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走向整体的世界 课件 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四 走向整体的世界 课件 3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7-25 11:01: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5张PPT。1851年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展品1876至1904年世界博览会展品
思考:后几届世博会展品与第一世博会展品有什么不同?①政治:②市场:③技术:④资本:⑤劳动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政局相对稳定科学理论成果的突破和创新(直接动力) 第一次工业革命积累充足资本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1、条件:第一次工业革命加速城市化提供劳动力四 走向整体的世界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德国2.发源地和中心3、开始标志:1866年西门子发明发电机4、成就:钢铁工业发展电气时代这是一张作于巴黎一次展览会上的速描。从小孩到老太太都在排队听爱迪生新发明的留声机。爱迪生和他改进
的留声机。为了
改进这架留声机,
爱迪生一连五天
没有睡觉。(摄
于1888年)“Genius is one percent inspiration and 99 percent perspiration."「一分灵感,九十九分努力」让发电机原理走出实验室,给人类带来新的光明的“普罗米修斯”钢铁时代的杰作、巴黎的标志——埃菲尔铁塔 【建设地点】:法国巴黎战神广场
【开工时间】:1887年1月28日 
【竣工时间】:1889年3月31日 
【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
【建筑高度】:324·79米
【建筑总重量】:约为10100吨
【建筑层数】:4层 
【结构形式】:钢架镂空结构  卡尔·本茨卡尔·本茨和他发明的世界上第一辆三轮汽车 亨利·福特福特于1903年成立工厂后生产的汽车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 的飞行者 1 号试飞成功石油、化工的建立1870年世界石油产量
80万吨,
1900年增加到
2000万吨化学工业的发展塑料、人造纤维开始投入生产和使用1867年诺贝尔发明炸药80年代改良制造无烟火药的技术80年代从煤炭中提取氨、苯等化学产品美国电话的发明者
贝尔
(1847--1922) “无线电之父”马可尼制造了第一个无线电系统。1901年,他横越大西洋发报成功。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农业的变革(1)生产力: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5、影响: 材料二:“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说自然而然地走到垄断。因为几十个大型企业彼此之间容易达成协定;另一方面,正是企业的规模巨大造成了竞争的困难,产生了垄断的趋势。”
——列宁(2)生产关系:垄断组织形成材料三 “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任何国外的主神向我们说道:‘怎么办?世界已经分割完了!’我们不愿阻挠任何人,但我们也不容许任何人妨碍我们的道路,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旁边……如果英国人谈论建造大不列颠帝国……那么,我们要求建造大德意志帝国……”
——德国外交部长皮洛夫
1899.12.11(3)国际关系: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材料四:1905年美国皮特先生的一天
早晨起来,收音机播放着日俄战争日本大获全胜的新闻报道。他考虑这是否会引起汽油涨价,是应该买辆美国的小汽车呢,还是买辆德国的。太太建议他需要将房子扩展但是木材在涨价,因为政府迫使加拿大提高出口到美国木材的价格。当他下楼喝橘子汁(巴西生产的)时,门铃响了,保姆米瑞纳(墨西哥人)来打扫卫生。早餐是使用法国制造的咖啡壶、加拿大输送的天然气烧煮来自印度尼西亚、巴西、哥伦比亚的混合咖啡,还有瑞士生产的饼干和面包,夹着比利时生产的草莓酱。
(4)世界市场: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界连接为一体)1垄断组织的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生产力的发展企业间竞争加剧垄断组织产生到一定
程度(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垄断的形成现代意义上的公司二、瓜分世界狂潮1、原因垄断组织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为寻求和扩大投资场所2、概况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英法俄占优势,后起的德美日成为其强大的竞争对手3、特点两次工业革命后的世界市场2、历史背景:(1)根本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促进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1、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2)客观条件: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和电信工具的创新三、世界连接为一体3、世界一体化的表现:(1)基础(框架):(2)手段(途径):(3)主要内容:资本主义市场国际贸易、殖民主义物资和物种交流、人口迁徙
和种族融合、各种文化交流
与撞击、各种社会形态的冲
突与选择4、世界一体化的影响:(1)促进人群大规模流动和融合,也促进动植物广泛交流和世界农业经济的发展(2)促进国际劳动分工的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3)促进全球性思想文化的交流(4)导致了资本主义列强间的矛盾和冲突加剧乃至形成军事对抗和战争,国际关系紧张。书104-105页 5、如何评价近代世界一体化?(1)实质:
(2)积极性:
(3)消极性: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或世界体系)的形成客观上是历史的进步,推动世界发展扩大了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
致国际关系日趋复杂:②资本主义列强与亚非拉之间不平衡 民族民主运动书105页 最后一段工匠、技师
生产实践的总结探究一: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改良蒸汽机-蒸汽时代
棉纺织---轻工业 1765--19世纪中期
英开始--法美结束100年
19世纪中期 德俄日开始1866--
19世纪末20世纪初
30多年科学家、工程师
自然科学成果同时开始于几国英国—法美—德俄日电力广泛应用-电气时代
 电力---重工业交叉进行自由主义盛行凯恩斯主义形成概括两次工业革命对近代中国的影响。联系中国近代史⒈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为扩大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发动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政治
⒉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近代企业产生(洋务企业的出现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 ——经济
⒊激发国人探求新知,向西方学习,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思想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⒈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政治
⒉“设厂自救”“实业救国”,出现民族工业的第一个高潮。 ——经济
⒊救亡图存运动高涨(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 ——思想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新航路开辟 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早期殖民扩张和掠夺 世界市场得到拓展第一次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课堂小结探究二: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认识1、是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的过程----革命史观
为新兴资产阶级攫取更为广阔的商品市场和更丰富的廉价原料、投资场所提供了便利,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并最终战胜封建主义.
2、是世界整体化发展的过程---全球史观
人类历史从孤立分散走向整体发展,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的互相联系。
3、是文明传播的过程---文明史观
冲击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相对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传播了新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利于整体世界的进步。
4、是对外征服的过程--(辩证唯物法)
这是一个非常不平等的市场,资本主义列强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大肆掠夺,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沉的灾难,犯下了滔天罪行。课堂巩固:1、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
A、西门子发明发电机 B、爱迪生发明电灯
C、贝尔发明电话 D、乔治发明电影放映机
2、1898年人们可使用最新发明的交通工具是( )
A、飞机 B、汽船 C、火车 D、汽车
3、垄断组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表现为
①扩大生产规模 ②改善经营管理
③提高生产效率 ④加紧瓜分世界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AD B课堂巩固:4、19世纪美国对外侵略扩张的政策在不断调整,其主要原因是
A、世界形势的变化
B、美国经济的发展
C、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D、英国等国家的衰落的
5、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的出现,实际上是( )
A、经济走向全球化 B、经济区域化的进一步发展
C、一场深刻的社会关系变革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局部调整
6、19世纪晚期,垄断组织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 B、生产和资本的日益集中
C、社会财富的日益集中 D、生产关系的新变化 BD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