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分类训练十三 质量守恒定律(原卷版)
一、【知识梳理】
1、质量守恒定律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这个规律叫做 。
注意:(1)注意“ ”的质量总和,不能遗漏任一反应物或生成物;
(2)此定律强调的是质量守恒,不包括 等其它方面的守恒;
(3)正确理解“参加”的含义,没有参加反应或者反应后剩余物质的质量不要 。
2、适用范围: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能用来解释 。
3、实验验证:有气体 或 的实验必须在 容器里进行;
如:有气体生成的实验没密闭,天平会不平衡(生成的 )
如:有气体参加的实验没密闭,天平会不平衡(没有称量 )
理解: 六不变: 宏观:物质 不变;
元素 不变;
元素 不变;
微观:原子 不变;
原子 不变;
原子 不变;
两个一定变:物质的 ;
分子 ;
两个可能变:分子 ;
元素 ;
5、质量守恒的根本原因(即本质):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的 分解成 ,原子又 成新的 ,在反应前后原子的 没变,原子的 没有增减,原子的 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6、微观示意图:做题思路,将图转化成成 ,能写化学方程式的写出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最后分析做题。
二、【典例分析】
1、【2018湖南邵阳市】某纯净物X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X+5O2 4 CO2+2H2O,则X的化学式是( )
A. C2H4 B. C2H5OH C. C2H2 D. CH4
【答案】C
【解析】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X+5O2 4CO2+2H2O,反应物中氧原子个数为10,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4、10、4,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中含有4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构成,物质X的化学式为C2H2。故选C。
【方法技巧】本题考查物质化学式的推断,学生应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利用原子守恒来解答。
2、【2017江苏省连云港市】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反应原理之一是4Ag+2H2S+O2═2X+2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B.X的化学式是Ag2S
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D.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答案】D
【解析】A、反应中有氧气参加,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正确;
B、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Ag+2H2S+O2═2X+2H2O,反应前银、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4、2、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银、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4、0、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4个银原子和2个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银原子和1个硫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Ag2S,故正确;
C、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正确;
D、在反应4Ag+2H2S+O2═2Ag2S+2H2O,中硫元素和氢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故错误;
故选D。
【方法技巧】本题考查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利用元素守恒和原子守恒来解答。
3、【2017山东省菏泽市】下列图示可表示一定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
A.反应前后分子、原子个数都不变
B.该反应中各物质都为化合物
C.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答案】D
【解析】由反应的微粒的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了氯化氢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Cl2=4HCl+O2;
A、由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发生了变化、原子个数不变,故A错误;
B、图示物质有单质和化合物,故B错误;
C、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C错误;
D、该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方法技巧】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实质用微观模型示意图表示,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化学反应的实质结合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解答。
4、【2016山东省泰安市】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相关数据如下表,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
物 质 X Y Z W
反应前的质量/g 10 m 8 7
反应后的质量/g 2 3 30 25
A.若W为水,则X或Y必定为酸或碱
B.若X为化合物,Y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为置换反应
C.m的数值为32
D.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1:4
【答案】D
【解析】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X的质量减少了10g﹣2g=8g,故X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8g;同理可以确定Z是生成物,生成的Z的质量为30g﹣8g=22g;W是生成物,生成的W的质量为25g﹣7g=18g;由质量守恒定律,Y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为22g+18g﹣8g=32g,故m的数值为32g+3g=35g.该反应的反应物为X和Y,生成物是Z和W。
A、若W为水,则X或Y不一定为酸或碱,如甲烷等有机物燃烧也能生成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B、若X为化合物,Y为单质,无法确定Z和W的类别,该反应不一定为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C、Y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为22g+18g﹣8g=32g,故m的数值为32g+3g=35g,故选项说法错误;
D、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8g:32g=1:4,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方法技巧】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5、【2018河南省】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写出图中单质的化学式 。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O2;(2)4NH3+5O24NO+6H2O。
【解答】由反应的结构示意图和模型表示的原子种类,可判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
(1)由微粒的构成可知,图中属于单质的物质是氧气,化学式是:O2;
(2)由上述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NH3+5O24NO+6H2O;
【方法技巧】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表示,完成此题,关键是根据反应的实质结合模型的结构充分理解图中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三、【3年真题训练】
1、【2016广西贺州市】某有机物与氧气充分反应,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则该有机物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
A.C、O B.H、O C.C、H D.C、H、O
2、【2018年新疆】某种燃料是目前使用较多的“绿色可再生能源”,其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X+3O22CO2+3H2O.则X物质的化学式为( )
