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美术出版社高一《美术鉴赏》(选修)中第二单元“中西美术比较”——中西美术的人物造型特点课件(25张幻灯片)+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美术出版社高一《美术鉴赏》(选修)中第二单元“中西美术比较”——中西美术的人物造型特点课件(25张幻灯片)+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8-07-24 22:12:19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中西美术的人物造型特点中西对比 学习目标:了解中西美术作品人物造型的特点跟手法,加强对中国经典艺术的了解与热爱。中西美术人物比较西方人物画造型特点——他是世界上拥有最多发烧友的一副油画作品他是卢浮宫的镇馆之宝,是法国人的骄傲 拿破仑拥有它时把它挂在卧室,每日欣赏多次 撒切尔夫人对它情有独钟,无缘享有真迹,就收藏了4副赝品。……《蒙娜丽莎》 达芬奇(意大利)写实美 画家首先要将镜子拜为老师!
——达芬奇 达芬奇用了什么绘画技法,使得蒙娜丽莎的微笑如此神秘?明暗渐隐法西方人物的造型特点写实美与理想美相结合。《泉》安格尔理想美的典范掷铁饼者米洛斯的维纳斯武士画中人物是一个诗人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余光中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抛开表象,解其内涵,解读一下我们中国画的“以少胜多”。《李白行吟图》 梁楷(宋)中国人物画造型特点——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象外生意深山藏古寺 击鼓说唱俑得“意”忘“行”形似神似中国人物画的造型特点:
画人物求 , 重于 。神似神似形似以形写神中西人物绘画造型特点或造型手法的不同以形写神写实美与理想美相结合会说话的线条中国人物画造型手法
中国绘画使用线条描绘形象,长于简练、传神的表现人物形象。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法)大卫维米尔 《倒牛奶的女仆》 西方绘画描绘形象的 和 ,长于详尽写实的再现人物形象。 西方绘画描绘形象的 和 ,长于详尽写实的再现人物形象。光影体积中西人物绘画造型特点或造型手法的不同以形写神写实美与理想美相结合线 条光影和体积判断下面两个说法对不对中国人物画造型追求神似,不求形似。西方人物画造型追求形似,不求神似。偏于神似偏于形似文苑图 周文锯结合中国人物画的特点与技法分析理解这幅作品。
找找画中最传神的人物角色?体会下中国画的象外生意。
【学以致用】查布罗什人写信给苏丹王 列宾中国传统人物画——昨天 今天 明天 《中西美术人物的造型特点》
1:认知目标,让学生知道中西美术经典作品中的人物造型手法,在追求“神似”与“形似”方面体现的不同特点。
2:能力目标,用比较得方法辩证的眼光来认识和分析中西美术的人物造型特点。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理解中西人物的造型手法的不同,引导学生加强对中国经典艺术的了解与热爱。
教学设计
一:师生问好,组织教学
二:导入
说到中西美术,老师问下大家,此刻地球另一端的人他们在干什么?
学生:睡觉。
这是中国与西方什么的不同?
学生:时差。
这是时差带来的时间不同。中国与西方的差异不同远不只这些。我们来看下大屏幕。这是一组展示中西文化差异的图示。无论是饮食习惯,思维方式,还是生活态度中国与西方都有着巨大的差异。
蓝色代表中国还是西方?
学生:西方。
沉着冷静的蓝 他们喜欢直抒胸臆喜欢,喜欢独来独往。西方人的生活方式相对理性。再看一下我们中国,这喜庆的红色一度被我们称作中国红。 咱中国人即便愤怒了也要怎么样?含蓄内敛!饮食习惯表达方式中国与西方有很大的差异。 感性是我们的态度。
三、讲授新课
那么我们今天要学生的中西绘画就生成与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土壤之中,它们自然就有着巨大的差异。
大家想一想理性的西方人与感性的中国人他们画出来的人物会有哪些不同?
展示图片
展现在你们眼前的就不两种不同风格的绘画。感受一下你更喜欢哪种风格?
