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六年级上冀教版6放大与缩小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六年级上冀教版6放大与缩小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8-07-24 22:19:03

文档简介


《放大和缩小》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比和比例,以及有关平面图形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时,要给学生充分的操作、观察、讨论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借助直观理解三角形边长放大到原来的2倍、3倍的实际意义,体会图形的相似,为在方格纸上把图形放大或缩小做准备。
【知识与能力目标】
理解放大和缩小的含义,能按要求摆放大或缩小的图形。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认识放大、缩小现象的过程,通过摆三角形等认识图形放大或缩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对生活中的放大与缩小现象有好奇心,体会图形的相似,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理解放大与缩小的含义,能按要求摆放放大或缩小的图形。
【教学难点】
理解“把图形放大到原来的几倍”和“把图形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的实际意义。
多媒体课件、放大镜、不同尺寸的同一内容照片、小棒。
课题导入
师:说一说,大屏幕上的物品是什么?(课件先出示放大镜)
生:是放大镜。
师:对!谁能说一说它有什么作用?
学生可能会说:
(1)它有放大作用,可以将字放大,我爷爷在读书看报的时候经常用它。
(2)它还有聚焦作用,用它可以把太阳的光聚焦到一点,将纸点燃。
第(2)种说法没有,不必介绍。
师:大家说得很正确。现在我把放大镜放在课本的文字上面,(教师边说边做)你们看,这些文字和原来相比,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哪些不同的地方呢?
学生可能会说:
●字还是原来的文字,但文字变大了。
●文字的形状没有变,只是文字被放大了。
……
学生还会有其它的不同说法,只要说的意思正确即可。
师:放大镜可以把字放大,这种现象叫做放大。
教师板书:放大
师:(课件出示第二张图片)同学们,请大家观察这两张照片,你发现了什么?
生1:这两张照片是一样的,只是大小不一样。
生2:大照片是把小照片放大了。
师:说得对,大照片是把小照片放大了,还可以说小照片是把大照片缩小了。
教师边说边板书:缩小。
师:在我们身边就有放大和缩小的现象。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放大与缩小的现象?
学生可能会说:
●复印机可以放大,也可以缩小。这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用的字体、图片的大小。
●印的画册都是缩小后的图。
●我们使用的地图是被缩小后绘制出来的。
●放映机可以把胶片上的画面放大。
……
只要学生说的正确,教师就要予以肯定(课件出示几个放大缩小的场景图片)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那大家想一下放大或缩小后的物体(或是图像)和原物体(或图像)相比有什么发现?
生:放大或缩小后的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了。
师:说得非常正确!大家请看大屏幕,我们总结一下!(课件展示)。
探究新知
1、摆三角形。
师:看来在生活中大家见过的放大与缩小的现象还真不少。下面我们一起来动手摆三角形,从中你又能发现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小棒。
学生准备。
师:分别用同样长的3根、6根和9根小棒摆成三个等边三角形,会吗?试试看!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学生摆的情况。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
生1:每条边摆1根小棒,3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等边三角形。
生2:每条边摆2根小棒,6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等边三角形。
生3:每条边摆3根小棒,9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等边三角形。
课件出示3个三角形,并标有①②③。
师:大家摆的都不错。现在观察3根小棒和6根小棒摆成的三角形,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独立观察、思考。
师:谁来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可能会说:
(1)这两个三角形都是等边三角形,形状一样,角的度数都没变,只不过大小不同。
(2)第①个三角形的每条边只有1根小棒,第②个三角形的每条边是2根小棒拼成的。
(3)第②个三角形的每条边长都是第①个的2倍。
(4)第②个图形的边长缩小2倍后得到第①个图形。
(5)第②个三角形的每条边长都是第①个的2倍,我们还可以说第①个图形的边长放大2倍后得到第②个图形。
……
只要学生表达的意思正确,教师都要予以肯定。如果学生不能说出第5种说法,教师在第三种意见的基础上介绍。
师:第①个图形的边长放大2倍后得到第②个图形,那第①个图形的边长放大几倍后能得到第③个图形呢?
生:第①个图形的边长扩大3倍后能得到第③个图形。
师:谁能解释一下,“第①个图形的边长扩大3倍”是什么意思?
生:把图形①每条边都扩大3倍。
师:很好。第①个图形的边长扩大3倍后能得到第③个图形。那么,第③个图形的边长缩小多少后可以得到第①个图形呢?
学生可能会说:
(1)第③个图形的边长缩小3倍后,可以得到第①个图形。
(2)第③个图形的边长缩小到原来的后,可以得到第①个图形。
第(2)种说法学生说不出,教师参与交流。
师生共同总结图形放大和缩小时,边角的变化规律(课件展示)。
2、画图形。
师:既然同学们已经发现了图形放大和缩小时,边的长度变化的规律,接下来我们实践一下,每人拿出方格纸,我们来进行画图闯关的游戏,好不好?请一位同学读第一关要求的题目是:(课件出示)
把下面长方形的各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
师:那好,大家先说一说方格纸上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几个格?
生:长画6个,宽画4个。
组织学生开始画图,投影展示一名学生作品,交流方法,全班评价。
师:你们跟他的答案一样吗?做对的同学请举手。好,同桌互相订正红笔打钩。
师:第一关同学们顺利通过了,有错误的同学第二关要加油啦!
师:看要求,把下面长方形的各边缩小到原来的2分之1.
师:大家先说一说方格纸上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几个格?
生:长画4个,宽画2个。
组织学生开始画图,投影展示一名学生作品,交流方法,全班评价。
师:你们跟他的答案一样吗?做对的同学请举手。好,同桌互相订正红笔打钩。
师:有错误的同学要注意,图形在放大和缩小时,注意是把图形的每条边都放大或缩小。
(三)巩固练习
1、教材73页练习题,要求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教师讲评。
(四)本课小结
本节课这么有趣,你都学会了吗?和同桌交流一下!
略。
课件15张PPT。河北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上册 河北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上册 说一说,下图中体现的是一种什么现象?放大现象形状相同,只是字的大小发生了变化。河北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上册 缩小现象形状相同,只是城楼的大小发生了变化。河北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上册 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放大与缩小的现象?河北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上册 放大现象河北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上册 缩小现象河北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上册 把一个图形(或物体的图像)放大或缩小后得到的图形(或物体的图像)与原图形(或物体的图像)相比,形状像不同,大小不同。河北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上册 分别用同样长的3根、6根和9根小棒摆成三个等边三角形。观察上面的三角形,你发现了什么?河北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上册 观察这两个三角形,说一说两个三角形的边有什么关系。第二个三角形的边长是第一个的2倍。河北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上册 观察这两个三角形,说一说两个三角形的边有什么关系。第一个三角形的边长放大到原来的2倍后得到第二个三角形。河北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上册 第一个三角形和第三个三角形比较,可以怎样说?河北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上册 一个图形无论是放大还是缩小,只是图形的大小发生变化,形状不变,图形中每个角的度数不变。河北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上册 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图形。(1)把下面长方形的各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放大后的长是3×2=6个格长,宽是2×2=4个格长。河北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上册 河北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上册 课堂小结1、保持物体或图形原来的形状而使物体的图像或图形变大,叫做放大。
保持物体或图形原来的形状而使物体的图像或图形变小,叫做缩小。2、一个图形无论是放大还是缩小,只是图形的大小变化,图形中每个
角的度数不变,形状不变。3、在方格纸上按一定比例将图形放大或缩小可以分为三步:一看,看
原图每边占几格;二算,计算按给定的要求将图形的各边放大或缩
小后得到的新图形每边各占几格;三画,按计算出的边长画出原图
的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