A.CH3COOH B.C2H5OH C.C2H4 D.C2H6
3、【2018山东威海市】在化学变化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原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分子的种类均不变
②原子的数目、分子的数目均不变
③原子的质量、元素的质量、物质的总质量均不变
④原子核的种类、数量、质量均不变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4、【2018海南省】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其反应原理之一是 4Ag+2H2S+O2=2X+2H2O。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 的化学式是 Ag2S B.H2S 中S元素为-2 价
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D.H2S 是无毒的
5、【2018吉林省】化学方程式_____+3CO2Fe+3CO2中,所缺物质的化学式为( )
A.FeO B.Fe2O3 C.Fe3O4 D.FeCO3
6、【2018湖北省宜昌市】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表示X原子,●表示Y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物由原子直接构成
B.生成物是混合物
C.用符号表示为2X
D.反应中不发生变化的原子有两种
7、【2016江苏省盐城市】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值为22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W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D.W中碳、氢元素原子个数比为1:4
8、【2018深圳市】最近,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将CO2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这不仅可以缓解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还将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形式。该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四种物质均为化合物 B.反应前后H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3 D.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9、【2018湖北随州市】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的质量 20 5 2 37
反应后的质量 待测 35 2 12
A. 物质Z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 待测物质的值为15
C. 物质Y一定是单质 D. 反应中Y、W的质量比为6: 5
【2018四川巴中市】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的原子)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变化
C.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不变
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11、【2018江苏连云港市】物质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e和d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c是一氧化碳
B.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D.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保持不变
12、【2018湖北省黄冈市】一定条件下,甲、乙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50 0.5 0 0
反应后的质量/g 23 X 24 3
A.x的值等于0.5 B.甲一定是化合物
C.丙和丁的质量变化比为8:1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13、【2018湖南衡阳市】如图是某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生成的甲、乙分子个数比是1:4
C.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D.该反应的生成物都是单质
14、【2018山西省】厉害了,我的国!我国航天技术迅猛发展,“天舟一号”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首次成功交会对接,有力推动了我国空间站建设的进程。空间站里的O2源自电解水,所得H2与CO2反应生成H2O和CH4,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依据图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B.原子可以构成分子
C.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 D.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2018湖南衡阳市】甲、乙、丙、丁种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7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丁一定是化合物
D.x的值是7
16、【2017山东省泰安市】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丁一定是化合物
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
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17、【2018江苏南京市】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的两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图中a、b、c、d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分数。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
A.a=56% B.b=6% C.c=17% D.d=8%
18、【2018湖北省咸宁】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g
B.丙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3:1:4
C.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
D.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19、【2018山东潍坊市】某矿石样本只含有如图所示的四种元素,该矿石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
A.CaCO3 B.SiO2 C.Al2O3 D.CuFeS2
20、【2017云南省昆明市】在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相关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到是( )
A.x=3.1
B.该反应中甲、丁的质量变化比为14:85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21、【2018江苏扬州市】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
A. 反应物中没有单质 B. 图中共表示了9种物质
C. 反应后元素种类增多 D. 反应后原子个数不变
22、【2018山东青岛市】“生命至上、安全第一”,为及时发现天然气泄漏,某燃气公司常在天然气中加入少量具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在空气中也能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2H5SH+9O24CO2+6H2O+2X。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硫醇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
B.X的化学式为 SO2
C.乙硫醇中碳、氢、硫元素的质量比为 12∶3∶16
D.乙硫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23、【2018广西梧州市】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值为22 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W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D.W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5%
24、【2016年广西梧州市】在A+2B=3C+2D的反应中,32gA和适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6gC和100gD,若A的化学式量为16,则B的化学式量是( )