学生:西方画。
为什么?
学生:像!
很简单通俗的字眼。那么咱们高中生最习惯的以最简单的像与不像去评价美术作品,这种思维方式准确不准确?
学生:不准确。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理解和认识你们口中所谓的不像的中国画。去了解两种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学习任务。
学习目标~了解中西美术作品人物造型的特点跟手法
加强对中国经典艺术的了解与热爱。
我们首先看一下再同学们口中呼声比较高的西方绘画,这是一道抢答题,同学们做好准备,根据老师的描述同学们猜一下这是谁的哪一副作品。
他是世界上拥有最多发骚友的一副油画作品,
他是卢浮宫的镇馆之宝,是法国人的骄傲,
拿破仑拥有它时把它挂在卧室,每日欣赏多次。
撒切尔夫人对它情有独钟,无缘享有真迹,就收藏了4副赝品。
上至高官要员下至平民百姓,蒙娜丽莎征服了世界人的心,它为什么能如此打动人?最根本最基础的原因是什么?如果老师画成这样还能征服你们的审美吗?首先这幅作品它画的非常的美!真实写实!达芬奇自己都说了“画家首先要将镜子拜为老师”这个镜子所反映的物象是最真实最写实的,达芬奇以他高超的绘画技巧把人物塑造的柔美娴静,惟妙惟肖。作品的每一次都是那么的真实可感,似乎是触手可及的,这个反映了西方绘画的一个重要特点,画面都散发着一种什么美?
学生:写实美
除了写实我们就不得不说的就是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了!
达芬奇的十年心血带给我们后人的是五百年的着迷猜测,人们一直对他的微笑莫衷一是,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甚至不同的心理状态,你对这个人物的解读都会有所不同,下面用心感受下,你们是不是感觉心理面特别的舒畅温柔,同学们有这个观点的举手,这个笑容里面似乎还略含有点哀伤,有这种感觉的举手,老师觉得他的笑容里面似乎还略含有一丝烟雨和嘲讽,有没有同意老师这观点的举手。 这一样的微笑千万的滋味,达芬奇是如何做到在这方寸间的画面上带给大家这么多的感受,同学们思考他是用什么样的绘画计划使蒙娜丽莎的笑容如此神秘,咱们去做一个小实验让大家更好的理解。
两人一组,一个同学做一个开心大笑的表情,一个同学做一个悲伤生气的表情。注意去观察对方的五官中最能表露感情的关键部位是哪里。
学生:嘴和眼睛。
更准确的说是眼角和嘴角。那么达芬奇是如何处理的这个人物的四个部位。是不是画的很明显,很明朗,很亮。
学生:不是
而是把这四个关键点融入到阴影部分当中了,这层柔和的阴影就给他的双眼和唇部披上了一层面纱。由此产生了一种含蓄的神秘感。引导同学们运用自己的想象去补足对这个人物表情的理解。所以才有大家对蒙娜丽莎微笑的不同解读,这个呢有是达芬奇开创的叫做明暗渐隐法,同时这也是他对艺术最大的贡献,自此西方绘画才告别这种平涂式的画面表现效果。明暗画面使得画面立体而又逼真起来。
西方人物画的造型特点第一种是写实美,同学们看西方绘画无一例外最显而易见是写实,那他是不是完全写实,
学生:不是
那么令一方面美是什么呢?咱们看一下《泉》这幅作品,这是安格尔作品中最富盛名的一副,耗费了他将近三年的时光,画中少女拥有绝美的面容,曼妙的身姿,纯洁典雅,恬静而其美丽,这样一个人物是不是同现实生活中随便拉一个人就如此完美?
