列句子改为比喻句。
风一吹,蒲公英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
????????????????????????
???????????????????????????????????????????????????????????????????????????????二、阅读理解。?
草原(节选)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 )使人惊叹,( )叫人舒服,( )愿久立四望,( )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这段话作者是按从( )到( )顺序写的。
2、这段话写出了草原的什么特点?文中哪句话最突出表现出这个特点?
这段话中,作者用了哪些不同的词来描写草原的色彩?
4、画“ ”的句子中“无边的绿毯”指( ),“白色的大花”指( )。
5、“这次,我看到了草原”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一碧千里”和“翠色欲流”这两个词相同的地方是什么?
7、在文中的括号里加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达标:
1、坚韧 蒸熬 祈求 摧肝利胆 炙热 身躯 湿润 根茎
2、逝世 祈祷 白磷 鳞片 河水 笑呵呵 水域 成功
3、古老 干涸 奇屈 无边
4、1.小猴子一边吃食物,一边爬着山。
2. 即便老师不检查作业,我们也要认真完成。
5、(1)改成“把”字句:天气十分寒冷,把泥土冻得硬邦邦的。
改为“被”字句:天气十分寒冷,泥土被冻得硬邦邦的。
(2)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的白桦的银裙,像海边的浪花吗。
(3)风一吹,蒲公英就像蝴蝶一样飘飘悠悠地飞起来。
课后能力提升
二、1、( 天空 )(天底下的 )
2、这段话写出了草原的辽阔一望无际, 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3、一碧千里 绿色渲染 翠色欲流
4、(绿色的大草原 ),(羊群 )。
5、草原总的景象
6、“碧和翠”都是绿色
7、既…又 既…又
《西北胡杨》教学设计
《西风胡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S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以充满激情和哲理的语言,描述了胡杨的坚韧、无私、悲壮等可贵品格,抒发了对胡杨深厚的爱与赞美,以及对胡杨命运的深切同情,表达了作者对环境保护事业的关注。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掌握“坚韧、摧肝裂胆”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
初步领会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2、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美之情以及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关注。
【教学重点】
了解胡杨的特点及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件,生字版。
第一课时
一、情景引入,认识胡杨
1.在我国新疆塔里木生长着一种古老的树种,生千年不死,死千年不倒,倒千年不朽,它就是胡杨。今天,我们一起来睹一睹胡杨的风采。(展示各种姿态的胡杨的图片)
2.这就是胡杨,这就是还没有被更多人认识的胡杨,这就是极少被作家诗人描写赞誉的胡杨。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写胡杨的文章。
3.揭示课题,读题质疑。
二、自主学文,走近胡杨
1.自主学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标出生字词,借助汉语拼音或者工具书自学生字词,结合课文理解词语,将课文读通读顺。
(2)再读课文,边读边想,把自己的理解感悟批注在旁边,把自己不理解的用“?”标出,小组内交流探究。
2.检查学情
(1)认读本课中的生字词语。
(2)指导书写难写字
①出示会写字表,引导学生观察字型,找出容易写错的生字。
②师示范书写生字“韧、躯、蒸”。
③独立书写部分生字,引导学生评价欣赏。
(2)分自然段轮流朗读课文,互相纠正读音。
(3)引导学生学会质疑。
把读书过程中不理解的地方或者在读书过程中产生的疑问提出来,全班同学共同探究。(本环节主要引导学生理解“西域文明、楼兰、龟兹”等生偏词语,归纳总结学生提出来的重点问题,为课文的学习作铺垫,同时培养学生质疑意识,学会质疑。)
三、整体感知,了解胡杨
1.快速默读全文,思考:课文抓住了胡杨的哪些特点来写?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
2.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了解胡杨。
胡杨,秋天最美的树。作者用最深情的笔触抒写了它。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然后和大家谈谈你通过读书收获了哪些信息?
第二课时
一、写词语,谈胡杨印象
1.在听写本上听写三组词语①“胡杨、古老、沙漠”;②“坚韧、无私、悲壮”;③“孕育、蒸熬、怜悯”
2.请你选择其中一组词语谈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胡杨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三组词语中,哪一组最能概括胡杨令人钦佩的品质?
二、品词句,知胡杨品质
1.自主阅读,自我感悟。
胡杨是最坚韧的、最无私的、最悲壮的。请你划出带这三个词语的句子,然后反复读读与它相关的语句,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胡杨是最坚韧的?是最无私的?是最悲壮的?
2.抓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品读交流。
(1)谁来谈谈自己的想法?
(2)相机引导品读体会。
A.①“坚韧”是什么意思?请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它的理解。
②胡杨的坚韧表现在什么地方?
