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8张PPT。敕 勒 歌
北魏民歌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畜牧迂徙,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纪契……”
——《魏书·序记》 根据材料和图片,你能分别描绘长城南北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吗?分属何种类型文明? “秦长城长度超过万里,标志着万里长城的开始;同时也代表着中华大地上两种不同文化形态共存的开始。”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教授李鸿宾北魏孝文帝改革课标:
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线索和时代特征1、历史线索2、时代特征1)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分裂割据的时期。
2)北方的割据势力之间,民族之间,战争频繁。
3)江南相对稳定,得到较好的开发,社会经济发展较快。
4)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依次向南大迁徙、是民族大融合时期。
民族融合 民族融合是指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渗透,是民族之间的自然融合。
民族融合既包括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又有汉族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
由于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族的经济文化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少数民族,因此历次民族融合均以汉族为核心发生。1、从经济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过程;
2、从习俗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
3、从整体社会发展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民族融合北魏建立,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1、北魏建立者魏道武帝拓跋珪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439 北魏统一北方意义:统一黄河流域,初步结束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社会环境较为安定,社会生产发展,民族融合加强.一、北魏的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1、阶级矛盾尖锐:
2、民族矛盾激化:
3、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二、改革迫在眉睫----社会矛盾激化马背上得天下,能否在马背上治之? 1)政治上实行宗主督护制 。
2)吏治腐败,贪污成风。
3)赋税制度上的混乱。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鲜卑贵族对汉族地主的不信任,双方矛盾重重政治:解散部落组织,实行编户
仿汉制设官制;
经济:计口授田,劝课农桑;
文化:延揽人才,重用汉族儒生,
兴办太学,吸收汉族先进文化汉化实质:由 ____________转向______________农耕经济游牧经济民族大融合三、北魏初年推行汉化政策三、冯太后与孝文帝听政20年间,主持了前期改革,为孝文帝全面改革奠定了基础。
培养孝文帝,使他具有浓厚的汉文化,为他推行全面和彻底汉化奠定了基础。材料: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左》《老》,尤精释义。才藻富赡,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
以上材料说明孝文帝在哪些方面的造诣?有何影响? 孝文帝精通诸子百家、儒家经典,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
促进他后来推行汉化政策改革;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有利于民族融合。一、孝文帝改革的背景1.北魏统一了北方,社会相对安定、民族融合加强。
2.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各地人民起义不断,出现统治危机。
3.北魏统治者实行汉化政策,推动了封建化进程
4.冯太后积极推动北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5.孝文帝良好的汉族文化教育,对汉族的先进和鲜卑的落后有深刻认识。1、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
2、实行均田制
3、设立三长制
4、推行租调制二、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北魏政权,为孝文帝后期推行更深层次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第一阶段改革——冯太后主持创建新制重点:用新制取代不适应统治需要的旧制度内容:措施之间的关系:
俸禄制为新制推定提供了政治保障;
均田制与租调制构成北魏政权的经济基础;
三长制保证了均田制的推行。彼此影响,相互作用: 第二阶段改革——孝文帝主持
侧重点是:
目 的 是:
主要内容:
汉化政策进一步学习和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1)迁都洛阳 2)移风易俗: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及改籍贯 3)建立门阀制度