A.26 B.36 C.52 D.104
25、【2018江苏苏州市】一定质量的某有机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2.2gCO2和l.8gH2O,另取3.2g该有机化合物在O2中完全燃烧,消耗4.8g O2,该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
A.C2H4 B.CH4O C.CH4 D.C2H4O
26、【2018广西北部湾经济开发区】反应甲→乙+丙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o”表示不同的原子,丙为呼吸作用产物之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属于有机物
B.乙的微观示意图为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H2O2=2H2O+O2↑
D.“●”原子所对应的元素的化合价在该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27、【2018湖南娄底市】某有机物在9.6g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生成8.8gCO2和5.4g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有机物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B.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无法确定
28、【2018天津市】在反应A+3B=2C+2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当2.8gA与一定量B恰好完余反应后,生成3.6gD,则生成C的质量为( )
A. 9.6g B. 8.8g C. 6.8g D. 4.4g
29、【2018湖北省黄冈市】一定质量的甲烷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甲烷完全反应,生成物只有CO、CO2和H2O,且总质量为20.8g,其中H2O的质量为10.8g,则CO2的质量为( )
A. 5.6g B. 8.8g C. 4.4g D. 4.8g
30、【2016江苏省连云港市】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探索化学世界的奥秘。
(3)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学习的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
①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小,说明质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规律
B.每32g S和32g O2完全反应后,生成64g SO2
C.在化学反应aA+bB=cC+dD中一定有:a+b=c+d
②有机化合物R与足量氧气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CO2和H2O,实验测得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R O2 CO2 H2O
反应前质量/g 46 128 0 0
反应后质量/g 0 32 x 54
则x= ,已知参加反应的物质R与氧气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3,则R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31、【2018浙江舟山市】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重新进行组合,形成新分子的过程。如图是在密闭容器中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据图回答
(1)参加反应的“”与“”的分子个数比为 ;
(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32、【2018江苏宿迁市】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下图是某物质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丙图中所示物质都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选填“分子”“ 原子”或“离子”);
(2)结合上图分析,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
(3)画出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
(④)甲图所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用化学用语表示)。
33、【2018山东青岛市】随着科学的发展,新能源的开发不断取得突破。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下图(图中的微粒恰 好完全反应)所示。请根据微观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1)丁的化学式为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写字母序号)。
A.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甲是单质,乙、丙、丁均为化合物
D.该反应体现了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有机物
34、【2017山东省青岛市】为了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甲同学和乙同学分别设计了下面两个实验,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 A 所示,反应前,托盘天平的指针指向刻度盘的中间;两种物质反应后,托盘天平的指针 (选填“向左”、“向右”或“不”)偏转,原因是 。
(2)乙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B所示,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 。
(3)两位同学通过交流反思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一定要在 装置中进行。
(4)从微观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选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分子种类 ③原子数目 ④分子质量 ⑤分子数目 ⑥原子质量
35、【2018贵州省黔东南】汽车尾气排放的有毒气体可在“催化转化器”中转化为无污染的气体。下图为微观反应示意图,请回答:
(1)该微观反应过程中出现了_______种氧化物;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均________(选填“减少”、“不变”或“增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分类训练十三 质量守恒定律(解析版)
一、【知识梳理】
1、质量守恒定律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注意:(1)注意“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能遗漏任一反应物或生成物;
(2)此定律强调的是质量守恒,不包括体积等其它方面的守恒;
(3)正确理解“参加”的含义,没有参加反应或者反应后剩余物质的质量不要计算在内。
2、适用范围: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能用来解释物理变化。
3、实验验证: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实验必须在密闭容器里进行;
如:有气体生成的实验没密闭,天平会不平衡(生成的气体逸散到空气中)
如:有气体参加的实验没密闭,天平会不平衡(没有称量参加反应的气体)
理解: 六不变: 宏观:物质总质量不变;
元素种类不变;
元素质量不变;
微观:原子种类不变;
原子数量不变;
原子质量不变;
两个一定变:物质的种类;
分子种类;
两个可能变:分子数目;
元素化合价;
5、质量守恒的根本原因(即本质):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的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6、微观示意图:做题思路,将图转化成成化学式,能写化学方程式的写出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最后分析做题。
二、【典例分析】
1、【2018湖南邵阳市】某纯净物X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X+5O2 4 CO2+2H2O,则X的化学式是( )
A. C2H4 B. C2H5OH C. C2H2 D. CH4
【答案】C
【解析】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X+5O2 4CO2+2H2O,反应物中氧原子个数为10,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4、10、4,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中含有4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构成,物质X的化学式为C2H2。故选C。
【方法技巧】本题考查物质化学式的推断,学生应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利用原子守恒来解答。