学生:不是。无论是人物的面貌身姿还是作品的构图背景以及其他画面中的明暗色彩等等元素,这所有的元素都是画家在写实的基础上进行了艺术加工,艺术处理,然后达到画家心中理想的人物形象,理想的画面效果,这就是对画面理想美的追求。
我们一起来看下理想美的典范。人们常说希腊民族是爱美创造美的民族,美学家门发现人体美,艺术家酒创造了美的人体。 《掷铁饼者》这幅作品赋予这个身躯健硕的肌肉和一比七的完美身体比例,使得这样一个运动的瞬间变成了一个凝固的永恒,还有米洛的阿弗萝蒂德,咱们大家熟悉的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看他典雅的脸庞,端正的身体还有微微扭点的站姿,构成了一个十分和谐优美的之态,简直就是无可挑剔,大家看一下,无论是男人体还是女人体每一个都是什么身材。
学生:完美身材。
每一个拉出来都是模特,这个就集中体现了对理想美的最求。
欣赏完饱满生动的西方人物,咱们要走进中国人物。让它带给你不一样的体验感悟,还有惊喜。
抢答题
画中人物是一个诗人,余光中对他有这样的诗词描述,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这个就是梁楷所画的《李白行吟图》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同学们畅所欲言,说一说你对李白人物性格特点的了解。
学生:豪放,乐观,爱喝酒,豁达。
总之呢他是一个既有侠肝义胆,又有仙风道骨浪漫主义诗人,那大家看一看梁楷画的李白是不是你们想象中的样子?
学生:不是
同学们马上就迟疑了,你的疑问在哪里?
学生:人物太简单,画面太单调了
这个作品没有背景没有色彩也没有题画诗。那么它究竟好在哪里?梁楷如此处理画面的用意是什么?下面我们一起来解开这个迷惑,我们抛开表象,解其内涵,解读一下我们中国画的以少胜多。
下面做个活动,我们找一个同学来演绎一下这位仙风道骨的诗人,我给同学做旁白,同学们通过我的描述借题发挥,再现一下当时的情景。
下面我们就穿越下,梦回唐朝,我们一起感受下属于李白的那个夜晚。月朗风清的静夜,李白对着一壶美酒摆在花丛间,他孤独一人自斟自浊,李白长叹一声,哎,既无人对饮,那就举起酒杯邀请魅人的明月吧,低头对着看着身影,共饮的已有三人,身处此境,李白胸中感叹,不抒不快,于是他放下酒杯站起身来,望着明月。
学生: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此处应有掌声
咱们把刚才的画面定格一下,将这个浓情的夜晚压缩打包再次以画卷的形式把他展开,此时再看梁楷所画的李白,读懂了没有?同学们自有所悟,梁楷为什么没有多余的笔墨?也没有多余的背景?
学生:可以产生联想。
在这幅画中梁楷就是把无尽的想象留给观者,这幅作品在我们产生联想的同时,他已经深深打动了你,“像外生意”这就是咱们中国画最耐人寻味的地方,老师不妨在给大家举个例子,你比如说要画一个会飞的人物形象,中西方各自会如何描绘?在西方宗教化作的题材中会经常出现长着翅膀的天使,理性的西方人就认为,要飞就要长着翅膀,咱们中国人需不需要?
大家看哪个版本的孙悟空长翅膀?没有,在咱中国的敦煌壁画里也有飞翔的形象,怎么飞的?
学生:腰间一条彩带,脚踏几朵祥云,飞的美轮美奂。相比较之下,哪种绘画风格更有意境?
学生:中国画。
品味了这妙不可言的意境,咱们在来看他的笔墨。
画中不多最言,也无需缤纷的色彩,除了面部是细腻描绘之外,其余头发到双脚全都是大笔挥毫,笔墨酣畅淋漓,摇摇数笔恰恰把主人这种豁达不羁的个性,和边行边吟的之态刻画的生动传神,这张作品以一当十以少胜多毫无那种刁佐稻作之气,一副飘然不均的诗篇跃然纸上。这是妙不可言的中国人物画。
我们再看看中国的雕塑又是怎样的?中国的雕塑不光有威武的秦始皇兵马俑,也有这种极具生活气息的人物,雕塑家为我们诚信的是什么人物?正在表演的说书艺人形象。大家为什么笑?