4)学习汉族的制度①官制改革:②恢复汉族礼乐制度,遵循《周礼》,提高孔子地位 第二阶段主持:重点:孝文帝实行汉制、移风易俗措施迁都洛阳移风易俗政权封建化易衣服、讲汉话、改汉姓,定门第等级、通婚姻、改籍贯尊儒崇经,尊崇孔子
恢复汉族礼乐制度
官制改革保证了改革的深入 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争取到汉族地主对北魏朝廷的支持;推动了政权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的转化。 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改革面对的问题1 阶级矛盾激化2 民族矛盾激化3 缺乏统治中原地区的经验4 吏治黑暗,贪污成风5 土地荒芜、经济衰退6 平城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宗主督护制民族歧视、压迫政策北魏社会制度落后官无俸禄,任意搜括中原地区长期战乱保守势力强大,经济落后,柔然威胁社会问题形成原因社会调查知识梳理解决方案迁都洛阳整顿吏治汉化政策实行三长制均田制租调制采用汉制——改革的对策知识梳理出谋划策有人认为:“以往对孝文帝改革的描述和评价有不妥之处,孝文帝的汉化不值得肯定,他的文化路线是一条加速北魏国家和拓跋民族衰亡的路线。”
你认为这一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评价孝文帝改革应以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促进历史前进,是否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进步为标准。 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1、经济上:推动了北方经济的复苏和繁荣表现:(一)农业生产的发展(二)洛阳的繁盛(一)、农业生产的发展;1、改革前北方的经济状况;1)经济状况;
2)原因;“中原萧条,千里无烟” 近百年战乱的影响。 (一)、农业生产的发展;2、改革后北方的经济状况; 1)经济状况;
2)原因;北方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并迅速发展。 ①均田制的推行,吏治的改善,负担的调整;
②重视农业水利工程的修建;
③犁和牛耕的广泛使用,新的耕作技术推广;(二)、繁盛的洛阳;1、洛阳的历史概况及城市变迁; 思考1:历史上的洛阳是怎么样的?试回顾他曾经作过哪几个王朝的都城? 思考2:为了洛阳的重新繁盛孝文帝做了哪些积极的贡献?结果?敦煌莫高窟中北魏绣品“佛说法图”残片,画面上绣有坐佛、立佛、男女供养人、多样的散花等,全图绣法娴熟,线条流畅。材料:北魏的洛阳,城内有大市、小市、四通市,总称“洛阳三市”。市内有钟鼓,开市、散市都以击鼓为号。市内设有专门管理贸易和税收的官吏。全城居民中有上万户来自各地的商人,其中包括来自远方异国的商人。……北魏的许多贵族高官显宦也都经商。手工业发达商业活动活跃 北魏迁都洛阳后,对洛阳加以扩建,东西20里,南北15里,“十万九千户”,约60万人口,是这一时期世界范围内最大的城市。该城以里坊制度布局管理,其格局为隋唐长安城、洛阳城所仿效。 (二)、繁盛的洛阳;2、繁盛的表现; 1)城市规模;
2)城市经济;市场众多;商品繁多;地位突出;手工业发展“宫厥壮丽,列树成行”3、推动北魏政权的封建化,巩固北魏统治1、从经济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过程;
2、从习俗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
3、从整体社会发展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民族融合中国民族融合的几个高潮1、三国至南北朝
2、五代十国
3、元朝“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他们所征服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四、民族关系上:促进北方民族大融合2、表现:
民族分布被打破;汉语被确定为“正音”,中原文化被各族所接受;北方游牧部落的优秀文明成果与中原文化融合。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四、民族关系上:促进北方民族大融合孝文帝改革的作用(积极)1、经济:农业经济成为主要生产方式;
促进了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商业、农业、手工业)
奠定国家坚实的经济基础。
2、政治:加速了北魏政权封建化;
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
为结束长期分裂奠定基础。
3、民族:促进鲜卑族社会制度封建化、
生产方式农业化、风俗习惯汉族化。
促进了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为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化发展奠定基础孝文帝改革的作用(消极)一、孝文帝改革过程中忽视本民族的民族特色,全盘汉化,是鲜卑民族特色日益丧失,军队战斗力下降,并造成北魏内部的文化分裂,(主要是南方医洛阳为中心,汉化程度较高;北方平成依然保留鲜卑民族的文化和生产特色,成为北魏分裂的重要原因)北魏分裂为东魏与西魏。
二、盲目吸收汉族文化,吸收了部分汉族文化中的糟粕。(如门阀制度,严重影响国家对人才的选拔,导致官僚机构日益腐败,不利于国家稳定)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特点及成功原因:
1.特点:
是少数民族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措施全面,是一次影响深远的封建化改革。
2.成功原因:
①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根本原因)
②内容全面,措施得力
③冯太后的支持和孝文帝本人的以身作则及其坚定信心;