2、【2017江苏省连云港市】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反应原理之一是4Ag+2H2S+O2═2X+2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B.X的化学式是Ag2S
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D.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答案】D
【解析】A、反应中有氧气参加,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正确;
B、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Ag+2H2S+O2═2X+2H2O,反应前银、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4、2、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银、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4、0、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4个银原子和2个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银原子和1个硫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Ag2S,故正确;
C、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正确;
D、在反应4Ag+2H2S+O2═2Ag2S+2H2O,中硫元素和氢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故错误;
故选D。
【方法技巧】本题考查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利用元素守恒和原子守恒来解答。
3、【2017山东省菏泽市】下列图示可表示一定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
A.反应前后分子、原子个数都不变
B.该反应中各物质都为化合物
C.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答案】D
【解析】由反应的微粒的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了氯化氢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Cl2=4HCl+O2;
A、由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发生了变化、原子个数不变,故A错误;
B、图示物质有单质和化合物,故B错误;
C、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C错误;
D、该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方法技巧】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实质用微观模型示意图表示,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化学反应的实质结合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解答。
4、【2016山东泰安市】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相关数据如下表,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
物 质 X Y Z W
反应前的质量/g 10 m 8 7
反应后的质量/g 2 3 30 25
A.若W为水,则X或Y必定为酸或碱
B.若X为化合物,Y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为置换反应
C.m的数值为32
D.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1:4
【答案】D
【解析】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X的质量减少了10g﹣2g=8g,故X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8g;同理可以确定Z是生成物,生成的Z的质量为30g﹣8g=22g;W是生成物,生成的W的质量为25g﹣7g=18g;由质量守恒定律,Y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为22g+18g﹣8g=32g,故m的数值为32g+3g=35g.该反应的反应物为X和Y,生成物是Z和W。
A、若W为水,则X或Y不一定为酸或碱,如甲烷等有机物燃烧也能生成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B、若X为化合物,Y为单质,无法确定Z和W的类别,该反应不一定为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C、Y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为22g+18g﹣8g=32g,故m的数值为32g+3g=35g,故选项说法错误;
D、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8g:32g=1:4,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方法技巧】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5、【2018河南省】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写出图中单质的化学式 。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O2;(2)4NH3+5O24NO+6H2O。
【解答】由反应的结构示意图和模型表示的原子种类,可判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
(1)由微粒的构成可知,图中属于单质的物质是氧气,化学式是:O2;
(2)由上述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NH3+5O24NO+6H2O;
【方法技巧】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表示,完成此题,关键是根据反应的实质结合模型的结构充分理解图中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三、【3年真题训练】
1、【2016广西贺州市】某有机物与氧气充分反应,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则该有机物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
A.C、O B.H、O C.C、H D.C、H、O
【答案】C
【解析】生成物二氧化碳、水中含有C,H,O元素,则反应物中也一定含有这三种元素.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是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氧气由O元素组成,则C,H一定是从某物质中来,而某物质中也可能含有O元素.故这种物质中一定含有含C和H,可能含O。
故选C。
2、【2018年新疆】某种燃料是目前使用较多的“绿色可再生能源”,其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X+3O22CO2+3H2O.则X物质的化学式为( )
A.CH3COOH B.C2H5OH C.C2H4 D.C2H6
【答案】B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可得,X的化学式中应含有C的个数为:2,应含有O的个数为:2×2+3﹣3×2=1,应含有H的个数为:2×3=6.故可推断X的化学式为:C2H6O,即C2H5OH。
故选B。
3、【2018山东威海市】在化学变化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原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分子的种类均不变
②原子的数目、分子的数目均不变
③原子的质量、元素的质量、物质的总质量均不变
④原子核的种类、数量、质量均不变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C
【解析】①原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均不变,分子的种类改变,错误;②原子的数目不变,分子的数目不能确定,错误;③原子的质量、元素的质量、物质的总质量均不变,正确;④原子核的种类、数量、质量均不变,正确。故选C。
4、【2018海南省】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其反应原理之一是 4Ag+2H2S+O2=2X+2H2O。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 的化学式是 Ag2S B.H2S 中S元素为-2 价
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D.H2S 是无毒的
【答案】D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X 的化学式是 Ag2S;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计算H2S 中S元素为-2 价;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H2S 是有刺激性的、有毒的气体。故选D。