③是的,胡杨的根茎能深达二十米,胡杨能耐零上四十摄氏度的炙热、零下四十度的严寒,不怕斑斑盐缄,不怕层层黄沙,这就是胡杨。你能把胡杨的坚韧读出来吗?
B.①胡杨的无私又表现在哪些地方?
②你是怎样理解“屏障”的?想象一下,如果没有胡杨这道屏障,我们的城市、村庄、青山绿水将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③请你把胡杨的无私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
C.① 纵观历史、生活,你知道哪些“悲壮”的人物和事件吗?
②岳飞是悲壮的,文天祥是悲壮的,屈原是悲壮的,那么,为什么说胡杨也是悲壮的呢?
③胡杨是英雄,胡杨,是我生平所见最悲壮的树——(读句子)
三.比今昔,惜胡杨现状
1.胡杨是最坚韧的,胡杨是最无私的,胡杨最是悲壮的,胡杨是树中英雄,对这位“英雄”的过去与现在你又了解多少呢?请快速读课文5、6自然段,根据课文提供的信息和你课前搜集的资料说说你的了解。(引导学生交流,展示学生搜集的资料)
2.英雄有泪不轻弹,胡杨也有哭的时候。课文中出现了两个“泪”字,请你从文中找出来并说说你的理解,再把你的理解通过读表现出来。
3.胡杨流泪了,英雄流泪了!是什么造成了胡杨流泪的局面?
4.“重温那荒漠残城的噩梦”,你是怎样理解的?指导朗读词组所在句子。
5.读到这里,你想对上游的人们说些什么?
上游的人们啊,????????????????????????????????????????
??????????????????????????????????????????????????????????
第三课时
一、检查背诵,再现胡杨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1—6自然段,2、3、4自然段是要求选择背诵的,会背了吗?同桌互相背背看。
2.抽查个别学生尝试背诵。
二、品读词句,关注胡杨
1.通过上两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胡杨是最坚韧的、最无私的、最悲壮的。可现在,胡杨哭了,英雄的胡杨哭了。站在那孑然凄立的胡杨林里,作者还想说些什么?仔细读读课文7、8自然段,找出你认为最能概括这两段话内容的词语。
2.引导学生理解词语,并带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作者的希望与信心。
祈求???坚信
①?对“祈求”这个词你怎么理解?
②?“我”祈求什么?坚信什么?
③?出示句子,引导学生谈对句子的理解,朗读体会。
A.“我站在这孑然凄立的胡杨林中,祈求上苍的泪,哪怕仅仅一滴;我祈求胡杨,请它们再坚持一会儿,哪怕几十年;我祈求所有饱食终日的人们背着行囊在大漠中静静地走走,哪怕就三天。”
B.“胡杨还在,胡杨的精神还在,生命还在,苍天还在,苍天的眼睛还在。那些伤者将被治疗,那些死者将被祭奠,那些来者将被激励。”
④?师生配合朗读7、8自然段,体会作者的希望和信心。
3.读到这里,你觉得胡杨还是一种怎样的树?同桌自由说说
三、仿写句段,升华胡杨
1.出示句式练习:
胡杨,是最???????????的树。????????????????????????????
???????????????????????????????????????????????????????
???????????????????????????????????????????????????????
2.回忆2、3、4自然段的写法,把自己想法的写下来。
3.指名读学生完成的写话。
4.回归课题,升华情感。
讨论:作者为什么以“西风胡杨”为题? 引读最后一自然段。
布置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推荐阅读:茅盾的《白杨礼赞》。
3、想一想现实生活中具有胡杨精神动、植物,写一段话。
略。
课件33张PPT。西北胡杨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南部,天山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之间,面积约五十三万平方米,是我国最大的内地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心,面积近三十万平方米,是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不断向南扩张,两千多年来向南移动了一百千米左右,使丝绸之路南道绝大部分的古城被风沙湮没。知识链接我会读,我会认坚 韧 茎 叶 摄 氏 度 炙热 摧毁
肝 脏 破 裂 不 朽 身 躯 滋 润
蒸 发 煎 熬 人 类 围垦 祈 求
耸 立 异 域 rènjīngshìzhìcuīgānlièxiǔqūrùnzhēngáolèikěnqǐsǒngyù一.(1)告诉我们胡杨是生长在沙漠的最古老的树种,塔里木胡杨林是世界第一大胡杨林。
二.(2~4)赞扬胡杨是最坚韧、最无私、最悲壮的特点。
三.(5~6)写胡杨孕育了西域文明,但拓荒与征战破坏了胡杨的生存环境.
