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文档属性

名称 3.1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09-12-08 19:1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声的世界
第一节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学习目标
1.知道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知道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同的介质传播声音的快慢不同,
3.了解声波进入人耳后引起听觉的过程。
学习重点 学生对科学探究过程的体验,并能体验中归纳总结出结论。
学习过程
课前准备
1.家庭小实验
在家中请你在碗中放入水,然后用筷子去敲击,在你听到声音的同时,你又会看到什么现象?
2.预习记录
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
合作探究
一、声音是是怎样产生的活动1:声音大家都很熟悉,你能设计几个发声的小实验吗 利用手中的器材:音叉、泡沫球、细线、锯条、直尺、小鼓、锣、录音机、扬声器、真空罩、抽气机、水槽、手机、塑料袋等,试一试并回答以下问题:
(1)你怎样使物体发声;能不能使正在发声的物体停止发声?
(2)观察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有何区别?
(3)正在发声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征?实验中,所有发声物体的共同点是 让它们不发声时又有什么特点 其中有的物体的振动幅度较大,能够直接观察到,有的物体振动非常微小,如;音叉的振动、录音机扬声器的振动,你是怎样判断的 试一试,说出你用的方法2.请再举几个生活中存在振动时发声的例子。二、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活动2:实验探究1.提出问题声音在传播的时候有什么条件呢?2.猜想与假设根据上面的活动和你的生活经验,提出你的猜想: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⑴讨论:· 列举生活中哪些物质可以传播声音。⑵根据以上思路,设计实验。你们选用哪些器材: ⑶如何研究的,写出简单的过程 ⑷真空能传声吗 . .①观察课本36页,图3—9所示的实验。 现象:用抽气机逐渐抽出瓶中的空气,你听到的声音变 ,当抽到一定程度时,还能听到铃声吗 能得出什么结论 拔掉抽气管,让空气进入瓶中.你是否又能听到铃声 ②观察:取一双层玻璃水杯,玻璃之间的空隙是 做一做:准备两部手机'将其中的一部放入水杯中,拧好杯盖,用手中的手机拨打水杯中的手机’能不能听到水杯中的手机发出的振铃声 说明了什么?结论: 4.分析论证 三、声音的传播有多快 活动3:阅读课本P38中的内容,然后回答L.声音每秒传播的 叫做声速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快慢是 。声音在 中传播的速度一般比在 、 中的传播速度大。在同一种介质中,声速还跟 有关,温度越高,声速也 。思考:百米赛跑中,如果终点计时员听见发令枪响才按表计时,这样的计时方法准确吗 为什么 怎样才能做到比较准确 四、我们怎样听见声音活动4:仔细观察课本P37图3—12人耳结构,写出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 说 明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设计实验,发现规律,得出结论。训练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设计、实施实验进行探究,目的是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这里的“观察思考”,既是前面实验结论的应用(相当于练习题),又提出了新的问题。并激发学生产生阅读课本的兴趣和动手实验的热情。
学后反思
填一填
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 中传播,也可以在 、 传播。声音在 中不能传播。
填一填
声音在下列物质中的传播速度
15℃的空气中: ,25℃水中: ,钢铁中:
填一填
在介质中声音是以 的形式向外传播.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