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做做看》同步练习
看拼音写词语:
bēi zī yú lín dào lǐ màn chū hǒng piàn tīng dǒng
( ) ( ) ( ) ( )( ) ( )
二、 比一比,组词语:
漫( ) 志( ) 提( ) 喝( )
慢( ) 忘( ) 题( ) 渴( )
三、在括号里填写合适的词:
一( )杯子 一( )金鱼 一( )问题
一( )鲜花 一( )白云 一( )大风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科学家的话,( )都是对的,要( )。
简答:
听了朗志万的话,伊琳娜会怎么说?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达标:
一、
杯子 鱼鳞 道理 漫出 哄骗 听懂
二、
漫出 志向 提出 喝水
慢慢 忘记 题目 口渴
三、
只 条 个
朵 朵 阵
四、
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 )都是对的,要( 自己动手做做看 )。
课后能力提升:
五、略。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
《动手做做看》是人教版(新疆专用)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课文主要写伊林娜在朗志万的启发和鼓励下,通过亲自动手做做看,终于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是对的,我们要敢于向权威挑战,不盲从,勇于实践。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受到教育。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精神。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
1、让学生明白课文所说的道理,并真正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
2、发挥想象,把伊林娜听了朗志万的话后,可能会说的话写下来。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欣赏儿歌。
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动手又动脑,才会有创造。
读了这首儿歌,说说你明白了什么?
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离不开动手和动脑,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动手做做看》。
3、板书课题,质疑。
二、初读感知,自主识字。
1、学生听读课文,思考:伊琳娜为什么开始很生气,后来又笑了?
2、学生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生字。
3、出示生字;
①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②口头组词。
4、交流识字方法。
换偏旁识字:慢—漫 篇—骗
偏旁归类识字:哎、哄
利用形声字特点识字:琳、娜
联系学生生活识字:朗读课文的“朗”
编字谜识字:士兵的心(志)
指名读,开火车读,正音。
出示词语;
①指名读一读。
②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
7、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指导写字,巩固识字:
1、出示我会写的字,指名认读并口头组词。
2、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3、师范写,重点指导。
4、学生书写,把字写规范、美观。
5、展示,交流评价。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开火车朗读检查生字,新词。
2、指名读课文。
二、抓住“哄骗”,深入学习:
1、抓“哄骗”理清思路。
课文里讲谁哄骗谁?说说你对他们的认识?
科学家哄骗小朋友。
2、出示朗志万哄骗的段落。
法国科学家朗志万,有一次向几个小朋友提了一个奇怪的问题:“一个杯子里装满了水,再放进别的东西,水就会漫出来。如果放进一条金鱼,却不是这样。这是为什么?”
一个小朋友说:“因为金鱼身上有鳞。”
另一个小朋友说:“一定是金鱼把水喝下去了。”
①抓住“奇怪”、“一定”指导有感情朗读。
②指名读——全班分大组读——演一演读。
3、谁和他们的想法不一样?请划出相关的句子
伊琳娜觉得他们都没说对,但自己又想不出道理来。
①理解句子,积累词语 将信将疑 半信半疑
好像不对,但又不知道为什么?用一个成语来说就是?
②你平时遇到困难怎么做?(向父母请教,向老师求教,自己查资料等)
在学生回答时,用“如果你觉得他说的不对,又不知道为什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③演一演
伊琳娜选了什么方法?咱们来演一演,假设你带着和伊琳娜一样的问题问你的妈妈,妈妈会怎么回答?
④领会妈妈的话
妈妈说:“不能 光 想,你动手做做看!”
妈妈说:“不能( )想,你动手做做看!”
⑤动手做做看 那让我们跟着伊琳娜一起动手做做看,请你找出相关的句子。
⑥如果你是伊琳娜,此时的心情怎样?
越想越生气,
⑦出示:“您怎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朋友呢?”
⑧指导读出生气的语气。
4、 朗志万真的在哄骗小朋友吗?他哈哈大笑什么呢?
①出示最后一段:你觉得朗志万这时的心里这时会想什么?
②这个道理课文里有一个人也知道,你知道是谁吗?
伊琳娜的妈妈。
③介绍居里夫人。
④伊琳娜听了科学家的话还生气吗?她这时可能会说?
三、积累语言,拓展延伸:
1、你从伊琳娜动手做实验这件事中,受到什么启发?
2、你赞成“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吗?
3、说说你在生活中听到或发现过老师,家长说或做的不对的地方,你是怎样做的?
四、课外实践活动:
1、读童话故事《小马过河》,把自己读后的感受说给小朋友和父母听听。
2、动手做做看:把一把尺子放进一个装满水的杯子里,从杯子外面可以看到:
①尺子上的字不变。
②尺子上的字变大了。
五、板书设计:
动手做做看
妈妈:不能光想动手做做看
朗志万:科学家有的话不一定都是对的
伊琳娜:怀疑—受到鼓励—动手做一做。
略。
课件14张PPT。课文导入初读感知初读感知自读要求: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圈出生字;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生字。字词积累朗 志 杯 另
但 理 哎 第
哄 骗 懂 科字词积累杯子 鱼鳞 喝水 哎呀
漫出 哄骗 懂了 道理 课文讲解1、课文里讲谁哄骗谁?
2、说说你对他们的认识?课文讲解法国科学家朗志万,有一次向几个小朋友提了一个奇怪的问题:“一个杯子里装满了水,再放进别的东西,水就会漫出来。如果放进一条金鱼,却不是这样。这是为什么?”
一个小朋友说:“因为金鱼身上有鳞。”
另一个小朋友说:“一定是金鱼把水喝下去了。”课文讲解你平时遇到困难怎么做?妈妈说:“不能 光 想,你动手做做看!”
妈妈说:“不能( )想,你动手做做看!”课文讲解如果你是伊琳娜,此时的心情怎样?“您怎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朋友呢?”课文讲解朗志万真的在哄骗小朋友吗?他哈哈大笑什么呢?你觉得朗志万这时的心里这时会想什么?课文讲解居里夫人(1867-1934),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名叫玛丽亚,原籍波兰。她一生的伟大贡献在于和丈夫居里一起,在极其简陋、艰苦的条件下炼出了放射性物质--钋和镭。丈夫去世以后,她强忍悲痛,继续对镭和其他多种放射性元素进行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推动了原子核科学的发展。由于她在放射性现象方面成就显著。1903年她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她又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她一生共获得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获得了两次诺贝尔奖。拓展延伸1、你从伊琳娜动手做实验这件事中,受到什么启发?
2、你赞成“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吗?
3、说说你在生活中听到或发现过老师,家长说或做的不对的地方,你是怎样做的?拓展延伸1、读童话故事《小马过河》,把自己读后的感受说给小朋友和父母听听。
2、动手做做看:把一把尺子放进一个装满水的杯子里,从杯子外面可以看到:
①、尺子上的字不变。 ②、尺子上的字变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