四.(7~8)写“我”祈求上苍要给予西风胡杨生存的环境,让美丽忠直的生命永存。
理清结构学习第一段(1)
阅读第1自然段, 说说你都了解了什么?胡杨生长在沙漠,是古老的树种,全世界的胡杨树绝大部分在中国塔里木,很珍贵。学习第二段(2-4)(1)读课文,说说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赞颂胡杨的。
最坚韧、最无私、最悲壮。(2)这三个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都是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胡杨的特点,接着具体来说明这个特点,并且是围绕第一句话来说明的。
胡杨,是最坚韧的树。 胡杨,是最坚韧的树。胡杨的根茎很长,能深达二十米,穿透虚浮漂移的流沙,去寻找地下的泥土,并深深植根于大地。它能在零上四十摄氏度的炙热中耸立,能在零下四十摄氏度的严寒中挺拔,不怕侵入骨髓的斑斑盐碱,不怕铺天盖地的层层黄沙。 介绍了胡杨的生长特点,从中我们能够感受到胡杨之所以能适应沙漠恶劣的环境,是因为它具有极强的生命力,这样也正是它能保留一亿三千万年的原因。胡杨,是最无私的树。 胡杨,是最无私的树。胡杨是挡在沙漠前的屏障,身后是城市,是村庄,是青山绿水,是并不了解它们的芸芸众生,可它们不在乎。它们将一切浮华虚名让给了牡丹,让给了桃花,让给了所有稍纵即逝的奇花异草,而将这催肝裂胆的风沙留给了自己。
赞美胡杨的无私精神。 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悲壮的树。 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悲壮的树。胡杨生下来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下去千年不朽。在塔里木和内蒙古的额济纳旗,我都看见了大片壮阔无边的胡杨林,它们生前为保卫所挚爱的热土战斗到最后一刻,死后枝丫奇屈的身躯仍坚定地挺立着。作者把胡杨拟化成一个英勇无畏的战士,它们战风沙,抗炙热,死后依然坚定地挺立着,流露着作者对胡杨的赞美与敬佩之情。(1)“孕育”是什么意思?
(2)胡杨为什么哭泣?
(3)作者担心什么?为什么作者会有这样的担心?学习课文第三段(5-6)(1)孕育:比喻即存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
(2)因为它的哭泣是为了人类。它们祈求人类把上苍原本赐给它们的水留给它们,以便让它们继续为人类奋勇杀敌。
奋勇杀敌:抵挡风沙的侵蚀,保护环境。
为人类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我站在这孑然凄立胡杨林中,祈求上苍的眼泪,哪怕仅仅一滴;我祈求胡杨,请它们再坚持一会儿,哪怕几十年;我祈求所有饱食终日的人们背着行囊在大漠中静静地走走,哪怕就三天。”
说说“祈求”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请求;恳切地希望得到。
作者恳切希望的是什么?
学习第四段(7-8)作者恳切希望的是什么?
恳切:诚恳亲切.
恳切希望天公为胡杨带来雨水。
恳切希望胡杨能在这恶劣环境中顽强地生存。 然而我坚信:胡杨还在,胡杨的精神还在,生命还在,苍天还在,苍天的眼睛还在。那些伤者将被治疗,那些死者将被祭奠,那些来者都将被激励。你从这两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它的生命力是十分顽强的,胡杨对人类的贡献是很大的。胡杨的精神是不朽的,是值得人类为之震撼。你怎么理解“然而我坚信:胡杨还在,胡杨的精神还在,生命还在,苍天还在,苍天的眼睛还在.那些伤者将被治疗,那些死者将被祭奠,那些来者将被激励.”这句话?这句话表达了作者这样坚定信念:坚信胡杨生命力的顽强,坚信胡杨能感动上苍(包括人类);坚信人类会关注胡杨的命运,关心环境保护事业.西
风
胡
杨(1)沙漠里最古老的树种(2-4)胡杨特点
最坚韧
最无私
最悲壮(5-6)胡杨的伤痛:
河水骤减,胡杨在流泪(7-8)我的祈求
祈求上苍带来雨水
祈求胡杨再坚持一会
祈求人们关注环境胡杨不倒
精神永存 作者先写了胡杨是沙漠最古老的树种,然后具体写了胡杨的特点,表达了对胡杨的赞美之情,最后为胡杨林遭到破坏感到惋惜,呼吁人类要赶快保护胡杨林。中心思想我们感动于胡杨,感动于它顽强的生命,感动于它毫无保留的奉献精神。此时此刻,你心中一定也有话想说,想赞一赞这西域的美丽风景——胡杨。赶快写写,赞美赞美胡杨吧!练笔布置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推荐茅盾的《白杨礼赞》 。
3、想一想现实生活中具有胡杨精神动、植物,写一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