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八年级
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一首老歌中喝道:“我们喝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的标志是
A.抗日战争胜利 B.开国大典 C.西藏和平解放 D.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2.“对于国家而言,它意味着祖国大陆的统一、边防的巩固:对藏民而言,意味着旧社会的结束,新生活的开始。”材料评价的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西部大开发 D.青藏公路通车
3.时下人们爱用“最美”这一词赞美在危难关头舍己救人的英雄人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人们用“最可爱的人”来赞美抗美援朝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英雄人物是
①黄继光 ②董存瑞 ③邱少云 ④杨靖宇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4.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的事件是
A.新中国的戚立 B.一五计划的实施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中共八大的召开
5.建国初期,毛泽东曾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控机都不能造。”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我国在“一五”计划中决定
A.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B.加速实现手工业的合作化
C.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大力发展轻工业
6.邓小平同志多次谈到,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犯过“左”或“右”的错误,“左”是主要的。其中,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左”的错误是
A.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B.“大跃进”运动 C.“文化大革命” D.人民公社化运动
7.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产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邓小平此语总结的是
A.“一国两制”的构想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D.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8.2017年10月18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的党的十九大受到世人关注、媒体竞相报道。如果时光倒转到30多年前,媒体要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下列各项会在报道中提及的是
①确定了解放思想、安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②彻底否定了一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③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④安行改革开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
A.彻底纠正了党的“左倾”错误
B.有利于新时期的法制建设
C.实现了觉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D.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10.被誉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的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邓小平
11.在1980设立,后来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窗口”的是
A.上海浦东开发区 B.长江三角洲开辟为经济开放区
C.海南经济特区 D.深圳经济特区
12.2017年1月,李克强总理在云南考察时强调:“创新是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实际上是创新的竞争,”下列选项能够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创新精神的是( )①“一五”计划的实施 ②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的赎买政策 ③“一国两制”构想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3.党的十九大继续关注农村,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回顾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民经历了两次分地,即“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列关于二者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都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B.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C.农民都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D.普遍得到当时农民的好评
14.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回顾所学知识,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找到的正确道路是
A.计划经济的道路 B.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C.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道路 D.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15.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其中,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在
A.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100年时 D.改革开放100年时
16.中国人对中国梦的艰苦求索,从来没有停止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站起来”,到改革开放“富起来”,再到新世纪“强起来”,一系列梦想变为现实。当今,中国梦的基本含义不包括
A.国家富强 B.民族振兴 C.人民幸福 D.国家霸权
17.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后,美国代表哀叹,那些表决后欢声留动,在联合国会议大厅里跳起舞的代表们“就是要踢山姆大叔一脚”。代表们“在联合国会议大里跳起舞”的原因是
A.中日关系正常化 B.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正常化 D.中苏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8.1972年,尼克松下飞机后主动与周恩来总理握手,并动情地说“当我们握手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他说的“另一个时代”是指
A.中美关系正常化 B.中日正式建交
C.中国加入APEC D.世界进入信息时代
19.“到1998年,我国已有先后成立的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和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这说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
20.下列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中国成功举办第29届夏季奥运会 ②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③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
会召开 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③④①② D.②③④①
21.为“中国依靠自己的科技力量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是
A.孙中山 B.毛泽东 C.袁隆平 D.邓小平
22.虽然我国对南海拥有不可争议的主权,但今天南海230个岛屿中,有很多被周边其它国家占据着。历史和现实启示我们,只有依靠强大的海军才能有效地保障航洋主权,新中国的第一支海军是
A.北洋舰队 B.华东军区海军 C.福建海军 D.南海舰队