学生:开到很高兴,身材很好笑。
同学们都在对他的身材评头论足,它的头显得太大,腿短,身体比例不协调。就是这种人物导致它很有喜感,同学们注意观察它的不同色变,就是这种说书俑,能不把当时边说边唱,眉飞色舞的神情淋淋尽至的表达出来?它用了什么的表现手法?表情和形体的夸张来突出艺术形象,把一位说书艺人说到最精彩的地方了,忘我的表演,神情激动表情夸张,不自觉的手舞足蹈起来,咱们甚至可以想象在他的面前正有一群兴致勃勃的听众,他的这种快乐感染了我们每一个人,下面我要出一个难题,找个成语,既能说出说书俑这种得意的神态,又能表明雕塑的特点,要一语双关?
学生:得意忘形
大家看一下是不是得“意”忘“形”,雕塑家是为了得其意,而忘其形。我们欣赏者是知其形而解其意。把生活俑和西方雕塑“勇士”做一个对比,哪个作品更注重外在的形的刻画?
学生:西方。
那个作品更注重神态的刻画?
学生:中国。
带着对这个问题的了解我们一起把中国人物的造型特点归纳下。
学生:画人物神似重于形式
我们归纳下酒是:以形写神 ,重在传神。
做小结,中西人物画的特点?
学生:中国画以形写神,西方画写实美与理想美相结合。
我们再来看一下中西人物画的造型手法。
中国绘画使用什么描绘形象?线条。长于简练传神的表现人物形象。咱们的国学大师范增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书为心生,通过手腕运到豪凌,此时你所画线条以是你神经末梢的延长,它是有生命的,线条是会说话的。图中的两幅画的作者通过线条给你说了什么?
任熊的自画像,给大家个启示,这幅画的作者生活在晚清,鸦片战争时期,侵略者利用尖剑力炮轰开了清王朝的国门,大家通过这个历史背景,想象一下他的线条表达了什么?
如银钩铁画般的线条非常有力度,遒劲的线条勾画出了一个怒目圆睁面目十分严肃,右肩挣脱了一份束缚,两手合于腹前,这双手里就差拿着一把宝剑,这样一个非常有男子气概的男子汉,表达了任熊刚毅坚强,愤怒抗争,生活在那个时代,任熊没有隐逸避世,而是用他的画笔以他这种特有的笔法线条准确的刻画出人物内心深处的苦闷与不屈,反映了他自己的一种抗争精神。在看一下曾鲸笔下的《王时敏像》是个什么样的人物。线条柔和,一个文一个武,王时敏面庞清秀,神态端庄,手持一把浮沉,盘坐于布坛之上,这样一种形象,他的线条是揉静圆润而又合法的,恰如气氛的为我们描写了一位气质高雅青年文人形象,古人呢把这种各种形态的线条总结了18种,叫做十八描,我们刚刚学习的是其中两种。分析下着两幅画属于哪两种线条!临摹,品味下咱们中国画线条的独特魅力。
我们看完了以线构成的中国画,我们在来看下西方画的表现手法是什么?
气势辉煌的加冕大殿, 画面朴素宁静的倒牛奶的女仆
西方绘画重点去描绘画面的哪两个元素? 无论是狭小的空间还是宏大的场面,在这静止的画面中都有一种元素再变化着,光影对比十分强烈,有了光影就有了明与暗,达芬奇创造了命案渐隐法,明暗的对比可以使画面更立体更逼真,也能更好的表达出画面的主题人物,第二个元素,无论是人物还是桌面上的器皿都非常有立体感和体积感,在一个二维的平面上创造了一个三维的立体画面。
四、课堂总结
中西两种画面都是建立在形神兼备的基础上,只不过中国更注重于神,西方画更注重于型。通过以上内容的了解对咱们中国人画和西方人物画的学习,能引发出同学们对中国经典绘画的喜爱。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