④符合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各族人民的愿望 认识:中国历史上凡是入主中原建立政权的少数民族,无论统治初期农牧文化冲突何等激烈,他们最终都必然采取汉化的政策,这是一个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由于汉族文化处于领先地位。在中原建立上层建筑的少数民族政权就必然要适应当地封建的经济基础,于是,少数民族封建化就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只有这样,才能巩固其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他们所征服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北魏
崛起
智者
选择迁都
洛阳移风
易俗知识结构示意图宗主督护制
宗主是十六国时期未南逃豪强大族。依附其下的农民有数百家、上千家,乃至万家,均为其私家人口。
这些豪强被称为宗主,依附其的农民则是宗主的包荫户。宗主与包荫户是主人与佃客的关系。佃客形同于农奴。
北魏统一初,为稳定统治,便于征徭征税,就采取妥协政策,承认宗主控制和奴役包荫户,并以宗主对包荫户统治为地方政权,以世家大族为宗主,督护百姓,于是形成宗主督护制。
宗主政治上都是大大小小割据势力,宗主控制的包荫户多数没有户籍,他们只是宗主的私家人口,任凭宗主剥削和奴役,国家不得征调亦不能干预。 宗主督护制是北魏前期地方基层组织的一种形式.世家大族担任宗主,督护百姓,拓拔贵族不直接干预各地宗主对百姓的管理,宗主对鲜卑贵族和朝廷负责.在宗主督户制下,各地宗主实际分割了国家大量的劳动力,构成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基础.地方的赋税、徭役也由他们代管、征收。他们往往隐瞒户籍,借机逃避赋税。
赋税制度混乱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民族矛盾激化规定由国家发放官吏的俸禄,严惩贪污枉法者。俸禄制作 用使北魏吏治状况开始明显好转,为北魏政权进行各方面的改革提供了一个比较有利的政治局面,整
治
吏
治均田制 探究1 北魏均田制分田的标准是什么?土地是否可以买卖? 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 … …牛一头,受田三十亩,老免及身没则还田 … …初受田者,男夫给二十亩,课种桑五十株;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
──《资治通鉴》国家所有农民所有租(缴纳粮食)调(缴纳布帛) 探究2 授田的农民要向政府承担什么义务?均田制内容: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北方经济恢复发展
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前提:性质: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政府掌握大批无主荒地,不触动封建地主所有制 国家把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租,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影响:瓦解:唐中后期(安史之乱)后
原因:土地兼并严重和安史之乱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农民交纳租税并承担徭役和兵役。均田制影响促进农业生产。
增加国家赋税收入。
巩固政权统治。
促进少数民族封建化。
促进民族融合。
为隋唐提供制度借鉴。三长制废除宗主督护制,改行三长制,即设三长,直属州郡,负责清理户口、土地,征发徭役兵役。三长制影响
使农民脱离宗主,成为国家编户。
配合均田制,国家收入增加。
使地方政权真正掌握在国家手中。颁布与均田制相适应的新的租调制。
规定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粟二石,帛或布一匹。租调制作 用使农民负担大为减轻,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使农民脱离宗主,成为国家控制下的编户齐民。494年北魏迁都洛阳材料一 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与心腹大臣拓跋澄讨论迁都洛阳的问题。孝文帝表示:“今日之行,诚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土,徙自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拓跋澄的回答是:“依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保守势力强大,不利于改革从平城方面看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从洛阳方面看有利于争取汉族地主的合作气候恶劣,交通不便,生产不能满足需要地处黄河之南,农业生产发达易受强敌“柔然”威胁,不利于控制中原利于控制中原,并举兵南下征服较弱的“南齐”落后的少数民族文化先进的汉族文化,数个朝代之都结合“学思之窗”分析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迁都洛阳直接目的: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减少改革阻力
根本目的: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移风易俗 孝文帝选择中原大姓女子为后宫,并分别为六个皇弟聘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鲜卑、汉族互为姻亲。同时规定迁至洛阳的鲜卑人,一律以洛阳为原籍。 通婚姻 改籍贯改汉姓定门第等级在汉族地主中,以父祖在北魏所任官职高低分为甲乙丙丁四等级;
在鲜卑贵族中除皇室元氏门第最高外,以穆、陆、贺、刘、楼、于、嵇、尉八姓为首,其门第与汉族大族四姓(崔、卢、李、郑)相对应;其他则是一般世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