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历史实用课件 22 抗日战争的胜利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上历史实用课件 22 抗日战争的胜利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7-25 08:08: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目标1.了解抗日战争进行相持阶段后,日军对国民政府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政策变化情况。
2.了解国民政府的消极抗战与反共“摩擦”。
3.了解全民族抗战中的著名英雄人物。
4.掌握中共“七大”的内容,理解其意义。
5.分析促使日本投降的原因和抗战胜利的意义。
6.增强爱国主义思想情感,唤醒中华民族反侵略、反压迫的意识。重点:全民族抗战、中共七大、
抗日战争的胜利。
难点:中共“七大”的召开。
创设情境 激情导入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经过八年全民族抗战,中国军民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历史性胜利。中国军民是如何坚持抗战的?日本侵略者是怎样失败的?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又有哪些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学案引导 自主学习见《名师学案》课前预习。一、 全民坚持抗战“皖南事变”南京伪国民政府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日军深感兵力不足,对国民政府实行政治诱降,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在日本侵略者的诱降下,国民党内亲日派公开叛国投敌,国民党顽固派不断制造反共“摩擦”,于1941年1月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面对日本侵略者大肆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摩擦”,中国共产党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坚持抗战,并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打破日伪军的封锁,坚持全民族抗战。
全民族抗战的史实海外华人捐款西南联大学生投笔从戎张自忠将军左权将军广大妇女参加抗战二、中共七大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中共七大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那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2.意义:大会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这次会议上确立的党
一切工作的指导方针——毛泽东思想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1944年到1945年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德国在欧洲败局已定,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遭到美国的沉重打击,陷入困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始局部反攻,取得一系列胜利。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两枚原子弹;苏联发表对日宣战的声明,派遣苏联红军进攻驻中国东北的日军。与此同时,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反攻。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八年抗日战争,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伟大胜利,台湾也回到祖国的怀抱。《对日寇的最后一战》苏联红军进军中国东北四、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1)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 、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2)分析抗日战争的胜利有什么重大意义?
小组合作:“共工”(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的胜利,扭转了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付出了重大民族牺牲。 平型关大捷、敌后游击战、百团大战等是共产党和人民的抗战;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等是国民党的抗战;还有爱国华侨对抗战的贡献等,说明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全民族团结抗战得来的,它改变了百年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历史。美国在太平洋战场打击日军、苏联红军进攻东北的日军、加拿大白求恩大夫志愿援华等,说明了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得到了国际间的有力配合和援助。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这是取胜的最根本原因。总结梳理 整合提高达标检测 反馈矫正见《名师学案》课后作业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