5、【2018吉林省】化学方程式_____+3CO2Fe+3CO2中,所缺物质的化学式为( )
A.FeO B.Fe2O3 C.Fe3O4 D.FeCO3
【答案】B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该物质的化学式为Fe2O3。故选B。
6、【2018湖北省宜昌市】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表示X原子,●表示Y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物由原子直接构成
B.生成物是混合物
C.用符号表示为2X
D.反应中不发生变化的原子有两种
【答案】D
【解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
A、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是由分子直接构成,故错误;
B、生成物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一种分子,属于纯净物,故错误;
C、是由两个原子构成的一个分子,用符号表示为X2,故错误;
D、从图示可以看出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故正确。
故选D。
7、【2016江苏省盐城市】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值为22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W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D.W中碳、氢元素原子个数比为1:4
【答案】D
【解析】由于四种物质中W和氧气质量减小,所以是反应物,且反应物的总质量是8g+(20g﹣8g)=20g,而水的质量增加,且增加值是10g﹣1g=9g,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所以二氧化碳必是生成物且生成的质量是20g﹣9g=11g;此反应的表达式可表示为W+O2→CO2+H2O。
A、X的值为11,错误;
B、由于该反应的表达式是W+O2→CO2+H2O,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错误;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反应表达式可以看出W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是否含有氧元素则要通过生成物中的氧元素与反应的氧气质量进行比较,生成的水中氧元素的质量为:9g×=8g,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11g×=8g,两者的质量和为16g,而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20g﹣8g=12g,所以可判断W中含有氧元素,错误;
D、W中碳、氢元素原子个数比为:: =1:4,正确。
故选D。
8、【2018深圳市】最近,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将CO2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这不仅可以缓解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还将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形式。该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四种物质均为化合物 B.反应前后H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3 D.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答案】C
【解析】A、四种物质中乙为单质,故A错;
B、反应前H元素集中在H2中,其化合价为零,反应后,其化合价为+1价,故B错;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 3H2 CH3OH + H2O,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3,故C正确;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变,故D错。
9、【2018湖北随州市】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的质量 20 5 2 37
反应后的质量 待测 35 2 12
A. 物质Z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 待测物质的值为15
C. 物质Y一定是单质 D. 反应中Y、W的质量比为6: 5
【答案】C
【解析】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由表格信息可知反应后Y质量增加了30g,Y是生成物;W质量减少了25g,W是反应物;Z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物还少5克,X是反应物,待测值为15。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Z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物质Z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正确;
B、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待测物质的值为15,正确;
C、根据上述分析可知,X是反应物,W是反应物,Y是生成物,该反应是化合反应,物质Y一定不是单质,错误;
D、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反应中Y、W的质量比=30g:25g=6:5,正确。故选C。
【2018四川巴中市】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的原子)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变化
C.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不变
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答案】C
【解析】A、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说法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观察微观示意图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故说法正确;
C、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组成单质的元素在反应后与其他元素组成了化合物,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发生了变化,故说法错误;
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故说法正确;
故选C。
11、【2018江苏连云港市】物质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e和d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c是一氧化碳
B.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D.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保持不变
【答案】D
【解析】A、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可知,c物质应为二氧化碳,故A错误;
B、该反应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B错误;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故C错误;
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保持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12、【2018湖北省黄冈市】一定条件下,甲、乙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50 0.5 0 0
反应后的质量/g 23 X 24 3
A.x的值等于0.5 B.甲一定是化合物
C.丙和丁的质量变化比为8:1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答案】D
【解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50+0.5-23-24-3=0.5,该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甲质量减少23g,丙生成24g,丁生成3g,可知是甲分解生成丙和丁,甲一定是化合物,该选项说法正确;C、丙和丁的质量变化比=24:3=8:1,该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甲质量减少23g,丙生成24g,丁生成3g,可知是甲分解生成丙和丁,属于分解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D。
13、【2018湖南衡阳市】如图是某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生成的甲、乙分子个数比是1:4
C.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D.该反应的生成物都是单质
【答案】B
【解析】由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数目关系是:
