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历史实用课件 5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上历史实用课件 5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7-25 08:14: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4张PPT。第 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
“瓜分”中国狂潮一:黄海大战1.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
日本为了日本为了掠夺市场和原料,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野心。2.为什么这次战争叫“甲午战争”?1894年,这一年是旧历甲午年,因此,这次战争叫做“甲午中日战争”。甲午战争形势图你能讲述黄海大战的经过吗?致远舰及管带邓世昌“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此挽联是人们为哀悼民族英雄邓世昌而撰写的。黄海大战以后, 日本又是怎样侵略中国的?2. 威海卫战役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1. 旅顺陷落 旅顺大屠杀
旅顺陷落 旅顺大屠杀
威海卫战役中,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宁死不降,最后,自杀殉国。威海卫战役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1895年4月,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签定了中日《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二:《马关条约》的签定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1、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 日本;
2、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4、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对比: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说明了什么?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是其他条约中没有出现的,这反映了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各国对中国在侵略方式上的变化,由商品输出向资本输出的转变。1.三国时,吴国孙权派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 2.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3.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手中收复台湾. 4.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瓜分中国的狂潮1.“三国干涉还辽”事件
2.门户开放
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