23.1965年5月《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刊载文章《为什么美国的战略过时了》,认为中国在尖端科学上取得的某种突破,势必迫使美国修改它的全球战略。该突破可能是
A B C D
24.疟疾是经被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面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1971年中国的药学家_________的团队发现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能迅速消灭人体内疟原虫,对恶性疟疾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她受中国典籍《肘后备急方》启发,成功提取出的青蒿素,被为“拯救2亿人口”的发现。为表彰她的贡献,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这位药学家,她是
A.屠呦呦 B.袁隆平 C.钱学森 D.莫言
25.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自古以来们中国就是英雄辈出的国度。我们崇尚英雄,爱护英雄。下列这些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英雄们,哪几位是为我国两弹一星发展做出贡献的
①袁隆平 ②钱学森 ③屠呦呦 ④邓稼先 ⑤杨利伟
A.②④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四个答题,满分50分,26题12分,27题12分,28题14分,29题12分。)
26.(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新中国不同时期国民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生产总值
经济成分比例示意图》 (GDP)增长率变化示意图》
材料三《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
时期
主题词
“一五”(1953-1957)
工业增速、赶英超美
“二五”(1958—1962)
大跃进、大倒退
“六五”(1981—1985)
走向改革开放
“八五”(1991—1995)
小平南巡、改革潮涌
“九五”(1996—2000)
宏观调控、经济软着陆
“十五”(2001—2005)
指令性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
“十一五”(2006—2010)
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1)依据材料一。概括1952年到1956年公私经济比例发生什么变化?(2分)所有制成分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1957年和1984年两个年份的GDP增长峰值出现的关键原因(可以分别从这两个年份之前国家所出台的政策考虑答题)(4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成功的经验。(4分)
27、(12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三农”问题。就解决“三农”问题,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拐点:新中国成立后】
材料一:......法规定,废除......;将没收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公平合理的分配给无地少地的贫苦农民。
(1)建国初,党和政府在全国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其法律依据是什么?(2分)
【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材料二:到1956年底,全国87.8%的个体农户参加了高级农业合作社
——八年级下册教材
(2)1953到1956年,党和国家为发展农村经济采取了怎样的措施?(2分)
【艰难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材料三:1958年8月,报纸上提出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出现了“早稻亩产三万六千多斤”“花生亩产一万五百多斤”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
(3)1958年我国农村建设出现了怎样的失误?(2分)
【伟大的历史转折:改革开放】
材料四“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转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要盖仓库。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对农村问题做的最大调整是什么?(2分)它对我国农业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感悟历史】
(5)党和政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断调整农村政策,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2分)
28.(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早日结束海峡两岸的分裂局面,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他们根据时局和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对台政策,两岸关系经历了敌对一缓和一和平发展的艰难历程,也与新中国一道同呼吸共命运经受了历史的考验。
材料二:2015年11月7日,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会面,“习马会”是1949年以来两岸最高领导人首次会面,习近平指出:“两岸双方共同努力,两岸同胞携手奋斗坚持九二共识’,共同巩固政治基础,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保持两岸关系发展正确方向,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让两岸同胞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耀。”
请回答:
(1)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党和政府在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怎样的对台基本方针?(2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在我国已有什么成功的实践范例?(2分)
(2)20世纪90年代,随着海峡两岸交流的日益密切,两岸分别成立并授权海基会与海协会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1992年,这两个团体达成共识(即九二共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
(3)台湾问题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2分)至今台湾问题仍末解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分)
(4)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进程?(2分)(提出一点可行性建议即可)
29.(12分)外交是智者的游戏,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外交之耻】
材料一:1919年1月,在法国巴黎召开的“和平会议”上,中国代表提出了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二十一条”等要求,遭到操纵会议的英、法、美等国的拒绝。会议无理决定把德国在山东攫取的一切权益转给日本。
————岳麓书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外交之兴】
材料二如下图
图1 1954年6月周恩来与缅甸总理吴努会谈 图2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大厦前飘扬
【外交之盛】
材料三1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达沃斯国际会议中心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
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的主旨演讲,强调要坚定不移推进经济全球化。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
(1)材料一中,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直接引发了近代中国哪一事件?(3分)
(2)材料二中,结合图1相关知识,回答:中国提出的什么外交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3分)图2反映的发生于上世纪70年代初的历史事件是什么?(2分)
(3)材料三中,习主席强调“要坚定不移推进经济全球化”,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国在21世纪初加入的国际经济组织是什么?(2分)
(4)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国应如何应对?(写出一条即可)(2分