A、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故A正确;
B、由上图可知,生成的甲、乙分子个数比是1:3,故B错误;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故C正确;
D、由微粒的构成可知,该反应的生成物的分子都是有同种的原子构成的,都是单质,故D正确。
故选B。
14、【2018山西省】厉害了,我的国!我国航天技术迅猛发展,“天舟一号”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首次成功交会对接,有力推动了我国空间站建设的进程。空间站里的O2源自电解水,所得H2与CO2反应生成H2O和CH4,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依据图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B.原子可以构成分子
C.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 D.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答案】A
【解析】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判断氢分子与二氧化碳分子反应生成水分子和甲烷分子,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不可再分,但可以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质量、种类和数目不变。故选A。
15、【2018湖南衡阳市】甲、乙、丙、丁种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7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丁一定是化合物
D.x的值是7
【答案】A
【解答】由图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14g﹣2g=12g,故甲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为12g;同理可以确定丁是生成物,生成的丁的质量为36g﹣5g=31g;丙的质量不变,丙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由质量守恒定律,乙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为31g﹣12g=19g,故X的数值为26g﹣19g=7g。
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12g:19g=12:19,故选项说法错误。
B、丙的质量不变,丙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C、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和乙,生成物是丁,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丁是化合反应的生成物,一定是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质量守恒定律,乙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为31g﹣12g=19g,故X的数值为26g﹣19g=7g,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16、【2017山东省泰安市】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丁一定是化合物
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
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答案】C
【解析】由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分数增加了19%﹣17%=2%,故甲是生成物;乙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丁的质量分数减少了48%﹣30%=18%,故丁是反应物;丙的质量分数增加了41%﹣25%)=16%,丙是生成物。
A.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丁,生成物是甲和丙,符合“一分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所以丁一定是化合物,故正确;
B.乙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正确;
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9%﹣17%):(41%﹣25%)=1:8,故错误;
D.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丁,生成物是甲和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丙的质量之和,故正确。
故选C。
17、【2018江苏南京市】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的两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图中a、b、c、d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分数。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
A.a=56% B.b=6% C.c=17% D.d=8%
【答案】A
【解析】由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分数减少了70%﹣42%=28%,故甲是反应物;反应前乙的质量分数为14%,反应后乙的质量分数为1﹣42%﹣40%﹣10%=8%,乙的质量分数减少了14%﹣8%=6%,故乙是反应物;反应前丙的质量分数为6%,丙的质量分数增加了40%﹣6%=34%,丙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
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8%:6%,当乙的质量分数为11%时,减少了14%﹣11%=3%,则甲的质量分数应减少14%,则a=70%﹣14%=56%,故选项说法正确。
B、反应后乙的质量分数为1﹣42%﹣40%﹣10%=8%,b=8%,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生成的丙和参加反应乙质量比为34%:6%,当乙的质量分数为11%时,减少了14%﹣11%=3%,则丙的质量分数应增加17%,则c=6%+17%=23%,故选项说法错误。
D、丁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d=10%,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18、【2018湖北省咸宁】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g
B.丙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3:1:4
C.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
D.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答案】B
【解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了甲醇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CO2+3H2CH3OH+H2O。
A、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故错误;
B、由反应的方程式可知丙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1×4):16=3:1:4.故正确;
C、由上述方程式可知,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不是2:1.故错误;
D、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错误。
故选B。
19、【2018山东潍坊市】某矿石样本只含有如图所示的四种元素,该矿石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
A.CaCO3 B.SiO2 C.Al2O3 D.CuFeS2
【答案】B
【解析】A、该矿石中不含有碳元素,不可能含有CaCO3,故A错;
B、该矿石中含有硅元素和氧元素,故可能含SiO2,故B正确;
C、该矿石中不含铝元素,不可能含有Al2O3,故C错误;
D、该矿石中不含有铁元素、铜元素,不可能含有CuFeS2,故D错误;
故选B。
20、【2017云南省昆明市】在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相关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到是( )
A.x=3.1
B.该反应中甲、丁的质量变化比为14:85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答案】B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10+3.5+10+6﹣(8.6+3.5+14.5)=2.9,故甲、丙为反应物,丁为生成物,乙可能为催化剂,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A、x=2.9,故错误;
B、生成甲、丁的质量比为:(10g﹣8.6g):(14.5g﹣6g)=14:85,故正确;
C、该反应为化合反应,故错误;
D、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不参加反应,故错误;
故选B。
21、【2018江苏扬州市】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
A. 反应物中没有单质 B. 图中共表示了9种物质
C. 反应后元素种类增多 D. 反应后原子个数不变
【答案】D
【解析】A、由微粒的构成可知,反应物中“”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属于单质,错误;B、由微粒的构成可知,图中共有4种不同分子表示4种物质,错误;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反应后元素种类也没有变化,错误;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后原子个数不变,正确。故选D。
22、【2018山东青岛市】“生命至上、安全第一”,为及时发现天然气泄漏,某燃气公司常在天然气中加入少量具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在空气中也能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2H5SH+9O24CO2+6H2O+2X。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乙硫醇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
B. X 的化学式为 SO2
C. 乙硫醇中碳、氢、硫元素的质量比为 12∶3∶16
D. 乙硫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答案】D
【解析】A、乙硫醇是由碳、氢、硫三种元素组成的,正确;B、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2H5SH+9O2═4CO2+6H2O+2X,反应前碳、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12、2、18,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12、0、14,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2个硫原子和4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SO2,正确;C、乙硫醇中碳、氢、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32=12:3:16,正确;D、乙硫醇中碳、硫、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32:(1×6)=12:16:3,则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错误。故选D。
23、【2018广西梧州市】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值为22 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W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D.W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5%
【答案】C
【解析】根据反应示意图判断:W+O2CO2+H2O
8g 36g-4g=32g x-2g 22g-4g=18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8g+32g=x-2g+18g,解得x=22g;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根据计算碳、氢、氧元素的质量判断W的元素组成,碳元素的质量=22g×(12/44)×100%=6g,氢元素的质量=18g×(2/18)×100%=2g,据此判断W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W中碳、氢两种元素质量比为3:1,即W为甲烷CH4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故选C。
24、【2016年广西梧州市】在A+2B=3C+2D的反应中,32gA和适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6gC和100gD,若A的化学式量为16,则B的化学式量是( )
A.26 B.36 C.52 D.104
【答案】A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A+2B=3C+2D可知,在此反应中参加B的质量为:36g+100g﹣32g=104g。
设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A+2B=3C+2D
16 2x
32g 104g
解得:x=26
由上述计算可知,A正确
故选A。
25、【2018江苏苏州市】一定质量的某有机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2.2gCO2和l.8gH2O,另取3.2g该有机化合物在O2中完全燃烧,消耗4.8g O2,该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
A.C2H4 B.CH4O C.CH4 D.C2H4O
【答案】B
【解析】由有机化合物燃烧生成2.2gCO2和1.8gH2O可求得有机化合物中C原子和H原子的个数比为1:4。若为C选项,3.2g的CH4完全燃烧消耗的氧(显然大于4.8g,不符合题意。3.2g的CH4O完全燃烧恰好消耗4.8g的O2。
26、【2018广西北部湾经济开发区】反应甲→乙+丙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o”表示不同的原子,丙为呼吸作用产物之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属于有机物
B.乙的微观示意图为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H2O2=2H2O+O2↑
D.“●”原子所对应的元素的化合价在该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答案】C
【解析】根据如图所示:反应甲→乙+丙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图中“●”,“o”表示不同的原子,丙为呼吸作用产物之一,则丙为水,图中“●”,“o”分别表示氧原子和氢原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H2O2=2H2O+O2↑;
A、甲表示的物质为H2O2,属于无机物,故A项错误;
B、乙物质为氧气,微观示意图应为,故B项错误;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H2O2=2H2O+O2↑,故C项正确;
D、“●”原子所对应的元素为氧元素,反应前后由﹣1价变为0价和﹣2价,故D项错误
故选C。
27、【2018湖南娄底市】某有机物在9.6g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生成8.8gCO2和5.4g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有机物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B.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
8.8gCO2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8.8g××100%=6.4g,5.4gH2O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5.4g××100%=4.8g,生成物8.8g二氧化碳和5.4g水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和=6.4g+4.8g=11.2g,11.2g>9.6g;该物质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11.2g﹣9.6g=1.6g,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故选C。
28、【2018天津市】在反应A+3B=2C+2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当2.8gA与一定量B恰好完余反应后,生成3.6gD,则生成C的质量为( )
A. 9.6g B. 8.8g C. 6.8g D. 4.4g
【答案】B
【解析】设与2.8gA恰好反应的B的质量是x,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w,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w,则=,解得x=9.6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C的质量为:2.8g+9.6g-3.6g=8.8g。故选B。
29、【2018湖北省黄冈市】一定质量的甲烷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甲烷完全反应,生成物只有CO、CO2和H2O,且总质量为20.8g,其中H2O的质量为10.8g,则CO2的质量为( )
A. 5.6g B. 8.8g C. 4.4g D. 4.8g
【答案】C
【解析】解:甲烷中碳和氢元素的质量之比是12:4=3:1,所以生成物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也为3:1,10.8gH2O中氢元素的质量=10.8g×=1.2g,则CO和CO2中总的碳元素的质量=1.2g×3=3.6g,设生成的CO的质量是x,CO2的质量为y,则x+y=20.8g 10.8g,x+y=3.6g,解得x=5.6g,y=4.4g。故选C。
30、【2016江苏省连云港市】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探索化学世界的奥秘。
(3)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学习的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
①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小,说明质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规律
B.每32g S和32g O2完全反应后,生成64g SO2
C.在化学反应aA+bB=cC+dD中一定有:a+b=c+d
②有机化合物R与足量氧气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CO2和H2O,实验测得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R O2 CO2 H2O
反应前质量/g 46 128 0 0
反应后质量/g 0 32 x 54
则x= ,已知参加反应的物质R与氧气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3,则R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答案】(3)①B;
②88;46。
【解析】
(3)①A、蜡烛燃烧是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所以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错误;
B、由化学方程式S+O2SO2及其质量关系可知,
32 32 64
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硫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每32g硫和32g氧气反应生成64g二氧化硫;正确;
C、参加反应的AB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生成的CD的质量总和,但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不一定等于c与d之和;错误;故选B;
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x=46+128﹣32﹣54=88;
设R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x:32×3=46:(128﹣32);x=46;故填:88;46
31、【2018浙江舟山市】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重新进行组合,形成新分子的过程。如图是在密闭容器中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据图回答
(1)参加反应的“”与“”的分子个数比为 ;
(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答案】(1)2:1;(2)化合反应。
【解析】(1)由微粒的变化可知,有两个分子未参加反应,参加反应的“”与“”的分子个数比为2:1;
(2)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32、【2018江苏宿迁市】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下图是某物质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丙图中所示物质都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选填“分子”“ 原子”或“离子”);
(2)结合上图分析,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
(3)画出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
(④)甲图所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用化学用语表示)。
【答案】 (1). 分子 (2). 原子 (3). (4). 2H2O2
【解析】(1)丙图中的分子是水分子和氧气分子,它们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2)由图可知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原子;
(3)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4)甲图表示的是2个过氧化氢分子,表示为2H2O2;
33、【2018山东青岛市】随着科学的发展,新能源的开发不断取得突破。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下图(图中的微粒恰 好完全反应)所示。请根据微观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1)丁的化学式为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写字母序号)。
A.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甲是单质,乙、丙、丁均为化合物
D.该反应体现了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有机物
【答案】(1).H2O;3H2+CO2CH4O+H2O(或3H2+COCH3OH+H2O);(2).CD
【解析】(1)由上述反应可知,丁的化学式为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H2+CO2CH4O+H2O(或3H2+COCH3OH+H2O);
(2)A、由上述反应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发生改变,错误;B、由上述反应可知,该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错误;C、由微粒的构成可知,甲是单质,乙、丙、丁均为化合物,错误;D、由上述反应物质的变化可知,该反应体现了无机物可以转化为有机物,正确。故选D。
34、【2017山东省青岛市】为了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甲同学和乙同学分别设计了下面两个实验,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 A 所示,反应前,托盘天平的指针指向刻度盘的中间;两种物质反应后,托盘天平的指针 (选填“向左”、“向右”或“不”)偏转,原因是 。
(2)乙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B所示,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 。
(3)两位同学通过交流反思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一定要在 装置中进行。
(4)从微观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选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分子种类 ③原子数目 ④分子质量 ⑤分子数目 ⑥原子质量
【答案】(1)向右;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逸出。
(2)不变。
(3)密封。
(4)①③⑥。
【解析】(1)两种物质反应后,托盘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原因是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逸出;
故填:向右;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逸出。
(2)乙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B所示,硝酸银和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反应前后指针不发生偏转,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故填:不变。
(3)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一定要在密封装置中进行;
故填:密封。
(4)①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一定不变;
②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一定改变;
③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一定不变;
④反应前后分子一定改变,不同的分子质量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
⑤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可能改变,也可能不改变;
⑥原反应前后子质量一定不变;
故填:①③⑥。
35、【2018贵州省黔东南】汽车尾气排放的有毒气体可在“催化转化器”中转化为无污染的气体。下图为微观反应示意图,请回答:
(1)该微观反应过程中出现了_______种氧化物;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均________(选填“减少”、“不变”或“增加”)。
【答案】(1). 3(或三);(2).2NO+2CO2CO2+N2;(3).不变
【解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2CO2CO2+N2;从四种物质的化学式可知:NO、CO、CO2三种物质都属于氧化物;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